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应链弹性如何影响供应链绩效:可持续性的中介效应

2019-12-14

中国流通经济 2019年12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弹性供应链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21)

2017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开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标志着构建现代供应链正式成为国家战略。《意见》指出,“积极倡导绿色供应链,努力构建全球供应链,提高全球供应链安全水平”[1]。由此可见,倡导绿色供应链有利于提升供应链的可持续能力,使供应链企业认识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应兼顾供应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增强供应链企业可持续竞争实力[2]。供应链弹性(SCR)使供应链上的企业在遇到外力时仍可维持正常运行,有利于提升供应链风险的防控能力[3],充分展现绿色协调的发展理念[4]。研究发现,增强供应链可持续能力和弹性能力均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绩效水平,但供应链弹性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还需深入研究。为此,系统探究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绩效之间的关系,弄清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可持续性的作用很有现实意义。

一、文献回顾

为了获得供应链可持续性与绩效关系的文献,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供应链可持续及绩效”为主题进行搜索,仅有44篇文献,说明国内相关研究不多。但国外研究很丰富,以Supply Chain Sustainable and Performance为主题在EBSCO数据库中进行搜索,共有724篇文献,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进行搜索共有1 908篇。两者结合,从中选择5篇高被引文献①进行分析,发现从可持续供应链核心概念的界定[5-6]到具体的应用[7],再到可持续供应链管理的文献梳理[8],以及可持续性绩效评价方法[9]的提出,无不诠释着一个共同的内涵:供应链可持续性积极影响着供应链绩效。下面,着重从“供应链弹性与绩效”及“供应链弹性与可持续性”研究方面进行文献回顾。

以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Performance及Supply Chain Resilience and Sustainability为主题或关键词,在EBSCO、Wos核心合集、Emerald等外文数据库初步搜索出两类文献有70篇和30篇,根据标题和摘要、关键词等内容筛选出相关性高的两类文献有13篇和11篇。

(一)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企业)绩效关系研究

什维尔采克(Swierczek)[10]阐述了供应链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其整合范围在获取和维持关系竞争优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供应链弹性与整合范围之间的权衡关系。其实证研究发现,一些决定因素有助于关系绩效,却不利于弹性水平,其他因素对关系性能有负面影响,但可能支持供应链保持弹性。弹性供应链的设计和规划是一个重大挑战,为此,贾多苏(Cardoso)等[11]考虑了包括网络设计、集中化和运营等11个弹性特征指标,用于评估在需求不确定性下运作的复杂供应链绩效。在此情境下,鲁伊斯(Ruiz-Benítez)等[12]进一步研究了精益供应链和弹性供应链二者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实践中精益供应链比弹性供应链能带来更好的绩效改进,原因在于弹性供应链实践不像精益供应链实践对所有供应链绩效指标产生影响。

刘穹林(Liu C L)等[13]、冈内斯(Gunessee S)等[14]从具体产业角度研究供应链弹性与企业绩效关系,他们分别以台湾班轮航运业和个人电脑(PC)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供应链弹性与企业绩效之关系。所不同的是,前者在模型中提出了风险管理文化、敏捷性、集成和供应链再造工程的供应链弹性的理论构建,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测试。结果表明,风险管理文化对敏捷性、集成和供应链再造工程有直接显著的影响,而敏捷性、集成和供应链再造工程对企业绩效又产生影响。因此,管理者应关注风险管理绩效的作用,实现供应链弹性的绩效价值。而后者突出的是自然灾害(Natural Disasters,NDs)冲击下,PC供应链中企业绩效变化,通过终端装配商和供应商的库存变化,研究了交付和采购(供应链的灵活性和敏捷性)的调节作用。并且,NDs作为一种灾难性的事件,与其他干扰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难以预测且影响显著。由于NDs对企业及供应链的影响知之甚少,因此应该对NDs进行清晰的建模,并对供应链脆弱性进行实证研究。

从某一方法的应用来研究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绩效关系的有拉杰什(Rajesh)[15]和迪克西(Dixit)等[16]。前者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用于预测弹性绩效的周期性指标。后者以“未满足需求的百分比”和“灾后运输总成本”两种绩效指标为目标函数,通过多目标随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展开量化分析,解决了供应链网络对上述两项重要绩效指标重视不足问题。管理者可以通过丰富的帕累托边界来评估目标函数,并结合预测精度的置信度,做出明智的选择。

