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的应用与展望

2019-12-15金连玉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年8期
关键词:城墙本体南京

金连玉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江苏 南京 210006)

2018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将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纳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建设文物领域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推动文物展示利用方式融合创新,推进‘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1]。近年来,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主的新兴技术,不仅广泛地应用在科技尖端行业,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技术与手段也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传承等多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使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的活力。

“古都”与“文化”交融是南京城市的最大特色,丰富和珍贵的文化遗产资源,使得南京在现代世界名城中展现着独特魅力与不凡性格。南京城墙始建于公元1366年,是明太祖朱元璋组织修建的明初重要国家工程,也是我国现存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都城城墙,在中外筑城史上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与影响力。南京城墙原长35 km,现存25.267 km,作为现存世界上规模最长、体量最大、保存最好的都城城墙,它不仅是人类重要的物质文化遗产,更是南京生长出来的文化地标、南京人的精神家园。在2006年和2012年,南京城墙两次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南京也于2014年被确定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牵头城市。

本文总结南京城墙文化遗产数字化工作的特点与创新,并结合工作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对未来工作做进一步设想与思考。

1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现状与特点

目前,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开展了或正在开展南京城墙砖文数据库、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南京城墙记忆”口述史数据库等建设工作,涵盖南京城墙保护、研究与利用多方面数字化工作。总体看来,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建设的现状与主要特点如下。

1.1 构建南京城墙砖文数据库,寻求最适合自身的数字化保护手段

城砖是构筑南京城墙最主要的建材之一,多数城砖带有砖文,包含内容十分丰富,是南京城墙研究的重要基础资料,具有历史、科技、艺术等多重价值。南京城墙砖文是南京城墙的一大特色,是南京乃至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宝藏,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砖文南京城墙砖文年代涉及南朝、唐、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并以元末明初砖文数量最多、品种最为丰富,被誉为“元末明初社会经济状况综合反映的一部分缩影,也是一种未经入藏于图书馆的珍贵历史文献资料”[2]。目前,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收藏带有砖文的城砖共计1 000余种,而散落在南京城墙本体上的城砖多达亿块,受长期的自然及人为影响,城砖本体与砖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与风化,大多砖文已漫漶不清,亟待进行保护与信息采集。鉴于此,南京城墙砖文数据库建设自2017年起开始筹划,并于2018年10月正式启动[3],旨在利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先进数字化技术,掌握南京城墙每块城砖的空间位置、状态、城砖内容、具体影像等,并进一步实现南京城墙的数字化管理、保护与利用。

南京城墙砖文数据库的构架基本分为前期与后期两部分。前期通过倾斜摄影测量技术、近景摄影测量技术以及三维激光扫描等空间信息采集技术,获取城墙多维时空数据。同时,综合利用各种数字化技术的优点,完成城墙真实二、三维场景数据的建立,力图实现清晰的城砖测量定位、拍照摄像和铭文解读,为建立可供查询利用的资料库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后期拟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数据库技术和三维技术,建立南京明城墙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城砖砖文在线查询。通过在线浏览的模式,以仿真方式形象展现城墙、铭文砖的空间位置、铭文图像、城砖分布情况以及周边环境景观,使观众足不出户就可以全面领略南京城墙砖的空间层次和详细位置。同时,提供城砖铭文的空间位置、二维影像、分布位置等信息的在线查询,最大限度地挖掘南京城墙砖文包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促进城墙砖文研究与利用。

南京城墙砖文数据库建设以明代南京城墙城砖空间信息记录为关键,以南京城墙三维模型建设为突破,建立以铭文砖为线索的城墙构件身份识别系统,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对南京城墙多维信息真实、完整的记录,并为科学保护南京城墙、生动阐释南京城墙、深入研究南京城墙、创新利用南京城墙夯实基础。此外,南京城墙砖文数据库的建立,是真实完整地保留南京城墙砖文基本信息,直观生动地展示南京城墙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并为实现南京城墙数字化保护、管理与利用提供宏观到微观的尺度转化。通过多种数字化手段的结合,让世界各地的参观者通过互联网就能直观地感受到南京城墙的魅力;相关数据的积累、集成及创新展示,还将为未来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展览提供重要支持。

