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还原观在旅游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13吴冰
摘 要:物质和事件与其产生的时间和空间紧密相连,不可割离,同时,时间具有一维性,这就造成了许多原本明朗的事实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为时空的迷雾遮蔽,于当今的译者来说难以准确理解与传译。旅游景点中的历史名胜往往积淀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介绍文本也因此多与史实关联,译者对此应予以重视。本文以岳麓山风景区景点介绍及其英译为例,说明了在旅游翻译教学中对此类文本的翻译应采取时空还原翻译观,即将理解置于文字所表述内容的历史时空中去,以准确理解和翻译文字背后的本原,保证理解与阐释的有效性,避免误译产生。
关键词:旅游翻译;时空还原翻译观;误译;翻译教学
中图分类号: H315.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6-0063-06
一、引言
“时间概念对说明社会的变革和过程来说都有直接的含义。”[1]17世界万物的存在无不与时间、空间相关联,人类社会自不例外。但由于时间的流逝,存在于过去时间、空间中的事物离我们越来越远,“此在”的人们常常难以正确理解“曾在”的世界。因此,在理解和阐释过程中,能否再现历史本原将会直接影响理解和阐释的准确性及合理性。历史名胜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要尽量培养学生有意识地追溯文字背后史实的意识,以便准确理解和译释其景点介绍文字。
二、时间、空间与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本的特质
关于时间和空间,人们曾有不同的理解。牛顿的“绝对时空观”认为,时间像一条均匀流逝的“带子”,与事件过程本身性质无关,各种事物和过程,只不过在这“带子”上打下“印记”而已;空间好比一个“箱子”,放进东西或取走东西,箱子依然存在[2]。这种“绝对的时空观”否认了时间、空间和物质、事件的联系,在这里,时间、空间与事物及事物发展的过程完全割裂,物质和事件似乎可以脱离开时间与空间而独立存在,而时间与空间又可以是空无一物的存在。在对这种时空观的批判中,人们逐渐形成了较合理的相对时空观,即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时间是其持续性、前后相继的顺序性;空间是其广延性、伸张性和与它事物的距离等。时间、空间并非“独立实在”的客体,它们的客观性是作为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被物质所赋予的,“时间只能依赖于事件和物质事件的存在而存在”[3]1。从人类学视角看,“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而社会时间作为自然时间和生活时间的综合,是人类描述生活变迁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尺度” [4]10-11;从社会角度看,“社会时间有双重维度,它是生活时间和自然时间的综合,其本质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4]11。而“海德格尔在《历史科学中的时间观念》中指出,时间实际上是一种空间性的东西。所有的物理客体及其运动都在时间中,这个“‘在……中,本质上具有空间性特征”,并且“在历史科学中,时间总是意味着质的差异和区别” [5]200,因此时间就像一个巨大的口袋,纳万物于其中,而人类的活动与之息息相关,所以要正确地理解文本,理解者必须要把文本的时间因素考虑进来。进一步来说,人们常常把时空划分为自然时空和社会时空,人类社会对自然时空的依存性自不待言,同时,“社会时空作为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对社会内部结构变迁的一种衡量形式”,反映着“社会事件、社会主体生存状况”[4]56。因此,自然物质和社会事件的存在与时间和空间密不可分。那么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本所记载的事件与史实就必定与当时的历史时空紧密相连,是它们赋予了那段历史时间与空间以客观性。
除了时间、空间的客观性外,同时需要提出的是因为物质运动不可能完全等同地重复,时间具有“一维性”,又称“不可逆性”,时间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朝向未来。社会时间也具有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随着社会时空的运动,也就造成了“历史”——那些被过去的时间和空间尘封的物质与事件,它们因为“社会时间具有不可逆的一面”[4]57,而渐渐地为时空的迷雾遮蔽,造成今天读者阅读理解历史性文本的困难。不仅如此,因为“社会空间也是不均匀分布”[4]57也会给生活在某地域的读者阅读理解异地域的文本带来困难。因此,要正确理解与解释这些跨越时间、空间的文本,就必须穿越时空的迷雾。而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字,因其文字包含的“曾在性”和“历史性”,自然比当下“此在性”文本更容易引起理解与解释上的偏差。
