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档案馆建设思路与展望
——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
2019-12-16张甜甜
张甜甜
(天津市档案馆编研部 天津 300191)
早在1986年6月4日,我国就成立了中国档案学会档案馆学术委员会。为荟萃学术理论精华,普及档案馆学术研究的广泛开展,实现我国档案馆事业深化改革奠定了良好基础。随后,各种档案业务刊物和杂志遍及全国,各种学术研讨会相继召开,更是为档案馆的学术研究、探讨开辟并提供了广阔园地,促进了档案馆学术研究的普及与提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各种信息、思想、观点得以无障碍交流、碰撞。档案界的学术生态环境越来越自由,学术思想得以在更广泛的层面上进行传播与演化。档案馆学术研究的课题领域不断延伸,逐步形成多元性趋势。2018年档案机构改革的实行,使档案馆成为职能更加纯粹的文化事业实体。在这种背景下,学术型档案馆的建立,成为未来档案馆发展的一种思路与可能。
所谓学术型档案馆,是指坚持学术引领、具有学术思考能力,拥有一套成熟、完善的学术研究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以培养不同层次、领域的学术研究人才、打造具有一定水准的学术研究成果为办馆思路和建设方针的档案馆。它不仅能够向社会上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档案服务,并且其本身也具有学术研究功能。那么,如何实现由传统型档案馆向学术型档案馆的转型,充分发挥学术研究工作的前瞻性、引领性作用,为推动档案工作科学发展、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为文化繁荣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成为广大档案工作者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1 “学术立馆”的必要性——大势所趋
1.1 大数据浪潮的推动
知识经济以及高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渗透,引发了全社会工作模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公众信息知情权逐渐觉醒,人们对于获取社会信息、享受更多文化生活的诉求日益凸显,对于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越来越迫切。档案馆传统的单一的档案保管者的身份显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时代的进步,档案工作必须不断拓展其服务途径和方法,由“为物服务”向“为人服务”转变;档案馆的角色也要转型升级,趋于多元化:它既要充当档案资料的保管者,也要成为人类记忆的传承者;既是行政工作的辅助者,同时还应该成为学术研究的基地:一方面扮演学术研究的助推者,为社会上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档案服务;另一方面,打造学术研究平台,本身应具有学术研究功能。
1.2 机构改革的需要
档案馆在学术研究事业中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学术研究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其本身应具有学术研究能力。但长期以来,档案局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履行档案行政、档案保管利用两种职能,带有先天的党政机关的印记。大家习惯于以管理党政机关的方式来管理档案馆和档案人员,繁多的行政职能牵扯了档案工作人员开展学术研究的精力。鉴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明确的政策考量,新一轮的档案部门机构改革,调整优化了档案工作的体制机制。目前,除中央外,各地方档案机构设置有了很大变化,多数由“局馆合一”改为“局馆分设”。大多数省份将档案行政管理职能划入到党委办公厅(室),在党委办公厅(室)加挂档案局的牌子,同时保留档案馆为事业单位,重新明确了档案局、馆的三定方案,将档案局、馆职能剥离,让档案馆重新回归了文化事业单位的本来属性。这是为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而作出的重要决定,为档案事业新一轮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也是提高档案馆文化学术地位的关键。
2018年11月22日,按照国家机构改革工作的总体部署,新组建的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作为天津市委直属事业单位正式揭牌成立。天津市档案馆成立后,主动适应新时代对档案、地方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立足自身职能,依托人才、资源、平台等优势条件,提出了“学术立馆”、“专家立馆”的口号,着力谋划加强学术研究工作,推动档案馆逐步向专业化、学术化转型。鼓励支持档案工作人员开展学术研究,立项目、做课题,著书立说,培养档案领域的专家、学者。激发全馆人员开展学术研究的活力,大力提升馆学术研究工作整体水平,带动促进档案和地方志工作融合发展和转型升级。
1.3 职能定位的要求
档案是独一无二的原始资料,具有凭证作用和不可替代性。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单位,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掌握着大量原始档案信息资源。这使得档案馆在学术研究领域更具有话语权、发言权,以档案材料为基础产出的学术研究成果更容易被公众认可、接纳,更具有权威性。作为文化事业单位,档案馆学术研究水平的高低、学术研究成果的多寡,直接与其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息息相关,体现了档案馆存在的价值。开展严谨、细致、扎实的学术研究工作,有利于不断提高档案馆的理论研究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成果的数量与质量,以赢得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创造良好的档案保管条件;有利于打造一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提供鲜活、独特的公共教育资源;有利于吸引更多公众参与到档案学术研讨的文化氛围中,为档案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文化活力,更好地宣传档案文化。这既是档案馆的职责所在,也是弘扬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的需要。因此,有了学术,才能立馆;只有学术理论与工作实践完美结合,理论与致用并融,才能带动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
2 “学术立馆”的可行性——时机成熟
