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女前哨》报对妇女的形象构建与身份认同研究★

2019-12-16韦佳伲

山西档案 2019年3期
关键词:前哨动员抗战

韦佳伲

(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4;贵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在全面抗战初期,作为“半边天”的妇女因为所处的环境及对妇女地位的忽视,思想非常落后。国民政府在战时为组织妇女进行生产、参加抗战,在各地都成立了妇女工作委员会;为了将广大鄂北地区的妇女同胞团结组织起来,国民政府在第五战区也建立了妇女委员会,目的是“为了缩短抗战的艰苦途径,争取最后胜利的早日到来,就必须要动员一切人力、物力,贡献到抗战的总和上。动员妇女,这不仅仅是口号,还是知识妇女应负的责任,为着本身的解放,让有识的先进者努力积极从事于妇女运动”。[1]由李宗仁领导的国民政府第五战区政治部主管的战区机关报《阵中日报》于1940年1月28日创设了《妇女前哨》副刊,由妇女文化工作委员会主编,主要对妇女工作进行报道,鼓励妇女参加战时文化训练,讨论妇女运动存在的问题,对提高妇女觉悟、促进妇女自身解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一、形象构建——对战时妇女落后性的揭露

(一)描述受主客因素观影响的落后妇女思想

鄂北文化十分贫瘠,导致人们的思想极为落后,妇女又是“占半数人口”的庞大群体,思想落后导致行动落后,白白浪费了“一半”的力量。梁寿贞的《从妇女本身说起》对战时妇女生活落后的原因进行分析,说明妇女落后的特点与现实。“于中国数千年遗留下来的封建思想和劣根性,还部分的存在于人们的脑中,因主观上与客观上,形成妇女工作者的态度上种种缺点。例如:互相猜忌、无谓摩擦、小气、婆婆妈妈、主观上涵养少,对某一件事的观察力不够,不能得当的使用干部,提拔干部,不肯刻苦的深入到群众里去,这些原因,都阻碍了妇女工作顺利的进行,加强了客观环境上的困难”[2]。不能否认妇女身上存在的缺点,同时也不能忽视的是,在战时客观的环境和宗法的束缚使战时妇女受到了双重的压迫。

(二)指明妇女对实际形势缺乏清晰认识的原因

由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妇女,除小部分知识分子受现代教育及参加社会活动外,大多数妇女是生活在封建的牢笼,尤其是农村妇女,因为农村意识浓厚,以及农村生活家庭琐事的阻碍,使她们成为家庭中的奴隶,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在1940年11月4日《妇女前哨》第19期中对郧阳妇女的描写就体现了战时妇女群体的落后性,“有一次我们访着大名鼎鼎的某先生,说明我们工作的概况,同时很诚恳的向她提出,我们因工作的需要,请她帮忙,她说待遇太少,没有人愿意参加,学校读书都是有钱人,她们不愿意去干那么苦的工作”。[3]这种落后性就体现在,受过教育的妇女认为跑出学校参加抗战建国工作,是为了满足生计。有钱人只需要读书,穷人连生活的温饱都保不住,即有钱又有知识的妇女不是为了不当亡国奴而参加抗战,而是为了“出风头”。受教育权力的缺失,使妇女不能把自身与抗战联系到一起,因此在实际行动中不能配合抗战的需要,更无法理解理解抗战的形势。

(三)阐述妇女经济地位低下的现实状况

过去女性由于封建思想的影响,想要依靠男性生活,成为男性的附庸,不是因为女性与男性相比在智力和体力上存在显著差异,而是因为女性经济不独立。1940年9月的《妇女前哨》上刊载的《组织太太的我见》说明经济决定了妇女在战时的地位,“妇女之所以由农耕民族的最大平等权,至游牧民族时代降到被男子买卖与牛马一样的地位。是因为妇女在经济领域已不是主要的生产者,她们脱离生产,依附于男子。由辅助地位降到造人的机器,目前太太们的组织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老爷身上,因为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经济权及政权都操控在男子手中,老爷将太太关在家里,不许出来工作,将太太看成个人的私有物品”。[4]

二、身份认同——对战时妇女运动重要性的宣传

为动员广大妇女参加抗日战争的革命运动,使妇女认识到当前历史时期自身在革命进行过程中的重要性,实现真正的妇女解放,《妇女前哨》刊登了一系列文章,向战区广大妇女阐述了妇女运动的紧急性和迫切性。

中国的妇女运动,“自民国以来就可以说已经开始了,成绩在那里,动来动去只不过几个少数知识界的妇女同一些太太小姐们,可是广大农村妇女还是在梦里,她们仍旧受着不堪的压迫,过着黑暗的生活,当商品式的拾来拾去,丈夫的棍杖时常压在身上,姑婆的酸毒的辱骂,时常钉在心头”。说明妇女没有被动员起来参加抗战与自身解放,从而导致妇女运动的效果较差。

