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问题”批郤导窾 “关键词”切中肯綮
2019-12-10陈智峰
陈智峰
【设计意图】
“主问题·关键词”课型是笔者实践研究了近20年的一种阅读教学课型(2019年1月,以这种课型申报的课题研究成果获浙江省教研课题成果一等奖)。这种课型以文体特征为抓手,以“主问题”为路标(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以“关键词”为载体(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主问题”的引导下,学生深入文本之后提炼“关键词”,并以此推进课堂教学,从文字到文章,从文学到文化,师生平等对话,营造出沂水春风般的课堂境界。
《〈指南录〉后序》一课的教学设计,设置了三个“主问题”,由浅入深,批郤导窾,分别指向记叙、抒情、议论三种表达方式,引导学生分别提炼“关键词”为载体进行深入探究,切中肯綮,“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板书以“关键词”来呈现,最终行成一个“士”字形,呼应本文所在的板块主题“烈士的抉择”。
【教学目标】
1.速读,提炼关键词理清文天祥的行路历程。
2.细读,提炼关键词探究文天祥的心路历程。
3.研读,提炼关键词评价文天祥的生死观。
【教学重点】
提炼关键词理清文天祥的行路与心路历程。
【教学难点】
提炼关键词评价文天祥的生死观。
【课前预习】
因文本较长,且文言现象众多,因此课前以自主生长单(类似于导学案)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文言现象(如一字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进行自主梳理,先过好文言的“言”这一关。这节课将以学习文言的“文”为主。
【教学过程】
一、起:明文体,定方向
这篇课文的文体是序文,之所以被称为“后序”,是因为之前文天祥曾为诗集《指南录》写过一篇序言,因而本文被称为《〈指南录〉后序》。序言在表达方式上的一大主要特征是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将围绕这一文体特征而展开。
二、承:理行路,探心路
主问题一:请速读全文,整理文天祥的行路历程(指向文本中的记叙这种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确定此行的四个阶段并各自提炼一个关键词:使—留—逃—归(或文本中的关键词:行—羁—奔—还)。
主问题二:请细读文本,探究文天祥的心路历程(指向文本中的抒情这种表达方式)。
引导学生对应上述四个阶段各提炼一个情感关键词:欲—忍—痛—悲,并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说文解字》或汉典网,深入探究这些关键词的意思。
(1)欲(小篆如圖1)。《说文解字》:“贪欲也。又,期愿之辞。”《道德经》:“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淮南子·主术训》:“心欲小,志欲大。”文天祥在“时北兵已迫修门外,战、守、迁皆不及施”的危局中,在同僚们“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的形势下,在满朝文武大臣异口同声地“谓予一行为可以纾祸”的道德绑架下,作出“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的决定,义无反顾地出使北营议和,并抱着“意北亦尚可以口舌动也”的幼稚念头,甚至存有“予更欲一觇北,归而求救国之策”这样盲目自信的期愿和一厢情愿的贪欲,足见他出使元营之前竭诚为国的无私忘我,以及不切实际、缺乏远谋深算的书生意气。
(2)忍(小篆如图2)。《说文解字》:“能也。”《〈说文解字〉注》:“凡敢于行曰能,敢于止亦曰能。”《长笺》:“如刀刺心,忍意也。”《广韵》:“强也,有所含忍。”在“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之后,文天祥因“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以致“羁縻不得还”。后来,“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事态的发展完全出乎文天祥的意料,敌军主帅伯颜不但剥夺了文天祥的使者团长官一职,而让贾余庆作为“祈请使”代表南宋去大都受降,且剥夺了文天祥的使者资格。遭受如此奇耻大辱,文天祥想过自杀(分当引决),但想起了韩愈《张中丞传后叙》中南霁云的那句名言“将以有为也”,最终选择了暂时“隐忍以行”。
(3)痛(小篆如图3)。《说文解字》:“病也。”又《玉篇》:“伤也。”如《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又如《史记·秦本纪》:“寡人思念先君之意,常痛于心。”在“至京口,得间奔真州”之后,文天祥时刻不忘救国大业,想约定淮东、淮西两位制置使(主管军务的大臣)李庭芝和夏贵“连兵大举”,以图“中兴”。却因李庭芝误信了谣言(当时有谣传说元军派了一个丞相到真州来劝降),而对文天祥下了“逐客之令”。他“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辗转一千多公里,历尽万苦千辛,才抵达了永嘉。回首这段经历,文天祥用了22个“死”字来归纳一路的境遇,并以“境界危恶,层见错出,非人世所堪。痛定思痛,痛何如哉”来总结当时的心境。
(4)悲(小篆如图4)。《说文解字》:“痛也。有声无泪曰悲。”《〈说文解字〉注》:“悲者,痛之上腾者也。”《郑笺》:“一曰心非为悲。心之所以非则悲矣。”《淮南子·原道训》:“忧悲多恚,病乃成积。”可见,“悲”在语义上比“痛”的程度要更深。文天祥历尽艰险南归之后,整理出了患难之中的诗作共四卷。在整理诗作时不免又回顾了这段九死一生的行路历程中种种非人的遭遇——元军的追捕、自己人的误会、匪寇的侵扰等,又想到短短的几个月间,年号又变(年仅五岁的德祐皇帝赵?被俘并被押往大都,文天祥与张世杰、陆秀夫、陈宜中等几位大臣不得已另立七岁的益王赵罡为帝,改号景炎),不由得悲从中来,不可断绝。他将自己的诗集“藏之于家,使来者读之,悲予志焉”,希望后世能有知音为他的志而“悲”。
三、转:品生死,析价值
(一)关于“生”“死”和“义”
有学生在预习这篇课文时,曾提问第五段为何写了这么多个“死”(共22处),是不是有些夸张甚至矫情?