建设学术型档案馆不能仅凭一句空洞的口号就付诸实践,必须要有相应的软、硬件做支撑。
2.1 丰富的馆藏资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丰富的馆藏资源既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档案服务的前提,也是实现档案馆学术研究功能的基础。以天津市档案馆为例,现存馆藏最早的档案为1722年康熙皇帝的诰命。邮政档案因年代久远、独一无二地印证了天津在全国首创邮政业务的事实,因而成为馆藏之宝。2003年,天津邮政档案和天津商会档案同时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截至2015年底,馆藏档案近1200个全宗,共170万卷。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其中,尤以近代金融档案、海关外贸档案、九国租界档案、工商企业档案、文化教育档案最为完整、系统,对有关领域的研究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近年来,天津市档案馆依托馆藏档案资源,大力开展近代天津历史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编辑出版了《天津商会档案汇编》《天津租界档案选编》《天津邮政史料》《近代中国看天津》等一大批大众型文化系列丛书。丰富的馆藏及由此衍生的系列编研产品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了基础史料及良好的学术资源。
2.2 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专业化人才是建设学术型档案馆的关键。近年来,天津市档案馆不断吸收年轻的高层次专业人员加入到职业队伍中来,为档案职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创新活力,增强职业队伍的冲劲、干劲和后劲,为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力资源保障。尤其是近几年,引进、招录博士研究生三名,作为高学历人才,着力加强培养。一人走向馆领导岗位,另两人分别从事档案史料编研开发、档案和地方志理论研究及调研等工作。截至目前,天津市档案馆有专职工作人员19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45人、大学本科生129人,合计占全馆人员的89.4%。49岁以下,具有一定档案工作经验的中、青年专职工作人员有143人,占全馆人员的72.2%。逐渐形成了一支以档案学、历史学、社会学为主,兼具其他门类的学科齐全、结构合理、专业互补、务实高效的学术人才队伍。
2.3 优化的业务职能
2018年的档案机构改革,使档案馆在“去行政化”的同时,与其他职能相近的机构进行跨部门整合优化,实现了资源的排列重组和有效集中。新的档案机构将原来各单位的人员集中管理,同时也将原来散存在各单位的各类档案、信息、文化等资源进行集中管理和开发。档案馆在保留原来所承担的“档案资料保管、整理、利用”等职能的基础上,还增加了被整合机构的职能,如方志、年鉴编纂等。由此实现了档案馆的“政事分开”、“职能优化”。改革后,档案机构将档案专业人员从行政管理的牵绊中解脱出来,使档案专业人员能够专心致志地从事档案业务工作,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潜心学术研究。档案工作的职责更加纯粹,工作主题更加突出,工作任务更加明确,档案部门可以心无旁骛地体现其核心价值。所以说,业务职能的专注化促进了学术研究工作的开展。
3 建设学术型档案馆的战略目标
为推动落实专家立馆要求,天津市档案馆着力建立学术研究型人才成长机制,研究专业化人才队伍、专家立馆具体实施策略,探索整合档案、史志、历史等相关领域学术资源的最佳途径,引导档案馆工作面向专业化、学术化发展。在《关于加强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学术研究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中明确提出了未来几年天津市档案馆发展的战略目标:“逐步建立健全一套成熟、完善的学术研究工作机制和工作模式,培养一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学术研究人才,打造一批具有全市顶尖、全国领先水准的学术研究成果,营造专业性、学术性、开放性、文化性氛围,大力提升本馆在全市、全国同行和相关领域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明确科学的发展战略目标,是建设学术型档案馆的前提,这是关乎档案馆发展的重大谋略。档案馆进行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有效推动和促进档案事业发展的创新能力,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深层次、高品质的信息服务,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建设与发展服务。为此,建设学术型档案馆要按照档案馆工作的性质、特点,找准档案工作服务中心任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工作中的短板、弱项,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对策。不断总结工作经验,从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通过关注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挖掘、总结、推广工作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围绕档案工作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开展调研;围绕加强自身建设,在基层党组织抓班子带队伍、凝心聚力的方法策略与成效上开展调研;围绕推动档案事业取得新发展开展调研。从而形成一批理论性强、对实际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成果,为档案馆工作转型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
4 学术型档案馆的建设思路
4.1 理念先行——构建学术环境
