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作业成本法在快递企业的应用研究

2019-12-10李步星合肥海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收件动因费用

■李步星(合肥海恒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国电商销售规模不断呈现爆发式增长,密切相关的快递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扩大,从事快递业务的企业数量也迅速增加。快递企业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进行了激烈的竞争,价格战成为了主要竞争手段之一。为保持在市场中保持优势地位,快递企业实施成本领先的经营战略,控制经营成本成为关键。作业成本法旨在通过系统有效的分析和核算,帮助快递企业更好地掌握成本,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提升竞争力。

一、快递企业的成本管理现状

我国的快递业由早期的邮政包裹慢慢发展起来的,起步较晚。伴随着电商购物的兴起,以及我国基础设施条件、交通领域各大设施条件的改善,大力促进了快递业的发展,但快递企业的成本管理较为混乱,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

(1)工作的指导思想落后。行业本身的理论研究不够,指导方法不够详细和全面,大多数企业都沿用传统的方法和理论。同时,由于入行门槛低,中小快递企业为了节约成本,整体的核算水平较低,分析能力弱,观念和意识普遍较为落后。

(2)成本管理较为混乱。快递企业采用财务会计制度,设置独立的会计科目计算运营成本,但实际发生的成本一般分散在企业不同成本会计的核算账户上,且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标准,导致整个成本管理的过程十分混乱。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从财务报表上反映的利润是正数,企业已实现盈利,却无法了解真实的运营情况,无法全面认清自己的成本管理情况而开展决策,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3)分配方式不合理。快递企业不同于制造业,其业务模式单一,但具有票数多、金额小等特点,而且每一票业务发生的直接费用小,间接费用多,如何进行分配至关重要。如果分配率不合理或是采用传统单一的成本分配方法,必然导致企业不能准确把握到每票业务的实际成本,从而影响到客户报价和企业的竞争力。

(4)成本管理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需求。快递行业竞争加剧,各大快递企业也创新地提出了一些新增值服务,同时,客户对快递公司的服务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如:代收货款、短信提醒、代扔垃圾等。但是面对这种新需求,很多快递公司依然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对待,不能适应新业务发展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效益,也有可能因此流失了客户。

二、快递企业的成本构成分析

快递企业经营模式有直营模式和加盟连锁经营模式两种,业务模式较为简单,就是将一票货物从发货人地址运送到收货人地址,也就是所谓的门到门服务,在门到门运送过程中,一般情况下需要经过上门收件、仓库打包(含贴面单)、支线运输(市内运输)、中转中心中转、干线运输(跨市运输)、干线中转(跨市中转)、支线运输、派件上门等环节。从而可以看出,一票标准快递产品所发生的成本包括:收件成本、仓储成本、打包成本(含贴面单成本)、中转成本、运输成本、装卸成本、派件成本、信息服务成本及其他增值成本等。

(1)收件成本。主要是为了进行上门收件,发生的人工费用、短驳运输费用、通信费用等。如果是零散客户收件,一般该项成本较高;如果是大客户的集中收件,一般成本较低。

(2)仓储成本。主要是场地的租赁费用,用于包裹的中转临时储存。尽管每个包裹在仓库的储存时间在整个供应链中所占据的时间比例较小,但是收件和配送环节的支持前端,也有利于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的对货物进行分类、分配,从而节省了时间成本。一般快递企业为了节省成本,都会按区域划分,仓库选址于一些租金成本较低的偏僻地段。

(3)运输成本。众所周知,快递行业中最占据成本的一个环节就是运输成本,也是整个快递业务的中心环节。主要是由人工成本、车辆折旧成本、通行费、加油费、保险费以及其他成本组成的。合理规划的路线往往可以大幅度的降低运输成本。

(4)派件成本。业务流程正好与收件流程相反,但成本构成与收件成本差不多,且一般情况下为节约成本,派件的同时完成收件的工作。不过由于派件大多数都是零散客户,比较分散,其成本高于收件成本。现在许多小区和写字楼设有快递投递柜,解决了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较好地降低了等待成本和沟通成本。

