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迪庆民族广场歌舞推广普及传承价值
2019-12-10七林卓玛迪庆州文化馆
■七林卓玛(迪庆州文化馆)
■推行民族民间广场舞的原由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民族自治州,居住在这里的藏族、傈僳族、纳西族、彝族、白族、回族等9个世居民族长期和睦相处,相生共融,共同蕴育了迪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多民族对自己创造的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各民族文化保存完整,地域性强,原生性浓郁,文化对生产生活影响广泛。
迪庆民族歌舞种类繁多,素材丰富,歌舞与节庆活动结合紧密因而易于普及推广和传承。群众参与热情度高,舞步优美而富于变化有着强烈的美感,音乐曲调丰富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因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各民族的歌舞尽管内容和形式上有着不同,但所要表达的情感却是一致的,那就是消灾求佛,祈求平安吉祥,喜庆丰收,祝福美好生活,深刻深入到生产生活的每个环节因而老少皆宜,由于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和强烈的参与性,为普及传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加之科学的编排配器,合理的引导推广民族广场舞谱及推广传承工作一旦提出就得到了州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群众的热烈拥护。
■民族民间广场舞的推广、普及和传承
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初,迪庆州文化馆结合民族传统文化的普查就提出推广民族民间广场舞的想法,并作了大量民族歌舞素材的收集、整理工作,特别是2003年对全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深入组织的普及以后,进一步弄清了迪庆民族民间歌舞的现状和规律,使民族民间广场舞的推行成为可能。
之后舞蹈音乐专业人员深入到香格里拉市、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德钦县进行采风,聘请长期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老同志参与到广场舞的编排中来,以藏族锅庄、弦子、热巴之类代表性的歌舞作为广场舞进行的编排和伴奏。根据村委会、居委会人口相对集中,辅导推广相对容易的实际,把第一套民族广场舞推广普及范围确定在村委会,居委会及其城区各社区,形成以点带面格局。
第一套民族广场舞正式于2005年7月在全州铺开,香格里拉城区的坛城文博中心、独克宗古城、西方街和月光广场舞为广场普及、推广传承的主要场所,以单位社区为辅;在三县范围内德钦县城的人民广场为主,维西县城以广场为主,经济开发区则以开发区广场为主,以健身、娱乐、传承三结合的广场舞一经推出就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
州文化馆在第一套民族广场舞‘欢乐香巴拉’普及推广工作获得成功后,对2006年开始着手编制第二套傈僳族舞阿尺目瓜、纳西族阿卡巴拉呀啊哩、彝族大跳为主要内容的原生态歌舞,并结合广播操和小学第四套民族健身操也一并纳入舞蹈动作,第二、三、四套民族广场舞蹈和中学版、小学普及版于2006年5月全面完成前期编排,制作工作,并采用第一套藏族民族广场舞的培训方式,对州级和三县文艺骨干进行了培训,再通过文艺骨干逐步到村委会、居委会和社区及中、小学校推广,这项活动开展以来深得中小学生的喜爱。截止2018年迪庆州文化馆已编排九套民族广场健身舞,各校区高年级版和低年级版广场舞,接受培训和参与广场舞活动的人达到上万人,广场舞的推广普及传承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各族各界群众就近就地享受参与文化的权利,实现了全民参与健康,全民参与传承和民族传统歌舞的普及推广。
广场舞得到普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广场舞是在广场上表演的艺术形式,所以广场舞的表演方式有很大的灵活性。时间可长可短,人数可多可少,完全体现主客观的意愿和需要。所以广场舞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迪庆休息的闲暇时间人们都走出户外参加到广场舞的行列,每天傍晚在迪庆的城市乡村的休闲场所都有群众自发的组织跳广场舞,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外乡人也情不自禁的加入到广场舞的行列,感受着雪域高原的壮美和迪庆各族人民的热情和奔放,广场舞为扩大迪庆在全国的知名度做出了贡献,迪庆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之一,2007年建塘镇被评为全国最具民族风情的魅力古镇,广场舞功不可没。
如今,无论是碧草如茵、繁花似锦的夏季还是白雪皑皑、壮美如画的冬季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与迪庆人共舞一曲广场舞,加深了相互的情感,密切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友谊。
■迪庆民族民间广场舞的艺术特色