从动态能力视角来研究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企业)绩效关系的文献有顾敏浩(Gu M H)等[17]和阿勒泰(Altay)等[18]。前者定义了供应链弹性,将其分为三个维度,即供应商弹性、内部弹性和客户弹性,并从动态能力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供应链弹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弹性三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171家中国大陆企业的结构方程建模,检验了这些关系。结果表明,内部弹性正向影响供应商和客户的弹性。内部弹性和客户弹性通过运营绩效间接改善财务绩效。虽然供应商弹性对经营绩效没有直接影响,但它直接提高了财务绩效。后者探讨了在组织文化的调节作用下,供应链敏捷性和供应链弹性对绩效的影响。基于动态能力试图对人道主义供应链的不同阶段(灾前和灾后阶段)的理论模型进行了概念化,并使用335份来自印度组织的问卷、基于偏最小二乘法(PLS)检验提出的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敏捷性和供应链弹性是供应链的两个重要动态能力,对供应链的灾前性能有显著影响。控制方向对连接供应链敏捷性和灾前绩效的路径没有显著影响。然而,控制方向对连接供应链弹性和灾前绩效的路径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同样,供应链弹性对灾后绩效有显著影响,而供应链敏捷性对灾后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而柔性取向对供应链敏捷性/供应链弹性和灾后绩效路径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这些发现有助于理解供应链敏捷性/供应链弹性在不同情境下对供应链绩效的差异影响。

另外围绕供应链弹性,李勋(Li X)等[19]从实证角度检验了供应链弹性维度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意大利学者多纳多尼(Donadoni)等[20]将产品复杂性、破坏性和性能联系起来,研究供应链弹性的调节作用。刘穹林(Liu C L)等[21]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3PLs)的角度研究不同类型的集成、供应链弹性与服务绩效之间关系。卡拉(Karla)等[22]系统综述了非财务关键绩效指标对供应链弹性的影响。

(二)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可持续性关系的研究

从2012年至2019年,学者对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可持续性关系的研究遵循着先定性后定量的研究过程,内容包括构念剖析、网络设计和实证检验或仿真模拟。

在定性方面,马林德雷托斯(Malindretos)等[23]重新探讨与弹性相关的整体再造战略问题,认为提高集体能力有助于克服脆弱性风险,增强业务的可持续性。通过重新设计和建立管理流程可增强企业稳定性,有效应对日益增加的脆弱性和危机,以确保可持续发展。拉杰什(Rajesh)[24]通过对制造网络的多个案例分析,解释了如何在供应网络中协调可持续发展和弹性的目标。其中的案例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从模型案例中找到相关案例的类比,从而匹配和审查他们的供应网络,在供应网络中定位分区线,并在其两侧分配战略目标,为可持续性发展和弹性导向网络的分类提供了新的视角。

在定量研究方面,如安德鲁·托马斯(Andrew Thomas)等[25]通过72家制造企业的销售和制造成本的业务数据分析表明,在本质上更具可持续性和弹性的公司,能更好地参与弹性和可持续性模型的开发和应用。萨穆迪·佩雷拉(Samudi Perera)等[26]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敏捷性和弹性如何影响澳大利亚制造业供应链的环境、社会和经济可持续性,结果表明,虽然供应链灵活性对可持续性没有任何影响,但弹性对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都有积极影响,但对经济可持续性没有影响。

在研究方法方面,贝纳姆·法希姆尼亚(Behnam Fahimnia)等[27]旨在探讨供应链设计层面的可持续性与弹性的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可持续性绩效评分方法和随机模糊目标规划方法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用于动态可持续性权衡分析和设计弹性及可持续性供应链;阿米恩·贾巴尔扎德(Armin Jabbarzadeh)等[28]提出一种混合的方法来设计一个可持续的供应网络,研究了面对随机中断时表现出来的弹性;拉美赞卡尼(Ramezankhani)等[29]提出了一种新的动态网络数据包络分析框架,从可持续性和弹性两方面对供应链的绩效进行动态评估,该模型还结合了质量功能展开(QFD)、决策试验与评价实验室(DEMATEL)的混合方法,系统地选择最优的可持续性和弹性因子,将其应用于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中,并应用于汽车制造业,验证了其有效性;德米特里·伊万诺夫(Dmitry Ivanov)等[30]将现有文献扩展到供应链调度和弹性分析,将最优计划恢复策略与供应链弹性集成,提出了一个考虑供应链中恢复行动协调的调度模型,利用可实现集的概念提出了弹性指数,基于调度控制模型的结果和区间给出的连续时间参数的极小极大后悔方法,来估计中断对实现供应链计划绩效的影响。

