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9-12-14钱秋玉

求知导刊 2019年31期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运用分析初中语文

摘 要:目前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已经成了教师日常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该方法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够起到显著的作用,能有效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比较教学法已经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但是初中教师在运用比较教学法进行教学时出现了较多问题,如教师对比较法运用经验不足、教师对比较法的重视性不够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比较教学法作用的发挥。基于此,本文对比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和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比较教学法;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31-0074-02

引 言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一味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必须积极创新,采用新式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此外,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会呈现多种形式,而新课程改革后的比较教学法是一种较新颖的教学方式。目前国内的多个地区在使用人教版教材,而人教版阅读教材包含了多种类型的阅读文章,如抒情散文、小说等都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内容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语文教材中摘录的文章相对来说都是极为优秀的,对提高国内中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因素,初中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必须加强对比较教学法的运用,从整体上提升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一、扩展阅读教学中比较的内容

语文阅读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文章阅读能力,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抓住文章的主旨,以最短的时间找到问题的精确答案,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阅读、练习大量的资料。虽然人教版教材的文章类型种类较为丰富,但是不同学期的人教版教材都拥有较为相似或者是相同类型的文章。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扩展阅读教学内容,就会影响比较教学法作用的发挥。为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运用比较法时应结合章节内容选取部分课外内容,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一篇抒情散文进行详细的分析,充分挖掘其中所包含的意境及内涵,让学生对抒情散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有充分、详细的了解,然后让学生与之前学过的人教版教材中的类似文章进行比较,使其发现同一种类型的文章的不同之处,如作者是从什么角度展开描写的、每篇文章中人物角色的性格特点及相关的动作行为有何不同,等等。这样学生的自我分析能力与阅读能力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如鲁迅的散文《阿长与〈山海经〉》和《藤野先生》,学生通过比较这两篇文章的形式与特点,发现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便于分析文章[1]。

二、采用多样化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比较方法

因为初中生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文章阅读能力,所以教材选取的阅读文章都以巩固学生的阅读能力为主,这样就使不同的文章可以采用多种比较阅读的形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章,选用最为适合该篇文章的阅读比较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在一篇文章中通过比较不同的语段,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知识点,领悟作者所运用的不同手法。或者教师可以选择几篇类似的文章,让学生对比相似文章中的不同之处,从而找出每篇文章不同的写作特点和写作方法,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多种写作方法。教师也可以将人教版素材中的整篇文章进行分解,采用划分段落的方式进行理解与阅读,不同的段落包含不同的意思及情感变化。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的《爱莲说》与《陋室铭》时,学生就可以采用文章分解的方法比较其中的内容,挖掘出相关的作品内涵,找出每篇作品中的关键句,从而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2]。而且这种划分段落的阅读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写作脉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采取纵向比较的方法进行阅读,找出作品中的时间与空间描写,这样就可以清楚地了解作者的写作角度以及所运用的写作手法。例如,学生在分析比较《天净沙·秋思》与《次北固山下》时,就会发现其中的不同。前者使用了白描的手法,借助深秋晚景的各种意象,充分表达自己的相思之情;后者则运用了对偶的手法,通过描绘长江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这种多样化的比较方式能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阅读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强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能力的训练

在初中语文教学阅读中,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比较能力,就必须加强学生该方面的训练。教师应合理设定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充分了解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比较训练方法[3]。

首先,教师可以采取专题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提前掌握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相关的资料,帮助学生在之后的阅读中能够更快速地找出文章的关键句,从而发现其中所蕴藏的内涵,并且学生对文章的背景进行了解,能够为之后的阅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其次,在经过前期的阅读之后,教师可向学生布置具体的专项训练内容,让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对文章进行阅读,并发现与自身在第一次阅读中所得的见解的不同与相似之处。最后,教师再次要求学生对自己在两次阅读中所得到的见解进行比较,找出自身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教师再公布正确答案,学生通过比较自己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反思。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比较能力。

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适当地增加难度,选择一些较为抽象的文章进行训练。如在对初中人教版教材《皇帝的新装》和《西游记》进行比较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对比两篇文章,发现童话故事和小说之间的差别与各自的写作特点,了解两篇文章中所运用的不同的描写手法。

结 语

比较教学法在将来的语文教学中会不断得到重视,因为其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養,从而实现真正的教学目的,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索,对如何有效地应用比较教学法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以供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刘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5(33):205-206.

杨军.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语文建设,2015(14):4-5.

李家惠.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5):130.

作者简介:钱秋玉(1983.8—),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比较教学法运用分析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比较”与“类比”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比较教学法在“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泰勒公式与泰勒级数的比较教学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正能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