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基层全域党建模式的构建路径
2019-12-16尹露等
尹露等
[摘 要]针对当前基层党建中普遍存在的难题,苏州市吴门桥街道探索性地采取了“五全”工作思路,形成了以阵地全域辐射、服务全域提供、资源全域共享、支部全域行动、民众全域参与为支柱的全域党建新
模式与新格局。吴门桥街道经验为经济发达地区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
[关键词]城市基层党建;全域党建;吴门桥街道
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对于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城市基层党建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2019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梳理了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之处,包括党组织涣散、基层党建新理念没有树立起来等,并提出了下一阶段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建的方向。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吴门桥街道针对阵地空壳化、资源碎片化、服务脱节化、支部静止化、参与冷漠化等当前基层党建中存在的难题,采取了“五全”工作思路,形成了以阵地全域辐射、服务全域提供、资源全域共享、支部全域行动、民众全域参与为支柱的全域党建新模式与新格局。
一、阵地全域辐射:破解阵地空壳化难题,打造整体性党建阵地新局面
党建阵地作为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实体空间载体,是影响基层党建工作效果的关键性要素。现实中党建阵地容易出现阵地碎片化现象,比如区、街道、社区不同层面的党建阵地缺乏纵向贯通;社区、群团组织、“两新”组织等不同领域的党建阵地缺乏横向联动。
吴门桥街道以“亲水吴门”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阵地,以“党建引领、群团共建”为工作目标,融合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以及“两新”组织,整合多元化的新城、社区和社会资源,形成了“一个核心、多点支撑、多线作战、全域互通”的党建阵地全域辐射格局。
例如,2019年吴门桥街道通过与蓝园公司合作,重点开展“红色党建引领蓝色文创”的党建工作,在三个蓝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大力推进党建阵地建设。目前“蓝园联合党支部”已正式成立,并与姑苏区机关退休干部沧浪第二党支部进行结对共建,未来将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为辖区企业和党员提供优质服务。
二、服务全域提供:破解服务脱节化难题,实现党群服务的一体化运作
党群服务中心不能仅限于对党员的教育与服务,更重要的是服务群众,要以满足群众的生活需求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绩效。党员服务与群众服务的面向主体不同,因此提供服务的主要形式、具体内容、活动方式、实现目标都有所不同。那么,如何实现党员服务与群众服务的有效联结,避免二者在服务提供中的脱节化问题?
吴门桥街道以“亲水吴门”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阵地,通过党群服务一体化的运作模式,将党员服务与群众服务相统一,既教育、服务好党员,又激发基层组织和党员对群众的服务。中心设立“吴门先锋党校”等服务品牌,为党员教育和服务提供有效载体。同时,设立爱心理发小屋、“太湖窑”民俗文化阵地、“学习强国”线下服务中心,并联结各家共建单位,开展丰富的党员和群众服务活动,组成了形式多样、功能互补的党群服务矩阵。
近一年来,“亲水吴门”党群服务中心已累计开展各类活动682次,累计服务36702人次。“红色绣匠”是党群服务一体化的“品牌”之一,在服务党员的同时又发动党员服务大家,整治社区环境卫生,让家园更美,让居民住得更舒心。在近期的城市环境提升“百日行动”中,街道以全域党建力量,以争当“红色绣匠”为引领,累计组织发动163个党支部、近2300余人次党员参与“环境提升百日行动”。
三、资源全域共享:破解资源碎片化难题,助力区域党建共建联建工作
当前城市基层党建实践存在多元主体各自为政、资源分割壁垒、联动机制不畅等难题,这些难题制约着基层党建整体效应的发挥。迫切需要克服资源碎片化和孤岛化困境,构建有效的全域党建工作格局。
吴门桥街道通过成立“大工委”,充分发挥多元主体的资源优势,建立城市党建“联席会办、联动攻坚、联勤包干、联心惠民”“四联机制”,与结对社区签订共建项目协议。通过需求库与资源库的有效对接,共建单位能够主动认领任务,下沉到基层开展管理与服务工作,许多的社区问题因此得到专业化和高效化解决。
吴门桥街道的共建单位迄今已发展到50余家,包括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社会组织等不同种类,其中市级单位有市容市政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委等26家;区级单位有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文教委、区社会团体等21家,其他单位还有苏嘉杭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苏州市职业大学。依托丰富的共建单位资源,街道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及各大服务站点的阵地平台,与共建单位开展了一系列的党建共建联建工作,充分实现了资源在街道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高效共享。这些资源共享实践惠及了辖区内各类人群以及群众生活的各个领域,既有面向少年儿童的法律知识进校园活动,也有针对辖区“两新”组织群体的政策、法律咨询等服务。
四、支部全域行动:破解支部静止化难题,提升党组织的引领动员能力
基层党组织是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行动主体。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力量,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引领动员作用。但是,在实践中,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着“静止化”的现象,表现为地位虚化、功能弱化等,与社会相脱节,组织覆蓋面有限。一些党员也出现隐形化和口袋化的问题,游离于组织之外。
为克服基层党组织“静止化”难题,激发党员参与积极性,吴门桥街道推行行动支部工作法,将行动支部建设与党组织为民服务项目相结合,着力打造“行动的支部、行动中的支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动员能力,目前已建成60余支行动支部。这些行动支部分布在街道的不同层级、不同区域,他们承接着不同的党建服务任务,开展着不同类型的支部行动,有效地促进了吴门桥街道基层治理绩效的提升。
街道内各个网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行动支部。例如,湄长网格的“红色管家行动支部”带动党员居民、共建单位、物业环卫形成“行动支部+业委会+物业”三位一体小区管理模式,小区物业管理卓有成效。除了社区的行动支部之外,街道还组建了功能外溢、多种类型的行动支部。
五、民众全域参与:破解参与冷漠化难题,构建共益互助志愿服务体系
民众参与度低是基层党建和社区治理工作中“老大难”问题。在市场化冲击和人口流动性增强背景下,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对民众参与的动员能力没有相应提升,导致民众参与热情持续走低。而且,社区事务参与群体以老年人为主,相对缺乏年轻人群体。能够激发各个年龄段群体参与积极性,是衡量基层党建工作有效性的重要标准。
吴门桥街道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动员模式,打造“共益互助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了民众全域志愿参与的格局。一方面,街道以“1+X+1”党建为民服务项目为抓手,鼓励社区民众根据各自的需求,自报项目并参与项目的运行与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居民对社区事务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社区自组织和引入专业社会组织的两种方式,组建起行动有效、参与长效的志愿者服务队伍,让志愿者骨干和队伍发挥引导者作用,动员和促进广大民众参与到社区事务中。目前街道累计组建各类党员志愿服务队近百支,拥有居民、党员等注册志愿者一千多人,活跃了城市基层志愿服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吴门桥街道推出了以全域积分流转和兑换为核心内容的共益互助志愿服务体系,成为苏州市姑苏区首个实现志愿者积分全域流转和兑换的街道。街道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全域积分管理制度,建立“全域积分兑换库”,并为积分兑换提供更贴近生活实际、更符合群众需求的“能源库”。通过这种方式,街道有了工作抓手,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党员群众的志愿参与积极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党建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宽基层党建的领域,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吴门桥街道针对新形势新挑战,遵循“五全”创新思路,取得了一定成效,其经验也能够为经济发达地区城市街道提供一定的借鉴。
基金項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大城市基层治理空间重构及其治理机制创新研究”,编号:19CZZ021
(作者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责任编辑 王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