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近代英语教学的发展沿袭及其研究★

2019-12-16周萌

山西档案 2019年3期
关键词:交际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周萌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桂林 541004)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的近代教育拉开了序幕,大量的外国商人以及传教士等走进中国,使我国对西方的文化、政治、教育和思想等有了深入理解。在京师同文馆设立之时,外语教育逐渐进入人们视野。在英语教学的发展过程中,语言学基础作为重点研究内容,其渗透在整个英语教学历程当中。只有将语言理论应用在实践过程当中,才可促使英语教学不断发展。当前,在英语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主要有翻译、听说、情景、交际四种方法,如何将其应用到英语教学的实践当中是当前重点研究内容。

一、中国近代英语教学发展历程

(一)英语教学起始阶段

我国近代英语在1807-1860年之间处于起步阶段,京师同文馆创立以前,在内地沿海部分城市已经开展了英语教学相关活动。由外国传教士担任英语教师的角色,那时英语教育招生的范围小、办学规模不大,因此未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在1818年,由马礼逊创办“英华书院”,重点通过英文课程来宣传基督教。书院的成立逐渐使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从而转变观念,接触到地理、历史以及英语等学科。教会学校的创建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教育形式,虽然数量有限,只在部分城市设立,但是随着宗教文化的传播,我国人们对英语的语言和文化以及其他科技知识逐步有所了解。因此,此时期可视为中国近代英语教育的初始阶段。

(二)英语教学发展阶段

我国近代英语的发展阶段为1860-1912年期间,此时在洋务运动的影响下,洋务学堂数量逐渐增加,促使英语教学逐渐发展。在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和外国的外交活动日益频繁,因此,急需大量懂英语的外交人才。这一现状促使政府决定开设英语类学校。京师同文馆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在创立之初主要培养英语类翻译人才,辅助政府从事各类外事活动。在人才培养过程采取八年制学习规划,前3年重点培养学生单词、解析句子、浅书翻译等,后5年英语教学内容为翻译、语法、公文以及译书等。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第一,英语教师均由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人员担任,保障学生可学习到更加地道的英语;第二,英语教师任用环节需要经过严格考核,并通过笔试,成绩优异者优先录取;第三,对学生要求非常严格,学生需要从清晨到下午六点的时间内进行英语学习,在英语考试方面主要内容为汉译英,重点培养学生语言的应用能力。作为我国近代史首个系统教授英语的学校,京师同文馆的建立促使英语教学取得进一步发展[1]。

(三)英语教学维持阶段

中国近代英语教学的维持阶段为1912-1949年。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教育部颁布《普通教育课程暂行标准》,将壬子学制度加以充实,形成完善的教学系统。在制度中规定具备条件的小学校允许开设英语相关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英语文字和语言等能力。初等教育结束之后,进入到四年学制的中等教育,培养学生和日常生活有关的英语知识,为学生深入学习英语奠定基础,并培养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中等教育之后,进入到高中教育阶段,此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英语能力,并指导学生对英文作品展开赏析,不断开阔学生视野,强化其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在高等教育期间,国家的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等出现了较大的变动,导致社会上英语人才需求量逐渐增加,激发各类外语类院校的发展。例如:湖北、四川、福建等地均开设了公立外语类院校。学生在学校中主要学习英语,力求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翻译、阅读等能力,为其出国深造以及工作等奠定基础。

二、中国近代英语教学法的沿袭研究

(一)翻译法——机械语言学

翻译法源于欧州,当时人们学习拉丁语以及希腊语时普遍使用翻译法。到18-19世纪英、法语才开始逐渐沿袭此方法,各类学校逐渐开设英语和法语等课程。当时未能找到合适的新型教学方法,因此,在语言讲解的初级阶段仍然使用古典语(拉丁语和希腊语)教法。在英语教学方法中,翻译法属于一种科学的方式,早在17-18世纪之时,部分教学专家已经展开了有关此方法的理论以及实践等研究,并将其应用原理加以阐明。在翻译法逐渐发展过程中,机械语言学对其影响较大,语言学家将所有语言的起源归于某种语言。思维、语言之间可视为统一的整体。人类的思维规律相似,因此,语言的学习也存在相同之处,在语法以及词汇等概念、搭配、含义等方面也存在共性,所有语言之间的不同只是词汇发音以及书写等。按照以上理论,在英语教学中将逐词直译作为翻译法的基本原则,并将其作为巩固英语学习的重要手段。但是使用逐词直译方法的时候,学生可能难以对所学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并且此类翻译教学方法只能实现两种语言之间的机械对译。

