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资源库在德育课改中的运用探析
2019-12-10张丹
张丹
[摘 要] 德育课程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板块,是中职学校对学生的思维品质、职业素养、政治素养、道德素养等进行培养的主要手段。在实际的中职德育课程中,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灵活利用多媒体资源库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深化学生对相应德育内容的理解与认识,继而能较为有效地提高德育的质量。不过,目前来讲,不少中职德育教师并不能很好地、充分地对多媒体资源库进行利用。针对于此,提出“坚持实效原则”“坚持适度原则”“落实人机结合”“重视媒体质量”这四条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广大中职德育教师同行在后续教学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对多媒体资源库进行运用。
[关键词] 中职;德育课程改革;多媒体资源库;合理运用
多媒体资源库,是集视频、音频、图像、文本等所有电子资源于一体的教学资源库。中职德育教师如果能对其进行合理运用,势必能有效豐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进而能达到提高教学实效的效果。本文将对具体的运用策略进行浅析,内容汇总如下。
一、做好资源分类,学习相关技能
从某种角度去看,多媒体资源库就像一个超市,里面的资源有很多类型,如视频资源、图片资源、文本资源、素材资源等,基于此,这些资源还可以进一步地细分,如视频资源可以分为讲解型视频资源、故事类视频资源等。做好资源分类工作,有利于教师在备课时,有条理地对多媒体库中的资源进行调用,从而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加合理规范。
做好资源分类只是第一步,除此之外,教师还必须要保证自己具有良好的资源使用能力,具体来说,主要是视频剪辑能力、图片修改能力、制作电子课件的能力等等。鉴于此,教师本人应当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去学习与这些能力发展相关的一些技能,像PR、PS、H5、电子课件排版等,以确保自己在后续的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技能去合理、科学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库中的资源。
二、杜绝粗制滥造,重视媒体质量
具有明确目标导向、内容清楚、色彩协调的视觉材料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还能带给学生以美的观感。相反,目标不明确、画面杂乱、字迹模糊的视觉材料不但难以帮助教师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还会浪费很多宝贵的教学时间,使学生产生望而生厌的感觉。所以,在实际使用多媒体资源库的时候,教师必须要有“精品”意识,结合德育的具体内容,选择逻辑性强、可视性强、目标明确的视频资源、图片资源等等,并有机地将这些资源融合在一起,如教师可利用PR、PS、Video leap等软件对视频资源以及图片资源进行精度剪辑,以提高多媒体资源库的品质,以为后续教学的有效开展奠基。
三、杜绝形式主义,坚持实效原则
使用多媒体资源库授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所以在编辑、选择以及运用多媒体资源库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始终坚持实效原则,并以此为前提,依据教学中的重难点、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教学目标,全面地对教学资源进行分析,并进行科学选配。比如,在制作电子课件或者制作H5的时候,教师应避免使用过多动态图、色彩过多的艺术字等,而是要重点突出教学内容,以避免学生因为次要内容或情节而分心。再如,在制作教学视频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降低转场频率,以突出教学内容为核心,合理地对知识讲解和画面演示进行配置,以讲为主,以画面演示为辅,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依托视频切实学到德育知识。总而言之,教师必须要对多媒体资源库的运用实效予以充分重视,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即单纯地追求教学资源的丰富、华丽和时代感,而忽视了德育的严肃性和严谨性,继而导致了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相脱离。
四、杜绝本末倒置,落实人机结合
诚如上文所述,多媒体资源库最明显的特点,是能够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生动的材料,从而促进学生的感知。不过,多媒体资源库毕竟只是教师施教的一种工具,因此,教师绝对不能将多媒体资源库视为教学的全部,或者寄予过多的注意力于多媒体资源库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教师只依靠表面能够看得见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那么他便永远无法使学生对脑力劳动产生真正意义上的热爱!”因此,在使用多媒体资源库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杜绝利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资源教学代替自身语言教学的现象,要注意语言教学和其他教学手段并举,切记不要成为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奴隶”,同时还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设法使之产生爱学之情,提高其自学能力,从而将多媒体资源从“辅助教师教学”转变为“辅助学生学习”,以此更进一步地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德育的意识,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胡超杰.新时期多媒体数字移动终端下的中职课堂德育探索[J].现代经济信息,2019(2):447.
[2]黄莺.浅谈信息化教育背景下中职德育教师的能力提升[J].科技风,2018(26):221.
[作者单位]
常熟市滨江职业技术学校
(编辑: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