三、 时空还原观镜像下的历史名胜介绍翻译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有很多空白点,它们在文本中形成了对读者的召唤结构,召唤他们参与到文本意义的构建。同时,在阅读之前读者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等构成了他们的期待视野。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由此可以解释为读者利用已有知识构建文本意义的过程。但是当读者视域与作者视域差距过大时,往往会使这种意义的构建停止或扭曲,也即不能理解或错误理解。
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本虽不像文学文本那样具有大量的空白,可供读者驰骋想象,构建自己对文本的解读,但因其文字与所记述的事与物为历史时空所隔,久离当前语境,因而造成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弱,最终使语义模糊起来,产生了类似接受美学空白点的空白。我们称之为“伪空白”,因为一旦读者利用自己当前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填补这些空白,就会割断或改变这些文字和它们所指事物间的关系,误解就产生了。文学作品中的空白是作家和读者交流的渠道,而 “伪空白”则是时空迷雾布下的陷阱,任何不肯进入历史时空考证史实的读者都会深陷其中。
从“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人们阐释的方法和取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读者中心论”更是解放了读者,贴近了文学接受的现实,有其积极的一面。但我们不能就简单地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在读者”,更不能将它扩大化到非文学类文本的理解中,因为后者有很多客观信息。其文字背后有着客观事实,虽然它们可能因时间的流逝變得模糊,乃至完全为时空的迷雾尘封而不可考证,但它也还是客观存在,不以人的认识与否为存在的标准。
虽然“历史都是当代人理解中的历史,过去的历史都需要通过当代人的理解而成为当代史”[4]113,但是我们“同时要通过多种手段努力克服理解上的随意性,避免陷入历史主观主义”,因为“历史有相对确定性,尽管可以有适当创造和发挥,但不容任意更改”[4]115。对客观世界加工改造既是人的特性,又是人类发展的必要,但如果出现对客体的过度主体化就会反过来使人类的创造性蒙羞。例如,有译者在翻译南湾湖景点介绍时将其中的“五云茶山”译为“Wu Yun Mountain”就是此类错误[6]。
在历史名胜景点介绍文本中,历史史实具有客观性,它们不属于文学文本的“空白点”,因而不能随意想象,进行过度主观化的理解和阐释。“历史是社会时间的纵向构造,其内容是历史事件,若忽视历史事件,则时间体系将失去存在的意义。”[4]118因而,对此类文本,译者应该采用时空还原观,将其回放其历史上所属的时空中去,才能有比较可靠的理解和翻译。具体来说,在翻译中针对那些具有特殊历史文化含义的词语,要尽量做到四个方面的回溯:时间维度的回溯、空间维度的回溯、语言与文化维度的回溯、人物和事件维度的回溯,以期展现事情的本来面貌。当然,这样的划分只是为了凸显论述的不同主题,并非可以将这些不同的维度分割开来。下文将以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历史名胜景点介绍为例进一步说明。
四、时空还原观关照下的岳麓山历史名胜介绍英译
岳麓山风景区是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既有美丽的自然风光,又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景区景点介绍文本,记述了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和事件,其传达的信息具有很大的客观性,所以在理解与阐释中应该尊重历史史实,穿越历史时空的迷雾,力溯本源,保证理解与阐释的合理和有效性。如果不考虑此,一味发挥读者或阐释者的主观感知能力,势必会脱离史实,理解与阐释的可靠性难以保证。以时空还原观为关照,本文从上述四个维度的回溯对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的部分景点介绍进行分析。
(一)时间维度的回溯
时间维度的回溯指译者要回溯源语文本中的时间存在,不能以译者自身所处的时间存在来替代或掩盖源语文本的时间存在。
【例1】爱晚亭简介(The Autumn-Admiring Pavilion)
原文:爱晚亭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为当时岳麓书院山长罗典创建。原名为红叶亭,后据湖广总督毕沅之意,取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意,将亭改名为爱晚亭。
译文:Firstly it was named the Crimson Maple Pavilion. Later, at the proposal of Bi Yuan, Governor of Hunan and Hubei, it was renamed the Autumn-Admiring Pavilion, which alludes to Du Mus lines: “I stop, just conquered by the woods in later autumn, when maple leaves are more crimson than flowers in February.”