1.2 建设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建立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机制

南京城墙是矗立在南京市体量最大的文物,也是我国现存最具代表性的城墙遗产,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巡视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按照《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及相关标准规范要求,为提高南京城墙文物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监测预警,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正在积极筹建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以期实现南京城墙本体保护、周边环境、影响因素、保护管理工作等系统性的监测,建立长效监测工作机制,提升遗产保护管理水平,扩大作为“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牵头单位的影响力和示范作用,进一步推动遗产申报工作。

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是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通信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最新成果,建成集监测与基础数据的采集、审核与管理、动态监测与预警、数据分析与评估、工作监管与业务管理等于一体的、针对南京城墙本体保护与周边环境监测的实时预警系统。该预警平台涉及地理信息支撑平台、保护体等压监测、保护体内保存环境监测、建筑体安全性监测、文物本体监测、博物馆环境监测、游客监测及管控、遗产预警管理、数据分析与利用、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以确保南京城墙本体安全与周边环境监测为主体目标,实现文物本体的预防性保护,夯实作为人类共同遗产——南京城墙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按照标准的规范体系,采用强大的软件技术集成能力,无缝集成业界主流技术,如GIS和GPS技术、Web-Service技术、数据库和数据仓库技术、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控制技术,并将这些技术有效融合在一套软件产品中,从城墙本体总体格局变化、遗产要素单体、本体与载体病害、自然环境、建设控制、社会环境、安防消防、日常巡查、考古发掘、保护展示与环境整治工程等方面进行重点监测。同时,面向监测人员、管理机构、专家及社会公众等不同用户的应用需求,建立应用处理与信息服务功能,从内部形成覆盖上述应用的应用架构。通过开展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结合南京城墙的特点与遗产价值分析,完成具有城墙文化遗产特色的监测指标体系的构建,最终实现与国家监测中心总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进一步接受国家文物局的统一监督和指导。

总体看来,南京城墙监测预警平台的建立,是实现针对遗产对象、基础资料、空间数据、管理信息的基础性数字化工作,为数字化、智能化监测和保护管理提供基础与保障。同时,形成基于互联网、GIS、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结合监测指标体系和日常监测工作业务,建成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审核、统计分析、管理调度、自动预警、跟踪反馈等内容的高度信息化、数字化、体系化的监测工作系统平台,辅助监测工作开展,提升遗产地监测和城墙本体保护与管理水平。

1.3 多方面挖掘文化遗产内涵,开展“南京城墙记忆”等数字化项目

作为中国,乃至东亚地区古代城市城墙集大成者,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价值并不局限于地面存留的文物本体,与之相关的记忆资源更是构成南京城墙650余年沧桑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亟待提取、保护的国家优秀记忆资源。“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共选出60位与南京城墙相关的学者、维修保护工作人员、生长在南京的普通市民、外国留学生及社会人士等,通过口述采访形式,利用录音、影像拍摄,收集讲述者与南京城墙有关的个人经历与回忆。截至2018年12月,积累了超过60 h的口述史料和影音文献,整理采访文稿16万余字,并在采访过程中受到广泛关注,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4-5]。为进一步挖掘与南京城墙有关的带有温度的个人记忆,借助记忆资源建设与成果传播,拉近人与城墙的距离,推动南京城墙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提供了重要基础。

“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利用先进的影音技术,选取保存有珍贵南京城墙记忆的个人,采用1对1访谈形式,将留存在个人大脑里的南京城墙记忆资源进行开采。其基本内容涵盖南京城墙保护、规划与申遗工作,南京城墙修缮保护历程,南京民俗、传说及个人记忆等3大主题,既注意选取亲历重大历史事件,具有代表性的重要人物或人群作为访谈对象,又尽量兼顾访谈对象的多样性。未来“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拟结合记忆资源自身特色以及其获取资源类型,从主题展览、纪录片制作与书籍出版等多种渠道,利用南京城墙博物馆展馆优势,为公众积极有效地提供“南京城墙记忆”资源服务。同时建立“南京城墙记忆”专题网站,将记忆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分专题上传至网络,实现记忆资源成果的有效传播与利用,提升南京城墙的全球影响力。