这个提问非常具有代表性,代表着当代学生与文天祥之间的隔阂。为了消除学生对文本和作者的这种误解,笔者结合自己的文本解读,将其整合为主问题三。
主问题三:你如何看待文天祥的生死观?(指向文本中的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引导学生重点研读第七段(呜呼!予之生也幸,而幸生也何为……复何憾哉!)并深入讨论,落点在文天祥心目中的“义”(提炼关键词“生”“死”“义”)。
义(甲骨文、小篆如圖5、图6)。《说文解字》:“己之威仪也。从我,从羊。”甲骨文的“我”既可表示兵器,也可表示仪仗(高举的旗帜),而“羊”是最常用的祭牲之一。“我”“羊”合起来的意思是为了自己所信仰的旗帜而牺牲。因此可以推知“义”的本义:为了自我信仰的旗帜而不惜牺牲。儒家把“义”与“仁”“礼”“智”“信”合在一起,称为“五常”。其中发,“仁”“义”是封建道德的核心。如《孟子·梁惠王》:“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又如《易传·说卦》:“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对于文天祥来说,无论是生以践志(修我戈矛,从王于师,以为前驱,雪九庙之耻,复高祖之业),或者死以报国(所谓誓不与贼俱生,所谓鞠躬尽力,死而后已),都是为了践行“义”。因此,只要大宋一息尚存,他就不愿死也不能死。在辗转南归抵达福州之后,他与几位大臣拥立了新帝,并被任命为右丞相,后赴南剑州聚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五月,反攻江西,先后收复赣州、吉州所辖20余县。景炎三年,终因势孤力单,节节败退,后转战福建、广东。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被俘。文天祥坚持近4年的抗元斗争宣告失败,他的母亲和儿子在战争中相继而亡。
(二)补充“崖山之战”与衣带赞绝笔
1.崖山之战
文天祥经过连番激战后,在五坡岭兵败被俘,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元将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誓死不从,反诘道:“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同时,他还写下了千古传诵的《过零丁洋》一诗以明志。
崖山之战开始后,当时身陷元营的文天祥坐在船上眼睁睁地看着十万宋军被元军打败并投海自杀的惨景,心中犹如刀割,作长诗以哀之。诗题为《二月六日,海上大战,国事不济,孤臣天祥,坐北舟中,向南恸哭,为之诗曰》。其中有“身为大臣义当死,城下师盟愧牛耳”之句。至此,他才彻底领悟大宋三百二十年之天下的末日已到,他的心也从这一刻才真正绝望。
2.衣带赞绝笔
文天祥被俘期间,曾多次服毒、绝食自杀而未遂,后被押解至大都。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最终从容就义。据《宋史·文天祥传》记载:“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乡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面如生,年四十七。其衣带中有赞曰:‘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四、合:作小结,留空白
补充几则时人与后人对文天祥的评价,留下空白,引导学生课后深入思考。
时人王炎午:呜呼!扶颠持危,文山诸葛,相国虽同,而公死节。倡义举勇,文山张巡,杀身不异,而公秉钧。名相烈士,合为一传,三千年间,人不两见。事谬身执,义当勇决,祭公速公,童子易箦。何知天意,佑忠怜才,留公一死,易水金台。乘气轻命,壮士其或,久而不易,雪松霜柏。嗟哉文山,山高水深,难回者天,不负者心。常山之舌,侍中之血,日月韬光,山河改色。生为名臣,没为列星,不然劲气,为风为霆。干将莫耶,或寄良冶,出世则神,入土不化。今夕何夕,斗转河斜,中有光芒,非公也耶?
明代于谦: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辞,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南面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现代鲁迅:岳飞与文天祥是给中国人挣面子的。(《且介亭杂文附集·登错的文章》)
【板书设计】
行路:使(行)—留(羁)—逃(奔)—归(还)][生
死][义][心路:欲—忍—痛—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