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 风

2019-12-15编剧

黄梅戏艺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陶侃鲟鱼衙役

□ 编剧:庐 璐 安 子

人 物 湛 氏 —— 陶侃之母。妆扮以50多岁为宜。

陶 侃 —— 字士行,枞阳县令。妆扮以30-40岁间为宜。

刘 伶 —— 字伯伦,“竹林七贤”之一。妆扮以60-70岁间为宜。

龚 氏 —— 陶侃妻。30岁左右。

张 夔 —— 庐江郡守。中年。

刘 妻 —— 刘伶之妻。中年。

渔 父 —— 长辈渔民。

渔 子 —— 晚辈渔民。

讲述人 衙役甲(勤跑) 衙役乙 讨 吃

各类群众若干。

[演出铃响,场灯暗。

[舞台一角,讲述人抚琴而歌——

草木葳蕤兮凭东风,

鹏程万里兮赖雄风。

国泰民安兮仰世风,

立身行道兮靠家风。

民为邦本兮筑国风,

乾坤处处兮漾春风。

话说西晋时期,有女湛氏,秉持家风,教子必严。其子陶侃,领枞阳令,初登仕途,步履蹒跚。母教子,以身作范。雪泥鸿爪,千载流传。遂为贤母之美谈……(对观众)么事?还是不认得?那你就记住,她是陶渊明的老祖先!(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嘿嘿,说我扯淡?好好,我说的不算,你们从头看!(隐)

[光起,江山秀美。

[田头村姑们舞唱——

三月南风油菜黄,

出门闻到菜油香。

要想吃鱼早下网,

要想吃米早插秧。

哎,

早插秧来早下网,

枞阳是个鱼米乡。

七月南风掀柳浪,

出门看到荷花塘。

要想藕嫩多临水,

要想花红多照光。

哎,

多临水来多照光,

枞阳是个好地方。

[陶侃上,衙役抬空轿随后。

陶 侃 (唱) 春到枞江好景象,

看不够眼前山光接水光。

想当年武帝登临天柱山上,

自浔阳出枞阳仪仗辉煌。

浮江射蛟声威壮,

舳舻千里锁大江。

迄今犹存射蛟台,

真叫人热血沸腾神飞扬。

有轿不坐任来往,

雉到此地变凤凰。

卧龙之歌今又响,

陶侃我三生有幸守枞阳。

[渔父内喊:“放下,放下,你给我放下!”追提两条鲟鱼干奔跑的渔子上。

渔 父 哎哟!你个“矬寿”(方言“短命”之意)的哎!

渔 子 矬寿就矬寿,我要质量,不要数量。(从怀中掏出酒壶,饮)

[渔父夺,渔子躲。渔父总不能得手,渔子却总能伺机把酒倒入口中。渔父气,挥其一掌,酒泼到陶侃身上——

渔 子 哎呀,罪过!小民该死……(欲吮陶身上酒渍)

渔 父 (一把拉开)算着罢了!你把县太爷官服当擦嘴布啊?老爷,小民不是故意的,请老爷恕罪。(磕头)

陶 侃 你们这是——

渔 父 我要他莫跑。

渔 子 我要他莫追。

渔 父 他要喝酒。

渔 子 他不要我喝酒。

渔 父 他要拿鲟鱼干换酒。

渔 子 他不要我拿鲟鱼干换酒。

陶 侃 好嘛,杠上了!

渔 父 鲟鱼干是要留着进贡的!

陶 侃 我知道,它是枞阳最有名的特产。

渔 子 进贡给那些当官不做事的吃,还不如我换酒喝。

渔 父 你……老爷啊!

(唱)都说养儿为防老,

我养儿子把祸招。

大儿子喝酒江中坠,

二儿子喝酒坐了牢。

就剩这个小儿子,

不喜茶饭喜酒糟。

口口声声做名士,

酒量越大品越高。

渔 子 莫听他瞎说,我大哥是喝了酒,跌到江里去的;我二哥是喝了酒,打伤了渔霸坐牢的。可……不喝酒就不跌跤了?不喝酒就不打架了?

渔 父 你不做事光喝酒,老牛屙给你喝啊?

渔 子 你就知道管我,你看这江边上,哪家船头不在喝

酒啊?

[幕后传出喝酒、“捣杠”之声。

渔 父 我是你大大(读轻声,同“爸爸”),我管不到人家,我就管你!

渔 子 大老爷还是全县人的大大呢,他怎么不管?

陶 侃 谁说我不管?(向内张望,惊异)哎,那些小伢子身上怎么都绑着大葫芦?

渔 父 怕掉到水里淹死嘛。

陶 侃 么事不上学堂呢?

