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联大”品牌在昆明建设区域性城市、泛亚文化名城中的作用

2019-12-16李强

中国集体经济 2019年35期
关键词:西南联大品牌昆明

李强

摘要:文章概括了“西南联大”品牌的内涵与特征,总结了“西南联大”品牌与西南联大精神的关系,“西南联大”品牌在昆明建设区域性城市、泛亚文化名城进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包括:增强教育文化科技功能,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发扬“西南联大”精神,振奋国人精神;利用“西南联大”品牌效应,提升昆明知名度;积极开发“西南联大”旧址,促进昆明旅游业的发展等。

关键词:昆明;西南联大;品牌;泛亚文化名城

一、绪言

1937年11月,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所大学临时组建了一所联合大学,即西南联大。1946年5月,三校北返,西南联大的历史结束。西南联大在存续的9年中(含长沙临时大学半年),肩负着保存及发扬中华民族文化的使命,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不畏艰辛,紧密合作,勤勉办学,成就卓著,创造了中国甚至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迹。其丰富而珍贵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对中外高等教育产生了长远和深刻的影响,当前昆明正在建设区域性城市、泛亚文化名城,在这一进程中,“西南联大”品牌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昆明已经具备了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所需要的条件。昆明是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昆明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重要支点和枢纽城市,是面向东南亚、南亚地区的区域性国际城市。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整体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再用十年左右时间,到2030年全面建成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易社强(JOHN·ISRAEL)教授于2010年出版了《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一书,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书写西南联大历史,是一部知识史,又是一部自由主义史,被公认为“迄今为止最佳联大校史”。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内研究者从政治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等不同视角来诠释“西南联大现象”。诸如杨立德的《西南联大教育史》、《西南联大的斯芬克斯之谜》,对西南联大成功的历史、成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伊继东、周本贞著的《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2005年)是关于研究“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的论文集。李林瑞(2008)从刚毅坚卓、爱国精神、自由与民主、团结精神以及苦干实干等方面对“西南联大”精神进行了探讨。熊晶、宋建峰(2013)认为,昆明应充分发挥其多元文化汇聚地以及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的优勢,积极打造昆明文化精神,形成城市文化氛围,把昆明建设成为文化氛围浓厚的泛亚国际文化名城。陈晓洁、李伯川(2013)认为,西南联大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拥有独立性精神。赵亚东、张燕文(2013)认为,西南联合大学成功的原因在于它在办学过程中坚持校长民主治校、教师严谨治学、职员高效治事、学生刻苦求学, 从而形成积极上进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西南联合大学办学理念与模式对我国当代高校建设一流大学有着重要启示。杨绍军(2000)总结了西南联大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从而揭示出西南联大对当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2018年11月1日(暨云南师范大学成立80周年纪念日),学者们以此为契机,更是掀起了研究西南联大的高潮。

综上所述,相关学者们可谓对西南联大已经进行了相当系统的研究,但遗憾的是,几乎还未曾有关于“西南联大”品牌对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的作用方面的研究文献,“西南联大”品牌如何定义,“西南联大”品牌的特征有哪些以及“西南联大”品牌在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中的作用是什么等等,都需要深入研究。

二、“西南联大”品牌的内涵与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品牌的定义主要是基于产品或者服务的角度,因为我们研究的是西南联大品牌,区别于传统的产品或者服务品牌,因此对品牌的定义应该与传统的产品或者服务品牌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可以定义“西南联大”品牌。

(一)“西南联大”品牌的内涵

品牌是可以给拥有者带来溢价、产生增值的无形资产。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的特点,将“西南联大”品牌定义为:“西南联大”品牌是在西南联大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为公众认可的、具有特定文化底蕴和识别意义的品牌,它体现了学校知名度,也是一种无形资产。

(二)“西南联大”品牌的特征

1. 隐形性

这是高校品牌区别于一般企业品牌的特点,虽然高校品牌形象可以以校园景色等方式直接体现,但是办学理念、校园精神文明、教育质量、学术水平等都是不能直接呈现出来的。高等学校就是以文化创造为中心,教育活动也是以文化为基石的。“西南联大”品牌给人最大的印象并不是高大的楼房、华丽的校舍以及一流的硬件设施,相反,在战时情况下,这些外在有形的条件都特别差。“西南联大”品牌给人最大的印象则在于人文形象、学术形象等,这些都是西南联大成为当时国内最著名大学的根本,这些都是隐性的。

