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与思政课重要性探究
2019-12-16廉宏昱
廉宏昱
【摘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乎青年学生能否打下思想基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才能达成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学质量 思政育人 策略
一、思政课对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重要意义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推进思政工作理论与实践创新,让高校思政课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从严治党的特定时期显得尤为关键。“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作用,对于培养有利于祖国建设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优化思政课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目标,便成为要重点研究的课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必须开好上好。
二、思政课的现状
高校学生在思政课教育引导中,理想信念可以得到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但仍然有不小一部分学生对思政课认识不够,信念及价值观等方面存在有困惑和不足。
从现实情况看,有的思政教师在教育时存在自说自话现象,对社会现实问题关注不够,照本宣科,不能紧扣学生的思想实际;有的教材过于理论化,忽视了生动性和可读性等,使学生对枯燥的理论灌输抱有消极态度,弄得“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其次,从学生层面来看,很多大学生缺乏明确的理想目标和坚定信念,对思政课缺乏兴趣,感觉内容空泛遥远。另外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现象,学习的目的单纯是为了应付考试,根本达不到思政育人的预期效果。
第三,从学校教学管理层面来看,体系不完整,机制不健全,教育管理队伍不稳定,特别是基层辅导员队伍不稳定,对工作没有认同感,工作不实,部门之间未形成有效合力。
在这样的前提下,单就思政课程本身已不能发挥良好的价值导向功能,再想把有限的思政教育融入高等教育人才质量提升中就更是难上加难了。
三、思政育人创新思路
针对高校现状,做好思政育人工作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确立正确的思想认识。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是整个高校课程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對于完善整个高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突出地方特色性。在思政课程体系建设中一定要体现其独特性的一面,也就是说,在课程体系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其民族性、革命性和地域性的特点,而不是简单照搬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设置,地方特色性的课程体系设置也是对培养方案的补充和完善。
3、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的教育,这是其思想性的体现。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科学,具有科学性,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课程体系设置一定要注重趣味性教学,让学生感到不枯燥,不乏味。
教师首先应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思政课教育终归要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专业教师队伍来实现。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为一名优秀的灵魂工程师,既要自己真信、真懂、真用,也要深谙青年人的所思所想、直面青年人的现实困惑,像一个转化器一般,将宏大道理春风化雨地传授给未来一代。
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专业课教师也要完成一定程度的角色转变,不断提高研究学生的能力、课程开发的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能力。一是要更全方位地研究学生,除了了解其专业能力、兴趣爱好、学习习惯以外,还要关注他们的价值观取向和思想、政治表现。二是更全面地开发专业课程与教材,除了常规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以外,还要巧妙融入职业素养、职业道德、家国责任、工匠精神等内容。
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要着力增强课程的亲和力、针对性,努力打造学生想听爱学的“热门课”。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既要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多用启发性教育,力戒填鸭式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要开门办课、多方借力,实现全方位育人。
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
四、有效途径探析
高校的发展最终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随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化,积极通过全方位教学设计、全过程引导推进, 将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教育教学, 着眼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工作。教育功能不能仅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更不能以想要给学生一碗水,就要准备一桶水的常规育人理念,而要引导学生自主找到大江大河。在育人过程中既要注重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又要注重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突出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融通,实现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创造性转化,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其次,建立网络健康教育平台,明确网络资源优势。创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兼有微博、聊天室等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传播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热点话题互动、探讨等,提高网络教学实效性,从而提高高校思政课程教学质量。
应该看到,意识形态存在于人的头脑中,头脑不会有空白,正确的意识形态不去占领,错误的意识形态必将去占领,因此,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首要的工作、长期的工作,决不能满足现状,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好与做实。
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为思政课建设守正创新提供了重要基础。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才能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