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校园贷”的问题及对策
2019-12-15黄海兰
黄海兰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4
高校“校园贷”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是互联网金融不断进步和大学生旺盛消费需求共同作用下的产物。艾瑞咨询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消费贷款规模到2019年达到41.1万亿。”各大“校园贷”平台在此背景下,将互联网与传统的小额借贷业务相结合,开创了新的经济发展领域。但是许多“校园贷”平台由于存在着许多漏洞,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给借贷的学生和家长造成了严重的伤害。从总体上来看,“校园贷”对大学生的弊大于利,对大学生造成了不良后果,需要深入研究“校园贷”问题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力的措施解决问题。
一、“校园贷”问题产生的根源
“校园贷”是指专门针对在校大学生发放的各类贷款的总称,主要有助学贷款、校园消费贷款和校园创业贷款等。目前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目的是以消费为主。“校园贷”一开始主要是给贫困大学生提供学费和生活补助,此类产品大都是由国家提供的无息贷款。但是后来借贷市场瞄准了大学生群体,“校园贷”最初的目的和意义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近几年大学生消费贷款平台迅速崛起,贷款形式以分期支付和按揭消费为主。
目前90后的大学生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拉动着“校园贷”的迅速发展,但由于“校园贷”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和宣传,形式多样化,监管部门很难掌握此类平台的详细情况,实施有效的监管手段。尤其是P2P网络平台,真假不一,陷阱极其隐蔽,引发了一系列恶劣的事件。目前“校园贷”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
(一)市场环境混乱。到目前为止,我国“校园贷”的发展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相关部门的监管,互联网金融的法律规范都不是很完善。由于近期,“校园贷”所引发的恶劣社会事件相继出现在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极大破坏了学校良好的学习风气,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审批程序不完善。“校园贷”平台的贷款操作程序十分简单,门槛低,审核不严谨,会有较高的违约风险和信息造假的现象发生。一般而言,网络借贷平台很难准确获得贷款人的借贷记录,无法对用户进行信用评估,风险水平较高,很容易出现违约状况。加上大学生一般无固定工作且生活费的金额普遍较低,主要由父母提供,其贷款风险较大。
(三)坏账现象严重。“校园贷”的坏账现象严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大学生可能不了解信用水平对一个社会人的重要作用,加上自制能力不强,容易被旺盛的消费需求冲昏头脑,随意使用“校园贷”产品,本身也不注重信用记录的好坏,延期欠费现象时常出现。其次,大学生没有稳定高额的收入作为保障,经常是拆了西墙补东墙,到另一个借贷平台上去借贷还款。所以“校园贷”的信用违约风险极高。
(四)真实利率偏高。有的“校园贷”产品主打的是低利率,但是,事实上这些平台的利率很高,有的甚至高达30%,因为它隐性的包含了手续费等的相关费用,长时间利滚利将会形成高额的债务,让大学生难以承受。
(五)平台信誉较差。有大学生被“校园贷”的广告所诱惑,使用此类平台进行消费。P2P网络平台的问题也存在着利率虚高、交易难以取消、条款内容不合法等现象。金融监管部门对“校园贷”平台进行了整顿,很多借贷平台已停止了向大学生提供贷款的业务,退出了网络借贷市场。
二、“校园贷”对大学生的危害
(一)助长了大学生不理性消费的习惯。大学生的盲目消费促进了“校园贷”的迅速发展。当今众多90后的大学生存在着非理性的消费行为,其消费的产品主要有:高端的电子产品。大学生的消费不仅要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还需要提升自己消费的档次。在提倡提前消费,物欲横流的年代里,吃喝玩乐的生活理念极大的误导了当今的大学生,使他们只注重享受生活,挥霍青春,却忘记了积淀与修炼。“校园贷”的出现满足了大学生超前消费的欲望,也慢慢将大学生推入不幸的深渊。
(二)侵犯了大学生的合法权益。当学生无法按时还款时,有的借贷平台会以电话、短信的形式对学生加以提醒,随后便根据学生之前提供的信息联系家人或辅导员,索要债务。除此之外,许多的“校园贷”平台会在网上公开售卖大学生的私人信息,来获取一定的利益,侵犯了大学生的隐私权。
(三)破坏了校园和谐的学习环境。“校园贷”引发的恶劣事件接连不断,严重的破坏了学校安宁有序的学习环境。有的大学生因为无法偿还高额的借贷,选择跳楼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躲避债务的烦恼;有的学生骗取同学的身份证等信息,盗用他人信息向借贷平台贷款,自己携款逃之夭夭,却导致身边的同学莫名欠下债务。这些真实发生在校园内的不良事件,破坏了校园的秩序,损害了象牙塔的形象。
(四)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大学生基本不了解“校园贷”利率的计算方法以及签订合同的基本内容。大学生还款的途径基本上都是外出兼职,向朋友借款等,大多数的学生不愿意向家长和老师透露自己欠款的信息,大学生没有固定的工资,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很难按时还款。大学生一旦有违约行为,所欠的金额将会以飞快的速度飙涨,不是大学生所能承受的,最后这些债务还是由学生家长承担,给学生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三、“校园贷”问题的防范措施
