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019-12-12时子涵
时子涵
移动通讯网络覆盖范围的扩大以及智能通讯设备的普及使农村网民的数量逐渐增多,农村市场已经成为各大电商争夺的新蓝海。但是农村地广人稀,居住分散,配送成本高的特点使“最后一公里”配送成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通过分析,针对面临的问题,提出一定的对策。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互联网+农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途径。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将农村生产和消费带入了新天地,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推进农村就业的重要平台,为农村带来了重大发展机遇。在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 ,农村物流依然存在着“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即在农村物流配送的终端环节上 , 还有诸多因素制约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二、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较低,对互联网认知不足
城市的信息化建设早已完成,但是农村的信息化建设相对落后,信息化程度较低。农村网民规模较小,而且需求相对分散,在同一地域的同一时间物品流通量很小,一般难以达到“最后一公里”配送要求,需要积累到一定数量才能进行“最后一公里”配送,这就导致配送时间较长,周转率低,直接影响村民网上购物积极性。
(二)农村交通运输条件落后,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配送中心一般设在县域内,辐射范围较广,距离农村较远,这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人力将包裹从县区配送到农村,因此导致农村地区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成本高昂而且配送效率较低。更有甚于,一些偏远地区的物流服务处于一片空白。可见,农村地区落后的物流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发展。
(三)农村物流配送服务网点少,服务水平低
农村一般在超市或者小卖部等人流集散较多的地方设立服务网点或者利用客运班车随车配送,这就需要村民到服务网点自提或者按照班车到达时间自取。而有的地方物流服务网点并没有深入到村落当中,一般只在集镇设有收发网点,距离村落仍然较远。在农村居民支付高额运费却享受低水平的物流服务已经屡见不鲜。
(四)农村地区物流配送的专业化人才严重匮乏
当前农村地区物流的从业人员,接受的教育水平偏低,大多以初高中学历为主,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物流培训,对物流行业规范,操作原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了解极为匮乏,而且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直接影响农村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体验。
三、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最后一公里”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完善信息管理系统
信息化水平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针对农村比例偏高的非网民人群,乡镇村委会可以开办农村网络和计算机知识培训班,增加农民对互聯网的认知,体验网上购物带来的便捷。农村网民购物需求的增加会带动物品配送数量的增加,农村物品周转率也会相应增加,配送时间也会随之缩短。此外,还需要建立农村信息化平台,信息化的配送体系和物流数据信息库以确保对物流信息的追踪,保证资金流,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协同与和谐,保证流转物品的安全性。在搭建农村物流信息化网络平台方面,各地政府应当积极与交通部门配合,争取与国家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
(二)加大当地政府的财税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以及顺畅的交通运输条件对打通农村“最后一公里”具有重要意义。农村地区物流基础设施相当薄弱,地政府应当给予政策以及资金支持。政府应将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中,投入资金支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使农村与城镇之间以及农村内部道路交通顺畅,并且尽可能有章可循,降低配送难度和配送成本。其次,增加农村运输、配送车辆,建立追踪系统,改善物流信息到县级配送中心就中断的局面,保证物品的安全性。此外,对于进入农村的物流企业政府要提供优惠政策,减免税收,为农村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加快农村服务网点布局,设置综合服务网点
各物流公司可以进行合作,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和交通运输情况整编物流服务网点,设置综合服务站,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浪费,节约物流成本。此外,各大物流公司还可以加强与中国邮政的深度合作来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难的问题。中国邮政覆盖我国35%的农村地区,拥有我国最全面的配送网络和相对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可以直接将物品配送到村落。与中国邮政合作,利用其现有的物流配送网络,可以降低自建农村物流配送体系的成本,提升物流服务水平。
(四)大力培养与引进物流配送的专业化人才
加大物流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力度,创建农村人才培养体系,开展符合农村当地实情的培训方式,将当地农村人口培养为有现代管理理念的物流行业经营者。同时,对外出务工农民提供各项优惠政策,鼓励其回乡就业,为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政府可以与物流企业进行合作,让没有工作经验的学生亲身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以后进入物流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并鼓励毕业大学生到农村就业,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