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及对策研究*

2019-12-14崔付荣

法制博览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诚信道德大学生

崔付荣

周口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一、网络诚信相关理论概述

诚信,顾名思义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的要求,诚实就是真诚实在、感情真挚、不虚假、不欺骗他人;守信就是要遵守信用、说到做到、言行一致。网络诚信是指“人们在网上进行的一切活动要做到诚实守信,言行一致,不欺骗他人。它是现实社会中的诚信在网络社会中的延伸。”[1]大学生网络诚信与传统意义上的诚信相比,具有方法隐蔽、技术高超、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特征。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讲到:“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2]同时,习近平总书记于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3]

可见,研究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问题,不仅是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环境的需要,更是提高大学生道德水平、实现立德树人和创新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目标的需要,大学生网络诚信建设是当前我国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现状

大学生作为网民数量中的主力军,虽然总体上拥有比其他网民较高的道德水平,但在遵守网络诚信道德水准方面,越来越暴露出一些突出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生活方面

很多大学生一遇到写论文、写作业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选择从知网、百度等网站里面搜集相关文章进行抄袭、拼凑,不愿意花费时间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去写高质量的的文章,这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学术造假现象。还有一些学生在网络上买卖四六级试卷答案、考研答案、寻找枪手替考、替写论文或替上课等,浑然不知这些行为不但严重败坏了高校的学习风气,而且有的也触犯了法律的底线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二)网络消费方面

一方面由于淘宝、京东、天猫、微商等网购的流行和便利条件,另一方面由于网络贷款的日益繁多,加上大学生自身的攀比心理和购买欲望,一些人开始热衷于在网上申请贷款来购买奢侈品、高消费品,而一些贷款平台利用大学生的心理弱点,推出了很多带有陷阱的分期还款方案,导致大学生在高额的本息金面前无力还款,丧失信用。例如前几年就有一些大学生为了购买苹果手机申请网贷,最后在高额的利息面前因无力偿还而导致自杀,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另外,还有少数大学生在网购时给出虚假好评或者参与网上刷单活动以赚取商家承诺的不当利益,这种不守诚信的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市场秩序,影响了淘宝、天猫等的口碑和信誉,也影响了社会风气和大学生自身的道德形象。

(三)求职就业方面

一些大学生为了寻找一份理想的工作,他们在网络求职时会编造虚假的个人简历来夸大、美化自己,以提高自身竞争实力。但是这些虚假信息是经不起推敲验证的,在用人单位的层层面试环节和敏锐的面试官面前,简历中的虚假编造信息一步步都会暴露出来,反而给用人单位留下不守信用、道德水平低下的不好印象,也降低了大学生和高校的社会形象。

三、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的原因

(一)高校对网络诚信教育的缺失

首先,很多高校对大学生的培养教育依然停留在重知识、轻德育的阶段,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包括诚信道德不够重视,缺乏应有的教育。一方面高校教师自身普遍不重视诚信道德问题,不能够做到以身作则,破坏了诚信的氛围,自然会不利于对大学生实施诚信教育;另一方面,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业务不熟练,对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与网络诚信相关的法律和道德知之甚少,也不利于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

其次,高校鲜少见有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专题活动,而且教师对大学生开展含有诚信内容的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过于守旧,难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教学效果不理想,很难对提高大学生网络诚信意识起到真正的作用。有些大学生带着侥幸心理,利用网络的隐蔽性特征,作出一些违反诚信道德的事情,这些事件背后,反映了高校教师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缺失。

(二)政府对网络诚信问题不够重视,而且相关的防范机制和惩罚措施滞后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诚信领域的道德水准不断下滑,一些劣质假冒商品、盗版产品、偷税漏税、拖欠银行贷款、造假卖假行为等社会失信现象大量存在,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却对此不够重视,也没有建立严格的防范措施和进行有力的惩罚打击,这无形中纵容了失信行为的蔓延。在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下,大学生的诚信价值观受到熏染和扭曲,开始漠视诚信的美德,在网络行为中恶意欺诈、拖欠网贷等,长此以往,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网络监控技术滞后

在网络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对网络的参与度越来越高,但相应地对大学生的网络监控技术却比较滞后,甚至存在一些漏洞,导致一些大学生不道德、甚至违法的网络失信行为时有发生。我们都知道“360安全卫士”、“防火墙”等这样的网络软件可以帮助用户拦截和查杀有害信息和网站,从而保护用户的电脑安全、财产安全和资料信息安全,而网络上大肆泛滥的不道德的失信行为和一些不健康的网站、网页却没有类似的软件来进行拦截、查杀和屏蔽,所以未来需要有先进的网络技术来监控管理网络行为,才能让网络失信问题防患于未然。

四、解决大学生网络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应当增强网络诚信教育的责任与意识

首先,高校可以以“网络诚信教育”为主题,对思政课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通过培训首先让思政课教师系统掌握如何正确使用网络、与网络相关的法律和道德尤其是与网络诚信相关的法律和道德知识,只有提高了教师的网络诚信意识和网络运用技术水平,才能进一步地为提高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做好准备。

