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群众文化工作中的小戏创作

2019-12-15方曙云

黄梅戏艺术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戏空心化秧歌

□ 方曙云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在当下的文化建设中,群众文化始终是国家文化工作的基石;而小戏创作因其形式活泼易排易演,“锣鼓一响,好戏开场”,社区群众乐于接受。下面简单谈谈我对群众文化工作中小戏创作的几点浅见,以期抛砖引玉。

首先,群众文化中的小戏创作,要警惕“空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精神需求不断增高。虽然群众文化的节目日益多元,但就节目内容而言,仍有部分“空心化”的现象。有人戏言文化馆开展的文化节目越来越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虽是戏言却也不假。那么何为“空心”?当下,无论小戏、小品、曲艺等节目形式,都有部分节目,其创作内容是一窝蜂地宣传社区或地方上的好人好事、先进模范、道德模范。波澜壮阔的生活被浓缩、被提炼、再放到舞台上,就只剩下这三类人物和事迹了。“空心化”现象反映了创作者对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的自动屏蔽和隔膜,而且下意识地进行自我阉割,一提到小戏创作就自发地向英模人物靠拢。

提起群文中的小戏创作,创作者们下意识地犯难,毕竟能搬上舞台的素材不多,好人好事、先进模范、道德模范因为有真人真事,在此基础上增加一些矛盾冲突,一个小戏基本上无需费多大精力即可一气呵成,“空心化”也就在所难免。如何避免这种“空心化”,笔者认为黄梅戏的传统小戏提供了教科书式的范本,彼时虽无文化馆这样的群众文化机构,但毋庸置疑《打纸牌》、《打猪草》、《闹花灯》、《戏牡丹》等等此类的传统小戏几乎就是为群众文化贴身打造。《打纸牌》讲述两对青年男女戒赌的故事,整出小戏谐趣百出,浓烈而火热的市井生活很是感染观众。《打猪草》几乎原汁原味地还原了农村青年男女的生活场景。《闹花灯》从戏曲的本质来说,几乎不可以说它是个小戏,因为它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矛盾冲突,就是描述一对青年农民夫妇观灯的场景,可《闹花灯》却是黄梅戏的经典,黄梅戏舞台上的常青树。而《戏牡丹》的内容更为大胆,讲述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带着徒儿游戏人间,看见一药铺人家的小妞牡丹姑娘长得漂亮,神仙动了凡心要调戏小妞,却被聪明伶俐的牡丹姑娘给奚落得体无完肤。从上述所列举的几个小戏来说,其题材几乎都是来自生活且丰富多彩,体现了创作者对市民和农民生活的熟稔,显然创作者在创作此类小戏时并没有给自己画框框,也没有下意识地去树立先进人物、道德模范。因此群文小戏创作避免“空心化”,要向传统小戏学习,以生活为舞台,挖掘群众喜爱的题材,与时俱进地写出群众喜欢的小戏。

其次,群众文化中的小戏创作,要树立“以戏载道”的创作意识。群众文化的服务对象是普罗大众,因此群众文化也是通俗文化、大众文化。比之精英文化,群众文化工作担负着社会功能与文化价值的双重重任。建国初期戏曲普查中,各大剧种都有自己的经典小戏剧目,如晋中秧歌《偷南瓜》、《卖元宵》,陕北秧歌《秃子尿床》,山西祁太秧歌戏代表作有《刘三推车》(太原秧歌)、《送樱桃》、《打酸枣》、《看秧歌》、《偷南瓜》,晋北二人台《走西口》,西南地区花灯戏剧种的《拜年》、《三访亲》、《刘三姐挑水》,湖南花鼓戏的《刘海砍樵》,湖北花鼓戏《卖棉纱》、《绣荷包》,皖北花鼓戏的《凤阳花鼓》,江西采茶戏的《瞧妹子》、《采茶歌》、《挖笋》、《拣田螺》,黄梅戏小戏剧目更是灿若星辰,如上文提到的经典剧目,还有《游春》、《蓝桥汲水》、《补背褡》、《懒烧锅》、《点大麦》。可是当下的群文小戏创作却再难出现这样辉煌和荣耀,因此有人产生职业懈怠,有人甚至产生了混日子的想法。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群文工作者对自己的职业缺少端正的认知,看不见群文工作的价值。

周敦颐《通书·文辞》云“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因此小戏创作者们要有“以戏载道”的意识,当然这个“道”不是中国传统诗文的“道统”,而是群文工作所体现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有了“戏以载道”的使命感和认同感,文化自信随即油然而生。笔者认为:小戏创作者们有了文化自信,有了使命感,有了归属感,对自己所从事的群文工作重新认识,知道为谁创作、为何创作,小戏创作的局面将会为之一新。

总而言之,群众文化小戏创作应结合当下的群众需求, 警惕“空心化”,加强“戏以载道”的使命感,描写丰富多样的题材,创作出深受群众喜爱的小戏,丰富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

猜你喜欢

小戏空心化秧歌
旅游扶贫开发对农村人口空心化的改善效果
“秧歌”的戏剧化与“剧种”定型
金湖秧歌的传承和发展
富平村里唱秧歌
以史为纲:民间小戏实证研究的新范式——读陈美青《质野流芳:山西民间小戏研究》
乡村振兴视野下贫困山区村庄空心化特征及驱动机制研究*
——以河北省阜平县为例
昌黎地秧歌
村庄空心化的治理之道
古锁里藏了个小戏精
且慢过度夸赞“小戏骨”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