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解析

2019-12-10戴宜斌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23期
关键词:厨卫防渗漏外墙

戴宜斌

摘    要:针对目前建筑施工中应用防渗漏施工技术过程存在的问题,文章从实践角度出发,分析了建筑施工渗漏病害的成因,并提出了技术应用控制的方法策略,其目的是为相关建筑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只有在掌握建筑渗漏问题产生原因的情况下,才能使防渗漏施工技术的运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建筑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外墙;厨卫

1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满足用户居住基础功能与舒适度需求的重要基础设施。其易受外界环境因素与结构所处功能环境而出现渗漏问题,进而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整体稳定性。为此,工程建设者应对建筑施工中渗漏病害问题原因进行分析,以对外墙、屋面以及厨卫的渗漏病害及影响进行针对性控制。故而,建筑施工人员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与工程建设要求,来对防渗漏施工技术进行控制调整,进而提高建筑物建设使用的整体效果与可靠性。

2  研究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经济建设快速发展背景下,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得建筑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这是因为,用户对建筑物的施工建设质量与舒适度要求越来越高。行业建设者只能不断优化技术、材料以及设备使用等措施,来满足建筑物建设使用的安全可靠需求。然而,由于建筑涉及专业众多且施工项目复杂,渗漏问题始终影响着建筑物整体施工建设的效果价值,因此,工程项目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建筑渗漏病害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以使防渗漏施工技术的运用以针对性状态作用于建筑工程的各部分结构,以提高建筑物建设使用质量效果的整体性。如此,建筑用户才能在不受渗漏影响的环境下,进行更趋效率的生产生活建设[1]。

3  建筑施工中渗漏病害的成因

经对以往建筑工程各部分结构作用过程出现的渗漏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建筑防水工程建设的渗漏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设计、施工以及材料等方面。

导致建筑出现渗漏病害问题的设计因素是指,工程施工图纸设计人员未将防渗漏重视起来,即忽视了住宅屋面的排水设置,降低了排水系统运行控制的有效性。此设计工作开展背景下,投入运行使用状态的建筑物就很有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渗漏问题。此外,建筑设计人员过于注重建筑物的美观效果,即将重点放在外墙设计上,忽略了外墙砖与砖间的密封效果。一旦外界环境发生变化,如降温、降雨等自然因素,外墙就会发生渗漏现象。对于建筑窗台的滴水槽与坡度控制,设计仍未进行针对性设置,导致防渗漏工作开展失效[2]。

在建筑施工材料方面,渗漏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材料的性能效果,如防水卷材与粘结剂无法达到工程建设预期。如,防水卷材厚度不够,性能质量不达标以及粘结剂强度不高,均会导致建筑出现渗漏问题。这里的防水卷材厚度不够,渗漏现象体现在会使建筑结构出现裂缝病害,进而引发渗漏。混凝土材料,因其主要用于厨卫与建筑外墙,所以,其凝结性能应以高效率状态作用以规避裂缝、渗漏现象。但实际施工过程,混凝土材料存在不达标问题,如,摊铺作业厚度不均、材料振捣不到位以及后续养护水平不高等,均会导致混凝土结构表面出现裂缝。对于外墙与厨卫,因其受力钢筋的安装位置存在偏差问题,使得建筑楼板结构强度失稳,导致渗漏问题发生。

施工方面,导致渗漏现象出现因素:施工操作不规范。实际施工过程,相关单位随意变更工程项目设计,导致各项施工环节无法以规范标准状态进行作用,降低了混凝土与基础工程的稳定性,出现了裂缝病害与不均匀沉降病害。再加上,一些施工单位,并未充分掌握技术标准与施工规范,导致过于基于经济与工期因素考虑,省去了工序环节,降低了施工内容的完整性。为此,防渗漏施工技术人员应从整体角度入手,即结合实践明确技术应用策略的基础上,实现外墙、厨卫等易发生渗漏问题的处理目标[3]。

