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在诊断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2019-12-10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22期
关键词:核磁胆管炎胆道

张 超

(济宁人民医院放射科 山东 济宁 272000)

发生于肝外胆管的结石,有两类:原发性、继发性。原发生于胆管系统内的,在肝外胆管结石中占大多数的是原发性结石,胆色素结石、混合性结石均在此范围内。胆固醇结石则是胆囊内的结石排到胆管中形成的,属于继发性结石。肝外胆结石易发病的部位在胆总管、胆囊管、总肝管等器官,其中,以胆总管的结石较为常见。临床变现为剑突下、腹部、脐上疼痛,进食后胀痛,疼痛向右侧肩背部放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胆结石的患病几率不断增加。为保证对肝外胆管结石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在治疗前应明确诊断患者病情,为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1]。当前临床的诊断方法是影像学诊断。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核磁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在诊断中的临床效果,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在2018年4月—2019年3月之间,研究过程在我院进行,选取的是在接受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70例患者中,女性患者有38例,男性患者有32例,年龄22~75岁,平均(49.12±2.5)岁。研究过程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的患者均采取自愿原则,患者及其家属同意整个研究过程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精神疾病、沟通障碍的患者。排除肾脏、肝等严重器官功能不全者,排除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排除妊娠或者哺乳期患者,排除依从性较差的患者。

1.2 方法

70例患者需要分两天进行影像学检查,第一天接受腹部CT检查,第二天接受核磁胰胆管检查。使用的仪器也不同,分别是是螺旋CT扫描仪和核磁共振扫描仪。

进行腹部CT检查之前,患者需要禁食6小时,检查当天上机前需要饮500毫升左右的温水,目的是为了使患者的胃肠道充盈,以便于更好的进行诊断。在进行常规检查时,注意扫描的检查范围:膈顶到肝脏下缘。

第二天进行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检查前同样禁食4小时,且不能食用含有铁质的食物。检查中需要进行横断面、冠状位、屏气扫描,数据需要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层重建分析。

1.3 观察指标

记录腹部CT检查和核磁胰胆管呈现内容和数据结果,并结合最后的病理学组织检查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分析内容包括确诊的例数、误诊以及漏诊的例数。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经过病理学组织确诊,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有70例。核磁胆管成像检查出的结石患者有68例(97.14%),误诊2例(2.86%),无漏诊。腹部CT检查出的结石患者有55例(78.57%),误诊7例(10.00%),漏诊8例(11.43%)。核磁胆管成像检查与腹部CT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核磁胆管成像检查的准确率明显优于腹部CT,且无漏诊现象,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肝外胆管结石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胆道系统结石。临床表现为:胆管内外压力失衡,内部的压力增高;胆道梗阻;胆汁排泄受到阻碍。能够观察到患者的外显症状如:胆绞痛、发热、寒战。感染是该疾病形成的首要因素,即胆道寄生虫感染和复发性胆管炎。感染引起的胆管炎可出现持续高热、顽固性低血压、休克等严重症状,危及生命。出现胆管感染的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其临床症状和典型症状易与肝外胆管结石的症状出现偏差,易误诊。胆绞痛则是由于结石在胆管内向下移动,对胆管造成刺激产生痉挛,并对胆汁流造成阻塞而导致。由此可知,肝外胆管结石患者,需要及早进行确诊治疗,如果延误了患者的治疗时机,则会加重患者的病情,导致胰腺炎、化脓性胆管炎以及肝脓肿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危险。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饮食结构不断变化,患病的人数不断提高,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及早的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影像学诊断的技术和手段不断发展完善,腹部CT与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在临床诊断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腹部CT是利用X线体层摄影进行扫描,能够清晰的呈现结石,对胆总管内部的高密度影像做出准确的诊断,但是在对低密度混合结石影像的扫描诊断中,诊断率较低,这是由于在诊断中,胆管中呈现的低密度影像容易与高密度影像混合,非常容易出现漏诊的情况。加之CT扫描需要选择常规剂量X射线与造影剂,存在一定的辐射破坏[2]。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是一种新型的非介入胰胆管成像检查技术,不需要采用造影剂就能将胆道系统进行清晰地呈现,这是由于核磁成像采用的技术是T2加权成像,该技术能够使得胆汁、胰液与周围的器官分别呈现出高低不同的信号,从而对呈现低信号的结石进行具体的检查诊断。两种诊断方式进行对比,核磁胰胆管成像的优点更为突出:图像清晰、病灶定位准、不受外界干扰。

在本次的研究中也能看出,使用核磁胰胆管成像检查,患者检查出胆石的几率更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更好,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具有在临床上不断推广的价值。

猜你喜欢

核磁胆管炎胆道
上海某三甲医院CT、核磁大型影像设备的管理、配置和使用分析
基于低场核磁成像的银杏胚检测及分类
术前营养状况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自体肝生存的影响
滇南小耳猪胆道成纤维细胞的培养鉴定
分析肝胆结石实施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效果
程良斌教授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临床经验
核磁共振波谱仪的管理实践与展望
硬化性胆管炎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
X光、CT和核磁如何选
腹腔镜胆道手术中Luschka管损伤致胆漏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