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与药物保守治疗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疗效比较分析

2019-12-11梁耀武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23期
关键词:椎动脉成形术阿司匹林

梁耀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536000

ICVD是因供应大脑的血管出现病变导致管腔出现狭窄和闭塞,引起脑部的各种症状[1]。供应脑的血管分别是两支颈内动脉、两支椎动脉。导致ICVD最主要、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硬化,进而导致血管内膜增生、增厚,从而引起血管管腔的狭窄和闭塞[2]。目前临床上针对ICVD的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本文重点探究采用不同治疗方式患者的临床疗效,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62~89岁,平均年龄(69.85±7.51)岁,病变血管:颈总动脉9例、颈内动脉5例、椎动脉16例。观察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龄60~91岁,平均年龄(70.02±6.99)岁,病变血管:颈总动脉8例、颈内动脉4例、椎动脉1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1)纳入标准:①结合临床表现、脑血管造影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②均为单支血管病变者;③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近期合并出现脑出血、新发脑梗死、心肌梗死者;②对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过敏者;③碘、造影剂过敏者、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④脑疝、脑干功能衰竭者。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保守治疗:拜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型号:100mg×30片,国药准字J20130078)100mg/次,1次/d。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规格:75mg×7s,国药准字J20130083]75mg 1次/d,口服给药。阿托伐他汀钙(辉瑞制药有限公司,产品规格:10mg×7s,国药准字H20051407)口服,1次/d,2片/次。共服用6个月后仅服用阿司匹林100mg/次,1次/d,维持治疗终身。

观察组开展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于确定手术治疗前3d开始,顿服拜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口服氯吡格雷75mg/次,1次/d。完善术前准备工作后,进行股动脉穿刺,将导丝逐渐推入到椎动脉、颈内动脉,置入6F、8F动脉鞘,行全身肝素化,注射造影剂,于X线显示下降病变动脉血管显露出来,在确定明确的部位、程度、侧支循环等情况,结合患者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架信号、数量及支架,于导丝引导下,将6F或8F导引导管置入病变血管近心端,沿着导丝缓慢匀速插入微导丝穿过病变血管病灶,沿微导丝插入球囊扩张导管,在病变血管狭窄处适当扩张,将支架放置在病变血管狭窄处。于造影剂显影下观察支架情况以及病变血管血供恢复情况,无异常完善术后,结束手术。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颈部平均血流速度,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治疗效果的评估和随访: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3个月、6个月对患者进行NIHSS评分,评分越低,患者疗效越好[3]。对所有患者进行6~12个月随访,对比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包括脑出血、脑梗死。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血流速度变化情况对比

2.2 两组各治疗时间段NIHSS评分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NIHSS评分均较低(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各治疗时间段NIHSS评分对比

2.3 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对比

注:*与对照组比较,χ2=16.002,P=0.000。

3 讨论

对于颈内动脉狭窄的患者会出现一过性一侧肢体偏瘫、麻木、失语、单眼盲等症状。而椎动脉狭窄患者则会出现一过性头昏、眩晕、平衡障碍、耳鸣或头部噪音、视觉障碍、口吃、吞咽困难、头痛,并可出现意识障碍。ICVD会导致患者的残废或死亡,发病率占神经系统总住院病例的1/4~1/2[4]。目前临床上针对ICVD主要以保守治疗、介入手术治疗为主,其中保守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采用抗血栓药、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抗血小板治疗和抗凝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其中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是最常用的药物。临床上常用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属于临床常见的抗血栓药物,阿托伐他汀钙是调节血脂的主要药物,可发挥出抗血管氧化作用。但是,有临床研究显示阿司匹林在ICVD中长期治疗仅降低25%脑卒中的发生,提示采用药物治疗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局限性[5]。临床有研究认为,长期的阿司匹林治疗可能会增加出血的风险,包括颅内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6]。介入手术目前在临床有广泛应用,患者在局麻状态下就可完成手术,其对患者的创伤小、疗效明显,本文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前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观察组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利用介入血管成形术可直接改变病变动脉血管的狭窄情况,帮助病变血管恢复正常血供,这比起保守治疗只能够延缓血管进一步发生狭窄有着明显临床意义。

利用介入血管成形术可更快的改善患者的血管狭窄状况,有效恢复脑部组织的正常血氧供应,缓解因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影响,NIHSS评分是目前被广泛采纳、可信有效、内容较全面的综合性脑卒中量表,利用NIHSS评分量表可有效了解患者其脑部状况[7]。本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的NIHSS评分较低(P<0.05)。利用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而药物治疗对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作用不明显[8]。利用介入支架成形术可直接恢复狭窄血管正常血供,有利于为损伤的恶露脑组织和神经重塑提供条件,进一步减少神经元的继发性损伤,对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有重要意义[9]。在本文中,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临床上推荐对ICVD患者行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这种治疗方式可减少溶栓药物的使用,降低颅内出血的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ICVD患者介入血管支架成形术可改善颅脑血氧供应,改善神经功能,安全性良好,比起药物保守治疗有着更加明显临床优势,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猜你喜欢

椎动脉成形术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综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