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探析
2019-12-10周炫
周 炫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7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徐州马庄村时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1]明确指出文化振兴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只有提升农民精神风貌,才能带动乡风文明,才能实现乡村真正振兴。因此,乡村要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带头振兴乡村文化。本文通过分析乡村文化丧失自信的根源,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提升文化自信的路径。
一、当前我国乡村文化丧失自信的根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2]。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文化自信”旗帜,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14年2月24日,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习总书记首次提出要“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3];2015年11月3日,在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上,习总书记会见外方代表时说:“中国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5 000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4];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总书记提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5];2016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总书记对“文化自信”特别加以阐释,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6];2017年10月,在党的十九大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7],再次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吹响文化繁荣号角。
当前,在乡村向城镇化转型过程中,乡村文化却陷入了日渐凋敝、日渐淡忘的困境。在城镇化、工业化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式微,是乡村文化丧失自信的问题。究其根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中国乡村是典型的以血缘、宗族为特点的社会运行模式,几千年来在自给自足的经济基础上所形成的小农意识依旧存在,至今仍然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农民。具体表现在:一是生产方式、生活观念、思维习惯封闭而保守,小富即安、小进则满,甘于满足现状,既缺乏开拓精神,也没有竞争意识。二是传统农民的目光短浅且急功近利,重实用经验而缺乏激情活力,轻科技技术而不敢吐故纳新,只看眼前的、切实的个人利益,斤斤计较、锱铢必争。三是处事态度圆滑而又各自为政,不需要约束,又缺乏自律;只重个人努力,不求长远规划;奉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以情代法,不重法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些落后的封建小农意识,不利于调动百姓参与乡村振兴。
(2)乡村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中国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乡村经济飞速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日渐凸显的环境问题。一是农药、化肥超标使用,水源受到污染,生物链遭到破坏,同时也威胁到食品安全;二是废水、废气的直接排放,污染了水源,造成了灰霾,使饮用水不达标,空气不清新;三是生活垃圾的随意堆放,乱抛乱撒,造成臭气难闻,蚊蝇鼠害滋生繁殖,不仅影响村容村貌,而且也会污染地下水、土壤,给农民的身体健康埋下隐患;四是乡村聚居点缺乏规划,村庄布局较为混乱,风格杂,整体景观差,破坏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整体布局。
(3)城乡文化发展的脱节。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城乡差距却日渐拉大,文化建设也存在“重城市、轻乡村”的现象,城乡文化发展脱节,乡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一是乡村文化基础设施陈旧,设备老化失修,公共文化资源不足;二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文化活动单调,文化产品不足,不能满足农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更不用说去创建文化服务品牌;三是乡村文化消费结构单一,文化生活的选择有限,主要以看电视、玩麻将、打牌为主,现代化的休闲文化建设还未真正起步。城乡差距的不断扩大,使得农民在外来文化和功利观念的冲击之下,乡村自身的内部文化联系逐渐被削弱。
(4)乡村传统文化的断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出世代居住的乡村,投身到市场经济建设的洪流之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乡村留守的老弱妇幼日见增多,“空心村”现象严重,人们所期待的“老有所依”“幼有所靠”的希望,受到严峻冲击,情感纽带被撕裂。另一方面,乡村的传统文化受到城市文化不断地冲击。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乡村文化发展处在尴尬的境地。如春节、清明等乡村传统节庆文化活动日渐淡化;灯会、庙会等贴近乡村的文艺活动日渐式微。相反,城市的一些消费型文化,如网吧、娱乐歌舞厅、音像店等,却大量涌现到乡村,对乡村中的年轻一代影响巨大。再加之乡村文化骨干的流失,留守人员又无力继续继承和发展乡村的传统文化,致使传统文化遭遇了不同程度的断裂,乡村传统文化在自觉或不自觉中也慢慢地被淡化和抛弃了。
因此,在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过程中,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通过破除乡村小农意识,注重城乡文化协同发展,传承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以重建乡村文化自信带动乡村文化振兴,建设乡风文明的现代化新农村。
二、提升乡村文化自信的路径