另外,还有基于仿真的方法确定哪些可持续因素减轻了供应链中的连锁反应,以及哪些可持续因素增强了这种影响[31]。有学者将精益和弹性实践应用于供应链,以评估其对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的影响[32]。此外,侯赛尼(Hosseini)等[33]对近年来有关供应链弹性定量建模的文献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综述,将其与弹性能力的原始概念进行比较,认为供应链弹性表现为网络能够承受、适应和从中断中恢复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性能。

再以“供应链弹性”或“弹性供应链”为主题(关键词)在中国知网(CNKI)网络版进行高级检索,期刊来源选择“核心”“CSSCI”和“CSCD”,检索获得30篇文献,根据标题和摘要、关键词等内容研读发现,没有与绩效或可持续性相关的研究。

文献分析与整理发现,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绩效的影响以及供应链可持续性对供应链绩效影响研究均有较多成果。但就供应链管理领域而言,弹性与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充分体现出来。为此,针对这一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并进行实证检验,以期对供应链企业提高供应链可持续性和供应链弹性以及提升供应链绩效等方面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二、理论模型与假设

基于现有的研究,提出如下假设:供应链弹性是实现供应链可持续性的重要条件,对提升供应链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绩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供应链可持续性有助于提高供应链绩效水平。

图1为描述相关变量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在模型中,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绩效的关系较为密切,供应链可持续性包括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经济可持续性三个维度[32]。假设供应链弹性不断提高,会增强供应链可持续性和提升供应链绩效,即供应链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绩效与供应链弹性呈现明显的正向关系。

(一)供应链可持续性与供应链弹性明显正相关

当前,供应链环境日益复杂,由此产生了较多的不确定性,这些干扰或风险对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带来负面影响。为应对扰动情况发生,有些国家或非政府组织建立了应急机构[34],以应对突发事件,但如何构建具备可持续性的供应链成为关键。在已有的研究中,福克(Folk)等[35]和马凯(Marchese)等[36]认为,弹性可以增强动荡环境中的可持续性。在供应链管理问题中,提高供应链弹性有利于提升供应链的抗风险能力,促进供应链持续运营。此外,由于环境的改变,可供利用的资源日益减少,供应链运营成本日益增加,需要利用新技术推动不同产业供应链的发展,进而从资源拉动向技术推动转变。在此过程中,人的作用更加突显,因而人本思想也会对供应链运营产生一定的影响,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也是供应链企业亟需考虑的问题。为了增强供应链可持续性,供应链弹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供应链弹性对社会可持续性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H2:供应链弹性对环境可持续性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H3:供应链弹性对经济可持续性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二)供应链绩效与供应链可持续性明显正相关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企业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同时,产业结构的调整使资源密集型主导逐步向技术密集型主导转变,以弥补对经济、环境和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因此,仅追求经济效益已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埃尔金顿(Elkington)[37]认为,企业应当履行经济、环境和社会责任。班萨吉(Bansaljee)[38]也同样认为,企业可持续性是通过不断地整合经济、环境和社会系统,进而创造较为有弹性的组织。因此,在可持续性环境的背景下,在确保经济目标的同时,兼顾环境和社会目标,更有利于有效管理供应链产品或服务,满足供应链中相关利益群体的要求,增强供应链竞争力和弹性。因此,提出假设如下:

H4:社会可持续性对供应链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H5:环境可持续性对供应链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H6:经济可持续性对供应链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三)供应链绩效与供应链弹性明显正相关

