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X线分析
2019-12-10吕冬梅张英杰刘鑫春通讯作者李京杰蔡源
吕冬梅,张英杰,刘鑫春(通讯作者),李京杰,蔡源
(1哈尔滨市儿童医院放射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2哈尔滨市儿童医院CT/MRI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10)
十二指肠梗阻是新生儿期比较常见的一种急腹症,以呕吐、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患儿生命安全。当前在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时,X线检查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包括腹部立位片、灌肠辅助检查以及上消化道造影等。因此,本文对X线检查运用在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经手术检查确诊,年龄(10.3±5.2)d,其中15例为女孩、30例为男孩,疾病类型:4例为环状胰腺、3例为十二指肠狭窄、7例为十二指肠闭锁、31例为肠旋转不良。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行X线检查,即按照常规方法,摄X线腹部立位片。同时,给予患儿消化道造影检查,其中24例通过鼻饲管注入20~50ml稀释的泛影葡胺行消化道造影,并且采取俯卧位和右侧卧位摄片,使十二指肠各段充分显示出来,其余21例行泛影葡胺灌肠或稀钡检查,对结肠排列的位置、管径大小以及回盲部的位置进行重点观察,对有无肠闭锁和肠旋转不良进行判断。
2 结果
2.1 腹部立位片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检查,经腹部立位片检查,本组的45例患儿中,6例表现为阶梯状多个短小气液平面,占13.33%,4例表现为“三泡征”,占8.89%,25例为“双泡征”,占55.56%,10例为“单泡征”,占22.22%,并且16例小肠内无气体,29例小肠内可见少量积气。
2.2 造影检查
2.2.1 肠旋转不良 经上消化道泛影葡胺检查,可见:(1)24例十二指肠降部或水平部梗阻,表现为刀切状或圆顶状,且十二指肠球部和胃泡明显扩张,其中19例不全性梗阻,1例未见明显异常,4例完全性梗阻;(2)十二指肠近端扩张。空肠迂曲下降至腹部右侧,上段及远端表现为螺旋状,说明为中肠扭转。21例行泛影葡胺灌肠或稀钡检查,发现15例回盲部位于中上腹,4例位于左中上腹,2例肝曲水平。
2.2.2 十二指肠闭锁或狭窄 7例十二指肠降部起始段扩张明显,表现为圆钝状或鸟嘴状,其中造影剂呈线状通过2例,完全受阻5例,并且3例确诊为十二指肠狭窄。
2.2.3 环状胰腺 在造影检查中,2例没有出现任何异常,其余2例十二指肠中上段明显扩张,造影剂受阻,且充盈段表现为圆柱状。
3 讨论
3.1 判断十二指肠梗阻部位
临床上在对十二指肠梗阻进行手术治疗时,术前对梗阻部位进行准确判断,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但是如果过于重视术前诊断,容易延长治疗时间,应该及时行剖腹探查。通常情况下,将X线平片检查结果作为基本依据,可以对不完全或完全梗阻和梗阻部位的高低进行判断,并且梗阻的部位与液平面呈反比关系[1]。本组中有6例经手术确诊为高位不全梗阻合并远端空肠、回肠闭锁或肠扭转,且液平面越低,梗阻部位越高,以“单泡征”、“双泡征”或“三泡征”为主要表现,由于梗阻远端积气较少或没有积气,要警惕为十二指肠梗阻[2]。同时,相比较X线平片而言,上消化道造影能够对梗阻部位进行准确判断。
3.2 判断十二指肠梗阻程度
对于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患儿而言,气泡征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征象,尤其是“双泡征”,本组25例为“双泡征”,占55.56%。临床上通常认为,胃泡或十二指肠泡的大小能够将梗阻的严重程度直接反映出来,在本次研究中,十二指肠泡或胃泡较大的患儿均确诊为完全性梗阻[3]。有研究发现,在对梗阻程度进行判断时,梗阻远端充气征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其中不全性梗阻远端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积气,而完全性梗阻远端则没有积气[4]。本次研究还发现,通过上消化道造影判断十二指肠梗阻程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一些患儿的狭窄程度严重,造影剂不能及时通过,不能盲目下定结论,应该根据患儿病情,将观察时间延长,避免误诊[5]。
综上所述,虽然临床上给予新生儿先天性十二指肠梗阻患儿X线检查可以确诊,但是在实际诊断中,应该结合消化道造影检查,从而降低漏诊或误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