如何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笔者以为,要用新理念、新方式、新路径推动乡村振兴,即以“文化+”的发展理念,重建乡村文化自信,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也就是说,乡村振兴不是经济的简单转型,而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融入文化,要把乡村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厚重的历史文化传统,独特的民情风俗习惯,融入到健康、和谐的发展理念中,切实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路径入手。
(一)“文化+心态”,传承乡村深远厚重的历史底蕴
中国的农耕文明,来源于乡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乡村见证了中华民族繁衍与发展的历史,镌刻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烙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剔除农民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小农意识,要树立农民开放自信的心态文化,必须通过挖掘乡村深远厚重的历史价值底蕴,留住乡村历史记忆,延续好乡村文脉,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让农民能记得住乡愁。
1.编修乡村方志。“方志”,简称“志”,被誉为“一方之全史”[8]。每一座乡村,都见证过一段历史,每一座乡村的变迁,都印证着一个时代社会发展的印迹。编修乡村方志,可以全方位记录乡村的自然地理、村名由来、建置沿革、古今名人、村庄大事、文化遗址、风俗习惯等内容。通过深入挖掘乡村历史,可以反映出历代农民奋斗创业的光辉历程,展现出乡土文化和民俗风情的独特底蕴,从而会让农民更好地铭记祖辈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秉承勤劳节俭、与邻为善、自强不息的崇高美德,激发农民爱乡思乡、爱我中华的满腔豪情。
2.建设乡村史馆。村史馆是一个乡村的文脉所在,要立足本村实际,以乡村的发展成就、苦难史、奋斗史、好人好事、典型事迹等为主旨,将老物件、民俗风情、家风家训、历史典故、乡贤名人等纳入村史馆中,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实物、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形式进行展出,充分挖掘出独特的乡土风情、人文故事、民俗文化,展示乡村的村容村貌、人文特色、历史沿革、农村生活变迁。通过村史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提升乡村品位,传承民间文化,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把村史馆真正建成记录历史、传承文化的博物馆,留住乡愁、凝心励志的加油站,成为新农村建设新的亮点和宣传窗口。
3.保护文化遗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乡村留下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历史街区、传统村落建筑、古树名木、民间服饰等物质文化遗产,也有传统手工艺技术、农耕信仰、节庆民俗、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习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9]。随着时间的流逝,古老的乡村文化遗产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一旦失去保护、传承,将成为民族永远的遗憾。因此,必须加强传统村落保护,恢复乡村文化生态,完善乡村文化遗产继承人的保护制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增强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从而让乡村优秀文化遗产能够代代传承下去。
4.编纂宗族家谱。中华礼制,家必有谱。家谱,是一个家族世系传承的历史记录,它不仅记录了家族源流、世系繁衍,也囊括了族规家法、生活习俗、礼仪文化等。中华民族历来重视编修家谱,倡导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上尊下贤、敦亲睦邻等传统美德,这体现出中华文化尊重生命、尊重历史、尊重传统的特点。在乡村,村民大多是单一姓氏聚族而居。通过修谱,既可以追根溯源,增进宗亲情谊,提升家族凝聚力;也可以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规范社会人际关系,让后人从中得到经验借鉴、文化传承和思想启迪。
(二)“文化+生态”,打造乡村山清水秀的宜居环境
中国雄奇秀丽的名山胜水,孕育出独具特色的山水文化。“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山海经》),借“水”寓意对自然的敬畏,人定胜天的信心;“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借“山”体现对自然的崇敬,胸怀天下的雄心;“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的气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的清新;“绿水江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的恬静;“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的天然;“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的和谐……无不成为人们对传统乡村模样的最美好记忆。古代圣贤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论语》),“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当代伟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注]2005年8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湖州安吉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凡此种种,无不显示出自然山水的品性与人的道德精神的联系。这种自然与人文交融结晶形成的中国山水文化,体现出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启迪了人的智慧,给人以美感。
