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联合临床实践在造口伤口失禁小组培训中的应用

2019-12-11叶秋玉金丽红陈敏华陈琴芬吴莺燕毛细花胡真臻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23期
关键词:造口伤口科室

叶秋玉 金丽红 陈敏华 陈琴芬 吴莺燕 吴 婧 毛细花 胡真臻

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 323000

丽水市人民医院市级科研立项(2016GYX10)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慢性疾病的大幅度提高,伤口、造口、失禁均为常见皮肤疾病,在住院患者中占据一定比例。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未及时预防和处理,患者出院时,患者及家属未受过专业培训和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将面临造口并发症、压力性损伤及失禁等皮肤问题的发生,降低了生活质量,严重损伤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为了全面提高各科室造口伤口护理水平,造口伤口护理小组的培训尤为重要。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所不同,改变了填鸭式教学方法,将授课内容提前告知,学员课外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最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法。多项研究报道,翻转课堂在护理学教育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2-3]。为了提高我院造口伤口专科护理水平,降低院内并发症的发生,2018年下半年我院对造口伤口失禁小组采用翻转课堂联合临床实践1周的培训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将我院造口伤口失禁小组成员42名分为核心成员及各科室联络员,由经验丰富的ET担任小组组长,联络员由5 年以上工作经验和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的科室骨干1~2名担任。年龄(31.07±4.14)岁,工作年限(11.5±6.3)年,均为女性。学历:专科3名,本科39名。职称:副主任护师4名,主管护师18名,护师20名。全体成员均愿意参与全程研究。

1.2 方法

1.2.1 课件准备:由护理部成立造口伤口失禁专科培训小组,由组长组织任课老师讨论,制定课程计划,确定培训主题,理论课程包括造口的术后护理、造口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处理、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和失禁性皮炎的护理等内容;操作视频包括皮肤完整性评估、伤口换药和造口袋更换。分别由1名ET、2名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和具有资深授课资格的2名责任组长编辑微课视频,时间为15min,操作视频时间为7~10min。

1.2.2 观看视频:创建“造口伤口失禁培训”微信群,作为师生沟通的平台,提前在微信群里发布翻转课堂的方法和规则。提前2周把录制好的视频传至掌医平台的“造口伤口失禁小组”中,短信通知,督促大家学习,并完成课后思考问题,让大家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在微信群里提出,予以解答,或带问题到集中授课现场。

1.2.3 集中授课:将42名小组成员随机分为6组,每组7名,确定1名组长。课堂前全部组员用自己的智能手机在掌医平台上进行理论考核,时间为20min。通过案例讨论强化重点内容,以问题为导向,由组长组织,分组讨论抢答,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授课老师进行点评解析,参与互动的小组每人可酌情加分,时间为40min。课堂结束后全部组员再次理论考核,时间为20min。

1.2.4 临床实践安排:让小组成员提前熟悉理论知识,内容包括造口宣传手册、《十大安全目标》中压力性损伤相关内容及皮肤管理手册等。根据科室情况有计划安排到造口伤口专科门诊,参加临床实践1周,每周限2人,造口袋更换操作考核在临床实践中完成。

1.3 效果评价

1.3.1 理论操作考核:试卷由5名授课老师结合课程内容和目的出题,包括培训前考核试卷、培训后考核试卷,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是非题及案例题,满分100分。

1.3.2 操作考核:培训前操作由各科室带教老师完成,培训后操作在翻转课堂结束后,由3名具有副主任护师职称以上的临床护士长和造口伤口小组组长及秘书组成考评组,完成全体小组成员的伤口换药和皮肤完整性评估操作考核,满分100 分。

1.3.3 翻转课堂效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在“造口伤口失禁培训群”发放自行设计的翻转课堂效果评价问卷二维码,小组成员填完当场提交。满意度调查项目包括:课程内容、互动参与、导师培训技巧、有利知识掌握及整体评价。

2 结果

2.1 培训前、后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 培训后小组成员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培训前、后理论考核与操作考核成绩比较分)

2.2 小组成员对翻转课堂教学满意度调查 培训后小组成员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5.24%,见表2。

表2 小组成员对培训模式满意度调查(n=42)

3 讨论

3.1 翻转课堂教学在小组培训中效果显著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由美国专家萨尔曼·汗首先提出,由“先教后学”转变为“先学后教”,授课老师创建教学视频,提前传到掌医平台,学员在家或课外观看视频完成,老师通过微信群与小组成员保持沟通,回到课堂师生面对面交流,通过小组讨论、案例探讨及疑难解答等形式,对课前预习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加深记忆。表1结果显示,小组成员培训后的造口伤口失禁理论和操作考核成绩均优于培训前(P<0.05),提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医院护理培训中的优势。整个培训过程轻松愉快,学员是主角,老师是指导者和促进者。

3.2 专科临床实践有利于提升小组成员的临床运用能力 造口伤口失禁引起的并发症可达50%以上。有研究指出[4],关键在于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降低造口伤口失禁的并发症发生率。小组成员是科室联络员,因此需要我们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护理技能强化。我院小组中有一部分是新加入的成员,如何让新成员将理论转化为工作技能,临床实践是不可少的时期。因此护理部安排小组成员到造口伤口门诊参与专科临床实践1周,新成员、皮肤管理重点科室及核心成员优先,通过观察造口护理、伤口护理、压力性损伤评估和制定护理措施等,使她们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临床实践增加了小组成员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具备了一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极大提升了临床运用能力。

3.3 翻转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满意度 目前大部分医院的培训模式,仍以集中授课为主,但由于医院工作繁忙、频繁倒夜班、培训多及二胎开放等原因造成培训缺席、请假或人在心不在等情况,培训效果欠佳。有研究显示,时间限制是护士继续教育学习的主要障碍[5]。本研究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需要固定时间和地点,就能让护士利用空余时间通过网络在掌医平台上自主完成学习,同时可以反复巩固;课堂内容设计合理,课程时间短,采用不定时点名的形式,避免学员快进和产生疲倦等现象;集中培训时通过真实个案分享,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激励和组间比赛的形式,调动她们积极性,让人人处于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等活跃状态,课后调查结果显示同于其他研究[6]。该教学模式减少了集中培训的次数,大大提高了学员满意度,保证培训质量。由于目前本文样本小,且培训结束后,在今后如何让大家更好巩固知识还需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造口伤口科室
为什么伤口愈合时会痒?
为什么在伤口上撒盐会疼?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那只给我带来伤口的大橘
爱紧张的猫大夫
微信授权式教育在尿路造口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伤口“小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