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线上学习+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大学教学模式研究
——以“大学英语课为例”
2019-12-12赵宏昕
赵宏昕
(黄河科技学院,河南郑州 450062)
1 研究背景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形式多样的线上学习资源不断充斥着学习者的眼球,丰富的互联网学习资源可以使学生快速获得想要了解的知识,同时,传统的大学课堂上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如学生学习兴趣低,课程设置学习周期长,难以再短期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等。原因主要在于传统的大学课堂没有为教师提供足够的讲授与训练的时间,造成学生无法对知识深入学习,甚至有的学生根本没学会,从而丧失了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兴趣,满足其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增长学习需求呢?很显然,通过单纯的改变教学方法是行不通的,这需要对大学教育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改革,大规模线上学习资源的出现,也为教育教学改革带来了希望与生机。
2 “线上学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介绍
2.1 线上学习资源介绍
2.1.1 慕课
慕课,即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意为大规模公开在线课程。慕课最早出现在2008年,是由加拿大的两位学者,Gorge Siemens和Stephen Downes共同设计的,课程名称为《联通主义与联通知识(Connectivism&Connective Knowledge)》,之后再全球范围内逐渐兴起,2013年进入中国。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8月,全球慕课数量达到6000门,中国的慕课数量达到1700门。(站德臣)
简单来讲,慕课就是将教学制作成数字化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教授和学习的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本质上是一种与线下课堂相对应的网络课堂。其特点主要包括,受众群体广泛;学习时间地点灵活;技术手段丰富多样,形象生动等。而最重要的是,与线下课程相比,慕课学习没有强制性要求,从而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2.1.2 其它线上学习资源简介
翻转校园App是专为广大师生打造的教育生活平台,在我校实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主要用于课上考勤,发布学习任务,习题,测试,开展线上讨论等。“翻转外语”是一款微信小程序,主要用于发布与英语学习相关的词汇,语法,听力,写作等任务,监督学生完成任务进度,测试及讨论等。以上两种线上学习方式,连同慕课,贯穿于我校整个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过程中。
2.2 “翻转课堂”简介
互联网的便捷,慕课及其它线上资源的个性化,自主性和开放性等优势无疑受到当下很多不同年龄段,不同领域的学习者的青睐。然而,单纯的线上学习,是不是就可以完全满足学习者的需求了呢?对于现阶段的在校大学生而言,没有了教师的当面指导,没有了同伴间面对面交流,没有了实体的集体学习会是怎样的结果呢?是否能够完全掌握每门课程的知识呢?显然是不可行的。那么,翻转课堂的概念便应势而生了。
所谓的翻转课堂就是指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师讲生听”的课堂模式向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为目的的课堂形式的转变。它是区别于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课堂的,其课堂形式可以多种形式的,如:线上慕课学习+课堂讨论;线上慕课学习+课堂练习;线上练习+同伴互评等,其目的主要在于增加师生互动,增加学生再整个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鼓励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
2.3 线上学习+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本身的形式是多样的,不受限的,但结合当下互联网的应用与普及,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特点,以及学生相关学科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等情况,目前的大学教育改革是需要借助于线上学习的,通过线上学习与实体课堂的有效结合,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为其创造更多的主动学习的机会。简而言之,翻转课堂就是通过线上学习与线下教学的结合,从而实现课前教学与课堂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3 “线上学习+翻转课堂”—大学英语语法教学设计与实施
3.1 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的教育评价学者布鲁姆把学生认知领域的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层次:认知,领会,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如下图)。半世纪以来,这一套体系对全世界的教育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基于这一认知体系,课前的线上学习主要是为了完成知识的认知与领会;而线下的课堂教学则主要是为了发展学生的深层次思维能力,即应用,分析,评价与创造等。
布鲁姆认知目标分类体系
3.2 教学设计与实施
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是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分模块教学中的第一部分,整个语法教学共共分为八个模块,即:简单句,并列句,时态,语态,非谓语,名词性从句,形容词性从句,副词性从句。刚刚升入大学的学生经过了初高中的英语学习,对英语语法学习并不陌生,应该是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基础的。基于此种情况,大学英语语法教学则采取了课前线上英语语法基础学习,加课堂中解疑,巩固,提升相结合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即,让学生课前通过线上学习完成低层次的认知,课堂上则主要针对其高层次水平的认知的提升。