美丽乡村建设,首要美在环境,美在生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0]。因而,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通过大力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提倡绿色生产,推行无公害农业,发展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督体制。其次,要以保护农村形态和乡土文化为目标,融合人文理念,赋予独特的生态文化内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科学合理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打造山清水秀、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再次,要根据现有的林盘植被、河塘沟渠等自然地形地貌进行规划,彰显依山傍水、因势因地而建的生态环境特色;不搞大拆大建,不求千篇一律,要少硬化、多绿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抓自然布局,融自然特色,体现出背山、面水、进林的乡土味道和自然生态的乡村风貌,让农民抬头见山、低头见水,在感受美丽乡村蓝天、碧水、净土的同时,也感悟到天、地、人浑然天成的人文境界。
(三)“文化+民生”,聚焦乡村暖人心脾的文化惠民
文化即民生,民生连向背。乡村文化要振兴,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要得到保障。因而要大力推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及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让文化民生滋润农民心田。
1.完善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夯实乡村文化阵地。通过逐渐加大对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的硬件和软件投入,建设一批乡村文化服务中心、阅览室、广播室、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增加黑板报、宣传橱窗、阅报栏,并配备相应的文化娱乐设备、体育健身器材等设施,构建覆盖乡村的公共文化服务的硬件网络,夯实乡村文化阵地。
2.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让农民不出门就能快捷便利地了解外面世界;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建立覆盖乡村的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并通过数字电视把文化信息资源输入千家万户;通过“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建设数字化农村图书馆体系,配置各类书籍,组织阅读活动,让先进文化进村入户,使书籍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加油站,用知识滋养农民的心灵,让阅读成为农民新的生活习惯。
3.创作农民喜闻乐见文艺精品,推动乡村文化繁荣。紧紧围绕“中国梦”“五位一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题,用小品、快板、山歌等形式,创作贴近农民生产生活的节目,通过精彩的故事,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路线,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让农民在文化熏陶中感悟认同社会主流价值,逐步形成“乡风文明”的农村新风貌,推动乡村文化繁荣。
(四)“文化+教育”,弘扬厚德载物的人文价值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经济发展,教育先行。乡村文化要振兴,还要重视培养人。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升农民文明素养,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1.重塑乡村人文价值。要重建被破坏的乡村文化生态,首先,必须大力弘扬孝文化,“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清]王永彬《围炉夜话》),要使敬老爱老、孝顺老人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其次,要增强农民的诚信意识,培育农民的诚信自觉,“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要提倡诚实劳动、诚信待人,使农民能自觉践行诚信的实际行动。再次,要提倡以仁为本、以义为重、以和为贵,提升农民热爱家乡、助人为乐、和谐邻里的自觉。通过深入倡导讲仁爱、重孝道、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立家训家规,传家风家教,重塑乡村人文价值,“以家风改变村风,以村风带动善治”[11],培育乡村文化软实力。
2.培养乡村文化人才。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农村各类人才不断外流,留守的老弱妇幼不足以承担优秀乡土文化的传承。因而要大力培养农村乡土文化传承的骨干,健全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创新乡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名师带徒”的方式,培育一批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一支“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乡土文化人才库。同时,还要保护各类现有的民间艺人,支持民间草根文化队伍建设,完善乡村文化人才培训机制,实施乡村文化人才激励工程。
3.壮大新型乡贤队伍。要重新建构传统乡村文化,培育和发展新型乡风文明,还要壮大和培育乡贤队伍。乡贤,是“乡里中德行高尚的人”(《汉语大辞典》)。新时期的乡贤,主要是乡村中致富带头人、优秀的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先进典型。他们生于斯,成于斯,奋斗于斯,奉献于斯,形成了良好的口碑,树立了崇高的威望,是乡村文明建设的开风气者和引领者。因而,要充分利用乡村丰厚的乡贤资源,挖掘新乡贤潜在的美德力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成功人士,用新乡贤丰厚的创业经验反哺桑梓,用新乡贤高尚的善行义举垂范乡里,发挥新乡贤的示范引领和助推作用,从而教育农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建设美丽乡村,传承乡村文明,涵育文明乡风,促进乡村振兴。
三、结束语
乡村振兴,物质生活要富足,精神文化更要繁盛。在人们的乡愁中,不仅需要乡村的青山绿水,更需要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有让广大农民意识到自己的文化,明白乡村文化传承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克服乡村文化的自卑情节,才能产生对自己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豪感、荣誉感,增强自己的文化自信。当然,在传承和弘扬乡村文化的同时,也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加强整治不良习俗,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抵制封建迷信活动,做到在扬弃中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