2. 专有性

“西南联大”品牌是在战时特定条件下形成的,经过无数西南联大人的不断继承与发扬,已经形成了全国性的品牌。“西南联大”品牌是独一无二的,具有专有性,其他个人或者组织不能仿冒或者伪造,否则要承担一定法律责任。

三、“西南联大”品牌与西南联大精神的关系

大学是有精神的,高校品牌只是一种大学代号,而真正支持高校品牌的就是大学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灵魂所在,是大学形成独特风格的源泉。西南联大精神并不是把北大、清华、南开的精神简单加在一起,而是在三校原有精神的基础上提炼升华,形成了新的西南联大精神。西南联大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爱国精神

西南联大时期,西南联大全体师生都生活在苦难的日子里,吃不饱,穿不暖,住不好,贫穷笼罩着一切,伤病、憔悴、死亡也都时刻威胁着联大的师生。另外,由于受艰苦条件的限制,教学所需要的书籍、仪器设备以及一些研究工具等都是奇缺的,可以说当时西南联大的师生们遭受着人间的种种不幸。但是,在爱国精神的激励下,西南联大师生们并没有仅仅停留于忧国忧民的感叹之中,他们坚贞不屈,永不放弃对真理的追求。西南联大师生们认为,只要文化不灭,中华民族就不会灭亡。在抗战时期,西南联大师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位置:以科学文化知识救国,这也是当时西南联大师生们的历史使命。

(二)自由与民主

自由与民主也是西南联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所述“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 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 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 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可以认为是对西南联大自由与民主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概括。西南联大最终继承这种精神,并且加以提升,使之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灵魂。民主和自由是不可分割的,西南联大既然继承了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必然也要同时继承民主的精神,民主精神主要体现为民主管理、民主治校以及学术民主等方面。自由与民主的精神已经成为西南联大精神的重要体现之一,任何西南联大人都必须遵守,不得抵制。当时的国民政府任何干预学术自由的行为,西南联大人都予以坚决抵制。为了通过学术复兴带动民族复兴,西南联大人将自由与民主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三)团结精神

在八年的办学过程中西南联大人能够团结一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三校之间都是如此,这是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冯友兰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中说“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昔人所言,今有同慨。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这正体现了西南联大的团结精神。

(四)苦干实干

西南联大的苦干实干精神,集中体现在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人坚持不懈、克服万难、学术救国的思想与行动。西南联大迁到昆明后, 始终面临物价飞涨、生活困苦、敌机轰炸的困扰。到1941年,昆明物价飞涨,到1943年下半年,昆明物价飞涨到了空前的高度,而联大教师们薪水仍然比较低,到手的薪水因物价飞涨而严重贬值,这导致西南联大师生们生活极端贫困。有些教师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或外出兼职兼课,或做点小生意, 甚至摆地摊等,当时生活困难情况可想而知。即使在这样艰苦的生活条件下,西南联大的师生们仍然没有忘记学术救国的责任,他们凭着苦干实干的精神, 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坚守着学术阵地,创造了非凡奇迹。他们想方设法创造条件,通过自身积极努力保证科研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西南联大在八年的时间之所以能够创造出非凡的业绩,并且成为当时中国的一流大学,靠的就是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

四、“西南联大”品牌在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中的作用

当前,昆明正在加紧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西南联大”品牌在这一进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包括:

(一)增强教育文化科技功能,提高城市文化品位

相比起西南地区其他几个中心城市(重庆市、成都市等),昆明市的教育、文化以及科技中心职能较弱,因此,充分发挥“西南联大”品牌效应,可以强化昆明市的教育、文化以及科技中心职能。在新时代下,建设“学习型城市”是一项实质性的战略举措,建设“学习型城市”不仅可以陶冶公民情操,也可以培养公民文化学习能力,从而可以提高城市竞争力。“西南联大”品牌可以促进昆明市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还可以通过其辐射扩散功能影响周边地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与发展,在陶冶公民情操,培养公民文化学习能力的同时,加速昆明市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进程。这不仅可以提高全体市民的文化素质,也可以提升昆明市的文化品位,塑造昆明市的城市新形象,增强昆明市的竞争力。