渔 子 搞船的人,东漂西荡,学堂又不能跟着跑。

陶 侃 这……是了!来呀,叫他们静一静,本县有话要说。

衙役甲 是。(鸣锣)

(唱)哎哎哎,

喝酒的乡亲静一静,

衙役乙 (唱)哎哎哎,

船上的各位这边请。

众衙役 (和)静一静,这边请,

老爷说话你们听。

陶 侃 (唱)在下是刚到任的枞阳令,

众衙役 (和)枞阳令,

陶 侃 (唱)这厢有礼了,父老乡亲!

众衙役 (和)父老乡亲!

陶 侃 (唱)说一说,如此酗酒为什么?

讲一讲,家中何事最烦神。

众衙役 (和)说说清 道道明,

过河遇上摆渡人。

渔 子 (唱)说一说 听一听,

说起喝酒最伤心。

众渔民 (齐唱)汉室三分风雷震,

兵来将往乱纷纷。

睡觉常被鬼哭醒,

庄稼尽被马踏平。

好不容易归了晋,

你争我夺仍不停。

渔 子 (唱)江山不幸我不幸——

与其长吁短叹;

众渔民 (齐)不如杯底消沉。

众衙役 (唱)啊,郁闷,

啊,揪心。

啊,不幸,

啊,泪奔。

陶 侃 (唱)原来是杯中索命,

原来是酒里全身。

错错错!

昏昏昏!

小时候我也曾糊涂混沌,

遇雨天就逃课怕出家门。

老母亲织机旁边来教训——

[远处光起。

湛 氏 侃儿,怎么还没去学堂?

陶 侃 雨下得这么大。

湛 氏 雨大就不读书了?

(接唱)安能自毁进取心!

你看这织梭往来多发奋,

光阴就在梭上行。

天有晴时亦有雨,

虚度光阴罪孽深。

大禹王尚惜寸阴争分秒,

我们肉体凡胎更应勤勉惜分阴。(光收)

陶 侃 (唱)风雨寻常事,

庸人自呻吟。

抽刀难断水,

杯底怎安神。

草木一春 人生一世,

醉生梦死 岂不枉父母赐命这一生?

现如今风雨初平乾坤定,

正好是修身齐家干事情。

耕读渔樵不忘本,

做一个家里家外有用人。

本县承诺,近日为你们建一所水上学堂,伢子们再不用做“葫芦娃”了。

渔 父 这可是我们几代人的愿望啊!乡亲们,快谢过大老爷!

众 谢过大老爷!

陶 侃 各位,(拿过渔子的酒壶)来,举起你们的酒杯、酒壶。

渔 子 要开喝?

渔 父 你就知道喝!

陶 侃 我数一二三,一起把酒杯、酒壶扔到江里去!一、二、三——!(扔)

[一片杯盏落水的声音。

陶 侃 哈哈哈……(下)

渔 子 (木然地)这……

渔 父 还不跟我打鱼去!

渔 子 哎,这……(示手中鲟鱼干)

衙役甲 (回身,一把夺过鲟鱼干)“二”!孬儿八烘的!

[光暗。

[讲述人出。

讲述人 看见了么?这个当差的竟无端把人家的东西拿走了。为官之人,有时就是这么悲催。很多事情,你还不知道呢,别人就替你办了。但最终,还是你买单。

[光起。衙役甲上,独自表演。

衙役甲 哈哈……

(数板)瞎子不怕天不明,

聋子不怕打雷声。

哑巴不怕贼盘问,

当差不怕服伺人。

都说当差要机灵,

眼明手快腿脚勤。

上司心思能猜准,

察言观色献殷勤。

机会来时莫错过,

主动服务要热情。

天长日久成亲信,

想不提拔都不行!

嘿嘿,你问我说什么?这不明摆着么!那天我一看见这两条鲟鱼干就眼睛一亮。早听说老爷的母亲陶母湛氏最喜欢吃我们枞阳的鲟鱼干。正好那个打鱼的小子犯“二”,我就抓住时机,果断出手,把这两条鲟鱼干给老爷拿回来了。(表演)老爷,这是那个打鱼的父子孝敬你的。(模仿)你怎么能随便拿人家东西呢?(表演)不是拿,是他们情愿送的。他们说,老爷帮他们戒酒,又帮他们建学堂,是他们见过的最好的县太爷。他们借此略表爱戴之心。(模仿)爱戴也就罢了,送礼着实不雅,与我退了回去。(表演)退回去?(模仿)退回去。(表演)这怕不好吧老爷?新官上任就拒人千里,多么的不平易近人哪!(模仿)这……(表演)我可知道老夫人最喜欢吃我们枞阳的鲟鱼干,我也知道老爷是天字一号的大孝子……(欲擒故纵)要不——我就退回去?我退回去?我去了啊?去了啊……(模仿)慢!既已如此,明日替我登门答谢这一对渔家父子吧。勤跑啊!(表演)在!(模仿)离家数月,也该给老母报个平安了。就劳你到浔阳老家,把这两条鲟鱼干给她老人家送去吧。(表演)是!卑职这就动身!(转)看看,我的拿捏准不准?我的心思灵不灵?我这顺势一拍,正中老爷心怀。这就叫“浇水要浇在根上,讨好要讨在心上”!(圆场)哟,说着说着,浔阳就到着。(虚拟)小的勤跑拜见老夫人!这是你少爷我老爷枞阳县的县太爷陶侃陶大人派我给你送来的鲟、鱼、干……(光暗)

