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扩展适应视角的传统工艺创新机制研究
2019-12-15王文军
王文军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1)
1 何谓扩展适应
“扩展适应”一词来自进化生物学,是Stephen Jay Gould在一篇题为“形态科学中一个缺失的术语”的文章中创造的:我们希望将“适应”一词仅限于为其目前效用而演变的结构;那些因其他原因或完全非传统原因而产生的有用结构,是偶然因其他变化而获得,称之为“扩展适应”。
从祖先基因的重复拷贝进化而来的新的重要基因是部分扩展适应,因其新用途不能成为原始复制的原因。在这里,Gould扩展并修改了新达尔文主义的“前适应”概念,将“扩展适应”定义为“生物因自然选择而产生的,为了某一个特定用途的特征,被吸收或转移到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功能上的过程”[1]。生物进化中这方面的典型例子是羽毛,它最初是为了调节温度而进化的,可能被选为恐龙宝宝的隔热材料,后来又被借鉴作伪装,然后用于性展示,最后又用于鸟类飞行。
Seditat借鉴了Bjorn Asheim的知识库理论,认为创新一般来源于不同知识库(综合性、分析性、符号性)①综合性知识库:在工业环境中占主导地位,创新主要集中在现有知识的应用或新颖组合上,是为解决与客户和供应商互动中出现的具体问题的需要而发生的,趋向于新解决方案的效率和可靠性,或者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产品的实用性和用户友好性。比如,专门的工业实验机械、工厂工程和造船。分析性知识库:是基于正式模型和编纂的科学知识的非常重要的经济活动。即在这些活动中,科学知识是非常重要的,而知识创造往往是建立在形式模型、成文科学和理性过程的基础上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以及产品和工艺的系统开发,都是这种知识生产形式为中心的活动。主要的例子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符号性知识库:与产品的意义、欲望以及审美属性的创造、设计、形象和符号的产生,以及对这类文化工艺品的经济利用有关,其重要性表现在诸如媒体(电影制作、出版和音乐)、广告、设计、品牌和时尚等文化生产的动态发展上。这类知识往往与对特定社会群体的习惯和规范以及“日常文化”的深刻理解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强烈的文化内涵,也具有鲜明的隐性特点。的组合交叉[2]。同时,Silvia Rita Sedita借鉴Gould的理论,将“扩展适应”定义为源自功能转移的偶然创新,即现有对象或思想包含多个潜在的用途时,它的功能在某种条件下会转换产生新的功能。扩展应用过程有助于创新,但创新的发生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域内(使用相同类型的知识库)或域间(至少使用两种类型的知识库)扩展适应是可能的。
那为什么会有创新呢?Seditat认为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技术和使用。
(1)技术。为某一行业的特定目的而创造的技术在其他完全不同的工业环境中进一步应用并具有新的功能,或将熟悉的技术应用于新的市场领域。
(2)使用。某一工件从原始使用背景转换到其他背景中使用,在新的背景中,它们的功能被改变。
根据这两个驱动因素,Seditat确定了两种可能的有效模式:①“基于技术的创新”,即一种科学或技术现象被应用到一个新背景下,甚至远离当初发现它的那个知识领域,在新的市场中产生创新。如二氧化钛的发现及广泛应用。②“基于使用的创新”,即某一工件被放在新的环境中使用,它们的功能被改变,从而产生创新。如山地自行车的产生和风筝冲浪的出现[3]。
传统工艺之所以仍然发挥作用,其主要因素在于它本身不断求变,与传统手工技艺本身“变”,与人们生活相适应在“变”,与社会相符发展在“变”。在“变”的过程中借鉴扩展适应理论,有利于传统工艺实现自身的不断传承和创新。
2 传统工艺自我创新的特质受到挑战
2017年《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第一次以官方文件的形式对“传统工艺”下定义:“传统工艺是指具有历史传承和民族或地域特色、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主要使用手工劳动的制作工艺及相关产品,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具有工业化生产不能替代的特性”[4]。可以看出,就“传统”这个形容词而言,工艺的传统性不是指它的古老,而是指它与某个社区或群体的传统联系。它们和民众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民俗民风,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国力消长等紧密联系、息息相关。
我国是公认的手工艺大国,传统工艺种类丰富多样,历史源远流长,成就至为辉煌。所有肇自人工的传世、出土的文物,以及古建筑、古代工程,都是传统工艺的产物。2018年5月发布的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清单中就有14大类共383项工艺活动,其中包括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编织扎制、雕刻塑造、家具建筑、金属加工、剪纸刻绘、陶瓷烧造、文房制作、漆器髹饰、印刷装裱、食品制作、中药炮制、器具制作等多个领域的活动[5]。它们在当代生活中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
