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善传播
2019-12-13何桂玉
何桂玉
摘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支撑与引领,弘扬凡人善举,引领崇德向善,营造和谐社会氛围,是媒体的重要使命之一。文章以南通“莫文隋”现象报道为例,启示媒体在致力于时代宏大叙事的同时,要乐于为凡人立传,善于用草根故事标注时代价值,追求暖新闻的示范效应、恒久效应,为社会注入温暖、善良和正义的力量。
关键词:暖新闻 凡人善举 价值传播
当前,社会舆论环境日趋复杂,在文化多元、利益多元、社会思潮多元、价值取向多元的形势背景下,社会负面新闻频出,网络空间戾气弥漫。地方媒体积极主动,顺势而为,把发现、宣传凡人善举、平民英雄、草根“民星”作为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应有的政治自觉和责任担当。从24年前报道“莫文隋”起,多年来南通地方媒体坚持把笔触、话筒和镜头对准身边普通百姓的凡人善举,为社会注入温暖、善良和正义的力量。“莫文隋”从个体到群体进而成为一种城市现象,给我们以诸多的启示。
暖新闻:善作善成 恒常恒久
2019年7月12日,一位南通老人的离世引发社会各界追思,《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级媒体也先后推出重磅报道。他就是生前“但行好事,莫问是谁”,身后“不发讣告,不留骨灰”的南通大学退休教师汤淳渊。
1995年3月,就读于原南通工学院的石洪英因寡母去世,失去了唯一的生活依靠。每月收入也只有900元的汤淳渊得知此事后,给她汇了100元,汇款单附言“生活补助费”,地址为南通市“工农路555号”,署名“莫文隋”。从此,“莫文隋”每月都要给石洪英寄去100元钱。这年秋天,学校学工处也收到一笔1000元的汇款,汇款人又是“莫文隋”,附言里说从苏北贫困生中选取一人,“每月发给100元,作为生活补贴”。这位好人心是谁?石洪英和学校几次寻访未果后方才明白:“555”号其实就是“无无无”号,“莫文隋”则是“莫问谁”的谐音。南通地方媒体以高度的新闻敏感,发现了“莫文隋”身上所蕴藏的时代价值,发起了全城寻找“莫文隋”的活动。广播电台记者经过29天的追踪寻找,通过笔迹辨认、比对,初步确认“莫文隋”就是汤淳渊,并来到他的家里要求采访。在确凿“证据”面前,汤淳渊要求记者以职业道德向他保证,在报道中不透露他的姓名和真实身份,参与报道的记者遵守了承诺。多年来,汤淳渊坚持不在媒体面前露面,直到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奥运圣火在南通传递,汤淳渊所在的学校才公开将他跟“莫文隋”联系在一起。
一个人点亮一座城,暖新闻的效应是巨大的,“魏群”(为群)、“吴铭”(无名)、“任友琴”(人有情)等一大批“莫文隋”式好人不断涌现。据南通市慈善会、社会福利院和希望工程办公室不完全统计,从1995年寻找“莫文隋”开始,在不到三年的时间内,就收到各界群众捐款近百万元,其中不留名的就有一百多笔。在媒体的推动下,南通市于1997年3月5日把“学雷锋日”确定为“学莫文隋日”。以凡人善舉彰显博大情怀,以情感触发价值思考。由此发端,南通广电媒体先后开设了《百姓故事》《身边的感动》等专栏,定期举办最美人物、感动南通人物评选活动,聚焦人间美好,凝聚温暖力量,形成价值认同,实现恒久效应。久久为功,如今“莫文隋”现象已成为南通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由“莫文隋”引发的南通市江海志愿者已由最初的34人发展到150万人,全市登记在册的志愿服务组织近5000个,志愿项目超10万个。“裸捐”百万元的九旬老党员宋英、“磨刀老人”吴锦泉、“修车老人”胡汉生、“江海神探”顾瑛、“排雷英雄”尤建华、“救人英雄”周江疆、“支教玫瑰”赵小亭、34年来忠实履行对牺牲战友的承诺照料烈士双亲的如东老兵……这样的人,这样的群体,鲜活、光亮、朴实而又伟大,经由广电的声屏、报纸的版面,走进千家万户,走出南通,走向全国,形成了“以典型示范普及核心价值观,以群体效应提升城市文明度”的时代好人南通现象。
以普通百姓为主角的暖新闻,托起了正气的力量,凝聚了向善的方向。主流媒体在致力于时代宏大叙事的同时,也要乐于为凡人立传,善于用草根故事标注时代价值。特别是在全媒体背景下,必须保持头脑清醒,莫以善小而不为,更不能被利益和流量冲昏头脑,一定要坚守价值定力,传递主流价值。
善传播:可亲可学 唯真唯实
在全媒体传播这样的复杂形势下,暖新闻的报道旨在彰显善良、信任、友爱、扶助、共济等价值,而要让暖新闻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发现与选择、表达与呈现的方式极为关键。
报道对象可亲可学。在价值多元时代,“高大全”式的英雄形象往往不被人接受,相反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草根人物、平民英雄,尽管他们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但总有一些不经意的善举令人感动,让人从中感知人性中的“真善美”。“莫文隋”之所以有经久不衰的魅力,在于其两个鲜明的特点:助人为乐,一定是“不留名的”;凡人善举,一定不是“惊天动地的”。相比有些企业和个人的高调慈善,淡漠名利、隐姓埋名者更让人钦佩,也更能打动人。献爱心,做慈善大可不必“倾家荡产”“赴汤蹈火”,而更应该做能力范围内的事,才能让更多人效仿、跟随。媒体要善于沉下身子,贴近群众,从日常生活中发掘最能打动人心的凡人善举,同时,要极力避免暖新闻报道题材的同质化。
人物故事唯真唯实。真实是媒体的基因,也是传播的力量所在。一则暖新闻,要受到受众的关注,必须是真人真事真情。真人真事,内容才有生命力;真情实感,内容才有感染力。讲好人物故事,特别是要善于选取感人的细节,捕捉动人的瞬间。如对2015年感动中国人物——南通88岁“磨刀老人”吴锦泉的报道,突出一辆旧自行车、一张长条凳、一只竹篓子、一块磨刀石便是他谋生的全部“家当”。他没有经济来源,家境并不富裕,至今还住着三间破瓦房,可是2008年,当汶川发生地震时,老人拎着一袋子硬币,来到南通市红十字会,哗一声将硬币倒在桌上,请求工作人员清点接受他的捐款,其中1元硬币1715枚,5角硬币501枚,1角硬币7枚。诚如颁奖词所言“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出高尚”,这位老人的慈善形象,因其真实立体而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