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京剧
—— 一条千年流淌的文化之河

2019-12-15

黄梅戏艺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杨玉环京剧艺术

□ 周 明

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也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绝,一直持续发展的文化。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的其他三个——埃及、巴比伦、印度的文化都由于种种原因,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而中断衰歇,颇能引起人们“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慨叹。但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其文化虽然在漫长发展过程中历经内忧外患,但从未发生过毁灭性中断。

京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民族艺术的瑰宝,是中国的象征。许多国外朋友把京剧同故宫、长城、颐和园相提并论,称之为中国“四大文化代表”。在国外,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京剧,哪里就有西皮、二簧旋律在回荡,京剧艺术成为凝聚华夏子孙的纽带。

号称为国粹的京剧,中老年人喜欢的不少,有些人还能唱上两句,或粉墨登场,被称为“票友”。而大多数青年人对京剧就比较陌生,觉得京剧节奏太慢,一出戏唱半天,唱起来咿咿呀呀,看不懂,也听不懂。其实,京剧是一门非常高雅的艺术,“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只要教师引领学生深入其中,就会被它的博大精深所震撼,就会被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所吸引,并为我们中华民族有如此精美绝伦的艺术珍品而感到骄傲与自豪。

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京剧的何种艺术魅力使梅兰芳先生获得美国授予的戏剧博士学位?京剧缘何不像歌曲那样转瞬即逝,而几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它的魅力在于京剧是以综合表演为中心的戏剧形式。唱、念、做、打高度综合,是京剧的一个显著特征。此外京剧是多种艺术形式综合产物,它吸收、融合、借鉴了文学、话剧、曲艺、音乐、美术、武术、杂技、电影等多种艺术形式精华,并成为有机一体,从而达到高度和谐与完美。

1、优美的京剧唱腔。《铡美案》中“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女起解》中“苏三离了洪洞县”等唱段,唱词人们早已十分熟悉,甚至能够倒背如流。这些唱段正是京剧艺术的精华所在,聆听名家演唱是一种享受,如食美味、如品香茗,让人回味,有余音绕梁之感。

许多年青人认为京剧节奏太慢,咿咿呀呀,一字要唱半天,听不懂,这是一种误解。其实那大段慢节奏抒情唱段,就像西洋歌剧的咏叹调,那“咿咿呀呀”正是京剧特色。何况京剧的唱并非全是慢节奏,有时唱得特别快,像放连珠炮一样,只要你能耐心听下去,看下去,多看多听,细细品味,一定会发现其中奥妙,进而被吸引。

京剧的唱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呢?这与京剧唱腔和唱词结构有关。京剧的唱腔丰富多彩,且有特色。京剧唱腔汇集了多种声腔曲调,它以西皮、二簧为主,以昆曲为辅,以民间音乐、杂腔小调作为陪衬,具有曲调类型化特点,几种曲调各有特色,又高度和谐统一,悦耳动听,并有极强的表现力,能够产生强烈艺术效果。

京剧唱词都是诗词体,句子紧凑精炼,具有格律性,合辙押韵,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有点像古诗,朗朗上口,雅俗共赏。

京剧念白的音乐化是京剧艺术一大特色,经过艺术加工,近乎朗诵体的念白,具有很强音乐性,音节铿锵,节奏分明,与演员表演相结合,加上锣鼓烘托,给人以美感。

2、动听的京剧音乐。你看过梅派名剧《霸王别姬》吗?剧中虞姬月下独步时唱的“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温柔缠绵,唱出了虞美人的伤怨之情和清秋月夜古战场的悲凉。歌声凄婉,令人心碎,虞姬的舞姿和寒光闪闪的剑影,加上苍凉的[夜深沉]曲牌音乐和音色沉厚的鼓声,为观众奏出了一曲英雄美人生离死别的京剧交响曲,悲哉!壮哉!美哉!

京剧唱念、曲牌、打击乐的演奏都离不开乐队。京剧乐队很有特色,少而精,人员组成精干,乐器比较简单,却能以少胜多。

京剧乐队是一个统一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体系。它由管弦乐队和打击乐两部分组成。管弦乐部分称“文场”,打击乐部分称“武场”,乐队为唱腔伴奏能起到烘云托月作用,为演员演唱增光生色,同时还能烘托、渲染舞台气氛。20世纪60年代又增加了西洋管弦乐,大大增强了京剧音乐的表现力。如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打虎上山”一场,杨子荣唱的“穿林海跨雪原气冲霄汉”唱段以交响乐伴奏,气势磅礴,很好表现了杨子荣驰骋雪原的英雄气概。京剧乐队贯穿于京剧表演的全过程,京剧表演需要乐队密切配合,犹如人需要水和空气一样。

3、精彩的京剧表演。京剧的做工,具有舞蹈化特点,它的一招一式,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富有节奏感,而且与唱、念、音乐伴奏和谐一致;身段动作,无论是坐卧行走,甩袖理髯,扬鞭催马,还是摇桨催马,舞剑饮酒,都是一种程式化舞蹈。

在《贵妃醉酒》中运用曲调缠绵[四平调]和繁难的程式化舞蹈动作,来表现杨玉环从喜到怨,直至大醉的过程,细致地表现了杨玉环的心理活动。如戏一开始,杨玉环满怀喜悦地去百花园等候唐明皇,一路上兴致勃勃地观赏宫中美景,她水袖频频舞动,金扇时开时合,真是千娇百媚。及至闻报“万岁爷驾转西宫了”,杨玉环如冷水浇头,只得借酒解愁。梅兰芳使用了“卧鱼”身段,做出嗅花、掐花的动作来表现杨玉环以赏花来排遣心中的郁闷,动作柔美,姿态妩媚;演到杨玉环大醉的时候,梅兰芳使用了醉步和“衔杯下腰”的身段来表现杨贵妃的醉态。既真实又不失贵妃身份,醉得那么美。