传统工艺是创造性的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精良制作,具有“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中,被不断地再创造”[6]的特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工艺的重要性不在于文化表现本身,而在于它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的生命力。这些技能和知识与其产生的空间和时间密切相关,并不断发生变化和创新,从而在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建立了一种联系,标志着历史的连续性。传统工艺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具有不断适应其创造者和承担者的历史和社会演变的能力,经历了时间的打磨,能够在它所属的文化整体的特征转变的同时不断地改变自己。因此,它具有不断自我更新的特质。
传统工艺代表的是一种民族的、地域的、乡土的文化,是基于农耕文化背景的手工技艺形态和社会生产力。农耕时代以自给自足的家庭式自然经济为主,经济增长方式较为单一缓慢,特别是像我国这样的重农抑商地区,与之相适应的技术支持也就大多是经验的、直观的、规范的传统技艺。当时,传统工艺能够与周围的社会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共生共长。
18世纪8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所建立起来的工业文明,成为延续了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文明的终结者。它不仅从根本上提升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巨量的社会财富,而且使农业文明的所有方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精神、社会结构以及人的生存方式等,无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农业社会要求相对静止的社会和稳定的分工,工业社会要求永远的创新和求异。传统工艺自身更新的速度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周围环境的巨大变化,遭到了不可逆转的冲击,衰退、变异难以避免。面对严峻的挑战,除了观念上重视外,传统工艺必须跳出自我更新的传统模式,与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知识体系相互结合、相互作用,即通过扩展适应的创新机制,实现自身的升华。
3 传统工艺的扩展适应创新机制
传统的创新模式主要局限于可预测事件和有限理性领域,而扩展适应理论从类似进化论的角度分析创新过程,认为创新除了具有偶然性外,更多地是来自异质事物和不同知识库之间相互作用的不可预测的结果。
传统工艺是知识的载体,更多地具有综合性知识库和符号性知识库的特点。它不仅包含了一种专门技能,这些技能、知识和做法的持久性实际上还涵盖了一系列迎接各种挑战的经验:面对历史上的各种变化,传统技能不得不重新设计其程序和形式,改变所使用的材料,实现新的功能,开拓新的市场,开发新的组织模式等。
从这个角度来看,如果传统工艺的这一潜力不断地转移到新产品、新形式和新部门,那它将具有巨大的创造性。引入扩展适应理论分析传统工艺的这种潜力,按照发生的驱动力及发生的领域(知识库)范围,可以提出传统工艺的两种类型的创新机制:基于技术基础的创新和基于使用基础的创新。
3.1 基于技术基础的创新机制
传统工艺隶属于技术,却不是纯粹的技术,有其独特的社会功能和特点。和现代技术相比较,传统工艺有生产效率低、科学应用少、技术发展依赖经验、生产方式单一、更新比较缓慢、生产和销售区域狭窄等不足,其所代表的是一种通过密集型劳动保障经济社会运行的传统生产方式。而现代技术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绿色经济的代表。传统工艺要摆脱现有的困境,就必须正视自身的不足,寻找差距,利用现代技术的支持进行革新和完善。这种结合弥补的创新过程,根据所涉及的知识库分为基于域内技术的创新和基于域间技术的创新。
基于域内技术的创新,即以技术为驱动力的一个知识库内部创新。比如,重庆市荣昌区安富镇荣昌陶,使用的陶土收缩率介于江苏的宜兴陶和云南的建水陶之间,不算太高,也不低,但还是太过细腻,做成的陶器容易变形,在新中国成立前只适合专门用来做泡菜坛子,泡出的泡菜口感很好。荣昌的一位工艺大师,为了减少其材料的收缩率,将原来的陶土烧结后,重新磨碎了,将生料和熟料混在一起,增加了其可塑性。这样的新陶土就可以用来做壶、罐子等其他样式的物品了[7]。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传统工艺域内技术的创新实际也是一个让过去处于自然状态的手工艺知识体系化,让隐性知识显性化、系统化的过程。2000年,我国手工艺人成功制定出红木材料标准。这是我国最早对传统手工艺的材料知识进行梳理,系统化、科学化后成为中国国家标准。所以,提升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加强传统工艺本身学科的专业建设和理论研究,让传统手工艺人能够更好地解读中国的技术传统,是传统工艺域内技术创新的基础。
