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背景下地方高校高素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实践
2019-12-10唐双阳龙鼎新杨慧仙于军晖
李 乐,唐双阳,龙鼎新,杨慧仙,于军晖
(南华大学:A.公共卫生学院;B.衡阳医学院,湖南 衡阳 421001)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2019年7月,国务院连续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健康中国行动组织实施和考核方案》,并成立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就是要坚持预防为主,关口前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健康中国战略的顺利实施培养高素质人才是新时代我国高等学校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领域面临的历史使命与重要机遇。
全球化趋势和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我国疾病谱和流行病学趋势出现巨大变化,公共卫生体系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频发、新发传染病及环境风险正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与安全。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革命蓬勃发展,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逐步从“生物医学科学为主要支撑的传统预防医学模式”向“人群科学、实验科学、信息科学、政策体系等为支撑的学科交叉融合的新型预防医学模式”转变。目前,我国地方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领域依然存在岗位胜任力培养不够、公共卫生应急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大预防观与公共卫生思维培养的系统性不够、社会力量参与人才培养的广度与深度不够、国际化视野培养不够、终身学习能力与职业自豪感不强等缺陷与不足,从而导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创新素养有待提升、攻坚克难能力与应急能力不强、专业稳定性与职业认同度偏低、高层次人才该有的示范引领作用有待加强等一些列问题。这也为新时代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提出了新任务,为高等学校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 地方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健康中国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教育作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必须紧密围绕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服务这一核心任务,聚焦突发与新发传染病疫情应急处置水平提升、公民健康素养提升、地方突出公共卫生问题的解决、基层健康服务堵点的疏通等新时代公共卫生事业存在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的全球视野与改革意识,更注重健康服务核心能力培养,更注重职业自豪感与岗位胜任力的提升,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学科优势与行业特色,完善协同育人与学科交叉机制,为基层公共卫生与医疗卫生行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
2 地方高校高素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初探
2.1 改革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一中心两基本点三注重”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
结合健康中国战略和国际公共卫生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强调大预防观和应急思维在教学过程中的全覆盖,注重人才培养模式和协同育人机制创新,形成“服务健康、遵循规律、夯实基础、注重实践、强化应急、提高素质”的教育教学理念。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紧密衔接公共卫生机构与研究生实践基地,完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将公共卫生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学科建设、质量工程建设相结合,将大预防观与应急思维融入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培养全环节,构建“一中心两基本点三注重”的公共卫生研究生人才培养体系,即以培养高素质公共卫生人才为中心,紧扣公共卫生应急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两个基本点,注重理论学习、专业综合实践、现场专题研究,培养“宽口径、强能力、善实践”的高素质应急型公共卫生人才。
2.2 强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构建“四个突出”的公共卫生职业能力培养保障体系
专业课程教学作为高素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核心环节,笔者所在高校南华大学围绕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我国公共卫生工作的基本内容、特点和原则,现场应急处置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规范和运行机制,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的概念、构成、运行机制等核心工作范畴,结合新时代公共卫生研究生职业能力涵盖体系,进一步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了“四个突出”的公共卫生职业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理论教学突出公共卫生思维模式、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的培养;教学改革突出案例教学与模拟教学的应用与量化考核;实践教学突出组织管理、协调沟通、风险控制、媒体应对等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培养;学位论文选题突出公共卫生现场需求和行业应用价值。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充分结合“核、医、环保”交叉学科特色与基地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培养优势,增大实践性课程比重,开设了系列特色课程,如《公共卫生前沿专题讲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辐射应急》《放射生物与放射卫生学》《现场流行病学》《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公共卫生文书写作》《健康管理》等。