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议题式教学到学科核心素养: 问题、思考和改进

2019-12-10张建庆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

张建庆

摘    要:如何有效培育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重大的现实问题。课程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载体,而课程内容要通过活动来实现,由此议题式教学成为重要的范式。要真正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议题式教学需要开拓两条不同的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课程;议题式教学

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是《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本文未注明出处的引用均出于此)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三个关键词。笔者粗略统计,在正文中(不包括附录),上述三个词语出现的次数分别为84、77、52,这充分体现了本轮课程改革的育人理念和价值追求——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要解决“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如何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一线教师能否真正落实好新课标理念,使学科教学服务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个突破口。

一、问题:议题式教学如何培育学科核心素养

大多数老师在实施议题式教学过程中,议题的设计总是特别关注教学内容(知识点)与核心素养的关联。正如王国芳老师所说:“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中,首先要考虑教学所要培育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即要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素养中的哪一个或哪几个。就具体教学内容而言,并不一定只培育一种学科核心素养,但也并非四种学科核心素养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课标要求,结合教学实际,精心选择、科学确定。”[1]或者说,我们比较习惯于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某种核心素养等同起来。应该看到,知识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养料”,在议题式教学活动中,所预设的核心素养目标,总是要受制于特定的学科教学内容的。由于学科核心素养由四个要素构成,所以,如何在议题教学中落实素养培育目标,成为很多老师的“心结”。

总的来看,现在基本上有两种误区:第一种是“贪大求全”,就是希望在一堂课中能够涵盖全部核心素养的四个要素;第二种是“精准匹配”,我们有一种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在教学设计中把某个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某(几)个素养“强扭”在一起。如一位教师在“市场配置资源”一课的教学设计中,以“网约车出行”为议题,设计四个活动环节,并提出了要培育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方便起见,笔者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如下:

[教学活动环节 素养培育目标 活动一:围绕“网约车的优势与影响”,在交流分享中增强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 活动二:围绕“网约车乘客爽约现象”,在情景表演中树立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 活动三:围绕“选择网约车还是自驾车”,在小组辩论中涵养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 活动四:围绕“如何规范网约车发展”,在角色模拟中鼓励公共参与 公共参与 ]

笔者的疑问是,这样的一一对应是否科学?比如,“活动三”中安排的小组辩论,当然辩论可以体现一个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批判意识,这可以理解为有助于科学精神的涵养。但是,在辩论中,论辩双方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程序,这里也涉及法治意识的培育;我们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参与到具有公共性议题的论辩之中,也可以体现学生是否具有公共参与意识与能力。当前在议题式教学的设计中,最大的问题是把核心素养“碎片化”了。

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这四个要素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培育核心素养既需要整体理解,更需要在教学中整体推进。我们现在对于通过围绕“议题”所展开的教学活动,在观念上仍然停留在以前的状态,从传统知识教学的“碎片化”到现在核心素养教育的“碎片化”,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

二、思考:素养、活动、议题的内在逻辑关联

学科核心素养、活动型学科课程、议题(式教学),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一个结构图来表示(见右上图)。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必修课程是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载体。”西方的“课程”一词是从拉丁语“Currere”一词延伸出来的,它的名词形式意为“跑道”,动词形式意指“奔跑”,显然,课程既有“学习什么”的内容价值和学科特质,也有“如何学习”的方式要求和路径选择。本轮课改明确提出了“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这里的“活动型学科课程”既是学科课程又具有活动型特征。如何打通“活动”与“学科”二者的功能界限?李晓东教授认为,“对于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把握可以从‘形式维度(即‘教的维度)和‘内容维度(即‘育的维度)来考虑。……从‘内容维度来说,中学思政课关注的是‘以什么内容落实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培育的问题。……从‘形式维度来说,中学思政课关注的是‘以何种方式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问题” [2]。王礼新老师认为,“议题教学是实现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基本抓手。思想政治学科倡导的议题教学,较为理想地把课程学习与社会生活实际联结起来,既坚守了学科课程本位,又凸显了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践性和参与性,促进了知行合一 ”[3]。

