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乡村振兴实施计划人才保障研究

2019-12-12陈春贵王开富李柱

今日财富 2019年32期
关键词:农民人才农业

陈春贵 王开富 李柱

2018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及中央一号文件印发后,重庆市市委、市政府对标对表中央精神,着眼长远、突出三年,及时制定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城乡融合发展、共同富裕、质量兴农、乡村绿色发展、乡村文化兴盛、乡村善治、以深化脱贫攻坚為重点的农村民生保障和改善“七项行动”,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2018年9月,在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后,重庆市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修改完善制定了《重庆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从此乡村振兴战略在渝落地生根。乡村振兴既需要政策、资金支持,更需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基石。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所在。

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人才的重要作用

人才是实施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

(一)农业强——建设现代化农业离不开人才

当今时代,农业科技越来越发达,在科学技术的帮助下,传统农业正在迅速向现代农业转型,这必然要求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离开了农业人才要想实现农业强国的目标可谓天方夜谭,因此,有必要加强农业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他们对于农业发展认知和专业知识。农村人才是现代农民的优秀代表,他们是建立一个新的农业经营制度的基本单位,是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是促进农村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力量。与此同时,随着农业的发展,各种问题日益突出,如环境污染、土壤板结、产业结构等,不断出现在农业农村发展的过程中,这些问题由于传统农民意识的局限、技术知识的欠缺定,不能专业和科学处理。因此,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用现代有效的方法来应对面临的问题。

(二)农村美——构建美丽乡村离不开人才

为了建设美丽的村庄,我们必须加强规划,并把规划重点放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人才的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来规划,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规划方案,用规划来引领发展。二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实施,要改善农村环境,需要专业的人才来实施,用专业的方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是需要专业的人才来管理,要实现农村美,需加强农村治理,必须用专业的人才来管理,使得各项规划、政策、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做到上下一心、政令畅通。

(三)农民富——促进农民富裕离不开人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之一就是实现农民富裕,实现农民富裕也是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只有将农民的繁荣与中国国家的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要实现农民的富裕,必须依靠产业的发展和带动,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选择适合自身条件的产业是加速农村发展的先决条件。为此,有必要加强调查研究,适应当地条件发展,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当地的条件使用人才。

二、潼南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计划的实践

(一)潼南区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的总体布局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及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潼南区积极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具体来说就是“123”计划,即一个总计划、两个分计划和三个子计划。

1.即一个总计划。区委以“三百三千”计划为着力点,制定《潼南区“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统揽全区人才工作,计划实施以来,潼南人才吸引力大增、人才结构逐步优化、“近悦远来”人才生态逐渐形成,全区人才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

2.即两个分计划。区委以“三百三千”人才培养集聚计划为指引,制定出台了“千名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和“千名硕士进潼南行动计划”两个分计划,保障乡村振兴各行各业人才供给。“千名乡村振兴人才支撑计划”是从2017年开始,用5年时间,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000名、乡村专业技术骨干人才1000名,乡村治理优秀人才1000名,带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0人,回引到村挂职、创业本土人才200名,培养造就“一懂两爱”的“三农”工作队伍。“千名硕士进潼南行动计划”主要是紧扣四个“做大做强”对人才的需求,围绕工业商贸、现代农业、城市建设、旅游文化、教育卫生、综合管理等重点领域,成立六个由区领导担任组长的引才行动组,采取公开招录(聘)、考核招聘、遴选调动等方式,分赴全国各高校现场引才,到2021年,引进硕士及以上学位优秀人才1000名。

3.即三个子计划。一是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000名。紧扣做大做强做绿现代农业,重点围绕粮油、蔬菜、柠檬、生猪、渔业、特色经果和中药材七大特色产业集群,用5年左右时间,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1000名,带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000人。二是培养乡村专业技术骨干人才1000名。重点围绕两个园区、五大田园综合体、五个特色小镇、五大名山、七大特色产业,坚持农旅融合发展,着眼于为乡村振兴提供技术人才支撑,用5年左右时间,培养农技推广、乡村规划、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种养能手、能工巧匠等乡村专业技术骨干人才1000名。三是培养乡村治理优秀人才1000名。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用5年左右时间,着力培育选调生100名、大学生村官200名、农村挂职大学生300名(每个村配备1—2名)、“双带”型村干部400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二)潼南区乡村振兴战略人才支撑计划的经验做法