供应链弹性是指供应链的适应能力,面对事件扰动时可降低冲击的破坏性,通过保持对供应链结构和功能的管理来控制干扰的扩散,同时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重新恢复正常运营的状态[39]。供应链弹性所具备的要素应包含对扰动的适应能力和对风险的管理能力。在扰动事件发生时,供应链企业可以随扰动事件灵活做出调整,进而达到原有或更好的绩效水平。

图1 研究概念模型

在供应链企业中,部分企业由于成本较高,为追求较高的利润份额,会寻找降低企业成本的解决方案,这可能导致供应链出现脆弱性的因素,增加供应链风险。已有研究表明,弹性有利于提升供应链的协同程度,提高供应链质量和准时交货率,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提升客户服务水平[40]。此外,有研究显示,企业内部弹性和客户弹性通过运营绩效间接改善了企业财务业绩[17]。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7: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绩效有直接的正向作用。

(四)供应链可持续的多重中介作用

将供应链弹性管理范围进行分解可以发现,供应链弹性管理并非虚拟状态,而是包括供应链实体状态、财务实力、人力资源、动态能力和供应链绩效等多方面内容。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最终目标,供应链也是如此,供应链必须考虑整体的利益最大化。当风险发生时,会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使之难以达到原有的绩效水平。弹性管理作为供应链管理中整体策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减少潜在风险,缓解日益增加的脆弱性,增强商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23]。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8:经济可持续性在供应链弹性和供应链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企业是供应链的节点,员工是企业的主体,重视员工的创新作用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绩效水平,最终会提升供应链的运营效果。当供应链上的每一个企业都能协调统一,以供应链整体目标为导向,便可实现供应链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充分发挥企业员工在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的作用十分重要,有利于增强供应链企业识别和控制风险的能力,提高供应链企业的创新发展能力,树立客户意识,增强“人本理念”,提升供应链绩效在社会管理中的可持续性。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9:社会可持续性在供应链弹性和供应链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强化环境监管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势[41]。但对供应链而言,最大的风险不在于监管,而是供应链环境风险的变化带来的供应链企业转型中的成本问题。如何降低成本,提升供应链绩效水平,迈向环保、节能、低碳的发展之路是供应链企业应当思考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供应链企业实现持续运营、提高供应链绩效水平的必要条件是弹性地选择供应链的合作伙伴,重视供应链伙伴的绿色环保表现,从而转变供应链企业传统的经营模式,推进供应链企业的绿色发展,提升供应链绩效在环境中的可持续性。因此,提出如下假设:

H10:环境可持续性在供应链弹性和供应链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问卷的信效度是问卷调研的基础。本文通过委托调研的方式调研,涉及问卷星、问卷网等调研平台,调研时间是2018年3月15日至2018年3月31日,共获取有效问卷200份,主要涉及快消品、餐饮等不同行业(具体信息参见表1)。

表1 调研行业及各行业企业数量

(二)变量设计

本研究使用的变量均参考了已有的文献,使用李克特七点计分的方式进行测量(变量信息参见表2),主要涉及供应链弹性、供应链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绩效三方面的变量。其中,供应链弹性包括灵活性、供应链风险管理和供应链的恢复能力;供应链可持续性主要包括经济的可持续、社会的可持续和环境的可持续。变量取值从1至7分别表示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的程度。

表2 变量设计

四、实证研究分析及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如表3所示,各变量的平均值大多都在5~5.5之间,反映变量的整体水平较高;各变量的标准差处于1.5~1.7之间,说明数据的集中度较好,数据质量较理想。

表3 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二)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运用SPSS23数据分析软件,对题项内容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可靠性检验,即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显示KMO值为0.941,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近似卡方数值为6 001.158,显著性水平为0,且小于0.05,说明选择要素适合做因子分析。其他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方程最大化旋转,按照特征数值为1提取因子,取因子标准为0.5以上。经计算,经济可持续能力题项(ESC01)、社会可持续能力题项(SSC03)未达成条件,且因子旋转结果中,社会可持续能力题项(SSC01)与其他组相混合,因此将其删除后剩余题项共计28项。

