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北朝至唐代中元节内涵演变考

2019-12-16张舰戈

唐都学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目连颜之推祭祖

张舰戈

(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节,民间又称其为“祭祖节”,它是祭祀祖先、悼谒亡魂的重要节日。中元节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会,后经道教加入,在七月望日“秋尝祭祖”的古代民俗基础上,不断演变形成了一个特殊的民俗节日。中元节在南北朝到隋唐时期逐步形成,在唐宋之际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逐渐褪去了外来的、宗教的色彩,向民族化、世俗化方向发展,成为佛、道、儒、民俗相互借鉴、相互融合的产物。中元节是如何走出外来宗教的影响,民众是怎样广泛接受并参与其中的,厘清中元节产生的渊源,对进一步探索和认识中国历史民俗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秋尝祭祖的古代风俗

我国古代就有在七月作物收获之时举行祭祖仪式的传统。西汉思想家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古者岁四祭。四祭者,因四时之所生熟,而祭其先祖父母也。故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过时不祭则失为人子之道也。祠者,以正月始食韭也。礿者,以四月食麦也。尝者,以七月尝黍稷也。蒸者,以十月进初稻也。此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子孝妇缘天之时,因地之利,已受命而王,必先祭天,乃行王事。”[1]这是古人秋尝祭祖的内容,商周时期一年之中有四时祭祀活动,“春曰祠、夏曰礿、秋曰尝、冬曰蒸”。据一年四季人们收获和作物的不同,四时祭祀就用四时生长和收获的东西来“祭其先祖父母。……此言不失其时,以奉祭先祖也”。如果过时不祭,那么就是天子失道的行为。董仲舒把这些祭祀视为天经地义的事情,认为这是后世子孙遵行孝道的一种方式。刘向《说苑》关于四时之祭的要义与董仲舒相差无几,认为只有一年四季举行祭祀活动,才能彰显“孝子之诚”。刘向记载:“春祭曰祠,夏祭曰禴,秋祭曰尝,冬祭曰烝;春荐韭卵,夏荐麦鱼;秋荐黍豚,冬荐稻雁。三岁一祫,五年一禘;祫者,合也;禘者,谛也。祫者大合祭于祖庙也,禘者谛其德而差优劣也。圣主将祭,必洁斋精思,若亲之在;方兴未登,专一想亲之容貌仿佛。四方之助祭,空而来者满而反,虚而至者实而还,皆取法则焉。”[2]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古代,用每季收获的物品来祭祀祖先已经成为惯例,并且这种祭祀活动被看做是后人表达对祖先孝心的机会。秋天是“黍稷”等作物成熟的季节,所以“秋尝祭祖”成为秋天祭祀祖先和彰显孝道的表现。由于“三代”的礼仪一直被后人吹捧与膜拜,所以这种秋尝祭祖彰显孝道的祭祀,自然受到注重孝悌的儒家的重视和继承,所以不论是盂兰盆斋中的目连救母传说,还是北宋末年以后祭祖的行为,大概都是这一传统的渗透和发展。与北宋末年不同的是,汉代以前对于祭祖的时间可能并不固定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另外,从董仲舒和刘向的解释来看,这种“秋尝祭祖”的活动大多是对于天子而言的,并未涉及平民百姓的日常活动。

二、南北朝盂兰盆会的发端

“盂兰盆”一词来源于佛教《盂兰盆经》,为“解倒悬”之意,也就是将人死之后的魂魄从困厄中解救出来之意。《佛说盂兰盆经》中讲述了七月十五这一天,高僧目连解救亡母灵魂的故事:目连修行成为高僧以后,为报父母养育之恩,试图救赎轮回变成饿鬼的亡母。目连以钵盛饭给其母,但饭到其母手中就立刻化为灰烬,不能饱腹。目连于是向佛祖祈求救赎其母,佛祖说必须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供养十方高僧,以此来超度亡灵。于是目连照佛祖所说,在七月十五日供奉盂兰盆,众僧“为施主祝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目连母亲遂得以解脱于饿鬼之苦。目连又建议,一切弟子欲行孝者,可在七月十五日这天供养盂兰盆,救赎现世乃至七世父母。这便是盂兰盆的来源。这则故事本是以吸引说服民众信奉佛教、招揽佛教信徒为目的,于七月十五日寺院开设讲颂《盂兰盆经》的斋会。这一日,信徒“具饭百味五果”放入盆中,以此供奉盂兰盆,供奉高僧和佛祖。