4  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4.1  明确施工技术整体应用策略

首先,建筑防水工程设计人员应将控制防渗漏性能作为基础,通过材料找坡(图1)与结构找坡(图2,图3)的方式优化排水效果,以提高屋面防水设计效果。此过程,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循规范标准提出的要求,对不同建筑物、不同屋面材料的最小排水坡度进行了调整。如,对于建筑平屋面建设成柔性防水层,设计人员应将排水坡度控制在3%以上,以强化屋面结构的防渗漏效果。

其次,在对建筑屋面进行防水施工前,应按照规范标准对基层进行处理,以避免基层施工完成后出现裂缝与起壳现象。处理工作的目标在于保证屋面基层不受积水问题影响。对于防水层的收口作业,应在墙面进行开槽处理,并采用柔性防水材料进行收口控制。而后,还应采用硅酮密封膏或是其他具有良好密封效果的材料进行密封处理,以解决防水卷材施工使用存在的剥落与起层问题[4]。

最后,在对不同区域的建筑项目进行施工建设时,应综合地区的环境条件,如条件不允许,则应采用技术措施来使防渗漏水施工技术运用效果达到预期。

4.2  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运用

建筑外墙结构基层施工,应在保证平整状态的情况下,利用水将其浸湿,以强化外墙基层与抹灰层的粘结性能效果。抹灰作业过程,应采用分层施工方式。此方式,不仅能够提高抹灰施工效果,还能提高抹灰层的抗裂性能。具体施工过程,就是对已完工的抹灰层进行抹平与压实处理,并在定浆作业完成后借助齿板来强化灰浆粘结质量效果。对于建筑外墙地面位置的抹灰处理,应在保证外墙下部充分被水浸湿的请款修改,利用素水泥浆进行涂抹作业。当素水泥浆被墙体吸收后,就可通过抹灰来强化作业质量。在处理混凝土墙体与砌体交接部位时,应通过悬挂钢丝网来处理裂缝病害,以提高外墙抹灰层的抗裂性能。这里的钢丝网厚度应控制在5mm以內,宽度应在40cm以上。

4.3  厨卫防渗漏施工技术运用

厨卫,作为建筑物用水量最大的位置,其防渗漏效果不好会使地面出现大面积的积水现象。此外,地面的排水系统也会出现失稳,进而导致渗漏问题发生。因此,在施工阶段,应对厨卫地面高度进行设计控制,以形成高度差。对于厨卫内部上下水管的洞口预留,应保证上大下小,并根据厨卫所处的管井来对洞口尺寸进行控制。

如此,就可为建筑厨卫的防渗漏施工控制效果提供设施环境[5]。

屋面、外墙与厨卫,是建筑渗漏水问题发生的主要部位,对其进行针对性控制,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性建设效果的关键。工程建设应从防水卷材、施工操作以及设计角度,来强化建筑防渗漏施工质量的控制。此后,建筑物就会受到个别部位的渗水问题,而降低结构作用的可靠性。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物的屋面、外墙以及厨卫等,易出现渗漏问题的部位,应将施工技术应用重点放在施工操作规范性、材料性能质量以及设计控制合理三个方面。事实证明,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建筑物结构作用实践的安全稳定性,进而保证建筑物建设使用效果的整体性。故而,工程建设者应将上述分析内容与科研结果更多地作用于不同建设要求与不同施工条件的建筑物,进而满足用户对居住环境稳定性与舒适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雯雯.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54.

[2] 倪卫忠.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中防渗漏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5):170~173.

[3] 周中华,齐兴,王兆亮.房屋建筑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J].低碳世界,2018(10):186~187.

[4] 何荣海,梁鹏.高层住宅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与管理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8(8):97~98.

[5] 张彩彩,宋中午.防渗漏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问题及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5):1~2.

猜你喜欢

厨卫防渗漏外墙
外墙素混凝土抹面竖纹凿毛技术应用
判断:哪位洗得快
子弹离心3毫米
浅谈民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浅谈高层建筑外墙防渗漏施工技术
房屋建设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的应用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
给排水设计工作中一些需要关注的问题
2009厨卫行业:换代、整合好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