表4 测度量表检验

根据信度检验,本研究剩余维度中供应链可持续性的克隆巴赫系数为0.922,KMO值为0.878,旋转后整体相关度在0.6~0.0.75之间,因子载荷在0.6~0.89之间,AVE为0.585,组合信度为0.944,符合相关检验标准[46]。依据效度检验,所有测度题项均大于0.6,说明变量可信,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平均方差萃取量(AVE)在标准阈值为0.5左右,说明观测变量符合测度变量的要求[47]。区别效度如表5所示,除经济可持续性的相关系数大于AVE的平方根外,其他变量数值均符合检验条件,说明潜变量间区分度相对理想[48]。

(三)数据正态性分析

利用AMOS23.0版本估计模型,默认的算法是最大似然估计法(ML),前提是调查数据符合正态分布即高斯分布特征。因此对调查数据进行正态检验(参见表6),判断依据为观测变量的偏度绝对值应在0.586~1.64之间,且不超标准数值2.58;峰度绝对值在0.179~4.417之间,小于标准数值10,可判断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特征[49]。

如表6所示,供应链弹性变量(ASCR01、ASCR03、SCRMC1、SCRMC4、ABS1)、供应链可持续性变量(ESC02、SSC02、GSC02、GSC04)和供应链绩效变量(SCP01、SCP02、SCP03、SCP04)修正前的偏度和峰度均不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因此对上述变量进行正态修正,以便达到模型拟合的要求。对数据进行正态性修正的方法很多[50],本文依据调研数据特征采用取对数的方式对不符合数据进行修正。

(四)模型验证性因子分析

1.测量模型检验

在检测模型适配度指标时,应考虑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违反估计的现象。因此,确定模型适配度前,应对估计现象的正确性进行检验。依据海尔(Hair)等[51]给出的建议,应考察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估计模型中有无负的误差方差存在;另一方面,标准化参数系数是否大于1。经计算,模型中误差方差数值在0.005~1.5之间,且无负值;标准化后参数系数在0.066~0.914之间,且未超过1。整体说明初步设定模型并未出现误估计,可对初步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

表5 构面的区别效度

表6 正态分布检验及其修正

对初步模型检验后可知(参见表7),χ2/df=3.358(χ2=1151.286,df=343,GFI=0.697,RMSEA=0.109,SRMR=0,AGFI=0.642,NFI=0.8,CFI=0.850,IFI=0.851,说明测度模型适配度较低,需对模型进行调整。本文通过AMOS23.0提供的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ices,MI)并结合相关文献支持按照一次修正一组参数的要求,对模型进行逐一修正,并得出最终的关系模型。

从表7中可以看出,初步估计的模型卡方与自由度的比值大于3,这是因为受到数据量的限制,数据量越大,卡方数值越大。因此,参考吴明隆[52]的意见,该数值可宽松到小于5的范围内。修正后的各类拟合参数除AGFI数值距离理想参数差距较大外,均在理想数值附近。原因在于收集数据与模型匹配程度仍有差距,导致部分指标拟合程度不佳,但就整体模型而言,标准化后的路径参数整体反映出概念模型中的变量关系,总体可满足分析要求。

2.结构关系模型验证分析

依据AMOS对修正模型的计算所得,图2显示出标准化后路径系数。

其中,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有显著的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86、0.63、0.91,说明提升供应链弹性有助于供应链可持续性的实现。

概念模型设定的假设关系中H4、H5作用相对较小,但仍在P<0.05水平上显著,表明存在正向关系,即供应链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对供应链绩效有正向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3、0.12,而经济的可持续性对供应链绩效影响较大,路径系数为0.40。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绩效的直接影响不显著。

(五)中介效应的验证分析

为了确定供应链可持续性的中介效应,依据普里彻(Preacher)等[53]和海耶斯(Hayes)[54]的研究所提出的Bootstrap法,应用SPSS中PROCESS对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其中,使用Bootstrap方法对样本重复抽样5 000次,置信检验水平95%,所得出结果如表8所示。检验数据表明,整体供应链可持续置信区间为(0.588,0.859),未包含0,说明供应链可持续性是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绩效的中介变量,存在70.9%的中介效应。从可持续的不同方面看,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处于完全中介,分别存在79%和72.2%的中介效应,环境的可持续性对供应链弹性与供应链绩效存在部分中介的作用。综上说明假设H8至H10成立。

