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发展视角下的金融创新研究
2019-12-16李凯
李凯
【摘要】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循环经济对金融支持的基本要求,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循环经济发展视角下金融创新的主要途径和策略,希望以此实现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循环经济 发展 金融创新 研究
根据相关的时间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循环经济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的战略发展方向目标,其主要是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任务目标,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循环经济要求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实现低消耗高产出,彻底改变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下新污染、后治理的增长形势。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是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必然趋势,同时其对于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五大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价值。
众所周知,金融发展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稳定运转的基础核心,其对于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而言之,如果没有金融力量对循环经济进行支撑,那么循环经济是无法发挥其作用的。但当前我国的金融行业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如何通过创新活动实现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相关领导人面临的主要问题。
1循环经济对金融支持的基本要求
1.1产业化发展需要资金投入
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必然趋势,因此,在此基础上实现产业化发展也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向产业化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具体而言,循环经济是一种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发展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资源购买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并且以此作为物质基础,而同时,循环经济技术工艺本身更新换代周期短、使用时间短等等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必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以此实现技术研发,同时在正式运营之前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保障支持。
1.2经济产品具有公共产品属性和外部性,需要外部资金投入
根据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背景下所衍生出的一系列产品产业主要是集中于公共行业。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创造者和参与者无法独自享受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最终成果。而其他的社会人员并没有对循环经济产品进行成本消费。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外部性,其更多的注重社会效益的产生,而减少了创造者和生产者的私人收益。如果是某个企业或个体对循环经济产品进行投资,那么是无法承受压力的,由此循环经济大多是依靠政府支持,金融机构协同参加。
1.3技术创新发展需要金融的支持
从一定程度上来讲,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技术进行创新改革,技术发展需要金融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第一,对于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是持续性的,根据上文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技术本身更新速度快、使用周期短,企业必须不断进行资金的投入,以此支持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有序开展,同时确保循环经济的持续发展;第二,对于资金的需求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循环经济在进行技术开发创新的过程中必须与时俱进,与市场形势接轨,同步发展。一旦资金链脱节,那么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无法跟上市场需求;第三,对于资金需求体现出一定的阶段性特征,需要不同的投资主体进行支持。众所周知,循环经济包括前期理论、理论成果转化、科技成果推广、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四个主要阶段,不同的阶段对于资金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因此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投融资机制;第四,循环经济发展呈现出多层次的特征。层次不同,融资方式也具有差异性。具体而言,循环经济主要分为企业层次、产业园层次、城市和区域层次三个方面,每个层次对资金的融资期限、方式、规模均不同。
2循环经济发展视角下金融创新的主要途径和策略
2.1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为循环经济与金融有效结合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体系,通过制度规范和技术创新,推动金融行业的创新发展,同时为循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政策制度支持。具体而言,社会中的金融机构及环境保护部门必须开展深度合作,根据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及环境现状,共同制定出金融支持体系,专门为循环经济企业提供优惠政策和制度保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断强化金融机构的环保意识,主动参与到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服务于环保企业和项目。
2.2创新信贷管理模式,鼓励创新经济金融衍生产品
首先,我国的商业银行必须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发展现状,有针对性的设计出新的产品,专门服务于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为其提供精准的政策金融制度支持。同时,以循环经济作为信贷项目的衡量标准之一,为循环经济企业及项目提供必要的倾斜照顾;其次,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必须对金融机构评价考核体系进行完善,基于信贷的规模、企业利润结构以及客户分布情况等等入手分析,增加循环经济因素在整体中的占比,逐渐实现信贷资金的循环发展;最后,国家应该大力支持小微商业银行的創立,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专门的信贷支持。
2.3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填补经济服务短板
国家应当支持政策性金融组织的创设和发展,通过这样的方式弥补商业银行的短板,全面系统的对循环经济进行支持。从一定意义上来讲,当前我国部分政策性金融机构已经推出了低息贷款、无息贷款等等相应的服务,对循环经济企业及相关项目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创设了绿色园区,加强对区域循环经济、新能源开发推广等等活动的支持力度,以此营造出和谐完善的循环经济发展环境。
2.4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创设专门的融资运营机制
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循环经济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通常会体现出系统性、长期性、连接性等等特征,这对于资金的投入和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行业中的基金产品整体投资时间较长、收益高,这正好与循环经济的需求相符合。因此,国家应当建立起循环经济投资资金,充分发挥出其优势和作用,拓宽循环经济企业的融资渠道。
2.5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拓宽融资渠道
一方面,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应当对主板市场进行深入分析,制定相应的鼓励政策,使其为循环经济企业上市进行服务。具体而言,主板市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优先IPO服务,为循环经济企业优先增资扩股。同时鼓励其他优秀的具有一定潜力的循环经济企业进行重组兼并,以此实现循环经济行业规模的扩大,引导资金的专项使用。
另一方面,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应当为循环经济企业及其他相关企业提供一定的债券支持。例如,可以在市場中投放大量的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从而筹集资金,对收益曲线进行调整优化,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和途径。同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创设循环经济债券,为一些周期长的大型项目提供循环的资金支持。
2.6全面实现金融监管机制的创新
在当前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对金融体系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要促进金融机构金融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必须依靠金融监管机构的力量,相关主管部门必须正确认识金融监管机制的创新改革,以此实现行业监管的有效性、针对性、持续性。从一定意义上来讲,金融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信用监管机制必须针对金融机构进行领导监督,深入市场对循环经济进行调研,并以此作为基础创造出金融衍生产品及相关服务。同时,通过对循环经济融资需求的深入分析,企业必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服务管理制度,研发出相应的设备产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另外,监管部门还应当注重科技创新,加大对节能环保金融产品的开发力度和监督力度,确保金融力量及相关资源能够充分运用于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
结束语:综上所述,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及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应当建立健全完善的金融政策支持体系,为循环经济与金融有效结合提供可靠制度保障,创新信贷管理模式,鼓励创新经济金融衍生产品,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发展,填补经济服务短板,建立循环经济发展基金,创设专门的融资运营机制,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拓宽融资渠道,全面实现金融监管机制的创新。
参考文献:
[1]徐海峰.循环经济发展视角下的金融创新研究[J].现代商业,2017(32):79-80.
[2]张驰.循环经济视角下的环境金融创新路径探析[J].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8.
[3]万心怡.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与创新探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9,568(03):51-52.
[4]徐娜.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
[5]何思瑾.循环经济下的金融创新[J].财讯,2017.
[6]周淑芬,李妍,王康.绿色金融视角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7).
[7]李利蓉.西部地区循环经济企业发展的保险支持实证研究[D].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