首先,切实把学术研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健全以及规范学术研究的工作机制。为加强学术研究工作,从2019年3月起,天津市档案馆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天津市档案馆(天津市地方志编修委员会办公室)学术研究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天津市档案馆调查研究工作制度》《关于组建天津市档案馆学术研究工作专家组的通知》《天津市档案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试行)》等近十项关于学术研究工作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为规范科研项目管理,天津市档案馆成立了学术研究工作领导小组,由馆领导任组长,各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成立了馆学术研究工作专家组,负责科研项目的立项、审核、推荐、结题评审等工作。专家组成员由馆副研究馆员以上职称、国家档案局授衔专家以及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组成。成立了规划部,负责馆藏重点档案抢救项目和档案、地方志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以及日常管理等工作。制定激励学术研究的政策,改善学术研究的工作条件和环境,激发学术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方便馆内工作人员进行学术研究,天津市档案馆与“中国知网”合作,开放“档案行业知识服务平台”。该平台是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数据进行整合,专门为档案工作者开发的专业资源服务平台,现正处于试运行阶段。
其次,实施项目带动。以项目为主要抓手,吸引和激励档案馆人员特别是年轻干部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工作,提升干部的整体学术水平、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形成一批有深度、有新意、可转化的学术研究成果。每年设立15—30个学术科研项目,以档案、方志的理论研究、业务建设发展研究、历史文化研究等为主要内容,鼓励创新性、前沿性、应用性研究。每年一季度,发布《科研项目立项选题指南》,组织指导各部门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经馆学术研究工作专家组审核后,报领导小组批准立项。课题周期一般为一年,完成后向专家组提交项目报告和研究成果。个人、部门可独立申报项目,同时支持馆内跨部门合作、借力高校和科研院所联合申报项目。近年来,天津市档案馆承担了很多基金项目、重点项目:如,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天津近代租界档案史料汇编》,通过对馆藏九国租界档案的系统挖掘,推动国内外学术界对天津近代历史的关注和深入研究。国家档案局科技项目《机构改革后档案馆职能定位与展望》,全面分析改革前后综合档案馆在职能定位上发生的变化,研究综合档案馆在新形势下的定位并探讨职能作用的最大发挥。同时,围绕加强党的建设、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档案(方志)文化服务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推进档案和地方志事业转型升级并结合工作实际,确立了《档案工作如何更好地服务党的政治建设》《关于京津冀档案(方志)资源分布情况的调研》,《档案(方志)文化服务社会的创新思路》《“天津老字号”历史研究及未来发展分析》等一系列课题。
再次,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学术研究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档案方志专家库、天津近代历史研究中心和天津档案学会等平台的作用,组织学术交流和业务研究;利用《天津档案》《天津史志》《调研与参考》等刊物,撰写发表高质量的论文和调研报告。设立知识讲堂,从各部门学术交流计划中,挑选馆内学术交流专题,由各处部室选派人员轮流主讲。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开展高层次的学术讲座,不定期举办学术专题会、专题沙龙等各类小型学术论坛。充分发挥互联网和新媒体的优势作用,结合天津市档案馆中心工作,与“津云”平台等新媒体加强沟通合作,积极开展多方面的网络宣传。通过馆刊物、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系统介绍国内外档案、地方志学术工作知识、基本理论和前沿观点,积极宣传本馆和各处部室学术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做法。推出“行走的档案馆”档案文化品牌。撷取档案展览中的精华,制作宣传展牌,开展“六进”活动,满足市民对于天津历史文化的渴求。
4.2 筑牢根基,打造人才高地
实现档案馆转型升级,人才是关键。为组建一支学术研究团队,天津市档案馆一方面引进外来人才,另一方面,大力培养本馆内的自有资源,形成稳定的学术研究队伍。近年来,天津市档案馆在培养人才队伍方面进行了以下尝试:
4.2.1 营造“头雁效应”,发挥档案系统“185”人才库作用
为建设一支以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复合型人才为重点的骨干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在业内有影响力的专家级人才,天津市档案馆构建了档案系统“185”人才工程。截至目前,已培养出本领域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国家级专家、学者十余人,在全市范围内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八十余人,区、县、局的青年业务骨干四百余人。定期举办档案人才高级研修班,组织高级人才和拔尖人才参加全国或专业领域的学术研讨会。从“185”人才库中选拔能够得到同行业认可、在档案系统某一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领军人物,实施档案专家授衔制度,以充分发挥典型带动示范作用,引导广大档案工作者学典型、赶先进。力争在档案工作各个领域都培养出一批政治素质好、专业水平强、在全国知名度高的档案专家,着力造就一批复合型领军人才。
4.2.2 分类开展教育培训,精准培训与日常教育相结合
以素质和能力建设为重点,提高干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把组织调训与自主选学、脱产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采取“派出去学”、“请进来教”、“走出去看”等方式,加大培训力度。以工作需要和干部需求为导向,科学设置培训课程,既有政治理论教育,又有岗位技能实训;既有基本政策学习,又有前沿知识导读;既有现代科技讲授,又有国学文化熏陶,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提升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通过开设脱产培训班、短期业务专题培训班以及组织贴近档案形势的学术交流活动,保证档案人员业务能力不掉队,紧跟时代潮流。结合实际情况定期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开展专题辅导,及时为干部“加油”“充电”。创新档案系统“一把手”培训方式,加大培训力度,根据实际确定培训主题,提高“一把手”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适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赴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地区,带着问题、课题开展实地考察、调研,进一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打开脑袋上的“津门”。