[暗中声音转为画外。

湛 氏 鲟鱼干!

衙役甲 这是枞阳百姓孝敬他、他孝敬你的!你就收下吧!

湛 氏 (惊呼)不好!不好啊!

[光起。湛氏背包袱急上。

湛 氏 (唱)不好不好真不好,

一夜无眠脸发烧。

侃儿一心行孝道,

忘却了清廉家风这一条。

派人送来鲟鱼干,

公权私用太糟糕。

德行之事无大小,

一步走偏万事消。

急忙上门去退货——

若要官声好 篱笆要扎牢。

[光转。

[龚氏在园中挑选菜蔬,拔起一棵萝卜。

龚 氏 怪不得人家都说“枞阳大萝卜”!这枞阳的萝卜就是好,又大又水灵!我今天就给他来一个炒萝卜、炖萝卜、凉拌萝卜、肉烧萝卜!

(唱)昨夜老爷透口信,

今日贵客要临门。

你问贵客是哪一个,

庐江太守张大人。

不能公款搞招待,

我只有自备家宴表寸心。

据说是老爷孝廉人钦敬,

张大人要上奏朝廷扬名声。

哎呀呀,

摊上个好上司真是幸运,

老爷他定然要步步高升。

[张夔上。

张 夔 陶县令士行兄在吗?

龚 氏 哎呀,是张大人呀!你真是贵人之德,君子之风,轻车简从,说来就来了。

张 夔 是士行的德行把我召唤来的。他人呢?

龚 氏 后院搬砖呢。

张 夔 搬砖?

龚 氏 后院有几百块砖头,他日出把它们搬到院外,日落再搬回院内。天天如此。

[讲述人出。

讲述人 这叫“运甓自励”!枞阳县如今的惜阴亭早年就叫“运甓亭”。还“搬砖”呢,话都说不好!(隐)。

龚 氏 去 !

张 夔 哦,这有什么讲究吗?

龚 氏 天晓得,还风雨无阻呢!我去叫他。

张 夔 既是如此,就让他搬吧。先听你说说也很好哇。

龚 氏 听我说?张大人想听什么?

张 夔 夫人!

(唱)久闻士行大孝子,

时时思念报母恩。

为官在外离家远,

老母冷暖记得清。

双月捎去鞋和袜,

单月又寄帽与巾。

日前又送鲟鱼干,

一茶一饭总关心。

我今要把孝廉举,

要向朝廷荐贤能。

好官原在家中造,

孝子必然是良臣。

龚 氏 啊,对对对,要说我家老爷,那真是天字一号的大孝子。公公死得早,婆婆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给他衣食,供他读书,教他做人。他出仕晚,一来是机遇不假;二来就是有心陪伴母亲。

张 夔 这些我久已耳闻。你就说说他此番送鲟鱼干的事吧。

龚 氏 我不止一次听老爷说,婆婆最爱吃鲟鱼干。当年公公打仗路过枞阳,带回一条鲟鱼干。婆婆是小妾,不能上桌,公公特意给她留了一块,岂料竟被大娘一把夺过,丢在地下,还踏上一脚。老爷看在眼里,发誓这辈子定要让母亲吃上多多的鲟鱼干!

张 夔 啊,确实是一片孝子之心!看来朝廷安排他来做这个枞阳县令,还真的很有人情味呢。

[湛氏气喘吁吁地上。

湛 氏 就因为枞阳盛产鲟鱼干吗?

龚 氏 婆母?你怎么来了?

湛 氏 我是来给侃儿退鲟鱼干的!

龚 氏 嘘——(制止)

湛 氏 (顿,摇手)哦……不……不是……我不是……

湛/张/龚 (唱)急切间忙摆手,

猛然间转了口,

一时间心发抖,

湛/张/龚 (唱)话到唇边嘴又收。

莫非有话肚里留?

如此场面怎应酬?