其次,高校应该定期对大学生开展各种网络诚信教育活动。教师应该大胆拓展行之有效的新型教育方式,例如以网络诚信为主题的讲座、征文大赛、辩论赛、表演节目等活动,通过校园网站、校园广播、校园报纸等定期制作弘扬网络诚信精神的栏目等活动,来宣传引导大学生增强网络诚信意识,教育学生要像爱护自然环境一样去爱护网络环境,只有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在网络世界中诚信自律,我们才能共筑一个清朗美好的网络世界。

最后,高校应该出台详细的诚信管理办法来监督和治理大学生的诚信问题。例如,为每一位大学生设立诚信档案,把大学生的道德水平问题尤其是诚信问题纳入到档案袋中去,根据大学生诚信水平的发展情况,学校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褒贬奖惩,并作为学生在校期间评优评先的参考标准和未来大学生求职、升迁的参考,这样将会大大刺激大学生诚信道德水平的提高,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二)政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诚信环境

只有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才能使诚信这个道德要求被绝大多数大学生自然而然的接受,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担当重任,对整个社会加强监管,营造良好的网络诚信环境。

首先,各级政府要狠抓网络诚信具体措施的落实和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为了治理网络谣言、网络欺诈等乱象,党中央先后开展了“净网”、“剑网”、“清源”、“护苗”等系列专项治理行动,并开启了“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全国网络诚信宣传日”、““中国好网民工程”等一系列主题活动,[4]效果显著。各级地方政府可以效仿中央网信办的这种做法,每年定期举办有关网络诚信方面的各项宣传活动,通过活动唱响诚信主题,发布典型案例传播诚信正能量,发行网络诚信公益宣传片,要求网民签署诚信自律承诺书等,营造浓厚的诚信氛围,培育诚信自律的中国好网民,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多地发挥积极作用、造福于民。[5]

其次,政府宣传部门应当对全体网民加强关于诚信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例如可以通过微信群发、腾讯QQ群发、手机短信群发、开通专门的诚信案例教育网站和栏目,对全体社会进行普遍的诚信教育,宣传诚信对人的成长、成功的重要性,介绍哪些行为是守诚信的榜样、哪些行为是不诚信的表现,从而引导整个社会都增强诚信意识,并牢记诚信道德的行为准则。

再次,通过新媒体等舆论的力量来加强监管,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政府应当给予诚信者物质和精神鼓励,发挥榜样的力量,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也把一些严重的失信行为公布于众,运用移动互联网手段将失信名单推送到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及时更新,要求各地移动、联通等通信公司、360集团开通失信电话彩铃、失信电话标记,将情节和后果严重的失信情况向其亲戚、朋友、同学等有通讯联系的特定群体公开,对失信者施加强大的心理压力,要求失信者进行经济赔偿或施以罚款、承担法律责任等。凡是在网络上作出的失信行为都要相应受到道德的谴责或者法律的制裁,以此来震慑大学生网络失信行为,强化大学生的网络诚信意识。

(三)研发新技术新软件,提高网络监控和治理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依法加强网络社会管理,加强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清朗起来。”[6]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7]因此,解决大学生网络失信问题要依靠技术,通过高水平的网络技术,来防范和杜绝大学生的网络失信行为。

首先,要不断创新,研发出新型软件作为维护网络空间社会秩序的工具,以此督促人们遵守网络道德准则。例如,开发各种网络监控软件和过滤软件,对网民访问过的网址、在网页上的留言和留下的其他痕迹进行识别、检测,要及时查杀、拦截和过滤有害信息及不良网站,有效堵塞虚假信息的传播,净化网络空间。

其次,通过研发新技术软件来推行上网准入制度。我国在对使用手机号码实名制普遍落实之后,对垃圾短信、骚扰电话、手机犯罪等不良现象的整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那么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管理同样可以效仿此做法,即实施上网行为实名制准则。未来通过研发新技术软件来推行上网准入制度,要求所有大学生上网准入必须和本人的身份证号码及学号、学习院校进行捆绑,并结合人脸识别和数据备份,对所有大学生的上网操作,包括访问网址、访问留言等进行详细备份,以保证出现网络失信、网络违法行为后能够有迹可查、彻查到人。

最后,新技术软件中应当蕴含有配套的惩罚性和管理性技术手段来治理网络失信行为。软件中应当植入有关失信认定标准、失信信息公布、失信惩戒措施、禁止或暂停上网的情况、删除失信的标准等各个环节的明确规定;软件中设立“失信查询”栏目,为社会公众提供开放式失信名单网络查询平台;对网络失信行为彻查到人后,根据失信的情节轻重、危害后果等情况,把失信者拉入上网准入黑名单,限制其一定时间的上网行为,以此来敦促大学生增强网络诚信意识并约束自己的网络行为。

猜你喜欢

诚信道德大学生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大学生之歌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