京剧舞台上的演员,可以说是无动不舞,无动不美,表演舞蹈化是戏曲艺术的一大特色,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没有的,这正是京剧艺术的迷人之处。

4、华美的京剧服饰。京剧服装经过一二百年的发展,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并有自己特色。京剧艺术主要特点是载歌载舞,为了适应歌舞化表演需要,京剧服装多为宽袍大袖,装饰物特别多(水袖、翎子、玉带、靠旗)。《贵妃醉酒》的杨玉环刚一出场穿的女蟒,上绣丹凤朝阳和日、月、海浪、水纹图案,显示了贵妃的威严、庄重。醉酒以后改换的宫服更是华丽无比,与全剧载歌载舞的风格十分协调。如此精美戏服令人惊叹,如此绝妙设计令人折服。高水平演员都善于利用服装作戏,为塑造人物艺术形象服务。京剧服装质料讲究,多为绸缎,制作精美,刺绣文饰色彩斑斓,华丽多姿,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原则,注重形式美,给人以美感,同时十分注意舞台艺术整体效果,表现舞台整体美。

5、精妙绝伦京剧脸谱。脸谱不仅是中国戏曲的象征,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因为脸谱不仅是一种化妆手段,也是精美的艺术品。是以人的面部为载体的图案艺术,是中国戏曲演员在脸上的绘画。中国戏曲脸谱具有民族特色,堪称世界一绝。脸谱主要特征:图案化,具有夸张性、象征性。它的色彩具有象征意义,不同颜色代表不同人物性格。如红色代表忠勇、正义。黑色代表刚烈、正直。黄色代表凶狠、残暴。白色代表阴险、奸诈……它的图案也具象征意义。如包公脑门上画一个月牙,表示他能日断阳、夜断阴。姜维脑门上画一太极图,表示他知阴阳、善八卦。窦尔墩眉梢处画钩形图,表示他善使虎头双钩……

脸谱是一门艺术,要画出每个人物的个性,又要生动有神,给人以美感,这是一种高难度的艺术创造。著名画家吴昌硕看了杨小楼与梅兰芳主演的《霸王别姬》后,说:霸王有一种雄伟的美,看他的脸谱犹如一幅水墨画,他脸上有细微的工笔画和泼墨的大写意画。在虞姬的莲脸柳腰对比之下,相得益彰。

京剧舞台是美的世界,京剧艺术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它能给人持久、永恒美感。当你陶醉在悠扬的唱腔旋律和优美身段造型时,不知不觉受到美的熏陶。这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与审美意识在京剧艺术中具体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体现。

二、京剧的教育功能

京剧具有很强的教育功能,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变得纯洁,高尚。著名学者张中行说:从京剧中能听出天道,听出人生。京剧中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京剧剧目主流是歌颂真、善、美,批判假、恶、丑,褒中贬奸,惩恶扬善。欣赏京剧能感悟人生,使人辨是非,明善恶,识美丑,学会如何做人。看了《将相和》能使你的胸襟开阔,对人宽宏大度;看了《穆桂英挂帅》能使你精神振奋,为穆桂英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斗志弥坚;看了《钓金龟》你会更加孝敬父母,不忘恩负义。

京剧艺术具有厚重历史感。一位深爱京剧、潜心研究京剧的日本友人说:“学习京剧,就是学习中国历史。”京剧剧目中包含了从上古到今天的历史。看一出《群英会》你就了解了赤壁之战;看一出《贵妃醉酒》你就知道了唐朝还有一个荒淫误国的唐明皇;看了《生死恨》将使你对北宋末金人南侵那段山河破碎的历史有了一个形象了解;看了《秋瑾》《谭嗣同》你就知道在国难当头之际,还有那么多志士仁人在为国家的兴亡抛头颅,洒热血。

听戏、看戏让人学知识,长见识,受益匪浅。有人说:剧场是普天下人之大课堂;也有人说:京剧是一本书。为了读懂这本书,我们还需对京剧艺术做进一步认识。

三、中国京剧的走向

中国京剧从遥远的昨天走来,走过了千余年的历程。它的迷人风采和诱人的魅力,已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听领略,也为异域文化所瞩目。但是,我们还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京剧它自身虽已完美,但文明已悄然更替。如果把京剧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它确确实实存在枯萎甚至衰朽的危险;如果把京剧比喻为一条古老江河,那么,它确确实实存在淤塞甚至干涸的威胁。所以京剧应呈现一种豁达、多元、放射态势,不拒绝继承(如传统京剧灵活时空观、写意性、综合性形式美等),也不拒绝拿来,对它诞生以后的新兴艺术成果进行综合。如电影、电视、网络艺术等。还应该对先进技术手段进行综合,改变它从视觉到听觉材料的运用,以获得都市感、现代感,使它更具当代性。还应该借鉴异族文化的有用部分,以使我们的文化不再过于封闭,只有超地域、超文明发展,才能不走向衰亡。衷心希望中国戏曲沿着华夏文明河道,一直走向明天,走向未来。不仅回荡在中国,而且回荡在世界。让他与你时尚话语和快捷心绪相对视,与世界共精彩!

猜你喜欢

杨玉环京剧艺术
我和康爷爷学京剧
香尽空珊珊
“素面朝天”究竟是面对谁
纸的艺术
大唐艳景中的女性幻象
她眼里只有京剧一件事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韩伍古代人物画选
关于京剧《辛追》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