湛 氏 (唱)我只有察言观色看症候,

张 夔 (唱)我只有步步紧逼细探究。

龚 氏 (唱)我只有釜底抽薪把场救,

湛/张/龚 (唱)怕有谜团在里头。

怕有好戏在后头。

怕有麻烦要出头。

张 夔 老夫人,你才说你是来退鲟鱼干的?

湛 氏 呃……

龚 氏 哎呀婆母,我忘了介绍了。这位可是庐江郡守张大人,你儿子的顶头上司呢!

湛 氏 啊……张大人好。

张 夔 老夫人好。我们正说士行给你送鲟鱼干的事呢。

湛 氏 鲟鱼干……有事?

龚 氏 张大人说这是士行对你老人家的一片孝心,要上表举荐他呢!

湛 氏 举荐他?

龚 氏 你说,这不是天大的好事么?

张 夔 士行这样的大孝子,难道不该好好举荐?

湛 氏 这……

(唱)谢谢你对侃儿关心抬爱,

张 夔 (唱)举孝廉荐贤士实属应该。

龚 氏 (唱)有这样的好男儿家门光彩,

湛 氏 (唱)侃儿他确实是既孝又乖。

张 夔 (唱)领枞阳虽然是仕途初迈,

龚 氏 (唱)政清明人勤勉一表人才。

湛 氏 (唱)送鱼干显孝心出乎意外,

张 夔 (唱)这样的孝子心叫人感怀。

龚 氏 (唱)举孝廉如此孝子谁能替代,

湛/张/龚 (唱)只担心弄巧成拙把路走歪。

只担心另有玄机解不开。

只担心节外生枝塌了台。

[陶侃上。

陶 侃 母亲!你……

湛 氏 侃儿,你来得正好,我正要问你,张大人因为你给我送鲟鱼干,要上表举荐你,你意下如何?

张 夔 老夫人仿佛还是专为此事而来的呢!

龚 氏 这不明摆着吗?士行的所作所为,不光是他的荣耀,也是婆母教子有方,陶氏一家的门风!

张 夔 士行啊,那就听你说说吧!

陶 侃 张大人!

(唱)士行自幼丧了父,

全靠母亲照料殊。

教我做人走正路,

陪我练武又读书。

相依为命同甘苦,

恩情大过白荡湖。

出门一步三回顾,

不忍寡母守寒屋。

治下枞阳真富庶,

鱼虾稻米肥且足。

采得鱼干敬老母,

得来全不费功夫。

从今后月月驰送不相误,

拳拳之心重如初。

龚 氏 听见了吧,这孝心,这肝肠,不独此次,以后还会源源不断地把孝心送上。

陶 侃 只要母亲开心,做什么我都愿意。

张 夔 士行一片孝心,唯天可鉴。上表奖掖,激励后来。

湛 氏 这……

(唱)听此言不由得心中慌乱,

侃儿他为行孝忘了清廉。

本打算吞话头把真情遮掩,

为孩儿好前途顺水推船。

谁料到侃儿他虚荣迷眼,

若放任难免要脚步走偏。

叫一声张大人还有媳妇龚氏吾儿陶侃,

老身有个故事要说上一番。

张/陶/龚 什么故事?

湛 氏 (接唱)前朝有个郑三万,

儿时孤苦又贫寒。

陶 侃 倒是与我母子相似。

湛 氏 (接唱)那一日母亲饥饿把病染,

面黄肌瘦气奄奄。

三万带回一只雁,

细煨慢炖供母餐。

张 夔 倒是个孝子作为。

湛 氏 (接唱)母亲病体遂康健,

三万孝心成美谈。

龚 氏 还真是子孝母有福啊!

湛 氏 (接唱)三万从此声名显,

平步青云做高官。

张 夔 好哇,孝子就应该举荐为官。

湛 氏 (接唱)为官尽孝更方便,

公帑民财送家园。

日复一日沾贪变,

年复一年祸蔓延。

陶 侃 怎么能拿公家的财物行孝呢?

湛 氏 (接唱)未出三年发了案,

披枷戴锁入牢监。

陶 侃 这是罪有应得。

张 夔 那个举荐之人也该有失察之罪!

龚 氏 嗨,可惜了一个孝顺儿子!

湛 氏 (接唱)这都是孩儿有欲目光浅,

母亲虚荣把罪添。

当初是邻里射落一只雁,

三万拾得未归还。

回家只说雁儿受伤飞不远,

快步追赶到手边。

只因孝心遮双眼,

小错衍成大祸端。

张/陶/龚 这……这么说来,那个做母亲的也该担责。

湛 氏 (接唱)自古行孝人称赞,

为官更要守清廉。

若是官物来行孝,

儿子犯罪母不贤。

陶 侃 母亲!

龚 氏 婆母!

