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在空腹血糖正常妊娠糖尿病 孕妇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2019-12-13靳桂云康丽平
靳桂云 康丽平
[摘要] 目的 探究糖化血红蛋白监测在空腹血糖正常妊娠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疗效评价。方法 该文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在该院中接受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名正常孕妇以及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纳入到对照组以及观察组,从而展开探究,研究过程中对孕妇的空腹血糖含量(FPG)、糖化血红蛋白含量(HbAlc)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孕妇进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不仅较为方便,流程简单,稳定性好,并且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也较小,因此可作为筛查妊娠糖尿病孕妇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空腹血糖;正常妊娠糖尿病孕妇;应用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9(b)-0055-02
妊娠期糖尿病是妊娠期发生的一种糖代谢异常情况,若孕妇在妊娠期血糖升高并达到糖尿病标准,则将孕妇划分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1]。妊娠期糖尿病在初期的症状并不是十分显著,容易被患者自身以及医护人员忽略,切妊娠期糖尿病对孕妇以及胎儿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若不及时重视并开展治疗还会给孕妇以及胎儿造成危险,造成孕妇高血压、羊水过多以及胎儿过大等情况,因此需要在今后的临床过程中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视,找到更为合理的方法对孕妇进行检测[2-3]。当前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主要通过空腹血糖以及服用50 g葡萄糖后对患者开展耐糖试验,前者检测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因此该文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1月收治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检测展开探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提升检测价值,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筛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文选取在该院中接受检查的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50名正常孕妇以及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纳入到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中孕妇的年龄在21~3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9.31岁,其中19名为经产妇,31名为初产妇;38名孕妇的学历在高中以上,其余12名孕妇为高中及以下,孕周在19~32周,平均孕周为26.32周。观察组中孕妇的年龄在21~39岁之间,平均年龄在30.01岁,其中21例为经产妇,29例为初产妇;39例患者的学历在高中以上,其余11例患者为高中及以下患者,患者孕周在18~32周,平均孕周为26.68周。两组患者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开展对比。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以上孕妇通过初步的检查确定为单胎且为活胎,孕妇无不良嗜好,无不良妊娠史,且不患有內科疾病。孕妇能够在治疗过程中与医护人员进行正常交流,不存在脏器功能障碍,并且妊娠前不患有糖尿病。满足以上条件后即可将孕妇纳入到组别之中开展探究。并对患者的情况进行记录。
1.3 方法
两组孕妇均是自愿参与到探究之中,对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口服葡萄糖耐糖情况进行检测,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于患者清晨空腹采血,采2 mL血进行检验。口服葡萄糖耐糖试验则与孕妇空腹8 h后开展探究,让患者5 min内口服75 g葡萄糖,之后抽取孕妇服用后1 h以及2 h的血糖数据,来检测患者的血糖含量。开展血糖监测的过程中对己糖激酶发进行应用,进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检测的过程中则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应用。
1.4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的阳性率,将以上指标进行对比。空腹血糖若高于5.1 mmol/L则说明为妊娠期糖尿病,若HbAlc≥6.5%,则说明为阳性。
1.5 统计方法
该文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探究
首先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对照组的空腹血糖为(4.04±0.73)mmol/L,观察组为(4.81±0.49)mmol/L,对照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含量为(4.55±0.93)%,观察组为(6.17±0.81)%,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等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情况对比
再对比两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阳性率,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为2%,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为96%,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生活习惯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因此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人数进一步增多。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多发于孕妇妊娠的第6~8周,若没有及时对患者的妊娠期糖尿病及时发现,不仅会影响孕妇以及胎儿的健康,还会对胎儿的发育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情况下还会造成危险[5-6]。妊娠期糖尿病会引起孕妇的羊水过多,妊娠期高血压综合症,还会造成胎儿多大甚至死亡等情况,这一情况不仅会给孕妇造成加大的经济负担还会给产妇造成较大的心理负担,因此需要加强对妊娠期糖尿病的重视程度,今早发现这一情况,从而开展有效的治疗[7-8]。
当前越来越多的孕妇选择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因此该文结合该院的孕妇展开探究,该文选取50名正常孕妇以及5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纳入到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分别对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进行检查。以上两个指标是当前对孕妇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筛查的最为常用的指标,空腹血糖监测最为容易,但治疗的准确率较低,糖化血红蛋白情况以及阳性率的检测较为准确,但较空腹血糖的测量也更为复杂,需要多次抽血,该情况会引发孕妇的依从性降低。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通过缓慢且不可逆的非酶促反应与血液中的血蛋白进行结合的产物,孕妇的血糖水平受药物的影响较小,是筛查过程中较为良好的指标,因此该文结合以上指标展开探究。通过对妊娠期正常孕妇以及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检测得出结论为观察组孕妇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糖化血红蛋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阳性率更为显著,因此在今后对妊娠期糖尿病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这一指标的应用,从而有助于更好地发现产妇的糖尿病情况,并选取合理的治疗方法进行应用。
[参考文献]
[1] 郝凤芝.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 4(28):80,83.
[2] 王艳华.心理护理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后出血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32):139,142.
[3] 吕守华.孕期补钙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的临床分析[J].心理医生,2018,24(16):95-96.
[4] 路艳辉,张浩济,张志娟,等.口服阿司匹林对妊娠期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及血小板反应蛋白-1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7,39(13):1965-1967.
[5] 李瑜,王光花,曹志娟,等.妊娠期高血压及子痫前期对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6,24(5):458-461.
[6] 戴小萍.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8,34(9):1018-1021.
[7] 王珊,张燕.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尿液蛋白质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6,27(13):2096-2098.
[8] 吳丽琴,孙玉娟,苏翠珍,等.低分子量肝素钠注射液联合硫酸镁注射液和拉贝洛尔片治疗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3):216-219.
(收稿日期:2019-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