1.抓引才,聚焦乡村振兴引进人才

加大高端急需人才引进力度,依托“千名硕士进潼南”行动计划,主要通过到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高校开展现场考核招聘的方式,引進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现代农业优秀人才和城乡规划、旅游管理等急需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高端人才支撑,截止2019年6月,已签约引进硕士研究生771人。注重以企聚才,围绕粮油、蔬菜、柠檬、生猪、渔业、特色经果和中药材七大特色产业集群,依托汇达柠檬、朴真农业、檬泰柠檬等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引进优秀经营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等,鼓励企业、园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农业科技专家大院等科技平台,以平台集聚培养高层次人才,以大数据助推农业智能化,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壮大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队伍,统筹用好编制,加大选调生和大学生村官选派力度,每年录用选调生20人左右、大学生村官20人左右,有针对性选派到乡村振兴任务重点村。“回引”能人返乡创业带动致富,通过打好“回引”能人发展家乡“亲情牌”,将在外务工的成功人士、致富能手、复退军人等优秀人才吸引回村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技术、经历和信息优势,带动村民发家致富。

2.育人才,立足素质提升培养人才

区财政每人补助5000元,每年支持100名专职干部参加学历教育。通过与西南大学等高校联合办班等形式,分批次分类型举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班”等“4+X”专题培训,每年举办4期,每期50人左右,有针对性培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大规模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充分运用区农广校、农民田间学校等资源,整合“新芽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项目,多形式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加快构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依托农业产业协会培训花椒种植、柠檬种植、农村电商等技术人才,并通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培训、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项目,着力提升乡村专业技术人才能力水平。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优秀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镇村干部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逐步扩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镇街公务员的比例,开辟村(社区)干部成长通道;举办“选调生及大学生村官”专题培训班、农村挂职大学生专题培训班、农村“领头雁”培训班,5年轮训一遍以上,着力提升三农工作水平。

3.抓用才,把握实效工作凸显人才

引导人才深入一线,帮助农村发展,培养基层人才。继续做好“第一书记”选派工作,近两年来,选派了160余名政治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同志到基层挂职,助力脱贫攻坚。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区科技局每年选派100名左右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到镇村开展科技服务。落实“三支一扶”计划,每年选派10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深化“专业技术人才支农支教支医行动”,每年分别下派支农、支教、支医专技人才50名服务“三农”,近两年来,共选派770余名城市人才到乡村服务,支持乡村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治理优秀人才队伍建设,逐步扩大从优秀村(社区)干部中定向招录镇街公务员的比例,拓宽村干部成长路径。注重正向激励,积极吸收优秀本土人才到村两委任职,截止2019年6月,共有65名后备人才(本土挂职大学生)进入村专职干部队伍,宝龙镇严寨村欧敏等4名80后、90后本土人才当选村支部书记。

三、乡村振兴实施计划中完善人才保障的路径

要打破乡村振兴的人才瓶颈问题,关键是在培养和引进人才,充分发挥农民的作用,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激活乡村振兴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发掘、培育、迎回本土人才

1.发掘本土人才

从客观规律和道德观的角度看,国家政策、发展资金和外地人才是农村振兴的重要资源,但地方人才资源是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因为他们更有责任、更有动力建设自己美丽富饶的家乡。在发现和利用农村人才的问题上,眼睛不仅要盯着外面的世界,而且要善于从脚下的土地上发现人才,通过走访和调研找到“本土能人”。习近平强调:“乡村振兴要发挥好本土人才的作用,他们长期扎根农村,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初期,一大批本身能力强的基层党组织带头人敬业爱乡、造福一方,带动了本地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加强农民集体对乡村振兴的信心,而发掘本土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之关键。

