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教盂兰盆节的民俗化及其对外传播

2016-04-12◎郭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目连佛教民俗

◎郭 凯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19)

佛教盂兰盆节的民俗化及其对外传播

◎郭 凯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安710119)

盂兰盆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中国旧有的祭祖习俗和儒家的孝道观念所产生的节日。盂兰盆节自产生之后与道教的中元节并行数百年,且渐由宗教性节日转变为民俗性节日。其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过程中传入日本、朝鲜等地区,并且在这些国家的传承中有所损益发展,从而形成了与中国有所不同的盂兰盆节民俗文化。

盂兰盆节;源流;孝道;民俗化;对外传播。

一、盂兰盆节的源流

盂兰盆节本为佛教的重要节日,在每年的七月十五举行祭祖先、斋僧道,超度亡魂的活动,而这一天恰巧也是道教的中元节,佛、道两教同将一天视为其重要的节日,这种情况在中国古代的节日当中并不多见。盂兰盆节是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传统的祭祖习所俗影响,依托《佛说盂兰盆经》而产生的节日。盂兰盆是梵语之音译,其意为救倒悬,比喻亡者之苦有如倒悬,痛苦之极,应即往解救。

佛教中举行盂兰盆节的习俗由来已久,其源头可以追溯到西晋竺法护所译的《佛说盂兰盆经》,在唐人徐坚在其所著《初学记·岁时部》中亦有所记载:“目连见其亡母生饿鬼中,即钵盛饭往饷其母。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驰还白佛!”佛言:“汝母罪重,非汝一人所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至七月十五日,尝为七代父母厄难中者,具百味五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佛敕众僧,皆为施主祝愿七代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是时目连母得脱一切饿鬼之苦。目连白佛:“未来世佛,弟子行孝顺者,亦应奉盂兰盆供养。佛言大善。故后人因此广为华饰,乃至刻木割竹,饴蜡剪彩,摸花叶之形,极工妙之巧。”[1]

在此佛教故事中,目连为救亡母脱离苦难,遵从佛陀之言,在七月十五日备百味五果,斋四方僧众。众所周知,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一直为汉族士大夫所诟病的一个原因便是其“弃亲绝俗”的教义。人一旦为僧为尼,便要抛却父母妻儿,这显然与中国儒家传统的孝道观念相悖。然而在《佛说盂兰盆经》中身为佛门弟子的目连却拥有儒家的孝道观念,这部佛经译著的出现实际上为盂兰盆节的出现创造了契机。除此之外,东晋的《佛说报恩奉盆经》、梁代《经律异相》中也有目连救母故事的记载。由此可知,目连救母故事的广为流传在盂兰盆节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盂兰盆节最早见于记载中是在南梁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七月十五日,僧尼道俗悉营盆供诸寺。按《盂兰盆经》云:有七叶功德,并幡花歌鼓果食送之,盖由此也。”[2]由此可见在南梁时期盂兰盆节已经成为佛教信徒的重要节日,但还并非是被普通民众所接受的世俗节日,原因是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得到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但是普通民众的认知度并不高,主要是佛教的教义还未和中国文化融合在一起.就如同敦煌、麦积山等石窟中南北朝时期所造的佛像还保留着胡风一样,这个时期的佛教还并未真正融入到中国本土的社会环境之中,所以此时的盂兰盆节只是斋僧众而已,并未融入中土祭祀祖先的习俗,其受众也大多是佛门弟子或是信奉佛教的士人。