同时,还有快递企业发生的管理费用、安全成本(或意外损毁和丢失成本)等,管理费用主要是指为使企业正常运转而发生的间接费用,如管理人员工资、行政办公费、网络使用费、软件使用费等。上述这些费用中的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与业务相关,但不是直接相关,需要企业按一定的分配率进行分摊,而且核算工作量较大。

三、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作业成本法是指以“作业消耗资源、产出消耗作业”为原则,按照资源动因将资源费用追溯或分配至各项作业,计算出作业成本,然后再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成本追溯或分配于各成本对象,最终完成成本计算的成本管理方法。一般适用于间接或辅助资源费用所占比重较大、作业类型较多且作业链较长等特征的企业,快递企业就是其中之一。

(1)企业在应用之前,应成立由生产、技术、销售、财务、信息等部门的相关人员构成的设计和实施小组,负责作业成本系统的开发设计与组织实施工作。(2)资源识别及资源费用的确认与计量。所有进入作业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等都属于资源范畴。资源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期间开展经济活动所发生的各项资源耗费。可以根据实际业务发生情况,进行资源识别和资源费用的确认,一般主要资源费用有:人工费、材料费、折旧费、租赁费、加油费、保险费、维修费、包装费等。计量方式可以实行按月、按次或按计量单位等。

(3)作业认定和作业中心设计。作业是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如:收件、包装、装卸、运输等。把具有相同作业动因的作业合并形成作业中心,即可以完成作业中心的设计。可设立八个作业中心,分别为收派件作业中心、货物中转作业中心、货物运输作业中心、货物存储作业中心、货物包装作业中心、装卸搬运作业中心、客户服务作业中心(含增值服务)、内部管理作业中心。

(4)资源动因选择与计量。资源动因是对一项作业所消耗资源数量的计量,是将各项资源费用归集到不同作业的依据。在快递企业中通常资源动因包括:收派件的工时、装卸的工时、包装的工时、货物存储的时间或面积、货物中转的次数、运输的里程等。

(5)作业成本汇集。即通过资源动因进行分配,归集了一个作业中心所耗用的全部资源费用,形成作业中心的成本集合。

(6)作业动因选择与计量。作业动因计量了某一产品耗用了多少作业量,是将不同作业中心的总成本分配到产品的依据。除部分有增值服务的快递业务外,多数情况下,每一票快递业务需要经过的作业基本一致,但是耗费的作业量却不相同。在收派件作业中心、货物包装作业中心,通常以一个周期内的包裹数量作为作业动因;在运输作业中心可以以路线的里程、快递重量和体积三个维度之积作为作业动因。同时,从成本核算看,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越多,核算精度越高,但成本核算系统实施的成本也可能越大,通常情况下其数量应控制在6-9 个以内,不宜过多。

(7)作业成本分配和成本信息报告。根据作业动因,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各产品,即分配到每一票快递,得到各个重量级别或体积级别的间接成本,最后加上消耗的直接成本(如:纸箱费、气柱费等),便可以形成成本信息报告。

现实中,为了便于报价,主要以重量大小和距离长短为定价依据。大多数快递公司将全国划分为四个区,每个区内实行首重1 公斤以内一个标准报价,续重按0.5 公斤累加收费;对于体积较大的包裹,按立方米加收体积占用费。

四、结语

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较为准确的各维度成本信息,有助于快递企业提高产品定价、作业与流程改进、客户服务等决策的准确性,对企业改善和强化成本控制有积极的作用,但操作和核算较为复杂,作业识别、成本动因选择、计量方法的选择均有较大的主观性。同时,由于快递业务是由单票十几元包裹组成的庞大集合体,网点多,范围广,从成本效益的原则出发,想要在快递企业中较好地实施作业成本法,强大的软件系统支持不可以缺少。

猜你喜欢

收件动因费用
“轰炸式”营销等
清、民国木薯在广东的引种推广及其动因初探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关于发票显示额外费用的分歧
一款基于微信小程序的快递个人信息加密平台Leakill
微商城使用说明书
监理费用支付与项目管理
解码英国加入亚投行的动因
医疗费用 一匹脱缰的马
医疗费用增长赶超GDP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