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主感觉及水钠控制依从性的影响
2019-12-11张媛媛
张媛媛
河南省濮阳市中医医院透析室 457000
慢性肾脏病是一类严重危害肾功能的疾病,资料显示[1],我国年龄≥50岁人群中有11.5%患有不同程度慢性肾脏病。慢性肾脏病经过长期发展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而目前尚无治愈手段,血液透析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但患者的水钠控制依从性是影响治疗效果的关键。本文采用PDCA循环法对长期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干预,旨在分析对水钠控制依从性及自主感觉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长期血液透析的患者共101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适应证,且透析时间>3个月,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有精神及认知障碍、自理能力极差的患者。按照抽签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32~69(50.74±6.30)岁;多囊肾13例,高血压肾病18例,慢性肾炎19例。观察组51例,男29例,女22例;年龄33~71(51.86±4.51)岁;多囊肾12例,高血压肾病19例,慢性肾炎2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血液透析,均干预3个月。对照组在血透期间采用传统临床管理干预模式,医务人员定期进行健康宣教,遵照医嘱按时提醒患者服药。观察组患者予PDCA循环法进行临床干预,内容如下:(1)计划阶段(P):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收集其相关信息,建立健康档案,制定完整的临床干预计划与目标。(2)实施阶段(D):①饮食及运动指导:建立正确的饮食方案,纠正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对家属及患者强调低盐饮食的优点,指导患者每日定量饮水,如出现口渴时可通过口含山楂、冰块等方式减轻口渴现象,指导患者记录每日的饮食笔记;住院期间指导患者每日坚持做有氧运动如太极拳等,40min/次。②偏激情绪疏导:以热情、关心的态度服务患者,采取言语疏导的方式改善其偏激情绪及行为,另外以开展联谊会等形式促进医患之间的亲密感,避免患者出现孤独及寂寞感,增强患者康复信心。③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强调家属参与的重要性,指导家属在血透期间予以患者正向鼓励及支持,并配合医务人员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及饮食指导。(3)检查阶段(C):定期考核医务人员血透护理及水钠控制等知识;定期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以检查患者知识掌握度。每隔2周检查1次患者的饮食记录。电话随访干预计划的执行情况。(4)处理阶段(A):定期开展总结会议,分析在干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讨论解决,探讨PDCA循环法缺陷,并不断完善计划的可行性。
1.3 观察指标 (1)自主感觉情况:①味觉灵敏度[2]:医务人员分别在量杯中配制浓度为6个等级的氯化钠溶液,患者分别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进行品尝,分数越高则说明盐灵敏度高。②口渴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与Wong-Bake结合的方法由患者自我评测,分数越低说明口渴程度越低。(2)水钠控制依从性情况:经过干预后测量患者的体重变化,如体重增加≤5%说明水钠控制依从性良好,体重增加>5%说明水钠控制依从性差,统计两组水钠控制依从性良好率。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后自主感觉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观察组口渴程度得分低于对照组,味觉灵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自主感觉情况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2.2 两组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情况比较 干预后发现,观察组水钠控制依从性良好有38例,良好率为74.51%;对照组水钠控制依从性良好有27例,良好率为54.00%。观察组水钠控制依从性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液透析是针对终末期肾脏病的一种替代治疗方法,但由于终末期肾病患者肾功能出现不可逆转的长期性损伤,因此患者需长期行血液透析,研究指出[3],实施有效的水钠控制是保证血液透析的关键,且可避免心血管系统疾病及水钠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目前临床并无系统的干预措施可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水钠控制。因此探索一种有效的水钠控制管理方法意义重大。
PDCA循环法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临床管理方案,主要包括P(计划阶段)、D(实施阶段)、C(检查阶段)、A(处理阶段)四个步骤,通过四个阶段的相互协调进行质量管理的方式。相关文献指出[4],血透患者的自主感觉(味觉灵敏度、口渴程度)与自身的水钠控制呈正相关,因此改善血透患者自主感觉至关重要。本文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味觉灵敏度高于对照组,口渴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进一步分析得知,传统血液透析临床干预仅注重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并未有计划地进行实质性干预,对干预效果未实行有效的评价,因此干预过程中患者积极度不高,对血透等相关知识的不重视进而引起患者自主感觉下降。而观察组在干预过程中采用PDCA循环法,通过调查的方式分析患者自身水钠控制原因,以知识宣教的形式强调水钠控制的重要性;在日常饮食上,通过指导饮食、水的方式控制患者饮水量,并以冰块、山楂等食物减轻患者口渴,缓解患者自主感觉的不适感。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由多种因素控制,医务人员对水钠摄入及血液透析等相关知识的宣教力度不够,致使患者不能正确认识水钠过多摄入的危险性;另外由于医务人员监督力度不够,未形成干预体系,信息传递单一,引起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降低。总结本文结果,两组采用不同的干预方式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水钠控制依从性良好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与王晶等人研究一致[5]。分析可能原因是观察组采用的PDCA循环法对干预过程可有效控制,在P阶段根据患者血透期间的功能情况寻找影响患者自主感觉的原因,并施以有效的计划,这就避免临床中信息传递单一的形式;D阶段针对患者自身情况参照计划进行模块式干预,如在饮食、水方面加强健康教育及指导,通过撰写饮食记录的方式记录日常摄入水钠的量,增加有氧运动以促进体内正常生理代谢,在家属参与下完善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使之获得更好的依从性;在C阶段,由医务人员定期检查患者水钠控制情况,对不良行为及时制止,监测各项指标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从而为后续的干预做出正确预判;A阶段是对循环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总结,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患者水钠控制依从性。
综上所述,PDCA循环法可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可降低患者的自主感觉,提高水钠控制依从性,值得医务人员从希望水平、透析年限等方面进一步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