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特征离不开生态文化环境的影响,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造就不同少数民族民俗舞蹈特征。农耕生态文化区、畜牧生态文化区、高原耕牧生态文化区、渔猎采集生态文化区的民族民俗舞蹈特征各自不同,他们之间舞蹈风格迥然相异。迪庆地域辽阔,少数民族众多,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中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民间舞蹈。由于社会历史因素的影响,构成广场舞的民族民间舞蹈产生于狩猎、渔猎、游牧和农耕文明时代,是各民族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各民族的精神信仰和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特色。
以藏族特色的广场舞为例,在漫长的历史中,游牧和农耕是藏族人主要的传统生产活动。其音乐和舞蹈的特点是:音乐悠扬婉转,动作豪迈有力,以踏、跳等为主,代表的舞蹈有锅庄舞、弦子舞、热巴舞等,带有粗犷、猛烈、刚劲、节奏强以及跟步、跺步等舞蹈特点,充分表现了藏族人民爽朗、勇敢、豪迈的性格和乐观向上的气质。这些优秀的民族舞蹈,往往只需要通过几个并不复杂但很有性格的动作,在特定的音调、旋律配合下,就使人反复触到了这个民族的心灵,或是矫健彪悍,优美抒情,或是活泼豪爽,或是含蓄深沉的性格。还是民族舞蹈艺术颇具特色的一种表现作用。
■迪庆民族民间广场舞的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需求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富足,更加渴求精神上的充实。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社会化大生产的不断发展,在带来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使人们生存的压力日益加重,生活节奏加快,家庭负担加重,无形之中挤压着人们的精神空间,因为压力过大,失望、焦虑、忧郁、烦躁等各种心理疾病不期而至,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多,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急需要通过一种活动来释放精神的压力,解决人们亚健康的问题。而民族广场舞的诞生,广场舞的普及正契合了人们的这种急切的心理需求和健康的需要,给深受生活和精神困扰的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关怀,调节了心理的机能,锻炼着人们的身心,慰籍着人们的心灵,像春风化雨一般给现代人的浮躁心理带来极大的释放的空间,因此生态民族民间广场舞一旦推广就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广场舞的普及、推广和传承当中,越来越多的人学跳民族广场舞。
广场舞所具有的表演形式和表演内容,以热情欢快的集体舞形式来演绎舞蹈艺术,融合了自娱性和表演性。参与的人不分男女、年龄,不管是新手还是行家,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也不用担心舞姿是否好看与否,大家都可以随着音乐起舞,自由发挥,展现自己的个性。广场舞具有使跳舞的人身体健美、放松心情的作用,也可以起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缓解压力并消除紧张情绪。利用舞蹈来抒发情感,从而产生精神振奋的愉悦感,同时观赏者也得到了精神上的享受。
广场舞推广普及后,我们业务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问卷,多数退休干部和民间歌舞爱好者对广场舞的普及和推广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广场舞爱好者马奶奶说:“如今我身体这么健壮就要感谢州文化馆推出广场舞,喜欢民间歌舞的我入迷于广场舞,同时把我的身体锻炼好,解除孩子们对老人家的后顾之忧,孩子们放心地做自己的事业,不拖累孩子们的后退,并且把迪庆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文化保护传承和宣传好。”
舞者也得到了自我表现的机会,产生了自我价值感。由于广场舞的表演场地自由,使得演员与观众产生了直接交流的机会,舞台和观众是一体的,这种大众化的表演方式扩大了交流的范围,在更广阔的领域具有社会性的价值。人们在广场舞中因为共同的爱好而沟通思想,交流思想,增强了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激发了人们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对于交融民族情感、凝聚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结 论
我认为迪庆民族民间广场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在不断地发展、普及和传承中引导人们积极向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社会意义,我们要继续不断推广、普及和传承,更好的推进我州和谐社会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