4.3 资金支持——保障财政经费
加大扶持奖励力度。设立馆学术研究工作专项经费,用于调研、差旅、参加培训、购买资料、会议、专家评审、印刷出版等费用。年初凡经馆学术研究工作领导小组批准立项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为调动学术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设立了馆内科研奖项。每年年底对本年度结题的研究项目进行评审,确定奖励等级,颁发荣誉证书,列入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奖励事项。鼓励申报各级各类学术科研成果奖项,对获得国家级、市级科研项目的部门和个人,获得国家级、市级奖项的科研项目,在国家核心期刊刊登的论文,以及优秀调研报告、在内部刊物发表论文的作者,列入年度考核奖励事项,列入干部晋职、晋级、绩效考核事项。积极推进调研成果及时转化,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工作思路,落实到档案工作实践中。
4.4 合作共赢——借力强强联合
实现学术型档案馆的转型升级不是档案部门的“孤军奋战”,也不是沉醉于兰台界内的“闭门造车”。近年来,天津市档案馆坚持“开门搞学术”的原则,既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又善于向其他机构“借力”,与相关单位、部门进行跨馆合作、跨域合作甚至跨界合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中心,服务大局,在报纸上开辟专栏,撰写公众喜闻乐见的文章;与天津广播电台文艺广播《文博不打盹儿》节目组合作,讲述天津近代历史上的奇人轶事,发出档案界的声音,普及天津近代文化;与电视台合作,拍摄反映天津地方文化特色的纪录片《地界儿》、弘扬爱国之情的《中共历史人物专题电视片》,扩大档案行业的知名度、影响力。参与各级政府、科研主管部门、档案地方志工作主管部门组织的科研项目;加强与文博单位、图书馆、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有关单位的沟通联系,以项目为带动,发挥各自优势,合作完成调研课题。早在2012年,天津市档案馆就成立了近代天津历史研究中心。这是全国档案系统和天津市第一个地方性近代天津历史研究专门机构。该中心聘请了全市各单位30多位文史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天津近代商贸、近代金融、近代企业、天津租界、近代文化教育为重点研究方向,共同研究传承天津历史文化。截至目前,已编撰出版了一批高水平的档案研究成果,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开辟了一个崭新领域,在推动近代天津历史研究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此外,开展对外合作,还可以通过支持合法合规的学术科研兼职活动,设立外聘馆研究员席位,建立名誉馆员或名誉研究馆员制度,积极引进“外脑”,来不断提高学术型档案馆的研究层次和社会地位。
4.5 增强青年在学术型档案馆转型中的使命与担当
青年档案工作者是档案事业最富有开拓精神和创造力的主力军,是推动档案事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力量。他们的政治倾向、价值追求往往会渗透到个人产出的文化产品、学术成果之中。因此,为了向公众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积极向上的正气与正义,青年人必须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牢记档案工作的政治属性,明确“档案工作姓党”的原则,在档案工作领域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毫不畏惧面对一切艰难险阻,在劈波斩浪中开拓前进。”青年档案工作者要肩负起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重任,抓住深化事业改革的机遇,充分履行档案工作在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使命与担当。在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的当今时代,深刻领会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对档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积极作为、统筹谋划、锐意进取,为学术型档案馆的转型升级不断提供智慧、贡献力量!
5 结语
学术型档案馆的建设前景既充满机遇,也迎接挑战。机遇是:档案机构的文化导向已成为国内外众多档案馆的主要设计理念及目标。档案学术研究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已成为激发公众利用档案的全新方式。机构改革更是为档案馆转型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机。挑战是:虽然档案馆学术研究工作开展了很多年,但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各地并没有一套完善、成熟的运行机制。档案馆的学术研究成果,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研究的深度、广度上,都有待加强。学术型档案馆的办馆思路能否被各地复制并逐渐加以推广,需要各地档案部门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现有实力和具体条件来综合考量。
“学术立馆”,档案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学术是支撑,服务是目的。传统型档案馆向学术型档案馆转型的过程中,要对自身有一个清醒的定位,明确为党和政府、为社会公众的服务方向。改革后的档案馆在为党和政府服务时,可以在咨政方面多下功夫。结合时事、社会热点,充分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盘活档案史料,通过产出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提供决策参考咨询服务,成为政府的智囊团。这既是重组后档案机构的天然优势,也是其应担负的内在责任。在为社会公众服务时,立足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提供各种文化创意活动或产品,打造档案文化品牌,满足公众文化素质提升的需求。使档案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广受欢迎的学习型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