2.培育本土人才

一是要完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农村普遍缺乏了解农业农村、了解市场、了解管理,深深扎根于农业农村的合适人才,导致未能充分利用农村资源。鉴于农村缺乏适用的人才,我们必须善于挖掘具有潜力的农民,积极培养新的具有专业技能的农民。对于培育本土人才,习近平要求:“就地培养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建立前景广阔的工业项目,建设农业科研单位、教育机构、农业机构和网络平台,建立基层人才培训基地、新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机构,提高本地人才的综合技能。二是要聚焦需求“育才”。目前,“三农”工作队伍人员不够,眼界不宽、年龄老化、综合素质低等问题仍然存在。我们必须注重实际需求,加强有针对性的培训,不断提高“三农”工作团队的整体素质。把人力资本发展放在首位。协调学术教育、技能培训、实践培训和走出去“取经”等,重点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领导者、新型专业农民、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农村专业服务人才“四支队伍”,持续培育具有朴实味道、接地气体、更加优秀的人才。三是实施乡村振兴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依托农村振兴协会、农民学校、农业广播学校等培训机构开展专项培训,重点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经纪人、村工匠等振兴农村“领头雁”。改革人才培养机制,开发特色课程及教材,制订个性化培养方案,不断健全实用型乡土人才培育体系,与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合作培养,建立乡村汇才中心、新农学堂及乡村党校等育才平台。

3.迎回本土人才

鼓励城区人才回乡创业。目前,在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村,大量有文化、懂技术和善经营的农村中青年劳动者被迫到城里打工或做生意。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农村的“空心化”严重制约着农村的发展,人才短缺的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为了振兴乡村,有必要改变农村人才向城市的单向流动状况,让“成功人士”回到故乡,实现“人才回归”,并把他们在城市所积累的经验、技术和资金带回农村,发展农村。

实现“人才回流”,要打好“乡情牌”“乡愁牌”,念好“招才经”“引智经”。一则要加强宣传力度、宣传方式,将教育与宣传有机的联系起来,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公众号、自媒体等现代传播媒介,以及借助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介进行宣传,同时还可以有针对性的组织举办一些宣传教育培训班,精准宣传教育对象,强化宣传力度,达到预期宣传教育效果,从而有助于老百姓更全面、多角度、立体化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各项政策方针,让老百姓对前景与风险有一定的认识,提前做好落实振兴战略的准备工作。再则,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制定人才、资金和税收优惠政策,搭建一个平台,为创业者创造优渥的条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回到自己的家乡,并激活乡村创新活力。要依靠血缘、亲缘和地缘关系建立情感联络平台,引导和支持外农民、大学生、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要营造出尊重本土人才回乡创业的社会环境和氛围,改变以前“瞧不起”农业工作者的腐朽思想,要让有志返乡发展本地乡村经济的企业家具有自豪感、成就感。再者,要从政府层面为返乡的优秀人才设置政治荣誉,努力打造出农民是一个体面职业的共识,确保本土人才回归乡村、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引进、留住外来人才

1.实施倾向性政策助力人才引进

实现乡村振兴人才战略的核心是优化人才引进条件。除了缺乏公共基础设施、工资不令人满意和发展空间狭窄外,另一个城市人才很难流入农村地区的原因是城市中的一些人才不是在寻求农村的振兴,而是在寻求农村的工作,或者是以农村为“跳板”开辟更广阔的城市职业前景。因此,为了解决引进外部人才难的问题,政府有必要优化条件进行人才引进,并拿出“政策干货”,比如,提高人才激励机制,提高人才的工资和待遇;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运输),逐步缩小城乡经济和文化的差距,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加强农村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人才的就业机会,使城市的人才可以识别的农村发展的广阔前景和机遇,进而从把城市人才“抢”到农村。

在农村地区,有必要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认识度和包容性,支持外地人才在农村创业,完善农村人才引进机制。通过增加创业补贴,提供无息贷款,解决农村创业筹资问题;增加住房、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政策倾向关心;鼓励社会人才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进入农村振兴领域;定期组织人才培养,聘请专家传授创业经验,打造创新创业的发展环境。积极落实乡村人才 “虹吸”工程,建立区、镇街外出本土人才信息库,完善区、镇街、村三级供需信息发布与交易平台线下网点,为返乡下乡人员提供农村资源资产、人力资源、社会化服务、金融保险、信息和技术咨询等各类服务,引导外出本土人才返乡创业兴业。鼓励有条件的镇街建设返乡创业一条街,对返乡创业人才置业兴业在项目审批、用地保障、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加强乡村振兴智力支撑,加大选调生选派力度,有针对性选派到乡村振兴任务重点村。

