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式学习探索

2019-12-13豆海湛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习环境体验式学习信息化

豆海湛

摘 要:体验式学习是一种被赋予丰富内涵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主要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促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及个性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使得体验式学习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式学习的有效探索,有助于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化;学习环境;体验式学习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学习资源、便捷的检索工具等。这使得体验式学习有机会与信息技术相融合。基于此,笔者对信息化环境下体验式学习进行探索,以促进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内涵简述

体验式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创设一定的教学环境,使学生通过实践与反思相结合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学习方式。凡是以活动为开始的,先行而后知的学习方式,都可以归纳为体验式学习。在教学活动中,它强调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互促进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通过直接体验有效地获得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

信息化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是指以通过信息技术创造的学习环境,如网络虚拟的学习环境,能帮助学生在精神完全放松、思想高度集中的状态下进行学习活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不仅强调学习过程、学习结果,更重要的是强调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思考和反思,并能从深刻的反思中获得经验的提升,使学生通过反思和过程体验获得成长性的发展。

二、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重要作用

(一)有利于学生加速知识与经验之间的转换

体验式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获得认知,并在认知的基础上实现知识的内化,使知识变成一种经验。如果我们不能灵活运用知识,那么知识对我们的作用不是那么明显,只不过是文字拼凑成的符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体验式学习所要强调的。体验为主体与客体之间搭建桥梁,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而获得新的感受和领悟。信息化体验式学习,比简单的说教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学生能更快地把知识内化为经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体验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得以产生的中介。在积极的体验中,个体可以充分摆脱外界的束缚,不断产生新的联想和想象。也就是说,在信息化体验式学习,学生想象的空间变得更大了,可以在头脑中产生各种奇特的想法,或者进行一场“头脑风暴”,学生的思维不会受到任何的束缚而自由地发挥。在体验的过程中,学生或许会遇到难题,这时教师在旁提示,学生必须自己想方法解决,这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

(三)有利于促进师生平等互动关系的构建

基于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师生关系是对传统师生关系的超越。教师和学生在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师扮演的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互动交流,共同参与体验式学习。师生平等互动,能够给学生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更充分发挥,积极参与自主探究。学生只有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体会到信任、理解、尊重和宽容,进而产生愉悦的情绪情感,才可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创造性的活动中去,并敢于说出疑惑、发表见解、提出问题。

三、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创设学习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情境创设能为学生提供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为学生提供联想思维与联想记忆特点的想象空间,因而较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实现体验式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从而真正达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自己获取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的教学效果。创设学习情境是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的一个主要策略,具有便捷、直观、高效的特点。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营造生动丰富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体验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体验学习的效率。

在《圆明园的毁灭》一课的教学中,我校林春桃老师利用大量的图片、音乐、视频等资源,借助多媒體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丰富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走进文本,体验学习,从而深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切体验“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引导学生感悟圆明园的“辉煌”和“毁灭”时,林老师就通过图片、视频和小导游解说来创设情境,让学生因“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而自豪、因“圆明园”的毁灭而愤慨,引发学生沉思:“为什么那么辉煌的中华文化,竟然会毁于一旦,付之一炬?三千多名侵略者何以如此嚣张?为什么泱泱之国,竟然阻挡不了毁灭圆明园的罪恶之火?”学生跟随林老师的引导,时而自豪满满,时而慷慨激昂。他们用朗读分享他们的感悟,释放他们澎湃的激情……他们的情感在体验中交融,智慧在分享中碰撞。

(二)引导探究发现,培养创造能力

在体验式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盲区、误区优化教学设计,对重点问题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探究。在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中,教师要注意点拨和启发,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产生更多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和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还要引导课后延伸探究,使自主探究从课中延伸到课后,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旧课延伸到新课,使学生逐步形成探究能力,并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

在教授《动画自己做》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学习动画软件中的部分功能,然后精心设计《小红帽》故事的背景:“一天,可爱的小红帽去看住在森林另一边的生病的外婆,可是森林里的一条路上有一只大灰狼。”此时,教师提出问题:“小红帽怎样才能绕开大灰狼呢?请同学们为小红帽设计一条行动路线,让小红帽安全穿过森林!”在教师的示范和引导下,学生设计小红帽的行动路线,有些学生懂得通过选定对象、路径设置等操作来完成。不久,学生便完成了作品。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再请同学们帮忙找找小红帽的朋友们,说说看,都有哪些人或小动物来?他们能帮小红帽做些什么呢?怎样做的呢?”学生自主设计各种不同的精彩故事,有“猎人生擒大灰狼”“小松鼠智斗大灰狼”等。至此,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创造,在创造中收获,充分体会学习信息技术技能的乐趣。

(三)巧用小组合作,达到共同发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由此提高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的水平,以及解决问题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小组合作,就是在学生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围绕学习任务进行小组合作分工,探讨交流,体验学习。在信息化体验式学习中,教师恰当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学生体验式学习,调动学生亲历实践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能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同时互相启发,互相激励,互相帮助,达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共同完善的最终目的。

如:在《制作班报》的教学中,笔者运用小组合作、体验学习的策略,指导学生学会制作班报,促进学生共同发展的目的。本课教学的重点在于如何将图片和文本框插入word中并做好格式设置;难点在于利用图片和文本框实现合理布局,制作出图文并茂的班报作品。在课前,笔者向学生展示优秀的班报作品,要求他们细致观看并认真思考,由此激发学生制作班报的兴趣。接着,笔者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对班报版式设计、栏目设置、内容选择、素材收集等方面做好任务分工;最后,由各小组组长展示班报作品、分享学习心得,笔者对各小组的班报作品进行评估和总结,给予大家充分的肯定。

综上所述,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应用,是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趋势。在信息化课堂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化体验式学习,能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甘蓉.论信息化环境下的体验式学习[J].经济研究导刊,2017(15).

[2]柯玮.信息化体验式学习研究[J].软件导刊,2006(24).

[3]毛永峰.浅谈体验式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中应用研究[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09(04).

[4]丁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23).

[*本文系广东省基础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示范培育推广项目《基于信息化教学情境的体验式学习探索》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学习环境体验式学习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心理拓展训练与相关概念关系辨析
对初中英语教学中体验式学习应用的几点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我见
培养初中数学兴趣
初中英语教学漫谈
初中体育体验式学习模式探析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