五、研究结论与管理启示

供应链弹性的研究始于2001年谢菲(Sheffi)教授[55],供应链可持续的研究则源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供应链领域的应用。本文基于企业的调查数据,对供应链弹性、供应链可持续性和供应链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究,实证结果表明:

供应链弹性对社会可持续性确有明显的正向作用(H1成立),对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也有明显的正向作用(H2、H3成立);供应链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对供应链绩效有明显的正向作用(H4、H5、H6成立),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绩效没有直接正向影响作用(H7不成立),供应链弹性经由供应链可持续(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环境可持续性)间接影响供应链绩效(H8、H9、H10成立)。

表7 模型拟合度检验

图2 修正后标准化估计

表8 供应链可持续性中介效应检验

从模型的总体效应来看,供应链弹性对社会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性的直接效应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86、0.63、0.91,说明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可持续性起着直接促进作用,是可持续运营的基础。

这些发现,与安德鲁·托马斯(Andrew Thomas)等[25]、佩雷拉(Perera)等[26]两篇文献观点基本一致,即弹性对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都有积极影响,但在弹性对经济可持续性影响观点上不一致。产生分歧的原因有二:一是概念上有出入,文献中界定的是企业的弹性,本文从供应链角度界定的是供应链弹性,尽管二者极为相似,且供应链弹性须以企业弹性的载体呈现,但视角和评价的指标有些差异。企业弹性立足于企业角度应对风险,设立弹性指标;而供应链弹性,除了考量企业层面的因素,还考虑上下游供应链整体的情况来设立指标。二是考虑的重点不同。企业弹性侧重于平衡企业自身打造的弹性成本和收益,所以影响会不显著;而供应链弹性侧重于考量供应链中断风险和供应链整体效益。

此外,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绩效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但间接效应数值为0.637,说明在供应链可持续性的中介作用下对供应链绩效产生较强的间接作用。这一发现与乔杜里等[43]观点不同,多数文献都认为供应链弹性对供应链绩效有较大的影响作用,有些文献还分析了供应链弹性的调节作用[20],但鲜见有可续性在弹性和绩效间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本文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供应链弹性影响供应链绩效的机制:供应链的经济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起着完全中介作用,而环境可持续性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以上结论,在管理实践中有以下两点启示:

一是从理论和实证上说明提升供应链弹性的重要性。从供应链实践角度看,为使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提升供应链绩效,相应的主管部门应具备应对中断风险的意识,根植风险文化于供应链网络组织中,多维度提升供应链弹性,为提升供应链绩效做好充分的准备。从企业角度看,企业间的竞争上升为供应链间的竞争已成为商界的共识,每一个企业都处于供应链上的一个节点环节,根植企业的风险文化基因,持续增强企业弹性,是有效融入供应链竞争的有效策略。

二是发现了供应链可持续性在供应链弹性影响供应链绩效中的中介机制,有助于缓解企业打造和提升弹性的困惑。从企业角度看,打造和提升弹性是要付出成本的,弹性提出的源起是应对发生频率低但破坏性极大的中断事件,很多企业认为事件发生概率低,成本支出不值得,而且不发生的话,还节省了成本支出。可事实上,可持续的中介作用告诉我们,不论是否发生低频高损失的中断事件,供应链弹性都会通过可持续性影响绩效。因此,认清这一机制后,企业应将弹性的塑造和提升上升到战略层面加以重视,落实到日常管理中付诸实践,以实现企业的持续经营。

六、研究不足与展望

本文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未对不同行业的供应链弹性、可持续性、绩效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虽存在适用性,但针对性有欠缺;研究有效样本200份,主要分布在快消品、餐饮等行业,分布过于集中,未能保证各行业供应链比例的均衡;供应链绩效指标选取的角度较单一。

在后续的研究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针对特定的行业供应链进行供应链弹性、可持续性和绩效的关系研究,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在进一步提升有效样本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样本分布的比例进行把控,均衡样本数量和覆盖面,以提高分析结论的稳健性;进一步考察供应链管理实践,结合企业实际和行业特点,基于供应链视角进一步完善指标体系的构成。

注释:

①平均被引次数为681.2次((660+615+194+1 653+284)/5=681.2次)。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弹性供应链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解锁西贝供应链的成功密码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世界地球日5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世界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弹性夹箍折弯模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