盂兰盆会最初起源于何时何地,目前还没有找到明确的记载。最早的盂兰盆会应该“始于两晋之际,流行在西北地区和东南地区的一些寺院中”[3]。并且伴随着佛教在内地的广泛传播,盂兰盆会得到了统治者的支持。最早见于记载的提倡盂兰盆会的皇帝应为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帝(梁武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梁武每于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4]由于梁武帝的大力提倡,盂兰盆会流行开来。这一点大致可以从处于同一时期的宗懔(南北朝梁朝)所著的《荆楚岁时记》中得到印证。此书最早在民俗节日中提到盂兰盆会。其中“七月十五日”一条记载了当时寺院道观的活动,“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供佛的幢幡彩花——笔者按)、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故后代人因此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采,模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5]从《荆楚岁时记》对七月十五日的记载中,我们看以看出一下两点:第一,盂兰盆会至迟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初具规模,僧、道、俗都会参与其中,气氛热闹,并以幡花、歌鼓送盆供;第二,“悉营盆供诸寺院”,盂兰盆供仪式多在寺院举行,是一种集体行为。

另外,《颜氏家训》的《终制篇》也是经常被引用的文献之一。颜之推是南北朝北齐时期的人物,生活年代略晚于梁武帝及宗懔,由于其身在北方,他的记载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一时期北方地区的盂兰盆斋情况。《颜氏家训·终制篇》记载,“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若要理解此句之意,应该明白《终制篇》上下文的要义。在此有必要对《终制篇》做简略的分析,以帮助我们管窥南北朝时期盂兰盆斋在普通大众生活中的情况和地位。《终制篇》的大意是战乱频繁,自己家道中落,父母草草安葬。在自己已年近六十之时,告诫子孙自己死后不可厚葬,“吾当松棺二寸,衣帽已外,一不得自随”,除衣帽以外,不要其他随葬品。葬礼更不可比自己的祖先更隆重,“汝曹若违吾心,有加先妣,则陷父不孝,在汝安乎?”若违背了自己的意愿,葬礼比母亲的还要隆重,就将陷“我”于不孝的境地。对于诵读佛经超度亡魂一事则应量力而行,“随力所至,勿刳竭生资,使冻馁也。”但是同时又强调,祭祀祖先是从周公、孔子之时流传下来的,是希望人们能承接孝道,不忘祖先,即所谓“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也就是告诫子孙既要不忘祖先,有相应的祭祀活动来表达孝心、传承孝道,但也不能因此而铺张浪费。所以颜之推提出了二者兼得的办法,即“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也就是说,子孙可以借盂兰盆斋之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表达对祖先的哀思,这一点是颜之推希望子孙要铭记的内容。所以,综合《终制篇》这一整篇的内容可以看出,颜之推是要告诫子孙在祭祀祖先上既不要浪费过多的财物,也不能忘记尊崇祖先的孝道,所以在盂兰盆斋之时祭祀祖先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那么这种盂兰盆有可能在个人家里供养吗?考察前文,宗懔写到南朝时供奉盂兰盆斋的情况,盂兰盆“广为华饰,……饴蜡剪采,模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这种极尽精巧的斋供大概也不是普通民众单个个体所能承担的,必定是集体供奉的行为。而颜之推又推崇节约,所以我们可以推测:颜之推可能是希望子孙在七月十五日到寺院参加盂兰盆斋,根据自己的财力情况捐赠物品,供养盂兰盆。这样一来,行孝子弟既可以供奉盂兰盆,为现世甚至是七世父母超度,以祭奠亡灵表达孝心,又可以借众人之力一同奉养祖先,不致过于铺张浪费,这大概是颜之推的本意。由此可知,颜之推所说的七月十五的盂兰盆斋往往比较奢华,大多数情况下应该是在寺院中举行仪式,普通百姓自家供奉盂兰盆的可能性比较小。另外,从中也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盂兰盆斋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的认可,七月十五日也成为祭祀祖先、后世子孙表达孝心的日子。

可见,南北朝时期的盂兰盆斋更多的是在寺院中集体进行的、悼亡行孝的活动。多是集体的行为,而非个人的行为。另外,除僧道外,盂兰盆会也得到了统治者和普通百姓的认可,成为行孝祭祀祖先的日子。