基于域间技术的创新是指以技术为驱动力的不同知识库之间交叉应用产生的创新。创新的一个重要部分不在于从零开始构思一项全新的技术,而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借用一项成熟的技术,并将其用于解决一个与原来领域不相关的问题。创新需要各个方面知识的协同作用以及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交叉等。传统工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与现代技术或其他领域之间并不是隔绝与封闭的,它在历史的磨炼中具备协同各知识领域的能力,以及提炼和传播渗透在各种知识交流中的一系列隐性和显性信息的能力,在许多领域能够握手现代科技,实现自身的创新。
最显著的是运用自动化减少人力劳动,提高产品的精确性。比如,在雕塑修复过程中,计算机辅助程序能够准确快速地再现雕塑的形状和体积。虽不能代替工匠的工作和技术,却大大减少了雕塑家从事重复性工作的时间,使他们能够降低修复成本,并将重点放在更有创造性的活动上。传统中药的生产工艺也可以采用自动化技术,比如,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配备德国进口GEA配液系统,洗灌封岗位配备目前最快的全自动洗灌封联动线,灭菌岗位配备国内首家10 mL玻璃瓶装口服液全自动周转系统,各生产岗位大量采用世界顶尖的机器人,集国内外植物药前处理、提取、制剂生产工艺之大成,一改传统中药生产耗费人力及能耗大、标准不可控等弱点,使之更加智能化、精准化,达到中药现代化新高度[8]。
其他一些现代科技也越来越受到传统工艺的青睐。比如,广东佛山一位传统扎狮头技艺传承人将3D打印搬入了传统狮头制作中,通过电脑编程模拟狮头结构,然后打印成型,再配上金箔与传统狮扎,一具绚丽且富有质感的狮头便诞生了。瑞典的陶艺家Jonathan Keep也利用3D打印技术,将陶瓷与玻璃结合吹制,克服了在加热的状态下黏土和玻璃具有不同的收缩和膨胀率的困难。日本一公司将木质品融入充满科技感和工业气息的金属与塑料相结合的数码产品中,设计出木质键盘、木雕鼠标、木雕U盘、木雕手机壳,甚至是木质订书机等大批贴近生活的创意品,木雕也能化身数码产品。如此跨界结合,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展现了传统工艺,也使传统工艺获得了新的、现代的理念、方法和形式,拓宽了其传承与创新之路。当然,现代技术也并非无可指责,要使传统工艺借助现代科技获得新生和活力,必须要保留传统手工创造的灵性和优势,挖掘其各自潜在的发展空间,达到“强强联合”。
3.2 基于使用基础的创新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回归自然、回归乡土的向往和审美取向不断提升,促使商品竞争日益从有形产品的“使用价值”转向无形品牌的“标志价值”,这就要求商品不仅要有实用性,还要有审美性和认知性。尤其是一些文化产品,不仅仅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载体,在创造性方面也应有丰富的内涵。
一般而言,遗产被认为是创造特性、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资本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工艺通常被看作是审美、思想、意象、知识、器物、声音和符号在特定区域长期积累过程的结果,它能在满足消费者基本生活需要的同时,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丰富人们的审美需要,拓展人的各种体验,因此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应用在各种产品生产当中。这种应用分为域内使用和域间使用。
基于域内使用的创新是指以使用为驱动力的单一知识库内部产生的创新。传统工艺发展到今天,单纯在自身领域内实现创新已经很难。比如,尝试调整设计来制造其他类型的物体,实现产品功能的创新,就像景德镇用陶瓷来装饰城市主要道路两侧的路灯。因此,更多的创新必须借助于其他的知识库。
基于域间使用的创新是指以使用为驱动力的不同知识库之间交叉作用而产生的功能转换。就像科技史中的许多技术都非有意为之,而是从功能转变中衍生出来的。比如,微波炉以雷达磁电管的形式诞生;爱迪生的留声机诞生时是一种听写的录音设备;互联网最初是军事通信交换网络等。可见,知识的交叉应用、协同整合具有突破旧有思路和传统发展逻辑的优势,带来巨大的创造力。传统工艺的发展也可以遵循这样的模式,这里以金箔和瓷器工艺为例说明这一过程。金箔工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主要用于装点宫殿、庙宇,更确切地说是宗教雕像。由于宗教习俗的衰落,这种传统的用途和市场变得越来越狭窄,掌握这种技术的工匠们不得不开发新用途。为此,他们考虑到了新的需求:其中一些需求相对接近传统领域,如服装、家具、钢笔等的装饰,如当前南京金箔锻制技艺在食用、化妆、建筑、工艺等领域的广泛运用; 另一些则更深、更原始,如医药用途,金箔元素可用作假肢的特定组成部分。另一个类似的例子来自瓷器实践,这是法国利莫热市的典型。在过去几年中,与瓷器有关的传统知识已经被转移到新的领域,特别是在医疗部门,瓷器部件被用来建造假体和植入物。这是一个巨大潜在的市场,因为每年欧洲大约有150万件的骨移植需求。因此,从事假体制造的企业开始雇用掌握制瓷技术的传统工匠,并为培训未来雇员的教育方案提供资金。
4 结束语
传统工艺是一个巨大隐性的知识库,在与其他技术的结合中或处于新环境时,能发挥重要的触发作用。借鉴扩展适应理论,在尊重地域文化特点、尊重民族传统的基础上,融合其他多门类学科的研究成果与先进的科学技术理论、手段与方法,让传统工艺不断实现创新创造,永葆旺盛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