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凝聚乡村发展共识。完善引进机制,依据乡村振兴发展需求,明确人才引进方向,重点引进农业经营管理人才、环境治理人才、文化传播人才等,进一步简化引进流程,同时对返乡发展特色旅游、电子商务、绿色农业的农民工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实行更加开放的人才引进政策,努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用人单位为主体、中介组织与人才共同参与的引进方式。创新激励机制,完善乡村人才住房保障、税费减免、金融服务等,为实用人才和创业人才提供支持,制定合理的收入分配政策,将技术和知识要素融入农村人才评价体系,提高人才收入水平。畅通流动机制,秉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采用灵活的人才流动方式。一方面,鼓励优秀企业家、科技专家、专家学者用空闲时间去乡下讲学或投资企业,以方便自己的单位与村之间的流动性;另一方面,畅通农村基层人才交流渠道,对乡村振兴事业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优秀人才,应该被重点使用或为他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留住外来人才

做优环境“留才”。“动人心者,莫先乎情”。人才能不能留得住,既要看硬实力,也要看软环境。要加快促进城市和农村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农村的人才能享受同样的社会公益事业,如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这样外来人才蔡可以长期留下。要建立农村人才和服务振兴体系,为农村人才提供政策咨询、项目申报、融资对接、业务流程等服务。设立专项发展基金,创新推出“人才金卡”,为农业产业人才量身定制一揽子政策补贴,并提供综合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信贷额度和降息等金融信贷。

做好平台“留才”。要坚持让实干者得实惠,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和正向激励机制,引导人才扎根一线建功立业。通过选拔、认可和大力推动行业领袖、“土专家”、“田秀才”等优秀人才的创业创新,奖励做出突出贡献的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尊才、爱才、惜才”氛围,让人才扎根于农村获得更多的荣耀感、荣誉感和人才发展的平台。

做实政策“留才”。一方面政府要贯彻落实在招才引才时对人才做出承诺的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另一方面,必须更加注重精确科学的政策和服务,为住房、医疗、儿童入学和安置人才提供全天候的“妈妈式”服务。

(三)因时、因地用好人才

1.依靠组织统筹推动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主责,在战略部署上“扣扣子”,在责任履行上“担担子”,在任务落实上“钉钉子”,确保乡村振兴战略有力有序有效实施。强化组织推动,选优配强基层党支部书记,大力培训农村党员,加强引导新型农民返乡、本土人才回乡、技术人员下乡,打造高素质基层组织带头人队伍。强化集体经济带动,做强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建立农村“三队一中心”,即工程队、植保队、机耕队和电商营销中心等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全面解决集体经济“空壳村”问题,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经济保障力度。强化服务带动,改造升级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建好“三级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党务、政务、事务、服务一地通办,努力把村级活动场所建成群众活动、村民议事、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体娱乐的中心,不断提升服务群众能力,提升群众凝聚力、向心力。

2.精心搭台“用才”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振兴人才的有效性,有必要建立一个综合的人才平台,使各类人才都有适合发挥才能的空间,具有更强的归属感和收获感。加强城乡、区域和学校人才的合作与交流,支持新的农业管理实体,与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建立产学研平台,支持各级各类院校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和企业要为乡村人才提供创新和创业平台,促进人才流向“低處”。

3.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引导鼓励青年人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主力军,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技术学校,优化提升农业职业教育,在高校开设服务乡村振兴相关专业,通过提供免费教育定向培养一批乡村振兴领头人。对农村大学生、涉农专业大学生、青年农技工作者等下乡务农给予大力支持,对青年务农实施科研补助、技术指导、风险保障、市场信息服务等政策措施。探索职业农民职称评定试点,建立分级分类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制度,并按相关规定给予适当补贴。创建一批国家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市级综合产业示范性培养基地和示范性农民田间学校,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专业技术协会、农业行业社会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开展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人才培训。推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参加城镇职工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潼南区委党校)

猜你喜欢

农民人才农业
耕牛和农民
南岸:聚人才之智 建创新之城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农民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毛遂自荐
为国家选人才
农业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