在“霜叶红于二月花”这一句中,此处的“二月花”可否理解并解释成“flowers in February”?答案是不能。尊重文本的客观性,尊重历史时空及历史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不能将历史上的事物与他们所赋予的历史时空割裂。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诗人。在中国,先有农历后有公历。中华民国在1912年1月1日时正式接受公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采用公历并与农历一起纪年。杜牧诗中的“二月”是农历中的二月,而非公历的二月(February)。公历二月的岳麓山还很寒冷,到了公历三月底四月初,也就是农历的二三月份,天气转暖,山花才次第开放。译者以其当下所处的公历替换杜牧时代的农历,自然就会在译文中出现理解与阐释的差错。这里,杜牧诗中的“二月”一般译为“the second lunar month”。
(二)空间维度的回溯
空间维度的回溯指译者要回溯源语文本中的空间存在,不能以译者自身所处的空间存在来替代或掩盖源语文本的空间存在。
【例2】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简介(Mt. Yuelu Scenic Resort)
原文:岳麓山是儒、释、道文化并存发展的名山,有着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留下了众多历史古迹与传奇故事。其核心区域内仅列为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就有15处。爱晚亭之幽,岳麓书院之深,麓山寺之古,云麓宫之清,以及白鹤泉、禹王碑、二南石刻、隋舍利塔、印心石屋等无不引人入胜。
译文:The profound Yuelu Academy, the tranquil Autumn-Admiring Pavilion, the old Lushan Temple, the high Yunlu Temple, as well as the White Crane Spring, the Monument to King Yu, the stone inscriptions by 2 Nans, the dagoba of the Sui Dynasty, the Stone House of Yinxin and so on, are all attractive to tourists.
这段文字中,“二南石刻”和“印心石屋”分别被翻译成了“the stone inscriptions by 2 Nans”和“the Stone House of Yinxin”。在考究译文前,先将它们放回它们所处的历史时空,来了解一下二者背后的史实。首先来说“二南石刻”,在岳麓山爱晚亭附近有一放鹤亭,亭正中立有一块方柱型石碑,名曰“二南诗刻”或“二南石刻”。石碑的第一面书:“宣统三季秋,补葺爱晚亭,刻南轩、南园二先生诗,并征羅鸿胪故事,书‘放鹤二字,以永嘉游。程颂万并记”。在剩下的三面上刻有南轩、南园二先生的诗句。
这里的“南轩、南园二先生”又是谁呢?据史载,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又字乐斋,号南轩,世称南轩先生,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县)人,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其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钱沣(1740—1795),号南园,字东注,一字约甫,云南昆明人,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考上进士。后来选入翰林词馆,度过十年的翰苑生涯。后两任湖南学政,督察院湖广道监察御史[7]。由此可见,“二南石刻”其实是张栻和钱沣诗文的碑刻,景点介绍所提供的译文“the stone inscriptions by 2 Nans”——被两个南(雕刻)的石刻——无法说通。但是当“二南石刻”——这个今天看来究竟是“刻了二南的”,还是“被二南刻的”这样一个难题被放归其历史时空后,一切变得简单而明晰,似乎取其意可译为“the inscriptions of Nanxuans and Nanyuans poems”。
接着再来说“印心石屋”。 说到“印心石屋”,先要知道陶澍。陶澍(1779-1839),字子霖,号云汀,湖南安化人,道光十五年(1835年)入觐,赐御书“印心石屋”匾额。关于“印心石屋”的来源,姚莹《印心石屋图说》跋文说:“……上以公督两江地方,军政漕河鹾务庶绩,咸懋褒嘉之,所以慰劳公者殊厚。既询公家世,公悉以对。且请一月假省先墓,蒙俞可。上复询所居,公对:‘在安化东北乡之滨。幼从父读书,江上两岸石壁屹立如门。潭心一石高出水面,四方如印。上对读书所,因以‘印心石屋名其室。上欣然,亲作四字以赐。”[8]由此可见,这里的“屋”是陶澍书斋,而“印心石”是书斋的名称。另有记载说,印心石,其名出于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十八《湘水》,有云:“三湘水又北历印石,石在衡水县南,湘水右侧。盘石或大或小,临水,石悉有迹,其方如印,累然行列,无文字,如此可二里许,因名为印石也。”此即为印心石之得名。其实湘水外,资水也有印石。据《湖南方物志》卷二载:“资水在安化县境,亦有方石,其形如印,谓之印心石,陶文毅尝读书于此,名其斋曰印心石屋。” 所以这里根据译文“the Stone House of Yinxin”可以知道,译者未能回归客观历史史实,错误的将“印心石屋”断作“印心||石屋”,也就成了“一个名为印心的石头垒成的房子”。究其实,这里不妨译为“the Yinxinshi (Seal-stone) Study”。