综上所述,“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项目是深度挖掘、收集、保存与利用南京城墙遗产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系统的“南京城墙记忆”数字资源库建设,不断拉近城墙与人的距离,促进南京城墙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创新发展,是南京城墙合理、适度利用的有效途径。

2 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建设设想与思考

2.1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南京城墙文化遗产数据库、实现遗产精细化管理

南京城墙保护与数字化工作正稳步推进,此外,《南京城墙》纪录片拍摄、“南京城墙记忆”数字化等,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与素材。在2020年南京城墙博物馆建成后,南京城墙保护与管理工作还将面临南京城墙本体保护与景区开放,城墙专题博物馆统筹管理等问题。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①如何整合现有文化遗产资源,促进南京城墙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升整体信息化水平;②如何统筹南京城墙景区与南京城墙博物馆的统一管理与协调发展,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展示、公众教育的协同发展;③如何促进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宏观调控力度,实现南京城墙遗址精细化管理;④如何满足部分业务部门的工作需求,从整体上提升景区与博物馆的管理效率。

以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为主的空间信息技术,结合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是解决上述需求与问题的最佳途径。GIS是一种对空间数据进行采集、管理、展示和分析的技术,在解决复杂的空间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城市管理、公共交通、公共安全和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6]。就文博行业而言,GIS在文化遗产保护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7]。比如,在京杭大运河遗址保护与管理中,利用GIS、遥感(RS)及全球定位系统(GPS)为核心的空间信息技术,开展了大运河全线地形分析、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全线统筹管理等各项工作[8]。“智慧颐和园”也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结合物联网、传感网及互联网,实现对颐和园景区的资源环境、基础设施、游客活动、灾害风险等全面、系统、及时的感知与精细化管理,实现综合、实时、交互、可持续的信息化景区管理与服务[9]。

因此,基于GIS,结合物联网、多种数字化技术既可以整合文博机构的各类文化遗产资源,建立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大数据平台,推进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促进南京城墙与专题博物馆的一体化管理;又可以及时准确掌握景区与博物馆各方面发展情况,为顶层管理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依据,加大宏观调控管理力度,实现南京城墙文化遗产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的管理。

该系统的建设内容与初步设想,涵盖3个部分。

(1)加强基础信息建设。依托地理信息系统等空间信息技术,整合南京城墙现有资源,如城墙砖文数据、城墙本体维修档案、博物馆藏品数据、“南京城墙记忆”口述史数据等,建立南京城墙文化遗产数据库,为制定南京城墙保护与利用等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促进数据共享、业务协同。从宏观管理层做好规划与管理,统筹资源与数据共享,打造统一管理平台,实现南京城墙景区与南京城墙博物馆的协调管理。

(3)增强宏观调控,实现遗产智慧化、精细化管理。围绕统一管理平台建设,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技术、可视化技术集成等,促进南京城墙文化遗产数字化管理,打造文化遗产精细化、数字化、智慧化的南京城墙保护管理模式,提升遗产管理、文物保护、博物馆管理、景区经营及公众服务等总体工作。

综上所述,依托GIS,结合多种数字化手段,整合现有南京城墙数字化资源,从宏观管理层打造统一管理平台,能够综合提升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水平。通过多种数字化手段与统一管理平台建设,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也力图打造南京城墙保护与管理国际模式,引领国内外同类型城墙遗址信息化建设方向,最终实现城墙本体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精细化管理;博物馆数字化展示,打造南京城墙智慧博物馆;景区个性化服务,南京城墙智慧景区建设;实现数字化高效办公,提高工作水平与效率等总体目标。