在南北朝时期,另一件与七月十五日相关的事件是道教“中元”意义的加入。道教《玄都大献经》记载了一段与《盂兰盆经》主旨相似的地官救拔饿鬼的故事:道君请教天尊,怎么做才能使亡灵脱离苦海,怎么做才能重新轮回到人间。天尊说,他们因为过去犯的错误太多,要想救赎他们只靠你一人之力不可能完成,应该在七月十五日,中元地官勾选善恶之时,烧香燃灯,采集花果,准备饮食和奇珍异物,供养诸圣和道士。然后道士在这一日讲经说道,借诸圣之力,这样饿鬼才能得到救赎解脱。如果不这样做,是很难救赎他们的。由此看出,此处记载除加入七月十五日是中元之日、地官择敛善恶外,其余内容与《盂兰盆经》大致相同。《大献经》出自何时不详,根据张弓先生的考证,此经应该是受佛教盂兰盆经的影响,大约成型于南北朝时期,主旨在于救拔鬼魂,为恶人赦罪乞恩。佛教盂兰盆斋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作为借鉴而来的道教《大献经》和中元继而只能处于趋同和依附地位。《荆楚岁时记》中只引《盂兰盆经》解释“七月十五日”而不引道经;又记载“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院”,连道徒也要供奉盂兰盆,从中可以看出南北朝时期盂兰盆斋与七月十五日的关系是道教中元远不能比拟的,盂兰盆斋会是七月十五日最主要的活动。这一情况直到唐代以后才开始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

三、唐代盂兰盆、中元节的并行

李氏唐朝以老子李耳为祖先,兼崇佛道,道教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节日民俗上表现为中元节也逐渐被重视,出现了盂兰盆斋与中元节并行的趋势。两节的地位随不同皇帝对宗教兴趣爱好的转变时高时低,交替变化。武则天崇佛,在洛阳南门举办过隆重的宫廷盆斋仪式;唐玄宗信道,由皇室举办的盆斋活动一度萧条;代宗佞佛,于大历元年(766),“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又设高祖以下七圣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各书尊号于幡上以识之。舁出内庭,陈于寺观。是日,排仪仗,百寮序立于光顺门以俟之。幡花、鼓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7]

值得注意的是唐武宗会昌灭佛以前所记载的盂兰盆斋的情况。“(会昌四年)城中诸寺七月十五日供养。诸寺作花、蜡花饼、假花果树等,各竞奇妙。常例皆于佛前铺设供养,倾城巡寺随喜(‘随喜’,佛教用语,随喜一切善事,是为了减少人们的嫉妒心。后称游览寺院为‘随喜’。——笔者注),甚是盛会。今年诸寺铺设供养胜于常年。敕令诸寺佛殿供养花药等尽般到兴唐观,祭天尊。十五日天子驾幸观里,召百姓令看,百姓骂云:‘夺佛供养祭鬼神,谁肯观看!’天子怪百姓不来,诸寺被夺供养物,恓凄甚也。”[8]会昌四年(844)以前,斋会盛极一时,诸寺做的盂兰盆供都十分精妙,人们也在七月十五日游览诸寺,场面十分热闹。唐武宗意在灭佛,所以将佛寺的盆供搬到道观,以供观赏,这样的举动引起了百姓极大的不满。由此可以看出,虽然终唐一代,佛道两教兴衰交替,盆斋和中元节的规模亦随之变化,但从百姓对斋会的极大兴趣和对武宗灭佛一事的态度上大致可以看出:盆斋在唐代百姓生活中仍然占据着主要地位。道教和中元节虽然获得了统治者的支持,但此时并没有成为主流。

四、结语

七月十五日起源于佛教的盂兰盆斋,并以“目连救母”的行孝主旨得到统治者和百姓的青睐,在南北朝隋唐五百多年的时间里获得迅速发展,盂兰盆斋会盛极一时。道教为争得一席之位,也在教义中加入了中元地官救拔饿鬼的说法以吸引百姓,但受统治政策和自身实力的限制,虽然也得到一定发展,但是比起盂兰盆斋会,中元节一直处于次要地位。唐代这种佛道并行,盂兰盆斋与中元并行、以盆斋为主的格局一直持续到北宋初期。

猜你喜欢

目连颜之推祭祖
党派之争与颜之推的历史书写
岁月有大爱
试论御伽草子《目连草子》对汉文学的接受
绵 延
寻迹哑目连
目连戏的现实性
洪洞祭祖
祭祖
颜氏家训千古传
浅析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今家庭教育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