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问题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促进经济发展

2019-12-10李金国袁凤平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营销界 2019年25期
关键词:精神高职生活

■李金国 袁凤平(长沙职业技术学院)

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勇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当前国家和政府非常重视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引导,促使当代大学生树立艰苦奋斗的优秀作风,敢于担当,勇往直前,拥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高校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端口,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重要场所,在培养和发展学生方面更是承担着重要职责。

一、奋斗精神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奋斗精神,体现在敢于担当上

敢于担当,不仅要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更要承担起自身在社会中的重要职责。高职学生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高职学生是多种角色的集合体,作为学生,好好学习是学生的天职;作为儿女,孝顺父母,赡养父母;作为公民,热爱祖国,承担社会责任;作为当代青年,勇担责任,肩负使命。敢于担当不仅是要坚持自我,更要顺应时代发展,做时代的好男儿,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能够做出正确的抉择,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小事不乱,大事当断,面对牺牲亦能从容不迫,面对困难能够迎难而上。

(二)奋斗精神,体现在进取有为上

进取有为更重要的是表现在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上,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能够让我们更有勇气去面对困难,面对挫折。高职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拥有良好的心态至关重要,这也是高职学生面对人生的开始。因此,高职学生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就必须树立一个远大的志向,将远大志向作为自己的理想和目标,并对此做出正确选择,积极向上,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断努力与奋斗。高职学生要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用小事去成大事,以小水滴汇聚成大海,脚踏实地,勇往直前。此外,高职学生要不断努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努力学习,积极吸收知识与技能,锻炼自己,让自己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少挫折少障碍。

(三)奋斗精神,体现在自强不息上

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人的一生中,面对的困难只多不少,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荆棘密布,伴随着疼痛与泪水,这就需要我们树立一个积极的心态,越挫越勇,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亦能不气馁,不妥协。玉不琢不成器,人只有经历了挫折和磨难,才能走的更远更高。中华民族的脚步走到今天,我们经历了战火纷飞的年代,历经了民族侵略和民族解放,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至今,中华民族亦坚强的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成为新世界的强者。这正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亦自强不息,不论遇到何种苦难,我们从不曾放弃。高职学生更要学习前辈们的奋斗精神,自信自强,高举时代旗帜,发扬新时代民族精神。

二、高职学生对艰苦奋斗遇到的困难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艰苦奋斗精神逐渐被人们所忽视,很多人认为当前丰富的物质生活不再需要艰苦奋斗精神。这种思想是非常错误的。目前高职学生在艰苦奋斗面前遇到的困难主要体现;

(一)艰苦奋斗已经过时

当代大学生正处社会发展繁荣之时,我们未能参与那些战火纷飞的年代,亦没有亲眼见证那些艰辛之路,因而我们当中的一些学生认为艰苦奋斗离我们很远,而且当前的发展水平亦不需要我们继续艰苦生活,认为艰苦奋斗可有可无。这种思想肯定是错误的,艰苦奋斗在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精神内涵,但是从本质上,它对我们的要求是一致的,那就是需要我们坚守自我,居安思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引领我们、发展我们。我们虽为亲自参与那些苦难史,但是我们对此绝不是以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去面对,我们只有坚守自我,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严格要求自我,我们才能实习我们的梦想,如果我们一味逃避、只顾享乐,那么理想和目标将离我们越来越远,直至消失不见。再加上,历史上也有很多的例子也值得我们学习,如商纣王。

(二)艰苦奋斗就是吃亏

部分年轻人认为艰苦奋斗就是在物质上苛待自己,但是这种思想是片面的。诚然,艰苦奋斗不会让我们在物质上有过多的享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付出毫无价值。还有一些大学生认为艰苦奋斗就是要吃亏,要重精神轻物质,但是这是不够的。艰苦奋斗是要求我们无论身处何种环境之下,面对何种苦难,我们都能坚守自我,在特定的阶段做好自己角色应该做的事,以优秀的品质去锻造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

三、加强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引导学生建立理性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

目前,仍然有学生对艰苦奋斗存在疑问,有些学生认为当代生活中艰苦奋斗早已失去价值,无需坚守;有的学生认为艰苦奋斗就是杜绝消费,苦自己。由此看来,很多学生都没有正确认识到艰苦奋斗的正确内涵和重要价值,我们要正确认识到我们国家与西方发到国家之间的差距,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缩小差距,同时也要对自己、对国家抱有信心,正确选择,积极面对。因此,艰苦奋斗精神是相对的,我们要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结合基本国情,结合自身的物质条件和消费能力,做出正确的选择,做到绿色消费,理性消费,适度消费,不攀比,不奢靡。

(二)明确家庭对高职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责任

还有一些学生认为艰苦奋斗是父母长辈的事情,与自己无关,因此,在物质上重享乐,在精神上却贫瘠度日。还有一些家长溺爱自己的孩子,宁愿自己捱饥受饿也要给孩子富裕的物质生活,以至于部分学生的思想存在错误,难以正视当前的生活。溺爱孩子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的享受富裕的生活,因为生活的富裕不仅是物质条件上的,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如此反而会让学生形成养尊处优、攀比等错误心理。因此,家庭和父母更要明确艰苦奋斗的内涵,让学生也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完善学校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形式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养成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和教师要正确发挥出课堂的教育价值,为学生普及文化知识,传递精神内涵,让学生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自觉接受精神的洗礼。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在优秀的学风之中更能够专注学习,勤于学习,让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蔓延到整个社会,实现社会整体素质的提升。科学的评价机制能够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精准评价与反馈,师生能够根据反馈结果调整自己的教与学。

(四)净化艰苦奋斗教育的媒体环境

高职学生毕业之后就会进入社会,成为社会的一员,并在社会生活中继续发展,不断进步。而身为学生,他们能够接触的社会多是从网络上得知的,因此,网络的安全直接影响着社会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对此,高职院校和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的网络环境,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途径去了解社会,并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拥有正确的思想观念,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同时,也要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明白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没有人能够拥有绝对的自由,我们的一切行为都将受到道德和法律的约束,遵守法律法规更是当代学生的必修课。

(五)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免疫力”

部分学生在学校表现优秀,而在出入社会时反而比不上在学校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免疫力”不够强大,学校相对于社会来说是单纯的,学生面对的诱惑较少且有教师的帮助与指导,而在社会上,诱惑增加,无人指导,学生面对这些诱惑时难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此外,学生刚接触社会,实践能力较弱,还未能很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因此,教师对此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免疫力,让学生能够以更坚定的思想走进社会,让学生在社会上少走弯路。

猜你喜欢

精神高职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拿出精神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