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广播系列报道的采制技巧

2019-12-13郭明杰

声屏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获奖作品

郭明杰

摘要:随着广大听众的时间日益碎片化,便于灵活收听的广播新闻报道具有越来越突出的传播优势。而广播系列报道凭借其深度挖掘、团队表达,在宣传、報道重大新闻事件和现象时更便于实现立体化、全方位的报道,具有更显著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广播系列报道 采制技巧 可听性 获奖作品

和其他获得中国新闻奖的作品一样,获奖广播系列报道代表着新闻媒体在系列报道采制方面的最高业务水准,这些作品在确定选题、选择视角、增强可听性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值得同行借鉴。整体而言,这些作品选题厚重,主题鲜明、具有很强的新闻性、可听性和广播特色。完成这样高质量的系列报道需要报道团队细致采访,努力掌握第一手资料。广播系列报道要发挥广播媒介的特色,还需要在材料选择和篇目的组接上下功夫,增强篇目之间的内在联系。

围绕重点工作选题

确定新闻选题是新闻采写系统工作首先要完成的工作环节。有经验的记者常常感慨“有好的选题等于作品成功了一半”。获取高质量的新闻选题,需要敏锐地关注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社会热点及受众关注的问题、现象。

近几年,脱贫攻坚一直是全国性的重点工作。第二十八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系列作品《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八篇报道都紧扣脱贫攻坚的时代主题,用真实、感人、典型的脱贫故事展示了农民致富后的美好生活。经过缜密的策划,报道组分为八个小组深入农村、农户,搜集第一手材料。从致富路、特色种植到乡村旅游,从电商扶贫到扶贫变扶智,报道组抓住精准扶贫的内涵,耗费两年时间,用脚步丈量贵州省赤水市、赫章县、黎平县等地区。和农户、农村扶贫一线干部进行多次深度访谈,寻找报道角度。并在牢牢把握报道主题的基础上,寻找广播系列报道需要的典型材料,提炼典型的助力脱贫故事。本组系列报道既有典型故事,又有重大主题,实现了思想性与可听性的有机融合。在当前脱贫攻坚关键时刻,作品既客观反映了党和国家脱贫攻坚的相关政策和决心,也记录了广大扶贫干部和农民的群像,同时挖掘出来自内因的农村基层的自我突破,对其他贫困地区摆脱贫困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

广播系列报道《谁帮他们打开心结》同样关注脱贫攻坚这一全国性的重点工作。为完成这篇广播系列报道,郑州人民广播电视台记者深入河南省登封市晋爻村进行蹲点驻村采访。蹲点采访是实现“从观众中来,到观众中去”的有效采访方式,虽然辛苦,且耗费时间长,但是有机会认真倾听基层老百姓最真实的想法、真正的意愿,能够有机会真正走进采访对象的内心。在蹲点期间,记者偶然了解到村里的一起年轻人的自杀事件。通过对事件的分析,记者发现对很多农民而言,缺少的不仅仅是物质条件,还有精神层面的关爱、理解、帮助。曾经很多人认为,扶贫就是给予贫困户物质、金钱。通过记者深度挖掘突发事件,让更多人知道贫困户的精神健康对真正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据报道,目前很多中学生、大学生有机会接受心理健康普查,这提醒人们,对广大农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也应该及时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救治。

广播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选题同样具有社会意义,作品在2017年国家恢复全国高考制度40周年期间推出。40年来,高考改变了不少人的命运,也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系列特别节目《那年我高考》,采访40年以来的高考亲历者,在众多采访对象中,选择出适合系列报道的典型人物。通过他们的回忆汇聚着紧张、兴奋、忙乱、焦灼的备战状态,以及在高压状态下引发的误会与矛盾等。高考对每个人的意义不只是最后取得的满意的分数,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对个体的磨砺,在不断的磨砺中得以慢慢成长。因此,当回忆过去时,节目中每个人都是饱含深情的。

和此前获中国新闻奖的中央电视台作品《家风是什么》一样,《那年我高考》关注老百姓的命运,以百姓小视角折射时代大主题,将百姓的个人梦想与祖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适当选择新闻视角

