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9-12-13董秀美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8期
关键词:认知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董秀美

[摘要] 目的 观察并分析对糖尿病患者采取门诊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和认知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4月期间进行门诊诊治的糖尿病患者98例,根据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认知度。结果 观察组整体健康评分、生理健康评分、情感角色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疾病、用药、运动、血糖监测、饮食认知率、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门诊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饮食、用药等方面的认知度,改善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认知;生活质量;糖尿病;门诊护理干预;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144-02

目前,糖尿病是因患者的胰島功能障碍或胰岛素分泌不足而导致血糖升高的疾病,是严重威胁人们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人群中以老年人较为多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到来,我国糖尿病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且具有明显递增趋势[1]。虽然,我国的医疗技术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升,但是,目前并没有治愈糖尿病的方式,所以,有效控制患者出现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目标[2]。现阶段,我国糖尿病患者控制达标率、治疗率、疾病知晓率都非常的低,从而导致糖尿病治疗效果不理想[3]。很多的糖尿病患者都是在门诊进行诊治,因此,在门诊进行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4]。为观察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以该院2017年12月—2018年4月收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进行门诊诊治的98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挂号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男30例,女19例,最小年龄35岁,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56.5±1.1)岁,最短病程2年。最长病程15年,平均病程(5.6±0.3)年;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最小年龄36岁,最大年龄68岁,平均年龄(56.6±1.2)岁,最短病程1年。最长病程17年,平均病程(5.8±0.5)年。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该次研究经伦理会审核并批准;均符合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确诊;可自主配合治疗和护理工作。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非自愿参与研究;伴有其他疾病;存在精神疾病或无法有效沟通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门诊护理干预,包括:①健康教育。结合患者的文化程度和学习兴趣而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健康教育,如多媒体、健康手册、录像、食物模型等方式,同时讲解有关糖尿病的知识,如并发症、预防措施、治疗措施、临床症状、发病机制等,讲解过程应认真、细致、语言通俗易懂,使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更加牢固。②心理护理。作为终身性疾病,糖尿病患者应对饮食严格控制,且按时、定量服药,但是大部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良情绪,如恐惧、焦虑、厌世等,失去治疗的信心,导致配合治疗度降低。所以,应增加心理护理在门诊护理干预中的力度,随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及时进行疏导,举例治疗疾病效果很好的患者,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持之以恒的服药。③运动护理。运动是控制疾病进展的重要方式,制定的运动计划应与患者的实际病情相结合,坚持循序渐进,慢慢增加运动量。以饭后1 h为运动的最佳时间,可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走、打羽毛球、散步等,将运动时间控制在0.5 h左右。④饮食护理。作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式之一,饮食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为患者讲解多餐少食、控制体重等事情。尽量不食用引起血糖升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含糖量高等食物,固定每天进食时间。并为患者讲解低血糖的常见症状以及应对措施。⑤监测血糖。每天的睡前、三餐后、三餐前均要进行血糖检测,并讲解监测血糖的作用,根据监测结果调整服药计划。⑥用药指导。护理人员将药物服用的具体时间和用量等细致的告知患者及家属,针对年龄大或记忆力不强的患者可定时提醒其服药,或书写在纸板上提醒患者。⑦随访。护理人员定时对患者进行随访,可通过电话或家访的方式,连续随访12个月,耐心解答其疑问,并告知其遵医嘱服药等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生活质量根据生活质量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包括: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整体健康、情感角色、生理健康。每项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②认知包括:用药、运动、饮食、血糖监测、疾病。③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水平,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

1.4  统计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8.0统计学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认知率

两组患者认知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血糖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糖尿病是老年人群中多见的内分泌疾病,且日渐趋近于年轻化[5]。糖尿病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足、周围神经病变等,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严重时威胁生命安全,所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该次研究中实施门诊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运动护理等,而作为重要的护理干预之一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学历、理解能力选择合适的语言,并利用全面科学的健康知识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知识,改正错误疾病认知,并加深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增强治疗依从性。同时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因长时间的治疗和疾病困扰而出现的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治疗积极性。而作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方式-饮食和运动,患者通过饮食和运动护理,可更好地了解哪些食物和运动方式适合自己,从而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控制疾病发展,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各方面的认知率、血糖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说明,对门诊的糖尿病患者采取门诊护理,不但可得到显著的护理效果,也可提高患者认知度,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高的推广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秀娟,陈英.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9):15,53.

[2]  谭大珍.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8):143-144.

[3]  沈华芳.分析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0):13.

[4]  孟庆丽.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7):165.

[5]  张彦稳,张勋,杜书朋,等.门诊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认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4):101,102.

(收稿日期:2019-06-25)

猜你喜欢

认知生活质量应用效果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