(二)发扬“西南联大”精神,振奋国人精神

“西南联大”品牌精神内涵体现在:刚毅坚卓、爱国精神、自由与民主、团结精神与苦干实干,自由与民主体现在西南联大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爱国精神与团结精神体现在西南联大人在艰苦的条件下,能够团结一致,奋发图强,通过积极努力,实现学术救国的报复。在当前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进程中,爱国精神与团结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具备爱国精神与团结精神,才能做到凡事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利益的得失;才能坚贞不屈,永不言弃;才能精诚团结,克服一切困难,共渡难关;才能从大局出发,化解相互之间矛盾,求同存异。

在当前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进程中,刚毅坚卓与苦干实干精神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是一个长期的进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并且建设过程中面临困难重重,这就需要发扬刚毅坚卓与苦干实干精神。具备刚毅坚卓与苦干实干精神,才能树立克服万难的信心,克服一切困难;才能不崇尚空谈,一步一个脚印去做事;才能拥有坚忍不拔的勇气,最终达到成功的彼岸。

(三)利用“西南联大”品牌效应,提升昆明知名度

品牌在提升一个城市或者地区知名度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前所述,“西南联大”品牌作为西南联大人精神的象征,在中国近现代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替代品。西南联大的办学经验及人才培养模式给我国当今的大学一个很好的启示,也是西南联大品牌的象征。在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进程中,可以大力宣传“西南联大”品牌,让众多的海内外人士更加了解西南联大,更加关注西南联大,更加研究西南联大。与此同时,让众多的海内外人士更加了解昆明,从而提升昆明知名度,进而有利于吸引更多的人才入昆,有助于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泛亚文化名城步伐。

(四)积极开发“西南联大”旧址,促进昆明旅游业的发展

“西南联大”旧址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旅游景点,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包括: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校门、闻一多教授塑像、蒋梦麟先生塑像、梅贻琦先生塑像、张伯苓先生塑像、西南联大生活纪念碑石雕群、杨振宁先生等诸多教授的名言、闻一多先生衣冠塚、西南联大烈士纪念碑、“一二一”四烈士墓、西南联大原教室以及西南联大纪念亭,这些都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近些年来,到“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访问的专家、学者、知名人士以及其他人士络绎不绝,各种学术活动频繁在云南师范大学举行,各类文体活动不断。这些都直接间接地促进了昆明旅游业的发展、产业结构升级,也有利于促进昆明建设区域性、泛亞文化名城进程。

参考文献:

[1]易社强.饶佳荣译.战争与革命中的西南联大[M].台湾传记文学出版社,2010.

[2]杨立德.西南联大教育史[M].成都出版社,1995.

[3]杨立德.西南联大的斯芬克斯之谜[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4]伊继东,周本贞.西南联大与现代中国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8.

[5]李林瑞.论西南联大精神[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2).

[6]熊晶,宋建峰.提升昆明城市文化影响力——打造泛亚文化名城[J].昆明学院学报,2013(02).

[7]陈晓洁,李伯川.西南联大的独立性精神——民国时期西南联大与政府和社会关系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3(07).

[8]赵亚东,张燕文.西南联大对我国高校建设一流大学的启示[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3(06).

[9]杨绍军.西南联大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10]马玉华.西南联大与西南边疆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03).

[11]李秀勤.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及启示[J].河南教育,2018(05).

[12]许琦红.论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2015(07).

[13]潘际銮.西南联大的办学理念与文化精神[J].九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3).

*基金项目:2013年云南师范大学西南联大研究所课题:“西南联大”品牌在昆明建设区域性城市、泛亚文化名城中的作用(项目编号13Y003)。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猜你喜欢

西南联大品牌昆明
Task 11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三)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
西南联大研究的现状及反思
品牌包装设计中的色彩研究
从电影到品牌:看黄渤的“品牌化”之路
旅游经济
电子商务环境下品牌建立探讨
2016中国昆明泛亚石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