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贫困村产业组织合作模式初探

2019-12-12苏永强

山西农经 2019年18期
关键词:脱贫产业发展

苏永强

摘 要:通过分析国家级贫困县临县深度贫困村产业脱贫的现状,揭示了困扰深度贫困村产业脱贫的因素,论述了选择正确的脱贫产业对实现脱贫的重要性。对产业组织合作模式进行探讨,提出了共享式产业组织合作模式,并论证了该模式是深度贫困村实现产业脱贫的较好模式。

关键词:脱贫;产业发展;组织合作

文章编号:1004-7026(2019)18-0053-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依靠产业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一批”脱贫措施中的首个脱贫措施。依靠产业脱贫是贫困地区最直接的脱贫路径,可以说一个地方产业发展得好,该地区的脱贫工作就做得好、脱贫也脱得稳。

自从中央提出脱贫攻坚任务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很多依靠产业发展成功实现脱贫的典型村。这些贫困村在政府和社会产业扶贫资金的支持下,有的凭借良好的生态条件发展绿色农产品,有的依托独特的自然、人文资源发展旅游产业,有的将传统地方特色打造为热销产品,形成特色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

但是,还有很多深度贫困村,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流等原因,形成了空心村或半空心村。这类村子在产业发展上举步维艰,产业效益没有取得预想的效果,有的甚至濒临破产,国家产业扶贫资金面临流失风险。因此,探索适合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的新模式,让这类村子在产业发展上也能有持续性,通过产业发展增强造血功能,帮助贫困人口就地就业、稳定增收,实现长久脱贫。

1  深度贫困村产业脱贫的制约因素

临县作为吕梁乃至山西最大贫困县,曾有“红枣之乡”的美称。政府曾经出台政策在全县推广红枣种植,红枣一度成为临县的支柱产业,盛极一时。但在临县红枣兴盛的时期,该县并没有发展起来规模与之匹配的红枣深加工企业,只是凭借单纯出售鲜枣获得收益。随着新疆优质红枣上市,临县红枣销售市场逐年萎缩,直至无人问津,枣农损失惨重。之后,该县又把适合当地气候的核桃作为支持发展的主要产业,但在粗放式经营、碎片化种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加之核桃的价格逐年下跌,该产业也没有为村民带来持续可观的收益。此后,村民对政府支持的产业信心不足,政府也不再明確全县新的主导产业。

由于没有统一的主导产业,各贫困村只能按照自身需求,利用政府下达的有限产业扶贫资金发展各村的产业,有的种植中草药,有的发展香菇产业,有的养猪、养牛等,造成临县区域内没有明显优势的主导脱贫产业。

笔者在临县的贫困村任职期间,通过深度走访调研,思考产业发展的路子,在多个乡镇的贫困村参观产业发展,学习交流产业发展经验,认为产业发展必须结合本村实际,不能盲目跟风,否则村级扶贫产业极易走入困境。同时,不论选择什么项目作为脱贫产业,都将受到贫困村自身缺陷的制约,脱贫产业发展一定要充分考虑并规避这些不利因素,最大程度降低所发展产业的风险。当前临县的深度贫困村产业发展主要存在以下制约因素。

1.1  立地条件差

临县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贫困村要么建在山梁上,要么建在狭窄沟壑旁边的山腰上,缺少适合规模养殖和第二产业发展的建设用地。

1.2  交通不便

临县很多深度贫困村地理位置偏僻,通行道路沿山盘绕修建,坡度较大,道路狭窄,大型货运车辆无法通行。由于黄土土质疏松、地表植被和生态系统脆弱,每逢雨季,地质灾害多发,交通中断时常发生。

1.3  劳动力外流

与经济高速发展和人口快速膨胀的城镇相比,贫困村的村民仅靠耕种自家有限的耕地获得微薄收益,很难维持生计。城镇的高收入和生活的便利吸引着农村青壮年,他们其中一大部分举家来到城镇打工和生活,融入城市;还有一部分村民往来于城镇与乡村之间,这些人多以在城镇打临工为主,有工作就干一段时间,无工作时为节约生活开支就回村居住。深度贫困村长期在村居住的人口一般达不到在村户籍人口的1/5。

1.4  内生动力不足

在贫困村内,长期居住的村民多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或生重病的困难户,他们绝大部分文化水平较低、思想守旧,对新事物接受能力不足甚至有排斥心理,种地收入和政府补贴是其主要的经济生活来源。

