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背景下如何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2019-12-10焦婷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工作者素质

■焦婷婷(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变化,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速度转加快,与前几年相比,社会形势的变化比较大,市场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的竞争,刺激了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在经济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需要制定出符合市场形势的教学管理计划,为企业和单位培养技术型人才。所以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面临的首要发展任务是改革学校的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的质量,培养一批又一批素质过硬的人才,加速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一、经济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系统的管理模式,能够为社会培养所需的技术型人才。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对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管理的理念更新慢

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高职院校应形成了一套相对比较固定的教学管理的理念,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的大部分高职院校均采取此种教学理念,不利于对教学管理作出创新。要想改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首先需要改革教学管理的思想。在教学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自身的教学主体性,同时加强对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视,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避免让学生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尴尬局面。所以,需要准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的环节中注意培养高职学生们的自主意识以及主体意识,点燃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仅如此,高职院校还应当适度改革教学的内容,按照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需要,增加一些技能锻炼方面的教学内容[1]。

(二)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不高

在我国,在高等教育中高职院校的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所以,高职院校进行教学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符合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具体的改革工作中,教学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改革的效率以及改革的结果,而且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部分管理工作者的素质水平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一些工作者对高职院校的教学内容理解并不深入,每有办法基于专业需要采取改革措施,之能够在改革的时候借鉴高校的教学管理方法。而且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没有建立起教学管理工作者的培训体系,如果教学管理工作者无法随着时代的发展纪实更新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就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的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令教学管理工作陷入困境。

二、经济背景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重要意义

现阶段,经济市场的形式不停地在变化,意味着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不应该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还需要注意培养学生们的实践能力。也就是说,高职院校要想改革教学管理,就需要充分考虑本校的具体情况,创新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的方法,优化教学的模式,充分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丰富教学管理的方法,积极为社会输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一)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飞速发展,社会上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西方的发达国家中,比如在德国蓝领人才的薪酬待遇逐渐提升。在我国,高职院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场所之一,高职院校能否按照市场的标准,对教学管理进行有效地创新和改革十分关键。教学管理的内容比较丰富,主要可以分为三方面的管理,一个是教学内容的管理,一个是教学任务的管理,还有一个是教学手段的管理。良好的教学管理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能够培养出更多的技术型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理论性=型人才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青睐与理论与实践能力并存的人才。在以往的高职教育中,培育出的人才实践操作能力普遍不高,且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较差,无法适应新时期的市场需求[2]。

(二)有助于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

我国的高职院校最早成立于20 世纪80 年代,目的是和普通高校实现联动,逐步搭建起符合我国国情发展的职业技术体系。经历了多年的发展之后,一些中专学校发展为高职院校,但是却依然使用比较落后的教学管理模式,虽然这些管理的模式和方法是学校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的经验,但应注意的是高职院校和中专院校在人才的培养目的以及人才培养的方法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管是教学管理的思想还是教学管理的手段都和目前的市场情况不配套。所以会影响高职院校的平稳发展,会影响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在这样的背景环境下,高职院校及时采取教学管理改革非常重要[3]。

三、经济背景下如何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管理

(一)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

教育部颁发的教育制度改革与创新文件中强调,任何一个教学组织都需要牢牢树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作出创新和改革,从整体上提高校园教育的质量。所以,各高职院校需要及时转变落后的教学管理理念,必须要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提升学生们主体地位,按照学生的发展目标,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管理措施,站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角度上,创新教学管理的方法,积极为社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综合型技术人才。

(二)提升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教学管理工作者是高职院校改革教学管理的主要推动者,管理工作者的专业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会对改革的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高职院校应注意加强教学管理工作者的素质培养,建立起专门培养教学管理工作者的体系,让教学管理工作者能够及时把握市场的经济形势变化,制定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管理计划。高职院校一方面需要为管理工作者创造外出深造的给予,及时更新他们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提升他们的教学管理工作水平。与此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当适当调高教学管理工作者的门槛,面向全社会招募管理能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断壮大并优化高职院校的人才队伍。按照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管理队伍的建设计划,培养队伍的骨干力量,在开展管理工作时充分利用项目管理的思想,细分各项管理工作,明确各个工作的负责人员,加强教学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同时还需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牢牢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习更多的管理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水平,保证教学管理工作的有效性[4]。

(三)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

在以往的教学管理过程中,高职院校处在一个相对比较封闭的状态下,此种闭门造车的方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市场需要,所以发展速度比较慢,而且高职学生们的技术水平与实践水平不一定会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所以,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和企业之间的联系,不仅有助于高职院校及时掌握市场的形势变化,对教学管理工作作出适宜地调整和创新,而且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为学生们提供更加真实、广泛的学习情境,学生们能够深入一线学习相应的操作技术,与掌握的理论知识建立联系,牢牢掌握所学知识,有助于高职学生们日后的就业和发展。而且企业内部有学校不具备的教学设施,对于学生而言是一种崭新的教学环境,有助于提升学生们的综合素质[5]。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教学管理的理念更新慢、管理者的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制约了高职院校的发展与进步。高职院校可以充分参考上述经济背景下改革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策略,推动高职院校的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工作者素质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