在南北朝的中后期,尤其是经过梁武帝对佛教的大力提倡之后,作为佛教节日的盂兰盆节开始成为朝廷的定制,并且在一些笃信佛教的士人当中流行起来。据《佛祖统纪》记载:“大同四年,(梁武)帝幸同泰寺,设盂兰盆斋。”[3]《释氏六帖》卷四十五:“宏明云:梁武每年七月十五日普寺送盆供养,以车日送,继目连等。”[4]北齐颜之推在其《颜氏家训》中有记:“四时祭祀,周、孔所教,欲人勿死其亲,不忘孝道也。求诸内典,则无益焉。杀生为之,翻增罪累。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5]从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在南北朝的中后期,尤其是经过梁武帝对佛教的大力提倡之后,作为佛教节日的盂兰盆节开始成为朝廷的定制,并且在一些笃信佛教的士人当中流行起来。盂兰盆节能在此时成为统治阶层所提倡的节日,其一是因为盂兰盆节并没有遵从佛家“出家释子不拜父母”的教规,而是与儒家所提倡的孝道观念相统一,举行盂兰盆斋的目的恰是为了解脱过逝父母在阴间的苦厄。其二是《盂兰盆经》巧妙地将盂兰盆节和道教的中元节安排在同一天,道教的中元节,乃是基于“三元”之说所产生的节日,“三元”指的是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这三个月圆之日,中元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夏代甚至远古,与我国上古时期迎四时之气、四时祭祀祖先的礼俗有关。[6]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在南北朝时期经过葛洪、陶弘景、寇谦之等人丰富和发展,已经日趋完善。相对于从异域舶来的佛教而言,道教显然在此时更适应中国的国情,所以盂兰盆节和中元节同为一天,并且吸收了中元节某些习俗,这对于盂兰盆节的传播是有利的。

总之,盂兰盆节虽然属于佛教的节日,但并非如同佛教一样是舶来品。而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受中土风俗观念影响而产生的节日,并在之后受到儒家孝道观念和道教鬼神观念的影响,逐渐形成了集儒、释、道三教思想于一身的民俗节日。

二、唐代盂兰盆节的发展与民俗化

隋唐时期国家重新获得统一,经济相对较繁荣,加之统治者的提倡,从而使得唐代的佛教得到长足的发展,许多的佛教宗派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盂兰盆节也在这个时候得到广泛的传播,不仅得到统治阶层的倡导,而且其内容从简单的斋僧扩展为祭祖、斋僧、放江灯等一系列活动,突破了佛教宗教节日藩篱,开始为普通民众所接受,渐由宗教性的节日向民俗性的节日转化。

(一)政府提倡下的唐代盂兰盆节

有唐一代,除武宗朝等少数的时间段内政府对佛教采取打压的政策,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因为佛教能为其统治服务,朝廷对于佛教是相当推崇的,作为佛教节日的盂兰盆节也得到统治阶层的大力提倡。据《旧唐书》记载:“(武则天)如意元年七月望日,宫中出盂兰盆,分送佛寺,则天御洛南门,与百僚观之。炯献《盂兰盆赋》,词其雅丽。”[6]在《新唐书》也有记载:“代宗七月望日于内道场造盂兰盆,饰以金翠,所费百万。又设高祖已下七圣神座,备幡节、龙伞、衣裳之制,各书尊号于幡上以识之,舁出内,陈于寺观。是日,排仪仗,百僚序立于光顺门以俟之,幡花喜舞,迎呼道路。岁以为常,而识者嗤其不典,其伤教之源始于缙也。”[7]由此可以得知武则天和代宗统治时对于盂兰盆节是大力提倡的,甚至在唐代宗之时将举行盂兰盆会作为国家祭祖活动中的定制。

除此之外,在《唐六典》中也有记载:“中尚署令掌供郊祀之圭璧……每年二月二日,进镂牙尺及木画紫檀尺;寒食,进毯,兼杂彩鸡子;五月五日,进百索绶带;夏至,进雷车;七月七日,进七孔金细针;十五日,进盂兰盆;腊日,进口脂、衣香囊。”[8]如果说武则天和代宗时期是因为推崇佛教才提倡盂兰盆节的话,那么《唐六典》中记载由中尚署令管理盂兰盆节一事则说明在唐代宫廷之内庆祝盂兰盆节已经成为常制,并不因为当政者崇佛或是抑佛而有所改变,也由此可以看出唐代在长安举行的盂兰盆节的活动往往是由政府组织,其费用也是由官方支给的。

(二)唐宋盂兰盆节的民俗化

唐代的盂兰盆节相较前代来说有了很大变化,盂兰盆节开始由佛寺走向民间,其活动不再是简单的盂兰盆斋了,而是融入了许多中国旧有的民俗内容,变得更贴近百姓的生活,逐渐由佛教性的节日转变为民俗性的节日。