(三)人物和事件维度的回溯
人物和事件维度回溯指译者要回溯源语文本中的人物和事件,不能以译者自身的社会存在来替代或掩盖源语文本中人物和事件的存在。
【例3】麓山寺简介(The Lushan Temple)
原文:麓山寺由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始建于西晋泰始四年(公元268年),为湖南最古老的寺庙,寺初名慧光明寺,唐初改名为麓山寺。
译文:The original temple was built by Li Fachong, disciple of Bohdisattva Li Fahu of Dunhuang, in 268 (the 4th year of Emperor Taishis reign). As the oldest temple of Hunan, it was firstly named the Wisdom-Light Temple, and then was given the present name in the early 7th century.
这段译文有两个问题,虽不能完全归咎于译者,但至少也有部分责任。首先,此文本记载的是历史史实,译者不能止步于文本,而应以文本为桥梁,走向文本后面的史实,否则很容易为文本遮目,一旦文本出现差错,译者也会与文本一同出错。对于这里的“敦煌菩萨笠法护的弟子笠法崇”,译者应当穿越历史时空,借助史料,回溯到当时的历史时空。
据《敦煌高僧》,竺法护,又称昙摩罗刹(Dharmaraksa),西晋译经僧,月支人,世居敦煌,人称“敦煌菩萨”,于武帝泰始元年来华,译经多部。他八岁出家,随了师傅竺高坐的姓“竺”[9]60。由这段记载和时间等方面推理,这个所谓的“笠法护”应为“竺法护”。2009年11月12日,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圣辉大和尚在“拜祖庭、弘文化、促和谐”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的发布词说道:“佛教自两汉之交传入中国,魏晋之际就播及湖南一带,由敦煌菩萨竺法护的弟子竺法崇创建于西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的麓山寺,就是湖南最早的佛教寺院,有‘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之誉,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10] 可见是有人在传抄中一时疏忽抄错了字,这种情形在古书传抄中并不鲜见,重要的是譯者要有为原文本“除尘”的思想,而不是受其蒙蔽。原文要改为“敦煌菩萨竺法护的弟子竺法崇”,译文也就成了“Zhu Fachong, a disciple of Dunhuang Bohdisattva ——Zhu Fahu”。
译文的另一处错误在于把“泰始四年”翻译成“the 4th year of Emperor Taishis reign”。公元265年司马炎逼退魏元帝曹奂,建立西晋王朝,改元“泰始”。“泰始”(公元265—274年)是西晋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第一个年号,共计10年。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但不是皇帝的名称 [11]。所以这里应该译为“the 4th year of Taishi”或者“the 4th year of Emperor Jinwus reign”。
(四)语言和文化维度的回溯
语言和文化维度的回溯指译者要回溯源语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不能以译者自身所处的语言和文化存在来替代或掩盖源语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存在。
【例4】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简介(Mt. Yuelu Scenic Resort)
原文:岳麓山是一个巨大的“植物博物馆”,山中树种非常丰富,涵盖174科,977种,其中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同时还保存着部分原生性常绿阔叶次生林。古树名木在山中随处可见,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皆虬枝苍劲,生机勃勃。
Everywhere in the mountain are found old and rare trees, such as 15-century-old podocarpus trees, 13-century-old gingko trees, 10-century-old camphor trees, 5-century-old maple trees and chestnut trees. Old as they are, these trees still seem strong and lush.