系列报道形成系统化、立体化的宣传效果,需要各个作品围绕同一主题选择恰当视角,以获得最佳的表达方式。“以小见大”是系列报道完成故事化讲述常用的手法。记者深入基层搜集选题和采访的过程中,能否实现以小见大的宣传效果,依赖于记者的专业素质,也需要记者长期培养的政治敏感性。只有具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才能从看似寻常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发现一般人难以觉察的规律性的东西。新闻的发现力是记者发现新闻和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是记者最重要的能力。

在获奖的系列报道中,记者之所以能够发现现象背后蕴藏的价值,得益于记者扎实的付出。在关于脱贫攻坚的采访中,如果记者没有突出的发现力,或许也会像很多记者那样只看到贫困地区劳动力流失、生态环境的恶化,或者房屋新了,不再是泥巴路了,就不会挖掘出致贫的根本原因和如何摆脱贫困的创新思维能力。

《那年我高考》讲述了10个不同年代、不同行业和岗位的小故事,记录了我国高考制度的发展、变迁和高考制度给千千万万家庭、个体带来的影响。作品以点窥面,以关注高考制度为切入点,记录几十年之间中国逐渐发展、壮大、腾飞过程中的精彩片段。《那年我高考》选取了11位有代表性的报道对象,有著名画家、作家,有高校专家、学生,有国家重点工程的参与者等。他们共同讲述了高考给自己留下的难以磨灭的记忆,以及高考政策为个人和国家带来的发展变化。《罗中立,趟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河》《王永,下苦功在少年》回顾了改革开放初期破除极左思潮,高等院校的拨乱反正。《张嘉振:回自己的祖国去》《钱颖一:又见水木清华》介绍了两位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代大学生。高考给这代幸运儿的人生带来了重要的改变。内心的感恩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和激情、梦想回馈祖国。

《忻力,给高铁造“心脏”》讲述了国内培养的“土”大学生、中国中车株洲所首席设计师忻力和他的团队为中国高铁发展做出的巨大贡献。近年来,中国高铁已成为中国最新科技大幅进军海外的标杆。中国高铁凭借技术先进、安全可靠、价格低、性价比高、运营经验丰富等优势,享誉全世界。有数据显示,中国高铁约占全球30%的市场份额。这些显著成就的取得,与无数像忻力一样忠诚于祖国经济建设的人才密不可分。

《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围绕脱贫攻坚,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等八个方面全面呈现贵州扶贫开发取得的成绩。该组报道对贵州的脱贫过程做了细致的梳理和深度剖析,总结出独有特色的“贵州路径”“贵州模式”,为全国脱贫攻坚工作探索了经验。

新闻主题的确立有时如同灵感迸发,但是新闻视角的选择则需要记者保持坚持不懈的探寻精神。在实地采访中,只有本着为选题高度负责的态度,不断发现具备新闻价值的事实,不断进行比较,才能最终确定最有新闻价值、最能够凸显新闻主题的视角。

努力增强可听性

广播系列报道在增强可听性方面,除了和其他体裁一样,可以通过选择典型音响、合理配乐等途径以外,还可以发挥系列报道的独有优势,通过不同篇目之间的关联,来充分培育听众对作品的期待。

增强内容间的系列性。广播系列报道各篇目之间,看似各自都有自己表达的侧重点,但实际上内容之间的联系是潜在的,是必须存在的。比如在《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中,八个篇目各有不同的角度,深度挖掘了莽莽黔山为打赢脱贫攻坚战采取的不同策略,如产业扶贫、旅游扶贫、教育扶贫、生态扶贫、交通扶贫、电商扶贫、搬迁扶贫等。正是这样不断求新的报道角度,为听众设置了悬念:下一篇会讲述哪个角度的扶贫故事?当然,今后还可以从哪个角度挖掘扶贫故事,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课题。

而在《那年我高考》中,则注重通过设置篇目之间的对比元素,来增强作品的吸引力。比如在选择的报道对象中,有新闻人物和普通人物的对比,也有年龄之间的对比,还有行业间的对比、地域上的对比等。随着后一个篇目的推出,也不断刷新、补充了听众的认知,不断丰富着关于“高考”这一选题的现实意义容量。