(重唱)这个轶事很浅显,

张 夔 老夫人!

郑三万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陶 侃 (唱)母亲啊,孩儿行为失检点,

张 夔 (唱)老夫人话中有话不一般。

龚 氏 (唱)婆婆她小题大做把舵转,

湛 氏 (唱)莫怨我登门来退鲟鱼干。(打开包袱,亮出鱼干)

陶 侃 母亲,你……

张 夔 老夫人真是为此而来!

龚 氏 婆婆,你……你把你儿子的前途搅掉了!

湛 氏 我……我想我该这样做。起初,我也打算敷衍一把,糊涂一遭,听之任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要把我儿的好事搅,可……一见到我的侃儿,我就……我就觉得敷衍不下去了。我该做一个亲妈该做的事,我不能让我儿为了一个“孝”字埋下祸根。侃儿,妈就你这一个儿子啊!妈疼你,你懂吗?敷衍这一次,照说也是可以的,可是……妈害怕……

陶 侃 母亲,儿子懂的。小洞不补,大洞吃苦。母亲做得对,提醒得及时。张大人,士行有愧,这个孝廉不举也罢!

湛 氏 媳妇啊,包袱里还有我写的一封信,是给侃儿的。你念念吧。

[龚氏取信。讲述人出。

讲述人 (诵)“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隐)

张 夔 (接信复诵)“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贤母啊!

陶/龚 母亲——

张 夔 (继续)“大孝,始于事亲,终于立身。上要报国,下要爱民,孝廉者,孝与廉同生也……”

陶 侃 “孝与廉同生……”母亲——(扑入母怀)

湛 氏 侃儿!

[光暗,讲述人抚琴而歌——

草木葳蕤兮凭东风,

鹏程万里兮赖雄风。

国泰民安兮仰世风,

立身行道兮靠家风。

民为邦本兮筑国风,

乾坤处处兮漾春风。

这就是著名的“陶母退鲊正家风”的故事。它让陶侃入仕之初,就走在清正廉洁的大道上。么事?没看明白?我给你指个道,《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自己看去!舞台监督,我们接着往下演。

[光起。陶府。

陶 侃 母亲,你说,有本事的人怎么都那么难缠?

湛 氏 不是难缠,那叫个性。

陶 侃 嗨,真是邪门。有本事的不听话,听话的又没本事。

湛 氏 没有个性哪来本事?没有本事,哪敢有个性?

陶 侃 我看中那刘伶,一肚子学问。请他来给伢子们上课,他总是嘻嘻哈哈,神神道道,王顾左右而言他。

湛 氏 你说的是那个写《酒德颂》的刘伶吧?他可不是一般的个性。当年,你爸爸就时常说起他。亦道亦儒,没遮没拦;一代名士,半侠半仙。请他不动,恐是我儿的诚意未到。改日,母亲去是试试。

陶 侃 母亲……

湛 氏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成大事,要舍得拿出诚意。[光收。

[光起。刘伶家。屋外。

[刘伶席地而坐,怀抱酒瓮,独自斟饮。

刘 伶 (吟)看似一汪水,闻似一壶香。品是一首诗,嚼是一块姜!哈哈哈……我的亲亲,我的宝贝,我的最爱!(举盏)清风啊,来,干!鸟儿啊,来,干!红日啊,干!小花、小草,猫儿、狗儿,来来,都来,干!干!干!

[讨吃悄上。

讨 吃 酒爷爷,你怎么一个人干上了?不是说好等我的么?

刘 伶 你看我这有酒吗?

讨 吃 哟,都是空杯、空碗。

刘 伶 我还饿着呢!

讨 吃 那……

刘 伶 勿忧,我让夫人给你做。

讨 吃 棍气!我去喊他们。

刘 伶 别……,都来了,我可供不起。告诉你吧,(附耳)我家也山穷水尽了!

讨 吃 那……

刘 伶 今日有酒今日醉;

讨 吃 吃饱了就死。(与之击掌)耶!

刘 伶 哈哈哈……老婆大人,老婆大人!(示意讨吃隐下)

[刘妻上。

刘 妻 发什么神经?叫魂啊?

刘 伶 不是发神经,也不叫魂。为夫要报告“夫的人”一个好消息。

刘 妻 你能有什么好消息?

刘 伶 你还别不信。告诉你,我要戒酒了!

刘 妻 哎哟喂,还不是一般的神经!看看你,头也白了,眼也斜了,人都变成披柴了,还……

刘 伶 这正是去除“相我”还“本我”啊!正因为有了这样脱胎换骨的好效果,我才决定戒、酒、了!

刘 妻 乖乖龙的咚,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刘 伶 说什么呢?想不想我戒?