(一)阐释战时生产是妇女运动的先决条件

在资本主义社会,大规模的工业发展,使妇女可以从家庭走向工厂,从事社会生产,既丰富了妇女的生活,也使妇女能够学到技能,既做到了在思想上的解放,也能做到了在生活上的解放。但是战时中国的妇女“之所以成为问题,就在于她们大多数是不自觉地成了丈夫身上的寄生物,既不是生产劳动者,也不是精神劳动者”。[5]《妇女前哨》从第一期到第十八期,每一期刊载了鼓励妇女参加生产的文章,正面强调妇女参加生产的重要性,同时也刊载了许多与中国妇女地位同样低下的日本妇女生产及工作状况的文章,侧面比较敌国与我国妇女生产的情况。“中等家庭妇女,本身也不安闲,或帮助家事,或在社会上服务,下等的妇女生活是艰苦,她们同男子一样操作,除家事外,还必须帮助家庭补贴生活上的费用,献身于社会,如商店、旅社、茶馆、酒肆、工厂等,都是这些较贫苦的女性求财的途径”,证明动员妇女参加战时生产,是《阵中日报》及其副刊《妇女前哨》呼吁妇女运动,构建妇女身份认同的先决条件与首要目标。

(二)说明妇女运动的迫切性

从现实条件看,战时妇女没有生产技能,愚昧无知,没有政治需求。在《阵中日报》上登载的《把我们的工作开展到农村去吧》一文描写了客观形势对农村妇女的影响,号召农村广泛地开展妇女运动,动员千千万万的农村妇女走入抗战的阵营,“妇女工作,需要我们迅速的去完成”。[6]在1940年3月8日纪念妇女节特刊上,国民政府爱国将领第33集团军司令张自忠为妇女特刊题词“此次女同胞在抗战中已建立不同的功绩,愿继续奋斗,共同努力!则抗战最后胜利之日,就是妇女解放运动完成之时”。时任第五战区政治部副主任的张元良也在“三八节特刊”中发表了一篇专论说明动员妇女参加到抗战的迫切性与必要性,认为“抗战是我们全民族求生存的战争,不仅要动员一般民众参加战时的工作,并且要将占人口半数的妇女组织起来,这个头等的最迫切的任务,为抗战而贡献能力,抗战才能有胜利的前途”。[7]

(三)强调妇女运动的领导力量的重要性

干部就是战时妇女工作的发动机和领导者。宋美龄对妇女干部说过,“我们要像酵素一样柔和在面粉里,使之发酵膨胀起来,没有健全的干部或干部缺乏,那末既有完善的计划,也不会产生效果”。为提高妇女干部的领导水平、文化水平、生产水平,战区妇女工作委员会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培养妇女干部。“训练干部原是一件非常艰苦的事情,这件事情如果做得不好,结果会把干部断送了,要不怕麻烦地把过去训练干部的缺点一一进行检讨”。妇委会的主任莫石奇在《妇女前哨》上登文指出“要求军事最高机关,设立战地军人眷属训练班,或补习班,挑选太太们中能力强的担当教员,施以战时常识,家政、生产技术等科学的训练,使闲杂无事的太太们,得到学习的机会,这样既组织了妇女们的力量,培植了妇女干部的人才,同时又帮助抗战,减少了丈夫们的负担,这是一个最合理的组织”。[8]

(四)提出解决娼妓问题的妥善办法

老河口是战时鄂北唯一大都市,尤其是武汉转进后,成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移住老河口的人不断增加,畸形的商务也随之发展。在抗战时期的动员中,娼妓问题易被忽视。《妇女前哨》在1940年9月24日《河口的妓女问题》,用半个版面对妓女问题进行了论述,站在妇女解放的立场提出解决娼妓问题的办法,向社会人士疾呼,“为了弥补社会无穷的漏疤,解决娼妓的谋生问题,挽救梅毒的传播,我们不能无视严重的娼妓问题,我们要求社会人士对此特别注意,大家群策群力来想一个妥善办法解决河口的娼妓问题”。[9]对娼妓训练的情况进行报道,以动员娼妓参加生产劳动,使更多的娼妓觉悟;并强调战区对于公务员宿娼嫖妓的严厉惩治办法,从客观条件上使娼妓改业,参加抗战生产工作。

三、结语

《阵中日报》副刊《妇女前哨》上所记载和描述的妇女形象是符合事实的,对妇女落后性形象的构建不仅局限于妇女行为,也囊括了妇女的思想。除此之外还对传统落后的意识形态大环境进行描写,表达了妇女的落后形态不是战时某地区某人所产生的个案,而是整个社会生态的落后导致的妇女群体发展滞后。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为《阵中日报》及副刊《妇女前哨》积极撰稿的进步人士,不仅真实地还原了妇女群体的战时状态,还能够超前认识到女性对于抗战的重要性,对妇女参加抗战进行动员、号召,让战时思想、教育、经济地位都极为落后的妇女群体认识到,参加抗战不仅是对自身,而是对国家,乃至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的。在战时社会来说,不仅证明了《阵中日报》作为官方宣传媒体的一个进步性,也从侧面反映了众多进步人士云集的鄂北老河口抗战文化、妇女文化的进步性。

猜你喜欢

前哨动员抗战
早期乳腺癌根治术中行前哨淋巴结活检的临床价值分析
乳房活检方式对前哨淋巴结活检的影响
胡盛海
我们家的抗战
我们家的抗战
音乐迪斯尼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中外玩具制造》暑期热卖玩具前哨榜
抗战音画
抗战,在未被占领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