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

2019-12-11陈晓君樊志强吴小宝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23期
关键词:压缩率成形术经皮

高 强 陈晓君 樊志强 吴小宝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七医院,福建省南平市 353000

骨质疏松导致的椎体压缩性骨折是>50岁人群疼痛及活动受限常见的原因[1]。因椎体压缩性骨折而造成背痛主要治疗方式是以缓和和减轻疼痛的症状为主,包括卧床休息,使用止痛药物及穿着背部支架。但是长时间卧床更易造成患者加速的骨质流失,甚至更进而导致功能丧失。而其他治疗方式如激素补充,使用双磷酸盐类药物及抑血钙素,往往于短期内无法达到其治疗效果[2]。虽然大部分椎体骨折可在几个月后愈合,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顽固性胸腰背部疼痛、甚至需要住院治疗及长期照顾。近几年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在临床上已获得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将骨水泥注入受到压迫的椎体、以稳定伤椎椎体、进而减少疼痛,以尽早恢复患者的功能[3]。本文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并获得随访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3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PVP组77例和保守组55例,对其疗效进行观察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32 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接受 PVP 治疗的 77 例作为 PVP 组,进行保守治疗的 55 例作为保守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

注:*采用χ2检验,#采用t检验,◎采用秩和检验。

1.2 纳入、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2017年)中关于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诊断标准[4];②同意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70~85岁。(2)排除标准:①恶性肿瘤患者;②骨碎片压迫至脊髓或脊随腔,出现严重的神经压迫症状;③严重丧失椎体高度(>50%);④无法矫正的凝血异常。

1.3 方法 保守组:患者采取卧床休息,在疼痛可以忍受的情况下适当采用胸腰背部枕垫,对骨折部位进行体位复位处理,同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以及控制骨质的流失和增进骨质的储存等康复锻炼措施。PVP组:于介入导管室内在大C臂机动态监视下进行。手术时患者取俯卧位,于胸前区、双侧髂前上棘及双膝前方垫软垫。于局部麻醉下操作,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分层注射。使用3.5mm或4.5mm直径、10~15cm的骨水泥穿刺套管针,自椎弓根体表投影点穿刺进入,经椎弓根进入椎体中中前1/3处,在打入骨水泥前需先打入显影剂以确定穿刺针位置与静脉丛未相通,以免造成骨水泥栓塞或外漏。骨水泥灌入过程中若遭到一定之压力时即应停止,若发现骨水泥充满椎体后1/4,或出现有椎体外渗漏时亦不可强行灌入。双侧椎弓根注射骨水泥通常可达到较好的效果,骨水泥注射的整个过程皆须在大C臂图像监视下进行执行,以避免骨泥充填不足或渗漏。平均灌入骨水泥的量为3~5ml,选用高显影椎体成形骨水泥、或加入钡剂以增加骨水泥显影性。骨水泥注射满意后植入内芯、缓缓拔出穿刺套管针,患者保持原位至骨水泥凝固。待疼痛缓解(手术当日或第2 天),鼓励患者佩戴腰围或在TLSO支具保护下下床活动,如状况稳定患者即可出院。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1年的VAS疼痛评分、X线片结果(Cobb角、椎体压缩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VAS疼痛评分将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个数字表示,0表示无痛,10代表最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采取4分法评定[5]:1分为只能卧床休息,2分为需借助轮椅行走或只能坐立,3分为行走存在困难,4分为行动无明显困难。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疼通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PVP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X线片结果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均较治疗前减小,且PVP组患者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明显小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对比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尿路感染、深静脉栓塞,无穿刺损伤马尾神经、脊髓及椎体前方血管等严重并发症。

3 讨论

根据实循证医学的精神,笔者将现有的文献做了一次系统性的回顾,发现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的疗效目前存在分歧。在支持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效果的文献中,患者在接受手术后,不管疼痛或生活质量,都得到显著的改善,但是这些文章中,却部分缺乏了使用双盲试验、随机取样或是对照组等方法来验证其有利的科学证据。相反的,另一部分的文章得到的结论,却是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在临床上并未得到有显著意义差别的成效。Gavaskar AS和Katsumi K等分别搜集了78位及131例一节或多节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在符合科学设计的随机、双盲、含有实验组及控制组的临床试验设计下,接受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患者,在临床治疗的效果并没有显现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别。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所改善,且PVP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保守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可以较好地解决骨质疏松性脊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疼痛问题,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均较治疗前减小,且PVP组患者Cobb角和椎体压缩率明显小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能明显增大椎体强度,纠正脊柱畸形,且恢复椎体高度不易丢失。另外,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如骨水泥渗漏、尿路感染、下肢深静脉栓塞,穿刺损伤马尾神经、脊髓及椎体前方血管等严重并发症。表明通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和术中全程影像监视条件下,可以明显提高PVP手术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在临床上确实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远期脊柱畸形风险,并且操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压缩率成形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水密封连接器尾部接电缆的优化设计
缠绕垫片产品质量控制研究
某型飞机静密封装置漏油故障分析
MTA和Vitapex用于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比较
分布式多视点视频编码在应急通信中的应用
Snodgrass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