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9-12-12王建平

陕西教育·教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

王建平

随着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课程问题越发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的方向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模式。这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作为国家整个课程体系的一部分,以学校和教师为决策主体的课程开发模式,日益受到学校和教师重视。为全面实施新的课程标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我校积极稳妥进行校本课程开发,努力走特色化办学之路,进一步提升了办学品位,张扬了学生个性,实现了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同步发展。

一、发挥学校优势,整合校本资源

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稳步推进,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小组经过认真论证,提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整体思路,强调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个性发展,促进终身学习;要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彰显办学特色,提升办学品位。

我校地处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源地宝鸡,地方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学校长期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等为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图书馆、校史馆、各种人文景观都是校本课程资源。学校教科研氛围浓厚,有一批热衷于教育研究和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教师。团委、学生会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社区服务、社会实践活动也经常开展,社团活动、兴趣小组开展得有声有色。这些都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二、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涵

校本课程的决策主体是学校和教师,以校为本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基础。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我们反复强调要立足学校和学生实际,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广泛征求学生意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召开年级主任、教研组长参加的专题会议,要求各组在汇总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提出本组的校本课程开发计划;利用家长委员会、班主任等途径,通过学生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形式,广泛征求学生家长的意见,以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在反复论证基础上,我校从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生活职业技能、学科拓展延伸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确定拟开发的校本课程,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进行申报,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小组最终审定。

在这一设想和计划指导下,2008年3月至2009年6月,在高中新课程改革实施之初,我们就进行了第一轮校本课程开发,完成了部分校本教材的編写,初步形成了我校的校本课程体系,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人文素养类:《宝鸡自然、人文与发展趣谈》《国学漫谈》;科学素养类:《生态危机与绿色环保》《健康科普讲座》《生活中的物理》;生活职业技能类:《高中女生形体练习》《音乐与生活》;学科延伸拓展类:《高中数、理、化、生奥赛辅导》《高中英语视听教材》;身心健康类:《中学生心理健康读本》《业余党校教材》。

2014年4月,在总结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和学生需要,结合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我校选择了与必修教材关系密切、学生实际需求更多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本次校本课程开发,着眼于实用性强、切近教学的学科延伸拓展,主要解决初中与高中的知识对接,补充初高中教材中没有涉及而中考、高考却会用到的知识内容及学法指导。经过一年多努力,我们完成了《从初中到高中——绿色通道》(九科系列,其中语文、数学、英语12课时,物理、化学9课时,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课时)、《形体与健康》和《德育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实施。

下面举例简述我校几种校本教材的开发原因、开发目的及应用情况。

(1)《形体与健康》

开发原因:中学阶段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身体发育及意识形态可塑性很强,然而体型没有得到关注和科学训练,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体形态畸形。同时现在的中学女生追求骨感美,盲目节食,造成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下降。另一方面肥胖的青少年比例也增加,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

开发目的:对高一、高二女生进行形体课的教学,通过身体基本姿态练习、局部身体姿势练习、把杆、垫上操、健美操以及华尔兹舞蹈的练习,锻炼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使学生身体匀称、举止得体、姿态挺拔、气质高雅。

应用情况:学生比较喜欢形体课,对自身的身体姿态有了明确的认识,渴望体型的改善,学会了塑造优美体型的锻炼方法。

(2)《音乐与生活》

开发原因:音乐与生活具有广泛、密切的联系,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和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音乐教育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推动社会文化进步方面,更加显示出它所具有的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开发目的:本课程是一门音乐欣赏综合课,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的事物以及生活中的现象、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懂得人们的生活离不开音乐,音乐创作需要从生活中提炼,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讨论、聆听、感受、比较等学习方式,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应用情况: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音乐在生活、社会中的功能有初步的了解,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音乐”,从而通过音乐活动陶冶性情、丰润人生、美化生活。

(3)《生态危机与环境保护》

开发原因: 当今日益严峻的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比人类社会以往任何时期都存在更多的隐患和危险,地球的环境退化和面临的“生态破产”使人类生存的风险和危机迅速升级。人类对生态圈的破坏意味着人类将失去生存的基础和共有的家园。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问题。因此,《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人口、环境教育、发展的白皮书》《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等文献中,也都特别强调了面向青少年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开发目的: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关爱生命,人人有责。培养学生环境保护和关爱生命的意识,特别是从青少年入手的生态与环保教育,学校和教师责无旁贷。

应用情况:本课程的实施强化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环境恶化对于人类生存的严重影响,理解环境保护对于生态的极端重要性,从而养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习惯。

三、强化保障措施,扎实稳步推进

1.加强领导,保障实施。为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顺利推进,学校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方案》,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小组,学校教研室、教务处具体负责,各教研组具体落实。校本课程开发与管理小组负责校本课程规划与审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的制定以及校本课程的申报、遴选与审定,组织教师参与课程开发;负责向学生及家长提供课程内容以供学生选择,审议教师的《课程纲要》和课程讲义;负责协调校内外课程资源,保证层层落实学校课程开发工作。学校把校本课程开发纳入校本研修活动的日常管理,将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作为校本研修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另外,学校不断加大对课程开发的经费投入,根据学校《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对开发的校本课程进行全面系统鉴定考核,按科研成果给予奖励,调动了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保证了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顺利进行。

2.培训师资,提高能力。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教師还不够熟悉,还存在畏难情绪。为提高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调动其参与课程开发的积极性,学校组织教师参加新课程培训、月例会专题讲解和外出学习等形式的培训学习,特别是对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兼职教研员等教学教研骨干进行专题培训,并提出相应要求。这一系列的学习培训,使教师在较短时间内领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和要领,明白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执行者,而应成为课程设置、编写和实施的组织者、参与者、开发者和研究者;同时,编写校本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大多数教师的日常工作范畴,完成好这一富有挑战性的工作是教师不断学习和自我提高的机会,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种必然需要。

3.科学评价,促进提高。校本课程的日常考核与评估由教务处和教研室负责,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课程开发实施者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的评价。对实施者的评价包括学生选择的人数、学生实际接受的效果、领导与教师听课后的评价、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教师采取的授课方式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情况。每学期把几个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形成对课程开发者的最终评价。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学分制,学分的确定应考虑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习的客观效果,最终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考虑。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我们深切感受到,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是新课程背景下校本研修的重要形式,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浓厚了教研氛围,促进了教师发展;校本课程开发是落实国家课程计划、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与适应性的重要举措,它张扬了学生个性,提升了办学层次和品位。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和严峻的挑战。作为学校和教师,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发挥校本课程应有的作用,实现课程多元化,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学校的特色发展和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虢镇中学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学校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学校推介
自行车的发明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