1.5  缺乏带头人

贫困村往往也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村,在村党员、干部老龄化严重,村基层组织难以担负起带领村民发展产业的重任。任何脱贫产业项目在贫困村的发展都是新的尝试,在生产技术、产业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不足,将对刚起步的脱贫产业构成挑战。风险大和利润低,使没有人愿意挑起贫困村产业发展的重任。

2  脱贫产业的选择

发展脱贫产业除了要充分考虑贫困村自身存在的不足外,选准发展项目也是脱贫产业的关键所在。新的、有特色的项目收益固然可观,但由于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发展技术不容易被村民熟练掌握,市场风险很大,一旦失败,产业资金极易“打水漂”,也会打击贫困村村民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的信心。

因此,必须结合各深度贫困村实际,选择村民熟悉且销路广的产业作为主要的脱贫项目,而不是盲目跟风,一哄而上地发展新、特、奇等技术要求比较高、村民比较陌生的产业。产业项目的选择,必须要能够适应当地气候、自然条件,与本村劳动力水平相匹配。比如,临县深度贫困村大多地处山区,这些村都有养殖山羊的传统,但由于山羊在放养过程中有啃食庄稼的行为,造成人畜、村民之间矛盾多发,山羊养殖并不被多数村民看好,养殖山羊的人逐年减少。近年来,这些深度贫困村的人口外流严重,大量耕地撂荒,如果在村内合理规划出养殖区域,可以有效避免人畜、村民之间的矛盾。山羊养殖产业农民易上手、不陌生,产业失败的风险相对较小。

3  产业组织合作模式

产业组织合作模式合理性是贫困村产业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以养殖山羊为例来简单分析产业发展的组织合作模式。

一是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以养100只山羊、每只每年按照300元的利润计算,通常需要雇佣2个人参与养殖,如果每人每天付50元工资,则每天需要100元的人工成本支出,全年下来预计亏损约6 000元。

二是共享式的组织合作模式。将100只山羊平均计入参与养殖的10户贫困户,每户10只山羊,贫困戶对山羊只有分红权,没有所有权。100只山羊由村内经验丰富的养殖管理员统一饲养管理,并负责将山羊养殖的工作按照强度不同模块化,参与合作养殖的贫困户轮流出勤,完成相应的模块工作量,每年每户大约只需要出勤36天。以每只羊300元利润计算,养羊管理员每只羊分红50元,每年增收5 000元。村集体每只羊每年分红50元,村集体收入5 000元,参与养羊合作的贫困户每只羊分红200元,10只羊年增收2 000元。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传统雇佣管理的方式,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产业发展的影响下,人工成本的支出是产业亏损的主要原因。共享式的组织合作模式相比传统的雇佣式的管理模式,能更好地适应深度贫困村的村情,有着明显的优势。

一是可以将养殖山羊的人工成本转化为贫困户和村集体的实际收入,人工成本直接变为产业的利润。人工成本消失,将增强村内合作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这种合作模式只是占用了贫困户的赋闲时间,在出勤时间上比较灵活。出勤时间可以自由调配,参与养殖合作的贫困户只需要完成养殖山羊相应的工作模块,对贫困户日常务农和外出务工获得收益没有影响。

三是可以调动村内贫困户的生产积极性。由于山羊养殖合作社里有了自己的羊,养羊的好坏涉及到切身利益,容易形成学习养殖山羊技术的良好氛围。

四是即使没有产业发展组织带头人,也不影响脱贫产业的持续发展。由于产业资金以股份的形式平均分配到参与产业发展的贫困户头上,市场收入风险由参与养殖合作的贫困户共同承担,只需要协助制定好产业合作的出勤模式和利益分配办法即可。

五是养殖管理全程公开透明,便于合作。由于贫困户参与到养殖合作社的日常事务的管理当中,对合作组织形成了有效监督,便于贫困户的长久合作,增强了贫困村产业合作的稳定性。

(编辑:季  鑫)

猜你喜欢

脱贫产业发展
脱贫攻坚中的媒体担当
全媒联动融入、强化责任担当,把脱贫扶贫作为“走转改”重要抓手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唐县精准发力助推精准扶贫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巴士在线 “脱贫”记
山村“脱贫”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