深入思考学科核心素养、活动、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其切入点正在于我们对“素养”的理解。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重在“养”,即培养、养育,从教育维度上看“养”就是“以文化人”,也就是经历“教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将学科课程(教学目标和内容)逐步渗入到学生的生命成长并使之得以内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学校、课堂的特定环境中,基本表现样态是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从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来看,教学就要关注、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这也正是“活动型学科课程”之“活动”的价值所在。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唤醒、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法当然也有很多,但是最有效的抓手是“议题”,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引发、引申和引領,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借助学科术语、学科概念、学科理论、学科思维(最重要的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观察、分析、反思现实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从而培养其所应有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三、改进:开拓核心素养落实的两条路径

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慢”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是一个滴水穿石的过程。余文森教授说,“我们学校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得多而‘育得少,教像‘工业,育像‘农业,教出来的多半是外在的知识和技能,育出来的才是内在的能力和品格”[4]。

“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这一指导原则,发人深省。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关注学科教学,我们需要有一种教育性教学的眼光,“议题式教学的基础表现是‘以议为形式,以育为内容的,其理想状态则应该是在议题讨论的过程中实现‘教育合一的课堂推进状态”[5]。实现“教育合一”,需要开拓显性和隐性两个行动路径,学会用两条腿走路。

显性路径当从学科教学维度入手,重视对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这主要是因为学科知识本身蕴含着可以直接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料和资源,如《生活与哲学》“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课的教学,其所指向的科学精神培育这一目标是不言而喻的;《政治生活》第二课中“民主监督”“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等框题的学习,也明显地与公共参与、法治意识的养成密切相关。

隐性路径则需要在“立德树人”的站位高度上自觉审视,如何发掘“议题式教学”的育人价值,是一个更为迫切的问题。基于对教育性教学的理解,其实每堂课、每个教学内容,我们都可以有意识地、有序深入地引向核心素养的培育。议题式教学的“议”本身就蕴含了“公共参与”的维度,如果我们把课堂理解为一个开放、合作、协商的公共空间,那么开展议题式教学,学生参与“议”的过程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共事件”。在课堂议论、争议、辩驳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每个学习者摆事实讲道理,对问题的分析要做到有理有据,而不是“无理取闹”,这就蕴含了科学精神素养,因为科学精神意味着我们对于任何问题的观察、分析,提出解决的方案,都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求真务实的态度,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观察分析问题;另一方面,在“议”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需要彼此合作、相互尊重,我们在公共场合发表言论、表达诉求,必须遵守规则和程序,比如说,发言要举手,对于不同的意见和观点,不能搞人身攻击(当前在网络世界中这样的现象很普遍),而且要秉持“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尊重你发表意见的权利”的底线思维,这背后就是法治意识的涵育问题。进一步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所涉及的议题,大多数具有明显的政治性、价值导向性,教学双方围绕某个社会议题展开的学习活动,其前提是“和而不同”,过程是“和实生物”,而最终目标则指向“求同存异”,即达成政治认同。比如围绕“市场资源配置”所展开的“议”,最终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今天每一个家庭与社会的巨大变化,都与改革开放密切相关,从而在内心里认同我们选择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

如果我们把“议题式教学”比喻为一场教育旅行,那么不妨这样理解:公共参与(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是这场旅行的基础和起点,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则是轨道,而政治认同就是最后要到达的目标。师生双方,正是在走向未来的过程中,共同养育了自己、发展了自己、丰富了自己。用梅贻琦校长的话来说,就是“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

参考文献:

[1]王国芳.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转型(上)[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04):4.

[2]李晓东.追求学科本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进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10):16.

[3]王礼新.议题教学的课程价值、内涵与实施[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07):23.

[4]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5.

[5]李晓东.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1-2):3.

猜你喜欢

议题式教学思想政治课学科核心素养
浅析“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的运用
高中政治课堂议题式教学探究
议题与实证:指向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探索
创新教学模式培育核心素养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高中与高校思政课衔接的问题所在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论思想政治课在思想道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