3.2.1 课前准备与指导
1)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语法模块,教研组的全体教师集体备课,共同商讨本模块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并根据讨论结果制作PPT。利用我校现有网络平台“翻转外语”发布相应语法模块的教学内容(包括音频及视频),并在“翻转校园”app上传与之相对应的前测,后测及作业,以供练习和测试。下载“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强国”等app,查找对应的语法模块课程,作为现有线上学习资源的补充,在上课之前进行线上基础语法知识学习。
2)针对学生的课前线上预习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单,如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到什么程度等。以便教师更好的检测学生学情,更有针对性的上好每一个模块的语法课。
3.2.2 课前线上学习指导
1)课前通过微信等通讯手段通知学生通过“翻转外语”网络平台学习相应的语法模块,了解该模块的基础知识,对该模块下的基本语法规则做到“心中有数”。观看后将所学语法知识分组讨论,汇总该模块下的基本语法规则,并以组内选派代表的方式在课堂上呈现。
2)相应的语法知识学习完毕之后,通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转校园”平台上的对应语法模块的前测。待系统生成测试结果后,要求每个学生总结错题,通过组内讨论,明确该语法模块知识的不足与困惑,由各组组长汇总本组成员的语法问题上交老师。
3.2.3 学情分析与课中教学
通过“翻转校园”前测结果生成的数据,分析各班学生对该语法模块的掌握情况,结合小组上交的语法问题汇总,明确学生们在该语法模块下的欠缺与困惑之后,进行二次备课,修改教案和教学PPT等,重新调整教学计划。
在课前线上自学与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之上,按照二次备课计划有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1)检查学生课前线上自学情况,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对于学生梳理与总结不到位的地方,教师进行补充和完善。
2)针对课前学习及前测时遇到的问题与困惑,进行分类讲解,通过练习巩固知识点。
3)在学生理解并掌握了该模块下的语法基本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深化,如相似语法点的对比分析,易错点的识别,讲解等,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使其深层次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
4)通过提问,让学生总结该语法模块的基础知识,重难点。同时,为了更好的检测课堂学习效果,在该语法模块讲解完毕后,要求学生在“翻转校园”平台上完成本语法模块的后测,并反馈测试结果,对于学生掌握不牢固的语法点给与再次补充讲解,并通过布置课后线上练习作业,巩固重难点。
5)课程结束前,总结本次教学内容,布置下一次线上预习任务。
4 结论
通过开展“线上学习+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改革模式以来,无论对于老师还是对于学生,都是一场挑战。是新观念对观念,新方法对旧方法,传统对流行的剧烈碰撞。然而,在这种新的变革下,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在经过一个学期的大学英语语法学习后,综合素质都有了较大提升,但作为新事物,它在实践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简述如下:
4.1 学生方面
大部分学生能够用心学习,保质保量的完成线上学习任务,但也有部分同学自控能力不强,无法抵挡网络娱乐的诱惑,利用线上学习时间浏览其它网页,聊天等等。显然,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是实施线上学习的一大难题。
小组合作是翻转课堂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教学形式。针对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分组讨论,贡献集体智慧,确实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然而,在开展翻转课堂的的小组活动时,有时讨论的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主要问题体现在,组内成员合作不够主动,讨论不够深入,讨论时间固化等等。因此,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实现小组合作的高效性,也是当前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之一。
4.2 教师方面
至从开展教学改革以来,教师们无论是自身的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还是课堂管理能力等都有了显著提升。然而,也经常能听到有些教师抱怨道:课前既要制作微课,教学课件,又要设计课堂教学;既要建立题库,发布线上学习任务,又要搜集前测结果数据,调整课堂设计等等。课前准备时间太长,这无疑是教学改革中遇到的一大难题。
其次,教学微课与教学课件的制作,要求老师们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讲授英语的老师多数只具备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这无疑为老师们课前准本带来了困难。
最后,翻转课堂对信息技术的依赖很大,课堂上经常要播放音频,视频,PPT,有时网络或硬件设备出现问题会出现课堂难以操控的局面。
正如上述所言,目前在刚刚开展教学改革的情况下,制作线上学习内容,备课时间长,课堂设计与管理等,较之以往的传统课堂相比,确实为教师们开展教学带来了困难,增加了工作量,但这种状态不会一直持续。随着教学模式的日益成熟,网络优质资源的不断丰富,学习平台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完善,必定会逐渐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解放教师的工作时间,同时,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会不断得到满足,学习效率也会不断提高,从而实现教师的最终工作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