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19-12-10张晓莹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我校明清家具艺术馆收藏着众多明清家具,其制作工艺和艺术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其中所蕴含的优秀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灵魂,对其传承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传统文化;明清家具;发展;传承
一、前言
习总书记在黨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明清家具木作艺术主要分为京作硬木制作技艺、苏作家具制作技艺和广作家具制作技艺三大流派。这三大流派均申请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中华民族自主品牌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戴河培训中心明清家具艺术馆中所陈列产品是以明清时期经典款式为研究对象,以三大流派制作技艺精髓为技术支撑,采用传统的卯榫结构打造的艺术精品,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它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内容,具有厚重的历史感,是我们不能抛弃的文化传统和不能丢掉的根本。
二、明清家具艺术馆
明清家具艺术馆在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戴河培训中心院内,艺术馆建成后填补了冀东辽西区域内的古家具文化展馆的空白,成为第一家集明式家具收藏、陈列、研究、培训、交流于一体大型古家具文化展览交流基地。
展馆中陈列的展品以经典明清家具为创作源泉,以缅甸黄花梨、酸枝木、千年乌木等珍贵木材为基础用材,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设计再现的50件以上经典明清家具,并以中堂、禅室、书房、茶室四种人居生活空间的形式将古代日用生活器物与明式家具相融合,使观者身临其境,从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五个方面来感受单体明式家具的线条美和整体居室空间文化的优雅,在传播、传承和弘扬这一优秀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将这一优秀的木作文化与生活美学展现于日常生活,让传统的明清家具在现代家居环境中焕发新的光彩。
三、明清家具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
明清家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代表了最具中国传统风格的古典家具,其核心是以严谨的制作工艺与数代传承的传统文化为内涵,简单的家具,蕴含着中华五千年的智慧。
从用材上看,明清家具用材主要有木材、石材、附属用材。而木材可分为硬木和杂木,硬木是比较珍贵的木材,其木质坚硬而有弹性,本身的色泽纹理美观。清朝历康雍乾三代盛世,国力强盛,家具用材丰富充足,家具制作选材极为精细,表里如一,无节无伤无瑕疵。
从结构上看,明清家具采用榫卯结构制作工艺,它吸收了我国古代建筑大木结构的优点,做法巧妙,结实耐用。明式家具的榫卯结构非常丰富,充分发挥了插销挂榫的特点,技艺精良,一丝不苟。
明清时代据我们较近,曾具有繁盛的时期。明代家具除了在结构上使用了复杂的榫卯外,造型工艺也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因而它具有艺术性、科学性和实用性。清代家具的发展最贴近现代,经历了近三百年历史,从继承、演变、发展,形成为自己的独立风格。
明清时期的家具承袭了历朝历代家具风格,融合了民族文化精华。可以说,明清时期的家具是极具代表性的中华家具。
四、积极推进优秀文化的创新性发展
中国家具是承载中国文化最丰富的物资载体,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结合的最丰富的载体。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坚定文化自信,巩固民族精神迫在眉睫,我们应大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让优秀传统文化新起来、活起来、兴起来。明清家具艺术馆作为木作传统文化的载体,我们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面向校内师生,开展党员培训、党日活动、工会活动等各类活动,组织学员参观明清家具艺术馆,开展榫卯构建拆装大赛,从传承与弘扬传统木作艺术出发,让广大学员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当好优秀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先行者,讲好中国故事,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五、结语
当今形势下,我国文化建设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冲击,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明清家具艺术馆作为传统文化载体,具有厚重的历史感,通过组织“弘扬工匠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让优秀文化走出殿堂、走进校园,从传承与弘扬传统木作艺术出发,提升广大学员的综合素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道德理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助力学校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刘奇葆.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J].党建,2017(5).
[2]洪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思考[J].当代广西,2017(2).
[作者简介]
张晓莹(1988.01—),女,汉族,陕西渭南人,燕山大学2015级硕士在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工作,任北戴河培训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方向:工商管理、经济管理。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北戴河培训中心
(编辑:李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