唐代盂兰盆节的活动较前代增加不少,自中唐以来,每逢盂兰盆节日常有群众性的集会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项:(1)拜祭祖先的亡灵。(2)设食燃烛荐享无主冤魂。(3)“斋田头”、“祀田神”。(4)举行盂兰盆斋。(5)放江灯。(6)演出“目连救母”变文。[9]除以上的所列之外,据李斌城先生所考,中唐以后,在不同的地区盂兰盆节的活动也有所不同。在岭南,百姓这一天陈设珍异,集演百戏;在建康,有人于是日出游瓦官寺,所在“士女阗咽,男女混杂”。[10]僧俗大众在节日集会于寺庙,既是祀会,又是共同欣赏娱乐活动。

唐代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进一步加深,而作为佛教节日的盂兰盆节逐渐民俗化的过程恰好是这种趋势的一个侧面反映。在唐代韩鄂所著的风俗志《岁华纪丽》中记载:“孟秋之望,中气之辰。道门宝盖,献在中元;释门兰盆,盛于此日。”[11]诗人崔元翰在为唐德宗在盂兰盆节所写的应制诗中,也把盂兰盆节称为“中元”。据《太平广记》卷34记载:“中元日,番禺人多陈设珍异于佛庙,集百戏于开元寺。”[12]由此可见,在唐代盂兰盆节有渐与中元节合流的趋势,并且盂兰盆节的习俗已普及于民间。

盂兰盆节与中元节并行是中国古代宗教节日的一大奇观,自南朝至宋代,两节并行达六百年之久。在宋代孟老元在《东京梦华录》中有这样的记载:“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先数日市井卖冥器、靴鞋、幞头、帽子、金犀假带、五彩衣服,以纸糊架子盘游出卖,潘楼并州东西瓦子,亦如七夕。要闹处亦卖果食、种生、花果之类及印卖尊胜目连经。又以竹竿斫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中元前一日,即卖练叶,享祀时铺衬卓面,又卖麻谷窠儿,亦是系在卓子脚上,乃告祖先秋成之意。”[13]《东京梦华录》所记载的这些习俗说明到北宋之时,佛教的盂兰盆节和道教的中元节已经互相交杂融合,两节统称为中元,这时的盂兰盆节已由佛教的斋节变为同清明、端午一样为广大普通民众所喜的民俗性节日了。

三、盂兰盆节的对外传播

唐代是我国文化繁荣昌盛的时代,在这时所形成的唐文化对周边的国家具有很大吸引力与影响力,在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之中,盂兰盆节作为佛教在中国传播发展时所形成的节日,也随着佛教传入到了新罗、日本、越南等国家,并在这些国家得到传承和发展。

(一)盂兰盆节在日本的传播发展

盂兰盆节应是在隋唐之时传入日本的,根据日本学者宫家准考证:日本第一次举行盂兰盆会是在佛教传入后的推古天皇十四年(606),记载盂兰盆会由来的《盂兰盆经》也被记录在《日本书纪》的齐明纪五年(659)7月条目中。[14]在当时唐王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日本曾多次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唐朝的政治、经济制度和佛教都在此时传入了日本,对日本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作为佛教节日的盂兰盆节理应是在此时同佛教一起传入日本的。盂兰盆节在传入日本之初具有浓厚的中国色彩,其主要内容仍是祭祖、举行盂兰盆会、祈愿农作物丰收等,这种情况从盂兰盆节传入日本开始延续到平安时代末期,之后中国式的节日习俗渐渐出现了日本化的倾向。如同盂兰盆节在中国道家思想的影响一样,其在日本也受到了神道教思想的影响,神道教是日本传统的民族宗教,最初以自然崇拜为主,祭祀日本本土的天神地祇,同时视自然界各种动植物为神,在日本社会当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而,盂兰盆节在日本的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而在主旨和内容方面有所改变。以日本古城京都所举行的盂兰盆会为例,其主要内容为六道参拜、五山送祖灵火、六地藏拜庙和在念佛寺举行千灯供养等,这与中国传统的盂兰盆节习俗有较大差异。

从上述保留下来的盂兰盆节的活动来看,日本的盂兰盆节既有佛教斋节原来的习俗,也有受到日本神道教崇拜亡灵、崇拜自然之神传统所产生的习俗,盂兰盆节在日本的传播过程恰好说明外来文化要融入一个地区,必须要吸收这一地区旧有的文化因素,才能更好地传播发展。