刘 妻 好,就信你这回。说吧,怎么个戒法?

刘 伶 弄些酒饭来!

刘 妻 你……

刘 伶 不是给我,是敬鬼神!如今能让我戒酒的只有鬼神了。我要对着天地鬼神起誓。

刘 妻 此话当真?我可告诉你,家里可是米干面尽柴火了(liao),就要断顿了。

刘 伶 为夫知道。

刘 妻 那好,我把这最后一点吃食全给你做上,再说话不算数,我就回娘家去!(下)

刘 伶 去就去!要不是你这么天天唠叨,我对酒还没这么大的兴致呢!我劝在座的各位媳妇,要是你男人爱喝酒,千万别唠叨。越唠叨他就越来劲!当然,男人也不要跟女人硬磕。俗话说,“泥鳅要捧,女人要哄”。哄好了,一切都好了。

[刘妻端酒菜上,摆好。

刘 妻 你对着鬼神起誓吧。要是真能把酒戒了,我天天给鬼神上供、磕头。

刘 伶 你不来两口?

刘 妻 去去,我就看你还有什么话说?

刘 伶 不能看。屋里去,看就不灵了。

刘 妻 我再说一遍,这可是我们家最后一点吃食。

刘 伶 晓得、晓得,我的老婆大人哎!(把妻推下,跪地祈祷)苍天啊……

[讨吃蹿上。

讨 吃 酒爷爷!(伸过海碗)

刘 伶 嘘——,你倒来得快!(拨菜食与他)还得给我留一口。就这么多了,走吧,去吧。

讨 吃 谢谢酒爷爷。(跑下)

刘 伶 省着点吃吧,吃完这顿,我也和你们一样了!

(唱)天上的神啊地下的鬼,

天地鬼神来一杯。

呀呀呀,

你不能喝?他没长嘴?

空耽酒名太悲催。

说什么?让我代?

我不后退。

让我喝?

我不皱眉。

一腔真情敬各位,

你们不喝我干杯。

自己把酒自己醉,

血在沸腾人在飞。

嘿嘿,你们不张嘴也对。我刘伶向以天地为栋宇,屋实为襟袂,你们总不至于吃我裤内之物吧?得罪,得罪,我替你们喝了这苦水,你们就全身而退吧!回,回,回吧!(饮)天生刘伶,以酒为名。(饮)一饮一斛,五斗解酲。(饮)

刘 妻 (上前)好你个刘伶,闹了半天,这酒都是你自己喝了。

刘 伶 鬼神没有嘴,让我受累。(饮)

刘 妻 你……你是吃砒霜上吊嫌死得慢!

刘 伶 哈哈哈,喏,这有铁铲,死便埋我……(饮)

刘 妻 你自己埋吧!我回娘家去了!(下)

刘 伶 走吧走吧,看我和酒过一辈子!(饮,醉倒)

[讨吃引众乞儿上。围着刘伶拍手而歌——

乡无君子,

云山为友;

里无君子,

松柏为友;

座无君子,

琴酒为友;

心无君子,

醺醉为友……

耶——(鸟兽散)

[光暗。

[光转。

刘 伶 (坐起)好觉啊!哈哈哈……这酒真是好东西,能让人活着死,死后还能活!啊……夫人,夫人,夫的人……哦,走了,早走了。走了好!再没人当我与酒的第三者了……(呷空碗)酒啊,我的好兄弟!天地之尤物,大德之所系!爱你一万年……

[湛氏上。

湛 氏 一万年不算多。

刘 伶 怎么又回来了?

湛 氏 刘先生……

刘 伶 还叫我刘先生!

湛 氏 我……

刘 伶 (细瞅)哦,不是我那口子。

湛 氏 愚妇拜见大先生。

刘 伶 我有什么好拜见的?半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一天水米未沾牙了。

湛 氏 家里没人?我去做。

刘 伶 你做不了,米干面尽柴火了了。

湛 氏 哈,如此境况,还仰天而卧,挈斛长眠。真神人也!

刘 伶 这话我爱听!

湛 氏 (诵)“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

刘 伶 (接)“行无辙迹,居无室庐,幕天席地,纵意所如。”你吟的是我的《酒德颂》。

湛 氏 先生文章,尽人皆诵。名士风流,天下仰止。

刘 伶 啊,敢问夫人尊姓大名,何方人士?

湛 氏 先生!

(唱)贫妇本是民间女,

鄱阳乡下有旧居。

刘 伶 江西鄱阳人氏。

湛 氏 (接唱)随父姓湛无名字,

光阴荏苒到此时。

刘 伶 女子都是如此,在家随父,出嫁随夫。

湛 氏 (接唱)十五出嫁随夫去,

浔阳江畔立足基。

我夫陶丹认识你,

时常教读先生诗。

刘 伶 你是陶夫人?

