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态意识培育的互动研究

2019-12-12沈怡玉俞田荣

山西农经 2019年18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美丽乡村农民

沈怡玉 俞田荣

摘 要: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生态意识的关系,本质上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在农村生态文明实践中的体现。美丽乡村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生态意识,农民较高的生态意识反过来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二者互动会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农民;农村;美丽乡村;生态意识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8-0077-02         中国图书分类号:D422.6        文献标志码:A

1  相关概念

1.1  美丽乡村的内涵

美丽乡村本质上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农村的实践,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到农村各项事业的建设中,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本原则,推动农村各项事业的生态化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级,是建成“美丽中国”的重中之重。美丽乡村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倡导改善农村整体生态环境质量,实施农村生产、消费等方面的生态化,目的在于推动农村治理、农业经济、农民生活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促进农村整体发展。

1.2  农民生态意识的内涵

马克思曾提到:“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来看,生态意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它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对社会存在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生态意识是对自然和社会生态系统运行规律的正确反映。

农民传统生态意识是在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科学知识缺乏、劳动成果稀少的条件下,在对自然“敬畏”和“功利”的心理及观念的支配下,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所采取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我国农民文化程度低,尚未形成生态保护意识,认识不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忽视了人在保护资源方面的作用[2]。

农民现代生态意识以农民为主体,是在现代农业生产实践的基础上,对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关系的一种反映,是一种自觉的生态意识。它是建立在生态学、系统论、社会学等学科的基础上,用运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从最优角度反映和解决人、社会与自然关系问题的认识、立场和方法。农民生态意识有以下特征。

(1)整体性。农民生态意识是“自然—社会—人”的生态系统共同体,包括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整体性发展和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整体性发展。

(2)科学性。以生态学、哲学、经济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作为支撑,以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为指导,从科学角度正确处理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共生共进关系[3]。

(3)可持续性。生态意识使人将自身价值体系中的伦理范围扩大到自然万物中,使自身与自然达到新的和谐永续发展的状态。

(4)非功利性。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主张“生态中心主义”,人与自然共生共荣。

2  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民意识培育的互动关系

农民生态意识是一种价值观,培育农民生态意识就是指以社会教育、自我教育等方式,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对农民进行自然生态教育,使其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生态意识。农民生态意识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二者良性互动,可以更好满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需要。

2.1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践中培育农民意识

(1)经济方面。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培育农村生态经济。农村普遍存在农业发展科技现代化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农业现代化、生态化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关键目标。农村生态经济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并在发展农村生态经济中改变农民的传统观念,同时形成符合现代发展的积极的生态意识。

(2)政治方面。培育乡村治理,促使农民参与生态政治。农民广泛参与生态使得农民懂得更多生态文明知识、了解生态环保法规、掌握生态技能、提升农民的生态素养和生态意识。制度是普遍性的意识或固定的意识,制度又为特定意识的形成提供外在环境。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必须系统建设农村的生态制度,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

(3)文化方面。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指导,挖掘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精神。将国外生态理论、生态实践经验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后,形成适合我国发展要求的生态思想理论,推动生态意识培育事业的发展。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培育农民质朴、低碳的思想观念。在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同时,兼顾自然环境保护,在满足农民自身生活要求的同时做到适度消费,追求消耗低、耗能低、排放低和污染低的低碳生活目标。在质朴和低碳的生活中提升农民的精神志趣和生态意识。建立健全农村生態教育体系。教育是培育农民生态意识的主要途径,是影响农民生态知识获取及生态意识养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生态意识教育必须要形成体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齐头并进,各种教育应严格规划设计,相互关联,各俱特色。

(4)社会方面。在倡导生态教育的同时,提倡农村民间团体自发地举办民间生态环保活动。民间组织的生态环保活动应以积极向上为前提,具有非功利性。民间组织与农民的关系更密切,对农民的影响更大,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5)环境治理方面。环境治理良好是生态教育最突出的体现,也是生态教育的目标。环境治理涵盖内容较广,主要包涵3大重点治理领域,即水、土壤、大气。环境治理政策源于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治理过程中对农民的生态意识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政府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农民通过亲身参与和体会,可以学习与环境治理有关的专业知识,在体会环境治理益处的同时,培育农民的生态意识,使农民自觉地加入农村环境治理的队伍中。政府与村民实现生态行动上的统一、生态意识上的认同,朝着建设美丽乡村、保护农村生态环境这一目标前进,贡献各自的力量,将美丽乡村建设进行到底。

2.2  用農民生态意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1)有助于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态意识的提升有助于培育现代农民。现代农民就是指拥有符合时代要求的现代化技术和知识的农民,这里的技术不仅包括生产技术、技能,也包括生态知识和素养。要将农民培养成为集生态保护意识、技术、生产能力为一体的,具有现代化观念的农民。农业生产人才素质的提高,可以进一步改进农业生产方式,从过去只追求经济利益的低效率、粗放生产方式转变为高效节能保资源。遵循生态客观规律,在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基础上提高农业生产效能。

(2)生态意识有助于维护农民的生态权利。保护公民的生态权利是依法治国的表现之一,即公民、个人有权要求不断优化生活环境,有权享受生活环境。农民在认识到拥有生态权利并享有权利改善自身生活环境的前提是农民有生态意识。维护农民生态权利的主要方法就是培育他们的生态意识。有了生态意识,农民才能真正学会运用生态权利依法保护自身权益,依法对农村各类生态事务开展民主商议。农民在提高参与度的同时,有效维护了自身及农村未来的生态利益。

(3)农民生态意识有助于在农村营造良好的生态氛围。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素养提高最终要靠提升农民的生态意识来实现。当今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基本上是人工自然环境,只有心灵美才会有自然美和社会美。

3  理论和现实的成果与创新

农民生态意识培育与农村美丽乡村建设在实质上是唯物史观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关系在当代美丽农村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表现。马克思提到:“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4]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社会的最本质特征归结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核心是人创造力的发挥和精神的提升。正是因为拥有精神特质,人才与动物有所区别,才使人高尚起来。从这个意义上说,自觉的生态意识的养成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目标。如果一个社会的生态意识成为人们的普通意识,那么要破坏生态环境将成为十分困难的事。自觉的生态意识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活动,生态意识与生态实践是不可分离的整体。

我国农民生态意识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农民的生态意识在潜移默化中对美丽乡村的建设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会对未来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产生作用,还对我国农村的良性发展起着长远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农民生态意识的培育与农村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是新时代唯物史观的丰富和发展。

4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历了从山清水秀但贫穷落后,到生活富裕但环境恶劣的变化,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形象地称这一矛盾为“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矛盾。化解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用农民生态意识的培育与美丽乡村建设的互动关系去化解这一矛盾,是其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郑金龙,许萍,孟蕊,等.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及前景[J].农业展望,2018,14(6):41-44.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美丽乡村农民
耕牛和农民
农民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
做农民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