(二)盂兰盆节在朝鲜的传播发展

关于朝鲜的盂兰盆节,最早的记载是在《三国史记·新罗本纪·儒礼尼师今》中:“九年……王既定六部,中分为二,使王女二人,各率部内女子,分朋造党,自秋七月既望每日早集大部之庭绩麻,乙夜而罢。”[15]由此可知,在新罗王朝活跃的时代,盂兰盆节已经在朝鲜半岛流传开来。

朝鲜的盂兰盆节又称“百中”节,“百中”一词的解释有多种,但其最开始的本意应该与道教“中元”之意相同。其后也加入了许多其他的含义,如洪锡谟《东国岁时记·中元》:“又按盂兰盆经,目莲比兵具五味百果,以著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今所云百种日似指百果也。”这里的“百中”指的是“百果”。而在李植的《泽堂答倭人问目》中记载:“七月十五日,谓之中元……王女率六部女子。自七月既望,早集大部庭绩麻,至八月十五日考功多少,负者置酒食以谢胜者,相与歌舞作百戏而罢。”李植认为“百中”指的应是“百戏”。在朝鲜史籍中有这样的记载,说明盂兰盆节在朝鲜得到传播后已经是一个民俗化的节日,其祭祀农神,祈祷丰收以及游戏娱乐的含义已经胜过祭祖奉斋的传统寓意,这是盂兰盆节在异域进一步民俗化的表现。

盂兰盆节是佛教在中国传播后所产生的节日,作为汉文化圈之内的日本、朝鲜等地受中土文化的影响,接受了盂兰盆节这一习俗,并且结合本民族、本地域的文化传统与宗教习俗对其进行了改造,使盂兰盆节逐渐摆脱了佛教传播的附带品这一角色,成为具有其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

总而言之,盂兰盆节是我国古代重要的节日之一,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吸收中土旧有的祭祖习俗和儒家的孝道观念所产生的节日,之后又融合道教中元节的习俗,由佛教性节日转变为集儒、释、道三家思想于一身的民俗性节日,渐为普通民众所接受。后在唐代汉文化圈的影响下,随同佛教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家,在这些地区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发展,并且传承至今。不同与日本、韩国对于传统节日的重视,盂兰盆节在今日的中国大陆渐已无人问津,但是盂兰盆节所提倡的孝亲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依然具有很深刻的教育意义,其所包含的丰富文化内容更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子孙后代不可轻易舍弃。

[1]徐坚.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79.

[2]宗懔.荆楚岁时记[M].宋金龙,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57.

[3]释志磐.佛祖统纪[O].大正新修大藏经藏本:387.

[4]释义楚.释氏六帖[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45.

[5]颜之推.颜氏家训[M].檀作文,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329.

[6]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5003.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4717.

[8]李林甫,唐六典[M].陈仲夫,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2:573.

[9]张宏梅.唐代的节日与风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0:1147-1148.

[10]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24.

[11]韩鄂,胡震亨,毛晋同,校.岁华纪丽[O].明万历秘册汇函本:61.

[12]李昉等.太平广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1:216.

[13]孟元老,东京梦华录[M].伊永文,笺注.北京:中华书局,2006:794-795.

[14]宫家准,日本的民俗宗教[M].赵仲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177.

[15]金富轼,三国史记[M].孙文范,校勘.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3:58.

(责任编辑 倪玲玲)

Buddhism Obon Folkloric and Spread Abroad

Guo Kai
(the Institute of History and Culture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119,China)

Ob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ancient festival,festival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to China to absorb some old Chinese Confucian filial piety and ancestor worship practices arising.After Obon self generated and Taoism ZhongYuanJie parallel centuries,and gradually shift from the religious festival of folk festivals.In the course of its incoming Culture between China and neighboring countries in Japan,Korea and other regions,and some losses in the transmission development in these countries,thus forming a somewhat different and China Folk Culture Obon.

Obon;Buddhism;Filial;Folk;External dissemination

K892

A

1671-9123(2016)02-0107-05

2016-03-12

郭凯(1991-),男,河北廊坊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目连佛教民俗
冬季民俗节
岁月有大爱
试论御伽草子《目连草子》对汉文学的接受
《世说新语》与两晋佛教
佛教艺术
民俗中的“牛”
佛教艺术
民俗节
中国目连戏展演
——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演出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