最初应用翻译法研究词汇和语法时,过于重视词汇和语法字面含义,导致翻译法中对词汇、语法和语音等阐述内容和教材之间脱节。近代的翻译方法对语言的机械翻译方式进行反驳,反对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逐字直译以及机械对比等翻译形式,结束了英语词汇、语法和语音三项要素单独教学的方式。自此开展了以教学内容(教材课文)作为中心的英语教学方式,从而展开词汇、语法和语音等要素的综合教学。在1862年,我国京师同文馆创立开设了英语课程,一直到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近代英语教学中,翻译法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在英语教法逐渐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出现了多种其他教学方法,但是翻译法在授课过程中仍然常见。应用此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可使用母语对英语进行解释。翻译法在我国近代英语基础教学阶段中,应用非常广泛[2]。

(二)听说法——美式结构语言学

听说法属于美式结构主义理论,与和语言学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属于直接类型教学方法。语言学家Bloomfield创建的英语教学方法,促使听说法逐渐发展。听说教法的创始人为Fries,最开始基于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将其应用到教学环节当中。美国语言学家普遍认为,语言学习的重点是表述的话语,属于一种习惯,不是文字,需要不同刺激才能将习惯形成。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应讲解语言本身,而不是各类语言知识。基于此理论,产生了听说法基本教法。在听说法中,主要重视以下几点,其一,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听说为主要内容,读写次之。讲解文章时,由学生试听,之后进行模仿,当学生能够流利表达时,才能观看文字。其二,不断训练,指导学生形成习惯。其三,教学环节将句型作为重点。其四,主要利用英语展开教学。其五,教学环节当学生产生错误表达时,应立即纠正,防止形成习惯。此方法传入我国之后,掀起了以听说法为主导的教学热潮。例如:出现了与听说法相关的教材《英语900句》、人教社出版的《初中英语》、《高中英语》等。在1962年由许国章为主编的《初中英语》(1-4册)最具影响力,此教材中将20世纪50年代流行的美式结构主义教学思想集中体现出来。在1978年,人教社制定了中学英语教纲和教材,其中将听说法中的教学原则作为国内最新的英语教法。在教学环节,听说为先,重点讲解句型,促使学生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综合发展[3]。

(三)情景法——英式结构语言学

在19世纪50年代,情景法在英国首先被语言学家提出,与听说法类似,属于结构语言学。倡导口语为学习英语的基础,要提升话语能力,重点是要掌握英语句子的结构,这一观点与美国语言学家相同。但是美式语言学更重视对英语句子的结构方面的研究,将此作为学习英语的要素。认为语言本身的意义以及交际的情景不重要,重点是句子顺序和成分,并认为英语本身句型较少,可简化成各类短句,各种复杂句子是从短句扩展而来的。在英语教学中,只需掌握简单句子即可。语言学家Fries提出的听说法中指出,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分析语言结构、练习语言句型、对比句子区别等。英国语言学家则从情景角度展开对语言的研究强调英语教学重点是将语言情景以及结构等加以关联,将对话练习作为教学重点内容。通过对话情景练习句型,在此过程中重点对语音、语调、节奏以及重音等加以强调。情景法最典型的教科书为《新概念英语》,在我国近代英语教学中具有较为广泛的影响。

(四)交际法——交际语言观

交际法在英语教学中属于影响范围最广的流派之一,外语教学中交际能力为各国普遍的教学宗旨。1986年我国教委颁布了《中学英语教纲》(全日制),随后,1993年又颁布《九年教育中学英语教纲》(全日制)其中展现了英语教学的语言观以及学习观之间的变化。教纲主要特征是明确交际法在教学中的优势,重视学生语言运用以及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随后,出现了《Junior English for China》和《Senior English for China》等教材。交际法中融合了语用学、语言学以及转换生成法等,重视语言的结构研究。Chomsky认为要将语言运用以及分析等能力加以区分,但是仍然难以将语言使用过程的各类现象解释清楚,以此,难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具体应用能力。对此,Hymes指出语言交际能力的概念,明确语言不但要说出和语法规则相符的句子,同时还应恰当运用语言。这一理论提出之后,各个语言学家在研究语言过程中不再单独研究英语的结构和形式,更加重视语言的功能。在近代英语教学中,主要通过以下内容阐述交际观:第一,英语语言属于多种意义表达的综合系统;第二,交流和交际属于英语的基本功能;第三,英语的结构可反映出交际的整体功能;第四,英语的构成除了语法、结构等,还应将其在具体语篇内的功能以及交际含义展现出来。交际法的提出,明确英语教学环节不但应引导学生掌握语言的结构,同时还应将其功能考虑其中,使学生可在不同场合,按照实际需求展开各类交际活动[4]。

三、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对中国近代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表明英语教育从开始进入我国至今,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为翻译、听说、情景、交际等方法。以上教学方法贯穿了我国英语教育的所有阶段。在教法不断更新和发展过程中,新的教学方法出现之后,和原有的教学方法结合应用,促使英语教学不断发展。对英语教育的研究人员应深入研究近代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沿袭其教法,不断创新,促使我国英语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培养出更多掌握英语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交际英语教学教学方法
情景交际
谈小学美术有效教学方法
交际羊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两块磁的交际
初中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方法探讨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