2.2 基于RFID射频与物联网技术对南京城墙文物本体保护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是构建“物联网” 的一项关键通信技术,即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制定的目标对象,并获取与之相关的信息。一般来讲,可以通过制作射频识别标签附着于可跟踪的物品上,实现物品的全球流通及追踪、识别、读写等[10]。随着21世纪互联网技术发展,RFID与云计算被并称为IT界的两大新秀,并应用于社会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就文博行业而言,RFID也多被应用于博物馆藏品保管、观众参观行为分析等方面。比如,2013年11月完成的南京博物院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了由管理软件、RFID标签识别系统和传感监测系统组成,各系统相互关联的较为先进的立体化藏品管理系统[11]。通过物联网RFID的馆藏藏品全流程管理系统和信息容量庞大的藏品数据库建设,将馆藏文物藏品和RFID电子标签相互绑定,形成藏品信息可查询、流程可追溯、安全可保障的文物藏品全流程高效共享智慧管理新模式。

不过,RFID作为物联网的一项核心技术,与GIS的结合更加紧密,能对大型文化遗址保护与监测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南京城墙作为南京市的文化地标,是面向全球游客开放的热门旅游景点,每年能达到百万人次的游览量。特别是毗邻玄武湖、鸡鸣寺的解放门段城墙,在国庆期间的日参观人流量将近8万人。作为南京市现存体量最大的文物本体,除了自然环境对本体产生的可能侵害外,因部分城墙段人流过大、过密对本体产生的局部负荷影响及各段人流量分布不均衡,也是影响南京城墙本体安全的重要因素。同时,参观游客如果过于密集地集中在某一城墙段,则会对景区安全工作与游客自身安全产生一定隐患。因此,建议将RFID与GIS应用于南京城墙本体保护中。

一般来讲,射频识别由电子标签、读写器以及应用软件3部分组成。通过将RFID芯片嵌入门票,并在城墙各段安装读写器,当游客携带嵌入了RFID射频标签的门票进入南京城墙景区后,读写器就自动获取游客标签信息。同时,随着游客开始参观活动,读写器将时时更新、收集游客所处的位置信息,并结合SuperMap、argis等GIS二次开发,将游客位置、参观线路、行迹路线直观、具体地展现在GIS中。

通过RFID及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南京城墙各段人流量信息时时管控;另一方面,南京城墙参观线路较长,各段城墙的自然风貌与旅游资源不同,可以将采集到的游客参观线路与行迹追踪的数据整合,结合大数据模型,分析游客参观线路与游览行为。针对较为热门的游览线路,进行适当的疏通与引导;对于较为冷僻的线路,则通过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周围旅游资源的整合、互动,制订更加完备的游览引导,从而利用展览展示及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吸引更多游客参观游览。

因此,通过RIFD与GIS的应用,将会极大地增强南京城墙文物本体保护及景区安全系数,实现文物本体监控、保护与游客定位、导览、行迹追踪、调度融为一体的数字化管理。能够通过对游客密度监控和引导,加强对南京城墙文物本体保护与遗址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3 结束语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为主的新兴技术的发展,为文化遗产发展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南京城墙作为人类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与文化内涵,对其文物本体保护与遗址管理应立足世界文化遗产标准,建立南京城墙保护管理国际模式为长远目标。我们拟通过文化遗产保护与数字化技术的开展与应用,结合南京城墙文化遗产自身特点,逐渐整合自身数字化资源,确保文物本体安全,提升文物保护管理的信息化、规范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水平,努力将南京城墙打造成数字化技术与传统文化保护相结合的典范,引领并带动“中国明清城墙”联合申遗兄弟单位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除此之外,探索南京城墙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管理数字化模式,搭建集科学性、创新性、前瞻性、先进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于一体的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之路。

猜你喜欢

城墙本体南京
“南京不会忘记”
基于MFI4OR标准的本体融合模型研究
眼睛是“本体”
南京大闯关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南京、南京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