同时,依托深圳市CDC开设了4门以案例教学为主的专业选修课程,要求学生在基地轮科实践时间不少于12个月,在基地导师学科现场专题科研训练时间不少于6个月。学校注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医学人文教育和职业素养培养,要求导师立德树人,全面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课程设置中安排了《健康管理》《领导科学与艺术》《公共卫生文书写作》等医学人文与职业素养类特色课程。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胜任力和专业自信,定期邀请基地专家来校就公共卫生现场工作岗位要求、职业发展等做专题讲座。同时,学校围绕“四个突出”的公共卫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编制了高质量的案例教学库,并联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定期举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演练,加强案例教学、模拟训练等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注重学生公共卫生实践与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完备,建立了“学校教学督导团、学院教学督导团、课程依托系室、学生信息员”四级课程教学监控体系,并定期召开研究生评教评学会,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督查。
2.3 加强校外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落实双导师制
高校加强与高水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科研院所的合作与协同,对于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紧密结合公共卫生行业与地方人才需求,制定了《公共卫生研究生实践基地管理办法》《公共卫生研究生实践基地认定标准》《公共卫生研究生实践基地认定程序》《公共卫生研究生实践基地评价体系》,遴选和建设了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军事医学科学院、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等高水平研究生培养基地。积极落实双导师制,制定了《公共卫生研究生双导师制实施办法》,制定了导师遴选与考核条件,对年龄、学位、职称、科研项目、科研业绩等方面有明确要求,并对培养经验做出了具体规定,从基地遴选了一批具备执业资格、副高以上职称、具有丰富公共卫生实践与科研工作经验的研究生导师,并定期举行导师培训。定期选送本部师资去基地交流,切实提升本部教师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加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系,定期邀请校外导师来校授课、讲学与研讨,确保双导师制落实落地。每位研究生均安排了一名校内导师和一名实践经验丰富的基地兼职导师,采取双导师负责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这样既促进了研究生公共卫生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培养,又促进了校内外导师之间实质性合作与交流。学校与基地签署了《研究生培养单位合作协议》,明确了基地全程参与研究生招生、录取、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学位论文、培养方案修订等过程的全方位合作要求。校研究生院、公共卫生学院及各实践基地共同参与公共卫生研究生培养基地管理,基地运行管理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基地独立承担了《现场流行病学》《常见疾病预防与控制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和《公共卫生文书写作》等4门课程的教学任务。
2.4 结合学校特色、促进学科交叉,组建公共科研平台,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培养提供项目与平台支撑
地方高校作为面向基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结合自身传统学科特色,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人才培养特区,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具有重要意义。南华大学紧密对接国际学术前沿和国家战略及地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在设置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方向和内容时充分考虑湖南省亟待解决的公共卫生问题,如慢性病防控、卫生监督、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湘江水域的重金属污染、各类有色金属矿山污染、大米镉污染、亚洲最大铀尾矿库272退役治理等,依托学校“核、医、环保”学科特色与基地传统优势学科,开展特色科研工作。学校为学生提供了“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南华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等科研项目支撑,项目覆盖率达80%以上,省级项目资助1万/项,校级项目资助0.4万/项。学院出台政策鼓励研究生结合当前公共卫生需求与导师研究方向,提出科学问题并撰写科研标书,立项后在导师和团队指导下开展研究,学生科研标书撰写率达100%。学校整合已有的省市级科研平台,联合组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科研平台,促进科研平台提质升级与开放共享,打好特色牌,将其打造为人才培养高地、成果培育与转化高地、社会服务高地,进一步完善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运行机制,形成一套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与公共卫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开放运行机制。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地方高校面临的困难与问题各有不同。随着健康中国战略不断深入推进,地方高校要找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定位,认真落实“三全育人”政策,人才培养体系设置时:既要体现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前沿、符合学科发展规律,又要结合自身传统特色与基层需求,将健康中国战略融入人才培养全环节;既要针对短板立足现在,又要放眼未来久久为功;既要能满足国家、行业、地方的重大需求,又要积极促进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既要联合社会力量更加注重公共卫生核心技能培养实效,又要加强人文素养与职业道德培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