针对“校园贷”的危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相关的部门应加强对“校园贷”平台的监管,制定统一有效的运营机制,各司其职,相互配合。
(一)要加强对“校园贷”的监管力度。针对“校园贷”市场混乱现象,建议相关的部门应尽早出台网贷的法律法规,在制度上积极规范“校园贷”平台的发展。首先,提高“校园贷”平台的设立门槛,全面审核,确保平台的合法性;其次,是要提高借贷平台的整体水平,尤其是抗风险能力,引导借贷平台转移消费对象;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尤其是针对借贷平台的利率的划定范围,手续费和增值业务的规范等;最后还要明确各个监管部门的相关职责,各部门要做到信息共享,达到高效合作,共同治理的效果。
(二)要完善大学生的信用体系。首先,学校可以开设信用知识的讲座,发放信用管理传单,宣传信用知识,使学生了解信用的重要作用,谨慎对待生活中的违约、欠费等行为,引导学生尽量不使用“校园贷”产品。其次,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优化升级,各大“校园贷”平台可以建立信息共享的数据库,这样,借贷行业就可以准确的了解学生的以前的信用水平以及以往的借贷记录,经过综合的审查和信用的评估,决定客户是否符合放贷的条件。
(三)要加大对学生的信贷资助。每个学生的家庭的情况和背景都有所不同,大部分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可以看出确实有因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了维持自己的学业,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而选择“校园贷”。因此,政府、学校、社会机构应加大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避免家庭经济较为困难的大学生因为学习而陷入“校园贷”的陷阱。在国内大学里基本上都有完善的奖学金和助学金体系,比如说国家优秀学生奖学金,贫困学生助学金,以及院级的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等,种类较多,而且根据每个院的实际情况设置都比较合理。还有生源地助学贷款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贫困学子的经济压力。学校和学院的相关工作部门,应加强重视这一方面的工作,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贫困学生获得相应的资助。我们还可以号召一些商业银行向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的学生提供低息的贷款,作为五大行之一的建设银行就曾经推出相关的贷款产品。
(四)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消费观念。各大高校应加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首先可以开设以理性消费为主题的选修课程,使学生基本具备消费规划的知识,合理的规划自己的消费生活,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避免大学生陷入“校园贷”的陷阱。其次,可以鼓励大学生适当开源节流,制定合理消费的规划。向家庭困难的大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鼓励学生在不妨碍自身学习的前提下,在寒暑假或课余时间做一些兼职工作,以增加自己的收入,缓解生活压力。最后,大学生须树立正确的三观,坚定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并努力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方面,抵制物质消费的诱惑,尽量秉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
(五)要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学生金融安全防范意识。根据问卷星的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的非财经类的学生缺乏基本的金融知识,不了解“校园贷”利率的计算方法,不重视“校园贷”合同的基本内容,金融风险的防范知识基本上处于空白的状态。首先,各大高校应加大向学生普及网络金融知识的力度,举办各类金融安全的讲座,在校园内张贴拒绝“校园贷”的标语,使其不仅可以全面了解“校园贷”的利弊,而且还有一定的警示作用,保障学生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营造和谐安宁的校园学习环境。其次,老师和学生干部可以组织学生学习“校园贷”的基本知识,了解其运行的机制,结合新闻头版头条的热点案例,使大学生切实感受到“校园贷”就像鸦片一样,只要使用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和第三次,时间久了,就会有严重的后果,可能自己完全无法承受。最后,大学生自己也应该主动学习金融理财知识,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大学生也是即将步入社会的人,生活在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时代里,我们需了解基本的金融知识,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当中去,为以后的入职升学奠定一定的基础。也只有具备基本的经济知识,我们才能更加深刻的分析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经济现象,掌握基本的经济规律,具备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更好的制定自己的消费、投资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