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法治的途径

2019-12-12邱红霞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法治体育

邱红霞

基础教育注重学生体魄的锻炼和素质的培养,小学体育是培养小学生健康体魄的重要学科。体育课的体能训练以及各项活动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中学会知识、学会运动、学会合作,同时也能提高小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众所周知,体育课经常运动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教師如果能将法治内容融合到小学体育教学中,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体育教学中渗透法治的优势

(一)提高安全意识

新课程改革以来,体育学科已经成为国家改革的重点课程,中考体育逐年加分。据有关人士预测,中考体育分数将来要高过中考物理、化学、政治、历史的分数。从这一举措可以看出,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面对体育被广泛重视、学生积极参与锻炼的现状,有很多学生不懂得锻炼技巧,过分运动致使身体受损。基于此,小学体育教师就要融入法治教育,及时有针对性地传播法治安全知识,使学生既能体质得到锻炼,又能学会保护自身的安全。

(二)符合健康习惯

从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看,他们的思想意识会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来,当他们在体育课上表露出来的动作与习惯,教师能够第一时间观察到,包括一些不符合学生健康成长的习惯,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表现,及时有针对性地实施法治渗透,这样一来,教学内容既具体又实际,易于让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形成法治观念

对学生进行日积月累的法律知识传授,让法治意识逐步渗透到学生的脑海中,让他们在实践中理解规则、理解法治,在体育活动中养成遵纪守法的行为,逐步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小学体育学科中渗透法治的途径

(一)教师要注重仪表,用语文明

教师的仪表得体和用语文明是小学体育学科中有效开展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上课时,首先要组织队伍并行“师生礼”,教师的仪表要注意色调,要让学生看到体育教师对体育事业的热情,充分彰显体育教师的活力和朝气。体育教师不能语言随便,要有说服力,学生才愿意接受教师的教育和指导。教师文明简练的教学用语学生乐于接受,尤其是渗透相关法治教育内容时,学生才更乐于倾听。

(二)师生和谐协作,互帮互助

理想的小学体育课堂是互助互爱、和谐协作的快乐殿堂。学生和教师之间要有效配合,能够在操场上有组织地设计活动、有计划地稳步参与、有目的地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带领学生对操场上的不利因素及时处理,化不利为有利,培养学生互敬互爱、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以减少学生之间争斗事件的发生,潜移默化地渗透法治思想。

(三)爱护学生,课堂纪律严明

教师尊重学生、关心学生既是教师高尚品德的表现,同时也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发现学生体能或协调能力差的,要耐心帮助;对于组织纪律差的要给予高度重视,并严格要求,让学生通过认识提高,助力高效法治教育的开展。为保证学生对教师的尊重,教师的教学要有计划与规范性,也要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充分体现教学课堂的纪律性,体育活动的规则性以及学生的用语规范性。

(四)安全送还器材,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

教师在教学中布置场地、送还器材、练习跑步等工作都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做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从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要向学生讲清楚学校各种场地、器材的使用方法。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要求学生看明白有关场地、器材的标志牌上注明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游戏过“斑马线”,让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生活细节,渗透道路交通安全意识,让学生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安全快乐的课堂中居安思危,高度重视体育课堂活动的安全隐患,主动树立法治观念,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法治思想,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紧密联系法治知识,细致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行为举止,力求使每位学生认识到法治安全的重要性。从学生体质的实际出发,设计适宜的训练活动,确保学生安全、健康、茁壮的成长。

作者单位  陕西省神木市第六小学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法治体育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质量缺口与配强提升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教师压力大”折射了什么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