湛 氏 (接唱)可叹他英年早逝,

说到底半路夫妻。

刘 伶 你夫陶丹,东吴扬武将军,江东一带,颇有英名。怪不得夫人出语不凡。

湛 氏 先生过奖了。

刘 伶 哦,是了,我要是没说错的话,你就是陶县令士行的母亲。

湛 氏 是。我就陶侃这么一个孩子。

刘 伶 啊,夫人想必也是为让老朽执教鞭而来?

湛 氏 先生神人!世人都说刘伶醉,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先生何曾醉过。

刘 伶 夫人,令郎来时我已说过,无心于此,为何还要强人所难?

湛 氏 先生才高德广,授业传道,舍君其谁?

刘 伶 哈哈哈,我“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岂不误人子弟?

湛 氏 先生莫辞。谁人不知先生“兀然而醉,豁然而醒,静听不闻雷霆之声,孰视不睹泰山之形。”实乃另一种境界。

刘 伶 老朽总是在别人以为醉的时候醒,别人以为醒的时候醉,活的不是地方。

湛 氏 非也,先生饮酒是一种境界,治学也是一种境界。饮酒时向醒处醉;治学时向醉处醒。所以隔绝外界,纷扰不可入也。

刘 伶 夫人见地非同一般,到底是将门之花,女中丈夫也。

[讨吃等乞儿上。

讨 吃 酒爷爷,怎么还不摆膳啊,我们都来了几回了,你总在睡觉。

刘 伶 人是一盘磨,睡倒就不饿。没吃的就睡觉!

讨 吃 饿狠了就睡不着了喂。

刘 伶 看意思还想讨吃?算着罢了,我自己肚子还瘪着呢!

讨 吃 那我们就陪你——瘪着!

湛 氏 先生,朋友之交,义气为先。等着,我给你们造饭去。

刘 伶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湛 氏 教书你拿手,造饭我在行!

刘 伶 好,你若即时造得一席酒菜,刘伶酒酣耳热之际,就是执鞭授课之时。

湛 氏 一言为定?

刘 伶 食言小犬。(双手抵鬓,作犬状)

湛 氏 好,我替那些渔家子弟谢谢你!

[乞儿欢呼。

[讲述人出。

讲述人 你道湛氏真的能做无米之炊?无米之炊谁也做不了!可是,诚心能让无米变有米,绝路变通衢。欲成大事,为民谋福,就得要舍得自己,勇于付出。

[光转。

湛 氏 (唱) 一时间夸下海口,

直落得覆水难收。

满屋中一无所有,

这酒菜何处去求?

容不得思前想后,

也只有破釜沉舟。

裁一绺秀发去换酒,

诚意可作米、面、油!

[光暗。

陶 侃 不能啊,母亲!

(唱)母亲啊母亲,你看看我,

你剪秀发让儿的脸面往哪搁?

女人的头发是尊严的住所,

贫不能毁伤 富不能褫夺。

母亲啊!

你曾骄傲你的青丝像云朵,

散开来瀑布一般似长河。

你曾自豪父亲常把你的秀发握,

有多少温情的话儿对着你耳边说。

你曾自信你的秀发是天地的杰作,

含着娇藏着羞带着婀娜。

多少人为它失魂落魄,

多少人为它犯痴着魔。

梳头时掉下一根你就说罪过,

煮饭时焦了一绺你也眼泪婆娑。

还记得除刺疣我扯一根你发火,

还记得作书契要押一撮你撒泼。

几十年看护 几十年不舍,

这头发就像你的性命差不多。

如今你竟然把这都忘过,

裁青丝为人换酒喝。

湛 氏 (唱)叫侃儿莫伤情莫劝我,

这也是临危担当无话可说。

办学堂是你对百姓的承诺,

言必信行必果不能退缩。

交朋友更应该赤诚磊落,

吃得亏尝得苦掏得心窝。

欲成大事须忘我,

诚意换得死棋活。

该割舍时须割舍,

当舍得时要舍得。

截发筵宾得其所,

换来明日读书歌。

侃儿啊,

你为百姓把事做,

就要把百姓的诉求心中搁。

困难面前不示弱,

全心全意不打折。

大局面前有胆魄,

义薄云天 气壮山河。

坚定坚定再坚定,

舍得舍得再舍得!(挥刀裁发)

陶 侃 母亲!

