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有效率分析
2019-12-08张亮
张 亮
(安国市医院 河北 安国 071200)
随着生活方式的逐步改善,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往往是引起各类疾病的首要因素,尤其是高血压性心脏病,因初期症状不显著,但因病情的逐步恶化,会逐渐表现为心脏左室肥厚,阻碍其正常舒张和收缩,引起心力衰竭,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而在此过程中,医学影像学检查能够借助对机体各范围的扫描检查,起到疾病早期预防、尽早诊疗的效果[1]。对此,本文就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的诊断有效率进行了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择取2015年4月—2018年4月本院诊治的18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即男性为105例、女性为75例;年龄上限为82岁,下限为38岁,中位数为(58.7±3.7)岁;患病时间上限为16年,下限为2.5年,中位数为(9.7±2.7)年。纳入标准:满足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标准;主动积极配合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排除心肌病或冠心病患者、资料不完整者、不配合检查者。
1.2 方法
1.2 .1心脏彩超检查。协助患者保持侧卧位,借助飞利浦心脏彩超机(型号为荷兰飞利浦EPIQ5,探头频率为2.5~3.5MHz)的使用,对患者施以心脏彩色超声检查。即将探头置于患者胸骨处,执行左室长轴切面、心尖五/四腔心切面、左室短轴切面检查,以便测量主动脉内径、左心房/左心室内径、后壁厚度、心输出量、射血分数及舒张期E、A、E/A峰值;再借助对检查结果的记录和汇总,对其阳性率予以计算[2]。
1.2 .2心电图检查。协助患者保持平卧位,借助12导心电图机(荷兰飞利浦EPIQ512导心电图机)的使用,对患者予以心电图检查。即在检查期间,由专业医师做好心电图变化情况的记录,而在测量范围和内容中则和心脏彩超检查相同[3]。
1.3 诊断标准
心脏彩超检查,可见左室肥厚、扩大,左房增大;而心电图检查可见P波增高,且表现为明显切迹,左室肥大电压升高,个别患者还表现为心律失常。阳性率=阳性例数/总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0.0对本文数据加以处理,即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组间数据使用χ2检验。P<0.05时,各数据对比有意义。
2 结果
2.1 检查结果
心脏彩超检查中,左房增大70例(38.89%)、左室肥厚48例(26.67%)、左室扩大50例(27.78%)、左室电压增高0例(0.00%)、左室肥大0例(0.00%)。心电图检查中,左房增大26例(14.44%)、左室肥厚0例(0.00%)、左室扩大0例(0.00%)、左室电压增高68例(37.78%)、左室肥大78例(43.33%)。
2.2 检查阳性率
心脏彩超检查中,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例数为150例、阳性率为83.33%;心电图检查中,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例数为142例、阳性率为78.89%。各数据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是指在高血压长期控制不佳的情况下引起的心脏结构、功能改变性疾病,常表现为左室肥厚和早期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若未对其予以及时救治,则会演变为心肌收缩功能减退,诱发心力衰竭性死亡。除此之外,患者存在以下表现,即血压增高,舒张压>90mmHg,且还存在心悸、头晕头痛和乏力、左心室肥大等症;而在影像学检查中,可见以下表现单纯左室心肌肥厚、血压增高、左心功能失代偿、心搏增强如左心室功能不全、MRI检查可见主动脉迂曲/左室增大。而在患者日常生活中,可做好以下几点:若患者表现为轻度心衰,则需叮嘱其按时休息,且做好饮食结构的调整,遵医嘱用药;若患者表现为重症心衰,则需食用低盐类食物,日盐摄入量低于2g,少食多餐,最大限度上食用易消化类、营养丰富类食物;待病情好转时,可从事轻体力工作,再逐步过渡至正常工作[4]。
影像学作为医疗工作的“支柱”,不仅拓宽人体检查范围,还提高其诊断准确率。目前,影像学检查涉及X线检查、CT检查和噪音检查,且在现代化技术逐步深入下,还演变为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及计算机体层成像等方式。而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检查中,多为心脏彩超、心电图等检查方式。前者是以超声波探头为前提,在穿过人体体表的情况下,直达心脏及相关组织表面构成回声。若回声较小,则可借助相关技术将其放大演变为成像。而后者则是借助对人体心肌收缩前后心电活动响亮的记录,以此起到疾病鉴别的目的[5]。
本研究中,心脏彩超检查中,左房增大70例、左室肥厚48例、左室扩大5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率为83.33%;心电图检查中,左房增大26例、左室电压增高68例、左室肥大78例、高血压性心脏病阳性率为78.89%。总而言之,针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脏彩超和心电图检查均存在较高的阳性率,且还以较强的敏感性、特异性,为疾病诊疗创造条件。