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语
2019-12-14王威威
王威威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思想空前繁荣的时期,学界关于诸子思想的研究已取得了极其丰富的成果,达成了诸多共识,也存在很多争议。当今的研究者尤其重视对学界共识的重新考察,重视利用新的研究方法或选取新的角度对文献进行新的解读,重视利用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相互印证提出新观点或为疑难问题提供新的解答。这些研究为我们展现出先秦诸子思想的新面向,也更新了我们对早期中国思想世界的认识。2018年5月12日至13日,“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北电力大学召开,与会学者关于先秦诸子的研究成果亦呈现出以上特点,现从中选出6篇刊出。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竹书《论语》中有《知道》篇,被专家鉴定为失传的《齐论》。庞光华、周飚、吴珺的《海昏侯墓本〈论语〉“昜昜”考》一文提出《知道》中的“昜昜”当读为“荡荡”,为广远平坦之义,传世本《礼记·乡饮酒义》中的“王道易易”应为“王道昜昜”之讹误。
袁青的《上博竹书〈景公疟〉再探》探讨了上博竹书《景公疟》与《晏子春秋》的关系、《景公疟》的思想特色及其所反映的齐楚关系。他认为《景公疟》杂糅了《景公病》《景公有疾》《景公信用谗佞》等章内容,可能是后人为合《汉志》之数而进行的拆分。《景公疟》虽否定祭祀可以求福,但承认君主不行德政会遭受天的惩罚,呈现出朴素的天人感应色彩。此外,《景公疟》用楚文字抄写而成,反映了齐楚文化的密切交流。
《论语》记载了“孔子厄于陈蔡”“陈蔡绝粮”这一事件,杨杰的《“陈蔡绝粮”的叙事演绎与主题分类》一文梳理出《论语》后“陈蔡绝粮”被演绎出的不同版本,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构造或叙事类型,进而归纳出“扭转”“扩充”“超越”“综合”等构造或解释哲学故事的方法,提出原始事件与构造叙事之间的解释开放性是中国古代哲学故事类文献的主要特征。
礼治与法治常被看作对立的治国方式,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则被看作是由礼治变为法治。李锐的《隆礼重法与秦汉的国家治理初探》一文对礼法关系进行了追根溯源的考察,提出礼治与法治原本关系密切,后世以“变法”为“变礼为法”源于刑律的公布与大量岀现。商鞅将刑罚变为军律,以军律统治国家,使得传统意义上的仁义道德失去了实践基础,礼法从此分途,商鞅的改革也就被看作了“变礼为法”。
韩非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思想中法、术、势之地位和相互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杜保瑞的《论〈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内在理路及其与儒道的关系》一文逐一解析了《韩非子》各篇的思想主旨,在此基础上提出韩非思想以“势”为先,严格行“法”是国君拥有权势的关键,而“术”是避免君权被瓜分的“守势之术”。此外,他认为儒法有正面冲突,但可融通,老子与法家性格不同,但亦可相融。
“游”是《庄子》中的独特概念,高恒忠的《〈庄子〉的游与诗化人生》一文由马斯洛的“心理的超越”和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引出关于《庄子》之“游”与诗化人生的讨论。他认为“游”即是对空间、时间、义利、心灵、生死的超越,在这一过程中摆脱物累、心累及时空的束缚,达致物我两忘、天人一体的自由之境。《庄子》的“游”就是由世俗空间进入诗意空间、由现实人生走向诗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