选择典型同期声。获奖系列报道都注重通过小切口导入大主题,注重讲述典型人物的故事。要塑造典型人物形象,运用同期声是广播新闻传播有效的手段。

比如《决战贫困——莽莽黔山脱贫攻坚纪行》系列报道中的《小核桃的“核”变之路》一篇中,核桃种植户陈虎说:“以前就是山上一望上去就是光禿秃的,全部是耕地。现在把它种成核桃树,生态还可以。以前下雨的话,山上的土表层都是松的,就顺着山水全部淌到这下面来。只要一下雨,十天肯定有六七天是浑的。”从这段话的描述中,可以了解到当地农民以前上山耕地时,遇到下雨天山水十天有六七天是浑的,种植核桃之前当地水土流失的严重情况和当地百姓生存处境的不易,表达了当地农民愿意改变生产方式迫切求变的原因。

在《小核桃的“核”变之路》的结尾,赫章县常务副县长朱大庚说:“留金留银,不如给子孙留一片核桃林……‘核裂变以后,现在咱们森林覆盖率是53.06%。再过几年,咱们这166万亩核桃都成林,赫章的森林覆盖率就接近80%,为两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做出巨大贡献。”“留金留银,不如给子孙留一片核桃林”,这句话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句话由当地的领导干部说出来,符合其身份,表现出地方干部紧跟时代、履职尽责的引领担当。“核裂变”,一词形象、生动。“为两江上游的生态屏障做出巨大贡献”,则体现出新时代领导干部的大局意识和前瞻性观念。

借助细节描述增强现场感。广播作品是依靠听觉传递信息,这是广播媒介的特点,也是它的劣势。在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中,怎样吸引听众?可以通过描述细节,给听众想象的载体,从而再现场景。好的细节是真实的、准确的、鲜活的。比如在《小核桃的“核”变之路》中,描述百里核桃长廊时,“长廊依山而卧,曲折蜿蜒”,接着出现场音响:鸟鸣声、流水声。

借助细节,可以突出人物的真实感受和情怀。比如《那年我高考》娓娓道来一个个小故事。节目通过朴实自然、细致入微的描写,层层展开触及当事人内心深处的旧事旧人旧情,充满了感染力,增强了吸引力。《罗中立,趟过人生中最重要的河》讲述了进入大学学习的罗中立的独立思考、挥洒激情。他大胆地用只有在领袖画像上才使用的大尺寸、肖像式手法,画出了一位贫困、苦涩的大巴山老年农民形象。节目详细描述了这幅名为《父亲》的经典画作。在高2米、宽1米5的画布上,金色背景下,一张古铜色的老农面庞、一道道沟壑般的皱纹,残缺的牙齿、干裂的嘴唇、稀疏的须发纤毫毕现,双手捧着一只粗瓷茶碗,指缝中还残留着泥垢,眼神在幽暗的光影里朦胧不清。这些对画作中父亲形象的细节描述,使人强烈地感受到画作真实面貌的视觉冲击力,表现了画家对农村农民的认识理解、对大巴山真挚深厚的情感。

贴切的配乐增强作品感染力。广播新闻中,充分发挥广播媒介的优势,运用多样化的音响可以增强作品的可听性。音乐的运用可以进一步丰富声音元素,营造意境,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陈曦:我爱这蓝色的海洋》选用了军旅歌曲《我爱这蓝色的海洋》作为配乐,用来表现从地方高校毕业后入伍的“80后”陈曦,从军迷到郑州舰实习舰长,与中国海军一同迅速成长的经历。节目中歌曲恰到好处的出现,与故事情节自然衔接,优美抒情的旋律调节了气氛、抒发了情感,让人物的内心世界得以外化。

(作者单位:湖北文理学院)栏目责编:杨 刚

参考文献:1.赵 健:《增强广播系列报道的可听性》,《新闻记者》,2005(3)。

2.陈 怡:《倾听中国——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走转改”系列报道的探索与思考》,《新闻与写作》,2012(11)。

猜你喜欢

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大鱼》(雕塑)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2018年下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2018年上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上期主题黑白去色 获奖作品
获奖作品选登
2015年下半年卡通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7匹狼”征联大赛获奖作品
“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抗美援朝战争史》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