[秀发翻飞。讲述人出。

讲述人 这就是陶母湛氏“截发筵宾”的故事,感天动地,令人唏嘘。清人程作舟曾赋诗弘扬此事:“士行真男子,湛氏非妇人。妇人爱青鬓,金珠不为珍。仓卒为宾剪,令名从此成。岂曰能结客,一发引千钧……”

[歌声起——

草木葳蕤兮凭东风,

鹏程万里兮赖雄风。

国泰民安兮仰世风,

立身行道兮靠家风。

民为邦本兮筑国风,

乾坤处处兮漾春风。

讲述人 有道,孝子是母亲的作品;良臣是家风的产物。陶侃近四十年的为官之路,皆与这良好家风相伴。西晋太安二年,公元303年,时值国难当头,天下大乱。陶侃临危受命,被特封南蛮校卫长史,领大都护,急赴襄阳平定张昌之乱。湛氏又特备“三土”,送他出征……

[光起。陶侃披挂上。

陶 侃 母亲在上,侃儿已收拾停当,即刻出发!

湛 氏 我儿只管前去,平暴安国,杀贼勤王,勿以母亲为念。

龚 氏 杀贼勤王,说得好听!好像捡了多大便宜似的。凭什么这么好说话?这么多年,分封晋职没有份,还被王敦谗言所害,流放他乡。让他们找别人杀贼勤王去!

湛 氏 媳妇怎能如此说话!家贫出孝子,国难显忠臣。好男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正是侃儿立身报国的好时机。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此时还发怨言,违情背理,不忠不孝啊!

陶 侃 孩儿明白母亲的心愿。不过,此一去确是一场恶战。张昌凶狠狡黠,赵骧已被他打败,羊伊也被他杀死了。

龚 氏 这不明摆着要他去送死嘛!

湛 氏 送死?侃儿,莫非你也……

陶 侃 不……孩儿是说……敌人凶狠,气焰嚣张。孩儿奉命出征,义不容辞,只是——能否马到成功,心里没有底呀!

湛 氏 侃儿不可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群臣举荐你,朝廷信任你,士兵们跟着你,这就是你的底,这就是你必胜的理由!母亲也要看到你勇赴国难、建功立业的作为,等着你不负众望、大获全胜的喜讯!

陶 侃 多谢母亲教诲,孩儿懂了!

湛 氏 (拿出一白布包)这是母亲特意为你准备的。当年你父出征,你奶奶也曾让他带过。

龚 氏 什么乱七八糟的,这是去打仗!(无意将湛氏手中的布包打落)啊,这是……

陶 侃 放肆!

龚 氏 婆婆!你竟然让他带泥土……

湛 氏 是泥土。还有土碗、土布。

陶 侃 土碗、土布?

龚 氏 一块白布包着一碗泥土。

湛 氏 (将土捧入碗中,用白布包好)对,这叫“三土”。

(唱) 出征前给我儿赠三土,

陶氏的家风伴随你万里征途。

土布示清廉,

清白不染污。

身清威自在,

百应凭一呼。

泥土显根本,

立身先立足。

深根扎泥土,

冠盖傲穹庐。

一只土饭碗,

冰心在玉壶。

百姓是父母,

养育恩情殊。

仗是为谁打,

利是为谁图。

踏上报国路,

忠孝由此出。

侃儿啊,媳妇啊,

莫怨母亲心顽固,

精神支柱不可无。

家风佑你擂战鼓,

牢记根本 不忘来路 肩负使命 昂首阔步,

陶门又出大丈夫!

陶 侃 谢母亲!孩儿记下了。一块白布,清白做人。

龚 氏 一捧泥土,不忘初心。

陶/龚 一只饭碗,牢记百姓养育之恩。母亲——

湛 氏 (将白布包系于陶侃胸前)出发去吧!

陶 侃 遵命!

[乐起,光暗。

[讲述人出。

讲述人 陶侃此次出征,所向披靡,大获全胜。这以后,他守武昌、领荆州;平苏峻、祖约之乱;都督荆、江、雍、梁、交、广、益、宁八州军事;驰骋疆场,一路向前!最终成为东晋的一员护国名将,有再造汉室之功。这就是家风的力量!东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75岁高龄的陶侃主动上表逊位,逝于告老还乡途中。走完了他光耀门风的辉煌一生。湛氏也因此成为我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人誉:“非此母,不生此子……”

[歌起——

草木葳蕤兮凭东风,

鹏程万里兮赖雄风。

国泰民安兮仰世风,

立身行道兮靠家风。

民为邦本兮筑国风,

乾坤处处兮漾春风。

[全剧终。

猜你喜欢

陶侃鲟鱼衙役
历史时期长江上游鲟鱼资源的开发研究
节俭的陶侃
陶侃运砖头
衙役卖画
100岁的鲟鱼
大将军小细节
吹牛的衙役
“草根”陶侃的奋斗史
生动有趣的汉字
“千口”和“父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