现代汉语虽然与古代汉语已有了很大不同,但必须看到它们之间的承继与联系。有时为叙事方便,行文简约,现代汉语也会使用古诗文里常见的修辞。本句使用的修辞是互文。互文,也叫互辞、互言等,意为 “参互成文,含而见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说不同的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同一件事。 互文的特征是“文省而意存”,结构互省而语义互补,这种结构既可发生在同一句内,也可发生在相邻的句子中。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主人下马客在船”(白居易《琵琶行》),“烟笼寒水月笼沙”(杜牧《泊秦淮》),“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等。它在古汉语诗文中应用较多,是为了适应韵文表达内容与表达形式的需要,但它在现代汉语中并未消亡,如,“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12]709-718(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在岳麓山的这段介绍中,“晋朝罗汉松、唐代银杏、宋元香樟、明清枫栗”就典型地运用了古汉语中常用的“互文”修辞手法,应该理解成岳麓山上古树众多,有晋朝、唐代、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的古树,包括罗汉松、银杏、香樟、枫树、栗树等。但是译者为历史时空的迷雾所蒙蔽,将其译为“such as 15-century-old podocarpus trees, 13-century-old gingko trees, 10-century-old camphor trees, 5-century-old maple trees and chestnut trees”,这样问题就来了,似乎进了岳麓山只要见到古罗汉松必为晋代所种,1500岁,而古银杏必为唐代所植,1300岁,如此等等。这是沉浸在自我时空中,不尊重文本语言和文化的结果。据此,拟将其译为“such as podocarpus trees, gingko trees, camphor trees, maple trees and chestnut trees almost aged 500 to 1500 years”。
五、结语
由上文可见,理解不仅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它还是读者和文本及原作者的交际行为,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阐释行为。虽然文本的“言不尽意”为读者提供了发挥主体性的空间,加上不同的读者是不同的交际个体,他与文本的交际在内容上和方式上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对同一文本就会产生多样化的理解,这些不同的理解就构成了同一文本的多样阐释形态。但是阐释主体的不同和阐释形态的差异不能否定文本所具有的客观性,也不能否定原作者意旨的存在,所以合理的阐释离不开对文本和作者的尊重。在这种交际行为中,原作者经常缺席,文本也默不做声,但译者和读者应尽量采取时空还原翻译观,考虑到时间和空间因素,进入到理解对象的历史时空中,采取尊重对方的态度,交际才可能获得成功。历史名胜介绍文本中的事物往往具有独特历史意蕴,在此类文本的翻译教学中,应让学生树立时空还原的意识,从多个维度回溯文字背后的客观史实,保障理解和翻译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约翰·哈萨德. 时间社会学[M]. 朱红文,李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殷业. 牛顿绝对时空观和爱因斯坦相对时空观的统一[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1):56-61.
[3]K. 里德伯斯. 时间[M]. 章邵增,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
[4]汪天文. 社会时间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5]吴国盛. 时间的观念[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6]吴冰,王青伦. 莱斯文本类型理论在应用翻译教學中的应用[J]. 西华大学学报, 2016,(3):79-84.
[7]钱沣[EB/OL]. [2018-07-27]http://baike.baidu.com/view/901474.htm.
[8]印心石屋图说[EB/OL].[2018-08-09]http://baike.sogou.com/v74038747.htm.
[9]屈直敏. 敦煌高僧[M]. 北京:民族出版社, 2004.
[10]圣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建设中国化方向的人间佛教[EB/OL]. (2018-01-21)[2018-08-07]. http://www.fjhnw.com/show.asp?id=5280.
[11]泰始[EB/OL]. [2018-08-09]http://baike.baidu.com/view/626849.htm.
[12]杨春霖,刘帆. 汉语修辞艺术大辞典[M].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